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公尔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 明·李贽《晃错》

例句: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一心为公

近义:公而忘私|公耳忘私|

反义:损公肥私|

接龙:私智小惠

相关:

详解

成语“公尔忘私”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公尔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它体现了一种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公的精神。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贾谊传》。原文是:“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这段话表达了为人臣者应该全心全意为国为公,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得失。
三、成语用法
“公尔忘私”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公共利益而忘却私人的利益。它含褒义,是一种赞扬和肯定的表达。
四、相关故事
与“公尔忘私”相关的故事是汉代贾谊的故事。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他后来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并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破格提拔。贾谊经常对皇帝说,君王应该为天下人考虑,不能有私心。他的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成为了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
2. 反义词:损公肥私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损害公共利益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综上所述,“公尔忘私”是一个赞扬为了公共利益而忘却私人利益的成语,它体现了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