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绝如发 bù jué rú fà

解释: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

出处: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 —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

例句:匈奴乱十馀年,~,赖蒙汉力,故得复安。 — 《匈奴传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时局

近义:不绝如线|

接龙:发扬光大

相关:

  • 不遗毫发 - 遗:疏漏;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 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 传诵不绝 -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 口不绝吟 -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 史不绝书 -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 天不绝人 -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 如不胜衣 -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 如恐不及 - 及:追上,赶上。就象怕追赶不上。
  • 引而不发 -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 弦歌不绝 - 弹琴、歌吟之声不断。
  • 明发不寐 - 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 毫发不爽 -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 箭不虚发 - 虚:空。形容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 绝不轻饶 - 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
  • 绝口不提 -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 绝口不道 -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 赞口不绝 - 不住口地称赞。
  • 迤逦不绝 - 迤逦:曲折连续的样子。曲折连绵不断。
  • 隐忍不发 - 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 香火不绝 -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详解

成语“不绝如发”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发音与拼音
* 成语发音:bù jué rú fà
二、解释与意义
* “不绝如发”形容局势危急,就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发丝一样,用以比喻情况极其危急或岌岌可危的状态。
三、出处与典故
* 该成语出自《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原文为:“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这句话描述的是汉代初期,吕氏家族企图篡权,刘邦的后代(刘氏)面临的局势就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发丝一样危急。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通常用来描述时局的紧张或危急情况。
* 示例:在某个历史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的威胁,局势不绝如发,但凭借着民众的团结与勇气,最终化险为夷。
五、近义词与相关成语
* 近义词:“不绝如线”,也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情况紧迫。
综上所述,“不绝如发”是一个形容局势危急的汉语成语,源自《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常用来描述像即将断裂的发丝一样紧张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