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相闻问 bù xiāng wén wèn

解释: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出处:《汉书·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例句:又三年,一贫如洗,更屡试不第,亲故白眼相向,渐至~。 —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用法:作谓语;指不来往

近义:不相往来|

接龙:问十道百

相关:

  • 不明真相 - 明:明白;真相:事情的实际情况。不明白事情的实际情况。
  • 不求闻达 -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不耻相师 -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 不问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了不相关 - 了:完全。完全不相干涉。指毫无关系。
  • 了不相属 - 了:完全。完全不相干涉。指毫无关系。
  • 了不相干 - 了:完全。完全不相干涉。指毫无关系。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呼天不闻 - 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听不到。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
  • 望闻问切 -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 杳不可闻 - 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 毫不相干 -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 相应不理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告、要求等一概不予理睬。
  • 置而不问 - 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 话不相投 - 犹言话不投机。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 道不相谋 - 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鸡犬不闻 -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 鸡犬相闻 - 指人烟稠密。
  • 鼓角相闻 - 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详解

成语“不相闻问”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成语名称:不相闻问
* 拼音:bù xiāng wén wèn
二、解释
* “闻问”意为通消息、通音讯。
* “不相闻问”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三、用法
* 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不来往、无交流的状态。
四、出处
* 该成语出自《汉书·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这句话描述了严助被拜为会稽太守后,多年没有消息或往来。
五、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断绝往来、一刀两断、不相往来。这些词都表达了中断联系或往来的意思。
* 反义词:声气相通。这个词表达了保持联系和沟通的意思,与“不相闻问”形成对比。
六、感情色彩
* “不相闻问”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或冷漠。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不相闻问”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它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因某种原因而断绝联系或往来的状态,并带有贬义色彩。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疏离和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