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接龙:私智小惠

相关:

详解

成语“公耳忘私,国耳忘家”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它形容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公务和国家大事,以致于暂时忽略了个人和家庭的事务。
二、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贾谊传》。原文是:“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这段话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而奋不顾身、忘却自我的人。
三、成语用法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也可以分开使用。它用于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责任感的人,他们在面对公务和国家大事时,能够毫不犹豫地放下个人的利益和家庭的牵挂。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与“公耳忘私,国耳忘家”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公而忘私”,也是形容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
* 反义词:暂无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理解为“自私自利”,即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或国家利益。
五、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公共利益和国家大事时,要勇于承担责任,放下个人的小我利益,以大局为重。这种精神在公务员、军人、科学家等职业中尤为重要,他们常常需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时间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