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 词语大全
-
一词
yī cí
1.一言;一语。 2.同样的言辞。 3.一首词。 -
不词
bù cí
同"不辞"。 -
严词
yán cí
谓措词严厉。 -
中词
zhōnɡ cí
逻辑学术语。详"中项"。 -
丰词
fēng cí
丰富的词藻。 -
主词
zhǔ cí
1.逻辑名词。或称"主项"。一个命题的三个部分之一,表示判断的对象。如"太阳是恒星"这个命题中的"太阳"是主词。 2.语法名词。见"主语"。 -
丽词
lì/lí cí
见"丽辞"。 -
书词
shū cí
见"书辞"。 -
互词
hù cí
即同义词。 -
五词
wǔ cí
见"五辞"。 -
仂词
lè cí
词组。 -
仇词
chóu/qiú cí
告发仇人的状纸。 -
介词
jiè cí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同、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 -
代词
dài cí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其他实词的词。有人称代词(我、你、他)、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谁、什么)三类。 -
伏词
fú cí
招供之词。 -
优词
yōu cí
指供教坊优伶歌咏之词。 -
伟词
wěi cí
见"伟辞"。 -
体词
tǐ/tī/bèn cí
语法名词。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的总称。 -
侈词
chǐ cí
见"侈辞"。 -
供词
gōng/gòng cí
受审者所陈述的或所写的与案情有关的话。 -
俚词
lǐ cí
粗俗不雅的文辞。 -
修词
xiū cí
1.修饰词句。 2.指作文。 3.指文辞。 -
借词
jiè cí
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参看〖外来语〗。 -
假词
jiǎ/jià cí
见"假辞"。 -
偶词
ǒu cí
见"偶辞"。 -
僭词
jiàn cí
虚妄之辞。 -
兴词
xīng/xìng cí
荐举之言。 -
制词
zhì cí
1.亦作"制辞"。 2.诏书;诏书上的文词。 3.指一定程式的公文。 4.泛指文词。 -
决词
jué cí
见"决辞"。 -
凤词
fèng cí
华美的辞章。 -
刁词
diāo cí
狡辩之词。 -
分词
fēn/fèn cí
具有动词及形容词二者特征的词;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结尾的英语动词性形容词,具有形容词功能,同时又表现各种动词性特点,如时态,语态、带状语性修饰语的性能及带宾词的性能。 -
判词
pàn cí
1.判决书的旧称。 2.断语;结论。 -
剧词
jù cí
1.亦作"剧辞"。 2.台词。 -
副词
fù/pì cí
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
动词
dòng cí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 -
助词
zhù/chú cí
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有结构助词(的、得、地)、动态助词(了、着、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呢)三类。 -
卑词
bēi cí
见"卑辞"。 -
卮词
zhī cí
见"卮辞"。 -
司词
sī cí
介词的宾语。 -
启词
qǐ cí
致词。 -
单词
dān/shàn/chán cí
1.见"单辞"。 2.语法学用语。即词。与"词组"相对。 3.语法学用语。指单纯词。区别于合成词。 -
南词
nán/nā cí
1.指南戏﹑南曲或昆曲。明徐渭有《南词叙录》﹑魏良辅有《南词引正》,清吕士雄有《南词定律》,都是论南戏或昆曲的专着。 2.指弹词一类说唱故事。 -
危词
wēi cí
骇人之言。 -
原词
yuán cí
原状。 -
受词
shòu cí
见"受辞"。 -
口词
kǒu cí
口供。 -
台词
tái/tāi cí
戏剧名词。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
叹词
tàn cí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的词。叹词不与其他词发生组合关系,有时单独即可成为一个句子。如啊、哎、喂、呸。 -
合词
hé/gě cí
1.理应呈词。 2.联名上书。 -
吉词
jí cí
美善的言词。 -
名词
míng cí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名词有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
吐词
tǔ/tù cí
见"吐辞"。 -
呈词
chéng cí
1.亦作"呈辞"。 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
呆词
dāi cí
谓不近情理的话。 -
告词
gào cí
1.告身的文词。 2.诉状。 -
命词
mìng cí
1.制诰,诏书。也指草诏,为皇帝起草诏书。 2.遣词,用词。 -
哀词
āi cí
见"哀辞"。 -
品词
pǐn cí
旧称词类为"品词"。 -
哗词
huá/huā cí
虚夸浮饰之词。 -
唱词
chàng cí
1.亦作"唱辞"。 2.戏曲或歌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
喧词
xuān cí
喧嚷不平的言辞。 -
填词
tián/zhèn cí
1.作词。唐宋人作词,初无定式,多自己谱曲,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后人作词,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故称填词。 2.元明以来曲剧,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故亦称填词。 -
声词
shēng cí
声音言词。指动听的话。 -
复词
fù cí
意义重复的词句。 -
失词
shī cí
见"失辞"。 -
夸词
kuā/kuà cí
浮词。 -
妍词
yán cí
同"妍辞"。 -
姱词
kuā/hù cí
浮夸不实之词。 -
婉词
wǎn cí
委婉的言辞。 -
媟词
xiè cí
轻薄或淫秽的言词。 -
嫚词
màn/mān cí
见"嫚辞"。 -
孙词
sūn/xùn cí
谦逊的话。孙,通"逊"。 -
宋词
sòng cí
宋代人填写的词。词起于唐代,至宋为全盛时期,小令中调之外,更增长调。宋代填词名家最多,作品亦极丰富,故文学史上常与唐诗并称。 -
宏词
hóng cí
见"宏辞"。 -
实词
shí cí
能单独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实在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
宫词
gōng cí
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
宾词
bīn cí
逻辑术语。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是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或联系的概念。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
寄词
jì cí
犹寄语。 -
对词
duì cí
(~儿)演员在排练中互相对台词:她俩正在~走场子。 -
寿词
shòu cí
祝寿的吉祥语﹑诗词。 -
封词
fēng cí
上奏天神的奏章。 -
小词
xiǎo cí
1.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2.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 -
属词
shǔ/zhǔ cí
谓连缀字句为文章。指写作。 -
山词
shān cí
犹山歌。 -
峻词
jùn cí
严正的言词。 -
崖词
yá cí
宋代诗赞形式的一种说唱文学。以七字句韵文为主。 -
巽词
xùn cí
1.亦作"巽辞"。 2.委婉的言词。 3.指柔媚的言辞。 -
帐词
zhàng cí
即幛词。写在贺幛上的颂词。 -
幛词
zhàng cí
幛上的题词。 -
平词
píng cí
1.犹平语。 2.即评话。 -
庄词
zhuāng cí
正言直论。与轻浮﹑戏谑之语相反。 -
序词
xù cí
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
度词
dù/duó cí
依词谱曲﹑歌唱。 -
廋词
sōu cí
廋辞。 -
开词
kāi cí
评话演员说正书之前,有时先念诵一段词,称为"开词"。词牌常用《西江月》﹑《临江仙》﹑《鹧鸪天》等。也有用律诗或绝句的。内容与正书不一定有关。 -
异词
yì cí
不同的言论和意见。 -
弦词
xián cí
扬州弹词的旧称。用扬州方言演唱,以三弦伴奏。清乾隆时已经流行。 -
弹词
dàn/tán cí
曲艺的一个类别。前身是词话,弹词是“弹唱词话”的省称。明嘉靖年间已有弹词演出的记载。曾流行于北京等地。清中叶以后,主要流行在江浙一带,并分化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等曲种。基本形式是有说有唱,演员自弹(奏)自唱,书目多为中长篇。 -
强词
qiáng/qiǎng/jiàng cí
强硬有力的话。 -
微词
wēi cí
隐含批评和不满的话语:不无微词|颇多微词|惟有扬颂无微词。 -
念词
niàn cí
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
息词
xī cí
申请撤销诉讼的状词。 -
悼词
dào cí
哀悼死者的言辞文章:在追悼会上读悼词。 -
情词
qíng cí
1.犹口供。 2.感情与言词。 3.陈情之词。 -
慢词
màn cí
依照慢调填写的词。早在唐代琵琶谱中,即有《慢曲子》的名称。宋代词人柳永为当时的乐工依慢曲大量填写词,此后词人填制越来越多。慢词字句较多,但系依据曲调缓急而定,与依据体制长短而作的长调不同。 -
戏词
xì/hū cí
戏曲中唱词和说白的总称。 -
托词
tuō cí
①借故:托词谢绝|托词不去上班。②推托之词:所谓力不从心,只不过是他不肯去做的托词。 -
执词
zhí cí
犹立论。 -
撰词
zhuàn cí
见"撰辞"。 -
投词
tóu cí
指详叙诉讼事由的状子。 -
抒词
shū cí
运用词语,表达词意。 -
抗词
kàng cí
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
拜词
bài cí
见"拜辞"。 -
拦词
lán cí
1.插入其他情由﹐把原来的事情岔开。 2.呈请官府准许自行调解案件的状子。 -
挠词
náo cí
见"挠辞"。 -
捏词
niē cí
编造言词。 -
挽词
wǎn cí
文体名。哀悼死者的诗、文、歌、词等。古代多用韵文。 -
措词
cuò cí
见"措辞"。 -
提词
tí/dī/dǐ cí
戏剧演出时在幕后给演员提示台词。 -
摅词
shū cí
吐词;措辞。 -
摛词
chī cí
见"摛辞"。 -
支词
zhī cí
见"支辞"。 -
收词
shōu cí
收集单词。 -
放词
fàng cí
吐辞。 -
数词
shù/shǔ/shuò cí
表示数目的词。汉语数词前面加“第”表示序数。还经常和量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也简称数量词。 -
斋词
zhāi cí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
文词
wén cí
见"文辞"。 -
断词
duàn cí
见"断辞"。 -
新词
xīn cí
1.新作的诗词。 2.新产生的词语。 3.没有学过的词语。 -
春词
chūn cí
1.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 2.春天的歌。 -
昵词
nì cí
见"昵辞"。 -
曲词
qū/qǔ cí
见"曲辞"。 -
服词
fú/fù cí
承认罪责之词。 -
权词
quán cí
见"权辞"。 -
构词
gòu cí
语素和语素结合组成词。 -
枝词
zhī/qí cí
见"枝辞"。 -
根词
gēn cí
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等。 -
梅词
méi cí
吟咏梅花的词。 -
楚词
chǔ cí
见"楚辞"。 -
歌词
gē cí
歌曲中的词。 -
民词
mín cí
谓百姓的诉状。 -
浮词
fú cí
不切实际的言词;没有根据的话:~艳句ㄧ满纸~。 -
淫词
yín cí
1.见"淫辞"。 2.淫秽的词曲。 -
清词
qīng cí
清丽的词句。 -
温词
wēn cí
温和的话。 -
游词
yóu cí
1.浮夸的言辞。 2.轻薄的言辞。 -
溢词
yì cí
见"溢辞"。 -
滥词
làn cí
虚妄不实的话。 -
演词
yǎn cí
演说词。 -
灯词
dēng cí
1.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2.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
灶词
zào cí
旧俗祭灶时的祝词。 -
烦词
fán cí
繁冗之语。 -
片词
piàn/piān cí
见"片辞"。 -
狱词
yù cí
见"狱辞"。 -
献词
xiàn cí
1.献上敬语。 2.祝贺的话或文字。 -
瑰词
guī cí
1.亦作"瑰辞"。亦作"瑰辞"。 2.瑰丽的文辞。 -
生词
shēng cí
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词。 -
用词
yòng cí
言词的使用或表达。如:用词不当。如:用词不当。 -
疑词
yí/nǐ cí
1.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 2.猜疑离间的话。 3.不确切的言词。 -
盲词
máng cí
旧时一种民间的说唱文学。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
直词
zhí cí
见"直辞"。 -
瞽词
gǔ cí
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
矢词
shǐ cí
1.亦作"矢辞"。 2.正直之言。 -
矫词
jiǎo/jiáo cí
1.托辞。 2.诡言,说假话。 3.指虚假之言。 -
砌词
qì/qiè cí
拼凑编造不实之词。 -
祝词
zhù cí
1.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 2.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
祷词
dǎo cí
求神者在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经句或愿词。 -
禀词
bǐng cí
旧时称向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言词。 -
离词
lí cí
异词。 -
私词
sī cí
个人的言论。 -
笔词
bǐ cí
犹文辞。 -
答词
dá/dā cí
见"答辞"。 -
粗词
cū cí
粗浅的文词。 -
系词
xì/jì cí
1.逻辑上指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连系主词和宾词来表示肯定或否定。如"青蛙是两栖动物"中的"是","猩猩不是人"中的"不是"。 2.相当于判断词。 -
繇词
yáo/yóu/zhòu cí
见"繇辞"。 -
繁词
fán/pó cí
见"繁辞"。 -
置词
zhì cí
见"置辞"。 -
翰词
hàn cí
犹辞章。 -
翻词
fān cí
反诉之词。 -
考词
kǎo cí
见"考辞"。 -
肤词
fū cí
见"肤辞"。 -
脑词
nǎo cí
脑语。 -
腴词
yú cí
见"腴辞"。 -
致词
zhì cí
见"致辞"。 -
舆词
yú cí
舆论。 -
艳词
yàn cí
1.艳丽的文辞。 2.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 3.情话;浮艳轻薄的话。 -
芜词
wú cí
芜杂之词。常用作对自己文章的谦称。 -
芳词
fāng cí
1.优美的文词。 2.对闺房书简的美称。 -
英词
yīng cí
见"英辞"。 -
蔓词
màn/wàn/mán cí
见"蔓辞"。 -
藉词
jiè/jí cí
托词;借口。 -
虚词
xū cí
一般不单独作短语或句子成分,而只同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的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
行词
xíng/háng cí
谓草拟诰命。 -
褒词
bǎo cí
含有褒义的词,如‘坚强’、‘勇敢’等。也说褒义词。 -
解词
jiě/jiè/xiè cí
即解状。 -
言词
yán cí
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指言论。 -
誓词
shì cí
1.亦作"誓辞"。 2.誓言。 3.古代约束告戒将士的言辞。 -
謡词
yáo cí
歌谣的词。 -
训词
xùn cí
1.帝王的诰敕文词。 2.旧指上对下教导和告诫的话。 -
谦词
qiān cí
谦虚的言辞。 -
讯词
xùn cí
犹讯问﹐讯鞫。 -
记词
jì cí
记言。 -
讼词
sòng cí
状纸上写的文字。如:包揽讼词。 -
设词
shè cí
1.托词。 2.措辞。 -
证词
zhèng cí
证明案件或事情真相的言词。 -
诉词
sù cí
1.诉讼词状。 2.指诉苦的文字。 -
词主
cí zhǔ
1.指擅长文辞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2.提出诉讼的人。 -
词令
cí líng/lǐng/lìng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词仙
cí xiān
称誉擅长填词的人。 -
词乖
cí guāi
谓背谬违戾。词﹐通"辞"。 -
词业
cí yè
词章之技艺。 -
词义
cí yì
1.文辞﹑言词的义理。 2.文词和义理。 3.语言学术语。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
词丈
cí zhàng
对前辈诗人的敬称。 -
词人
cí rén
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2.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3.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 -
词涂
cí tú
犹文坛。 -
词句
cí jù/gōu
词和句子﹔字句。 -
词品
cí pǐn
词的品格。 -
词彩
cí cǎi
1.亦作"词采"。 2.词章的文彩。 3.指词藻。 -
词库
cí kù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
词境
cí jìng
词的意境。 -
词场
cí cháng/chǎng
1.犹文坛。 2.专指词人荟萃之地。 3.科场。 -
词曹
cí cáo
指文学侍从之官。亦借指翰林。 -
词柄
cí bǐng
犹话柄。 -
词笺
cí jiān
亦作“词牋”。赋诗填词的笺纸。 -
词理
cí lǐ
1.文词的情致。 2.文词的义理。 -
词族
cí zú
在单一语言中的一组同源词。如:所属的词族。 -
词狱
cí yù
诉讼案件。 -
词囿
cí yòu
犹词苑。 -
词家
cí jiā/gū/jie
1.擅长诗文的人。 2.专指擅长填词﹑有较大成就的人。 -
词儿
cí ér/er
1.韵文文体之一。即词。 2.指词话。元明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也指说话﹑文章中的语句。 -
词掖
cí yè/yē
泛指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词向
cí xiàng
谓背谬违戾。词﹐通"辞"。 -
词侍
cí shì
犹词士。 -
词笔
cí bǐ
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
词旨
cí zhǐ
言辞意旨。 -
词吐
cí tǔ/tù
言词谈吐。 -
词案
cí àn
诉讼的案卷。 -
词士
cí shì
1.研习词章的文士。 2.从事说唱艺术的人。 -
词学
cí xué
1.词章之学﹐文学。 2.填词的学问。 -
词忏
cí chàn
指诵经拜忏的道士。 -
词海
cí hǎi
诗文的海洋。喻指众多诗文的汇集。 -
词状
cí zhuàng
提起诉讼的文书。 -
词心
cí xīn
1.有真情实感的词。 2.指词的真情实感。 -
词汇
cí huì
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的总称。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 -
词筒
cí tǒng
盛诗词的竹筒。为便于传递而用。借指诗词。 -
词气
cí qì
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
词官
cí guān
指文学侍从之臣。 -
词社
cí shè
词人为填词而定期集聚的社团。 -
词律
cí lǜ
1.文词的格律。 2.词的格律。清万树有《词律》二十卷。 -
词命
cí mìng
1.词令﹐聘问应对之词。 2.词翰策命。 -
词府
cí fǔ
辞章的总汇。 -
词坛
cí tán
犹文坛。 -
词元
cí yuán
指词林中的才士。 -
词志
cí zhì
言词和心志。 -
词史
cí shǐ
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
词手
cí shǒu
填词才能出众的人。 -
词体
cí tǐ/tī/bèn
文词的体式。 -
词级
cí jí
词臣的等级。 -
词目
cí mù
1.词林名目﹐指诰策﹑书翰之事。 2.词语条目﹐即辞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 -
词类
cí lèi
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汉语的词一般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
词源
cí yuán
南宋张炎撰。二卷。上卷详细论述词的音律反唱曲方法,并附有《讴曲旨要》一篇。下卷论述作词原则,标榜“雅正”之词,而对辛弃疾等人的豪放派词表示不满。 -
词指
cí zhǐ
言词意旨。 -
词意
cí yì
1.文辞的含意。 2.文词和含意。 -
词科
cí kē
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宋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清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
词纸
cí zhǐ
诉状。 -
词序
cí xù
1.亦称"语序"。 2.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在汉语里﹐词序是一种主要语法手段。词序的变动能使词组或句子具有不同的意义﹐如"不完全懂"和"完全不懂"﹐"小羊上山吃草"和"山上小羊吃草"。 -
词禁
cí jīn/jìn
指翰林院。 -
词位
cí wèi
某些语言学家给语言词汇的基本单位起的名称。 -
词文
cí wén
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吴世昌《敦煌卷<季布骂阵词文>考释》﹑冯沅君《<季布骂阵词文>补校》。 -
词波
cí bō
1.文词的光华。 2.指文词。 -
词流
cí liú
词人。 -
词宗
cí zōng
1.词章为众所宗仰的人﹔词坛泰斗。 2.犹词旨。 3.指诗词的流派﹑品格。 -
词价
cí jià/jiè/jie
指诗文的名声。 -
词杰
cí jié
亦作“词傑”。擅长词章的杰出人物。 -
词牒
cí dié
诉状。 -
词犯
cí fàn
谓措词激切有所冒犯。 -
词林
cí lín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2.词坛。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词形
cí xíng
指词的形态,印欧语系语言等词的形态随词表示的语法意义的不同而变化,汉语词的形态变化不丰富。如:分词或动词的词形。 -
词派
cí pài
词的流派。 -
词匠
cí jiàng
擅长诗文的人。 -
词友
cí yǒu
旧时对有交往的说唱艺人的尊称。 -
词约
cí yuē/yāo
言词简洁。 -
词峰
cí fēng
亦作“词峯”。文词的峰峦。喻文词造诣高。 -
词园
cí yuán
诗文园地。 -
词客
cí kè
擅长文词的人。 -
词盟
cí méng
1.文坛盟友。 2.犹文坛。 -
词典
cí diǎn
一作“辞典”。汇集语言里的词语,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解释,供人检索查阅的工具书。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之分。世界上最早的词典是中国西汉初编纂的《尔雅》。 -
词余
cí yú
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
词法
cí fǎ
1.填词的法则。 2.指语法学中研究词的形态变化的部分。包括词的构造﹑变化和分类等内容。 -
词头
cí tóu/tou
1.朝廷命词臣撰拟诏敕时的摘由或提要。 2.语言学用语。即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阿姨"的"阿"﹐"老王"的"老"。 3.辞书学用语。即词目。参见"词目"。 -
词传
cí chuán/zhuàn
传说﹔传奇。 -
词条
cí tiáo/tiāo
1.犹辞章。 2.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 -
词尾
cí wěi/yǐ
附加在词的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词素。如"站着"的"着"﹐"孩子们"的"们"。汉语语法著作中常用"词尾"一名兼指后缀和词尾。 -
词伯
cí bó/bǎi/bà
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
词垣
cí yuán
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词性
cí xìng
词法上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
词庭
cí tíng
1.文翰荟萃之处。 2.指翰林院。 -
词格
cí gé
1.诗文的品格。 2.专指词的品格。 -
词卷
cí juàn/juǎn
诗文集。 -
词眼
cí yǎn
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 -
词因
cí yīn
诉讼的因由。 -
词惭
cí cán
谓语言吞吞吐吐。 -
词素
cí sù
语言学用语。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有的词只包含一个词素﹐如"人"﹑"蜈蚣"等﹐有的词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如"人民"包含"人"和"民"两个词素。"图书馆"包含"图"﹑"书"﹑和"馆"三个词素。 -
词章
cí zhāng
诗文的总称。 -
词曲
cí qū/qǔ
1.词和曲的并称。 2.指戏曲。 3.谓说唱。 -
词华
cí huá/huà/huā
1.文采﹔辞藻华丽。 2.言词的才华。口才。 -
词札
cí zhá
谓词作手稿。 -
词癖
cí pǐ
爱词成癖的人。 -
词穷
cí qióng
谓理屈而无话可说。 -
词才
cí cái
1.犹文才。 2.有才气的词。 -
词名
cí míng
诗词的名声。 -
词牌
cí pái
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词都配合音乐歌唱,曲调名称即词牌,一般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后来,词不再配合音乐歌唱,曲调名和词的内容不一定有联系,而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句数、字数、分段、平仄、押韵)的规定格式,供填词时遵循。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规定格式。但有些词牌除正名外另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 -
词根
cí gēn
语言学用语。词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桌子"里的"桌"﹐"老虎"里的"虎"﹑"学习"里的"学"和"习"。 -
词貌
cí mào
措词和神态。 -
词技
cí jì
行文措辞的技能。 -
词话
cí huà
①中国古代评论词作、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作。始于宋代杨湜的《古今词话》,此后作者众多。今人所辑《词话丛编》汇集宋代至近代六十多种词话,颇有价值。②元明曲艺形式。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今见最早的词话刊本是明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花关索出身传》等十六种,均为中长篇。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出现的弹词和鼓词,是词话的直接发展。③明代章回小说中夹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等。 -
词题
cí tí
词的题目。 -
词馆
cí guǎn
翰林院。 -
词说
cí shuō/shuì/yuè
1.犹言辞。 2.文体名。 -
词雄
cí xióng
犹词杰。 -
词艺
cí yì
1.文词的才艺。 2.指文章与书法。 -
词藻
cí zǎo
1.诗文中的藻饰﹐即用作修辞的典故或工巧有文采的词语。 2.指诗赋。 -
词魔
cí mó
对词曲爱好入迷的人。 -
词辩
cí biàn
1.亦作"词辨"。 2.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之才。 -
词翰
cí hàn
1.诗文﹐辞章。 2.书札。 3.诗文与书法。 -
词黄
cí huáng
用黄色纸书写的诏书。 -
词诉
cí sù
诉讼。 -
词骨
cí gǔ/gū
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
词腔
cí qiāng
犹词调。 -
词英
cí yīng
文坛英才。 -
词臣
cí chén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词费
cí fèi
耗费言词。 -
词讼
cí sòng
1.诉讼。 2.指诉状。 -
词组
cí zǔ
见“短语”。 -
词言
cí yán
文辞。 -
词韵
cí yùn
1.指谈吐。 2.词致气韵。 3.填词所押的韵或填词所依据的韵书。 -
词象
cí xiàng
言词象数。 -
词署
cí shǔ
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词锋
cí fēng
1.犀利的文笔或口才。 2.言词所向﹔话题。 -
词致
cí zhì
言论﹑文辞的意趣和情调。 -
词闱
cí wéi
指词科。 -
词隐
cí yǐn/yìn
1.文词隐曲。 2.词学的隐秘。 -
词辨
cí biàn
见"词辩"。 -
词赋
cí fù
1.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因此后人称赋体文学为"词赋"。后亦指词和赋。 2."词赋科"的省称。 -
词色
cí sè/shǎi
言语和神态。 -
词苑
cí yuàn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2.词坛。 3.翰林院的别称。 -
词雅
cí yǎ
言词雅正。 -
词采
cí cǎi/cài
见"词彩"。 -
词谱
cí pǔ
①辑集词调各种体式,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一般分类编排。内容主要说明填词的各种规则(包括字句定格、声韵安排等)及词调源流等。现传词谱以明代张綖的《诗余图谱》最早。清代万树的《词律》,陈廷敬、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等词谱辑录较为完备。②书名。清代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皇帝之命所编。四十卷。收录唐、宋、元词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按词调字数多少为序排列。对填词的各种规则及词调来源等有详尽考订,也收录部分北曲小令。 -
词综
cí zōng/zèng
词总集。清代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内容较丰富。 -
词语
cí yǔ/yù
1.文辞。 2.词和短语﹔字眼。 -
词调
cí tiáo/diào
1.文词和音调。 2.诗和词的格调。 3.专指填词的格调。 -
词缀
cí zhuì
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常见的有前缀﹑后缀两种。如"老鼠"﹑"老虎"里的"老"﹔"作家"﹑"科学家"里的"家"。 -
词频
cí pín
一定范围的语言材料中词的使用频率。 -
词谊
cí yì
文辞的义理。 -
词职
cí zhí
文学侍从之职。 -
词锷
cí è
犹词锋。 -
词首
cí shǒu
犹原告。 -
词训
cí xùn
承继祖先教训。词﹐通"嗣"。 -
词门
cí mén
诗文的门庭。 -
诔词
lěi cí
见"诔辞"。 -
诗词
shī cí
1.诗的词句。 2.诗和词。 -
诠词
quán cí
1.亦作"诠?"。 2.犹助词。 -
诡词
guǐ cí
见"诡辞"。 -
诨词
hùn cí
诙谐逗趣的言辞。 -
诬词
wū cí
1.亦作"诬辞"。亦作"谶辞"。 2.虚假不实之词﹔言过其实之词。 3.特指诬陷之词。 -
语词
yǔ/yù cí
①语言中的词、词组等成分。②文言虚字: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可言。 -
诰词
gào cí
君王所颁文告。 -
诳词
kuáng cí
谎话。 -
说词
shuō/shuì/yuè cí
见"说辞"。 -
谀词
yú cí
见"谀辞"。 -
调词
tiáo/diào cí
谓作诗填词。 -
谈词
tán cí
见"谈辞"。 -
谎词
huǎng cí
不实之词。 -
谏词
jiàn cí
谏诤的言词。 -
谓词
wèi cí
1.句子里谓语部分的主要的词。 2.数理逻辑中表示一个个体的性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间关系的词。 -
谑词
xuè cí
1.亦作"谑辞"。 2.戏笑的言辞﹔开玩笑的话。 -
谗词
chán cí
犹谗言。 -
谠词
dǎng cí
谠辞。 -
谢词
xiè cí
在各种仪式上表示感谢的话。 -
谤词
bàng cí
1.亦作"?词"。 2.指责的言词。 3.毁谤之词。 -
谩词
mán/màn cí
犹谩辞。 -
谰词
lán cí
谰辞。 -
谳词
yàn cí
罪案的判决词。 -
谶词
chèn cí
谶语。 -
贞词
zhēn cí
1.亦作"贞辞"。 2.指醇正有价值的文章。 -
责词
zé/zhài cí
责备之词。 -
质词
zhì cí
诉讼。 -
贬词
biǎn cí
含有贬义的词,如‘阴谋’、‘叫嚣’、‘顽固’等。也叫贬义词。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