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公私兼济 gōng sī jiān jì

解释: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出处:况今征税有常,公私兼济。 —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判》

接龙:济弱扶倾

相关:

详解

成语“公私兼济”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成语名称:公私兼济
* 拼音:gōng sī jiān jì
二、成语解释
“公私兼济”意指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应同时考虑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力求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判》,其中有“况今征税有常,公私兼济”的表述。这表明在古代税收制度中,就已经有了兼顾公私利益的理念。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公私两便、公私两济,这些成语都表达了既方便公家又方便私人的意思。
* 反义词:假公济私,这个成语表示借用公家的名义或资源来谋取个人的利益。
五、语法与用法
“公私兼济”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政策既对公家有利,也对私人有利。
六、实际应用与示例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在制定公共政策或商业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力求实现公私兼济。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和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公私兼济”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实用价值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公私关系时,要力求平衡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