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十室九匮 shí shì jiǔ kuì

解释:匮,指财物匮乏。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

出处: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灾害、战乱或苛征暴敛

近义:十室九空|

相关:

  • 九儒十丐 -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 九十其仪 - 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 九十春光 - 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 九故十亲 - 泛指亲戚朋友。
  • 九流十家 - 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 十不离九 - 十成中已有了九成。比喻把握很大。
  • 十之八九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十室容贤 - 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 十成九稳 - 指相当稳妥可靠。
  • 十拏九稳 - 比喻很有把握。同“十拿九稳”。
  • 十拷九棒 - 指严刑拷打。
  • 十拿九准 - 比喻很有把握。
  • 十拿九稳 - 比喻很有把握。
  • 十清九浊 - 指混乱不堪。
  • 十生九死 - 形容历尽艰险。
  • 十病九痛 - 形容身体衰弱,浑身病痛。
  • 十眠九坐 - 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 十磨九难 - 指不断遭受的磨难。
  • 十米九糠 -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 金匮石室 -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详解

成语“十室九匮”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十室九匮”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财物匮乏。它用来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其中,“匮”指的就是财物匮乏。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原文是:“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这句话描述了高昌被诛灭后,其影响之大足以威慑四方,但由于战争和繁重的劳役,导致民间财物极度匮乏,十家中有九家都缺乏财物,这种贫困的状况在五年内都难以恢复。
三、成语用法
“十室九匮”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通常用来描述由于灾害、战乱或苛征暴敛等原因导致的百姓贫困的景象。
四、近义词
“十室九匮”的近义词是“十室九空”,也用来形容百姓贫困、流离失所的情况。
总的来说,“十室九匮”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成语,它揭示了战乱、灾害或过度征敛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