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鹿” 词语大全
-
争鹿
zhēng lù
《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后以"争鹿"喻争夺政权。 -
亡鹿
wáng/wú lù
《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权。 -
使鹿
shǐ lù
见"使鹿鄂伦春"。 -
分鹿
fēn/fèn lù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
双鹿
shuāng lù
见"双陆"。 -
卧鹿
wò lù
宋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 -
历鹿
lì lù
象声词。 -
哨鹿
shào lù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
囷鹿
qūn lù
粮仓。 -
大鹿
dà lù
1.广大的山林。 2.谓领录天子之事。 -
天鹿
tiān lù
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 -
失鹿
shī lù
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
家鹿
jiā lù
鼠的别名。 -
巨鹿
jù lù
1.古湖泽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 2.秦代县名。项羽破秦军处﹐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3.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省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 -
扑鹿
pū lù
1.亦作"扑漉"。 2.象声词。形容拍翅声。 -
指鹿
zhǐ lù
见"指鹿为马"。 -
挽鹿
wǎn lù
见"挽鹿车"。 -
掎鹿
jǐ lù
1.拉着鹿。 2.犹逐鹿。喻群雄争夺天下。 -
撞鹿
zhuàng lù
形容激动时心头乱跳。 -
文鹿
wén lù
即梅花鹿。 -
朱鹿
zhū lù
古代车舆上的红色鹿形装饰。 -
栈鹿
zhàn lù
在圈内加料精养的鹿。 -
梦鹿
mèng lù
《列子.周穆王》载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后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 -
樊鹿
fán lù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 -
沙鹿
shā/shà lù
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说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预注:"沙鹿,山名。平阳元城县东有土山。"《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据《后汉书.元后传》载,春秋晋国有史官以为沙麓崩陷乃"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之象﹐断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因以"沙鹿"作为颂扬皇太后﹑皇后之词。 -
涿鹿
zhuō lù
1.古代一种刑罚。墨刑于额。 2.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成玄英疏:"涿鹿﹐地名﹐今幽州涿鹿郡是也。"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九:"战垒荒凉余涿鹿﹐边关容易卖卢龙。"一说﹐山名。 -
独鹿
dú lù
1.剑名。一说即鸱夷。革囊。 2.旋风。 3.地名。即涿鹿。在河北省涿鹿县西,为古代东北夷所居之地。 -
猎鹿
liè lù
喻夺取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玄鹿
xuán lù
传说中的黑鹿,古人以为食其肉可长寿。 -
由鹿
yóu lù
用以诱捕其他野鹿的鹿。 -
白鹿
bái lù
1.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 2.复姓。汉有白鹿先生。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下》。 -
禽鹿
qín lù
犹禽兽。鸟兽。 -
秦鹿
qín lù
指秦国的帝位。鹿﹐喻帝位。 -
紫鹿
zǐ lù
1.古骏马名。 2.古杂技名。 -
缕鹿
lǚ lù
古冠名。 -
羣鹿
qún lù
喻群雄或众诸侯。 -
胡鹿
hú lù
见"胡禄"。 -
蕉鹿
jiāo lù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樵"。后以"蕉鹿"指梦幻。 -
蜀鹿
shǔ lù
即涿鹿。相传黄帝诛蚩尤于此。 -
衡鹿
héng lù
1.亦作"衡麓"。 2.官名。守护山林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颖达疏:"《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说为古代的宰相。 -
覆鹿
fù lù
见"覆鹿寻蕉"。 -
角鹿
jiǎo/jué lù
生角的鹿。多指雄鹿。 -
触鹿
chù lù
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
讼鹿
sòng lù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