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行” 词语大全
-
一行
yī xíng/háng
①指同行的一群人:代表团一行共十二人。②一行(683或673-727)。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精通历法和天文。与梁令瓒一起制造黄道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多颗恒星位置;与南宫说等首次测量子午线1°的长度。著有《大日经疏》,并制订《大衍历》等。 -
丈行
zhàng xíng/háng
见"丈人行"。 -
三行
sān xíng/háng
1.祝酒三次。 2.三种德行。 -
上行
shàng/shǎng xíng/háng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
下行
xià xíng/háng
1.文字自上而下直写直排的形式。汉字在改为横写横排以前,书写和印刷都是从上到下的,故称"下行"。 2.公文从上级发往下级。 3.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 4.指声音从高到低。 -
不行
bù xíng
1.指水流不畅通。 2.不行进;不前进。 3.不施行。 4.不成功;无用。 5.不中用;不好。 6.接近于死亡。 7.不可以。 8.表示程度很深,犹言不得了。 -
丑行
chǒu xíng/háng
丑恶的行为。 -
专行
zhuān xíng/háng
1.独断独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 3.独特的德行。 -
业行
yè xíng/háng
1.学业和德行。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
丝行
sī háng
中国旧时买卖生丝的商行。其性质为中间商,盛行于江浙等省。 -
两行
liǎng xíng/háng
1.庄子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 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 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 -
严行
yán xíng/háng
1.急行。 2.严厉地进行。 -
中行
zhōnɡ xínɡ
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 2.泛指中庸之道。 3.中等德行。 -
临行
lín xíng/háng
临将出发之时。 -
为行
wéi/wèi xíng/háng
1.谓行仁义之事。 2.行为。 -
举行
jǔ xíng/háng
进行(集会、比赛等):~会谈 ㄧ~球赛 ㄧ展览会在文化宫~。 -
义行
yì xíng/háng
1.同"仪形"。 2.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
乌行
wū xíng/háng
"乌丝行"的省称。 -
九行
jiǔ xíng/háng
1.古谓九种德行。说法不一。 2.九域之道里。 3.九条运行的轨道。 4.犹言九巡,九遍。 -
习行
xí xíng/háng
常行。 -
乡行
xiāng xíng/háng
在家乡的德行。 -
书行
shū xíng/háng
书可。 -
乱行
luàn xíng/háng
乱了行列。 -
事行
shì xíng/háng
1.事迹。 2.行为;品行。 3.行事,做事。 4.指社会伦理关系。 -
云行
yún xíng/háng
1.形容随从出行者之多。 2.喻迅捷。 3.犹广布。 4.犹云游。 -
五行
wǔ xíng
通常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以后又有五行相互促进和相互排斥的说法。“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药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
介行
jiè xíng/háng
孤高耿直的操守。 -
从行
cóng/zòng xíng/háng
1.随行。 2.仿效其行为。 -
代行
dài xíng/háng
谓代人行使职权。 -
仿行
fǎng xíng/háng
仿照实行:这个办法很好,可以参照~。 -
伉行
kàng xíng/háng
高尚的操行。 -
伊行
yī xíng/háng
1.她那里。 2.指她们。 3.你这里。 4.指你等﹑你们。 -
休行
xiū/xù xíng/háng
美好的行为。 -
众行
zhòng xíng/háng
1.成群地行动。 2.众多的德行。 -
优行
yōu xíng/háng
品学优良。 -
伟行
wěi xíng/háng
不平常的行为。 -
传行
chuán/zhuàn xíng/háng
1.颁行。 2.流传通行。 -
伪行
wěi xíng/háng
1.诈伪的行为。 2.假装出某种行为;装假。 -
位行
wèi xíng/háng
名位与事迹。 -
体行
tǐ/tī/bèn xíng/háng
1.亲自实行。 2.行事,事迹。 -
佚行
yì/dié xíng/háng
淫行。 -
余行
yú xíng/háng
谓传留后世的德行。 -
例行
lì xíng/háng
按照惯例﹑规定等处理。 -
侍行
shì xíng/háng
陪伴尊长出行,照应起居。 -
侠行
xiá xíng/háng
任侠的行为。 -
侧行
cè xíng
1.侧身而行,表示恭敬。 2.不正当的行为。 -
侣行
lǚ xíng/háng
结伴而行。 -
信行
xìn/shēn xíng/háng
1.诚实守信的品行。 2.谓诚实守信。 -
修行
xiū xíng/háng
①学佛或学道并实行:出家修行|进尼姑庵修行。②修养德行:笃学修行,不坠门风。③美好的品行: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为吏。 -
倒行
dǎo/dào xíng/háng
1.走回头路。 2.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 -
偏行
piān xíng/háng
1.片面实行。 2.单独而行。 3.独特的操守。 -
偕行
xié xíng/háng
1.共存;并行。 2.一同出发;一起走。 -
偶行
ǒu xíng/háng
结伴同行。 -
傍行
bàng xíng
1.步履倾侧不正貌。 2.侧身而行。 -
偻行
lǚ/lóu xíng/háng
曲背而行。形容衰老。 -
僧行
sēng xíng/háng
谓佛门戒行。 -
僻行
pì xíng/háng
不正当的爱好或行为。 -
儒行
rú xíng/háng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
允行
yǔn xíng/háng
准予施行。 -
先行
xiān xíng/háng
1.先实行;先进行。 2.先前,先时。 3.谓走在前面。 4.指先行官。 -
入行
rù xíng/háng
乐曲演奏第一遍。行,乐章。 -
全行
quán xíng/háng
品行完美无缺。亦指完美无缺的品行。 -
八行
bā háng
《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注引汉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 -
公行
gōng xíng/háng
公然行动﹐公然进行。 -
六行
liù/lù xíng/háng
1.六个行列。 2.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
兴行
xīng/xìng xíng/háng
1.因受感发起而实行。 2.盛行;使之盛行。 -
关行
guān xíng/háng
发公文通知。 -
兼行
jiān xíng/háng
1.谓以加倍速度赶路。 2.同行。 3.犹言德行完备。 -
兽行
shòu xíng/háng
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 -
内行
nèi/nà xíng/háng
①平日在家庭中的操行:内行修谨。②(-háng)熟习某种业务或熟知某种事情的始末。也指对某种业务或事情达到这种了解程度的人:养植花草,他很内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
再行
zài xíng/háng
谓另外进行某项活动。用于动词前。 -
冒行
mào/mò xíng/háng
贸然行动;贸然实行。 -
军行
jūn xíng/háng
行军。 -
制行
zhì xíng/háng
1.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 2.指德行。 -
农行
nóng xíng/háng
农业银行的简称。 -
冥行
míng xíng/háng
1.夜间行路。 2.盲目行事。 -
准行
zhǔn xíng/háng
准许;许可。 -
凶行
xiōng xíng/háng
军行。 -
出行
chū xíng/háng
出外行远。 -
凿行
záo/zuò xíng/háng
改道而行。《公羊传.成公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其言自京师何?公凿行也。公凿行奈何?不敢过天子也。"何休注﹕"凿﹐犹更造之意。"一说趁空隙行他事。陈立义疏﹕"此如《汉书.张骞传》之'凿空'也﹐师古注﹕'空﹐孔也﹔犹言始凿其孔穴也。'……空﹐孔也﹔穴﹐隙也。趁此空隙而行他事﹐故曰凿行。"一说生事。参阅清方以智《通雅.释诂》。 -
分行
fēn/fèn xíng/háng
1.分别巡行。 2.古时称中央政权机构分设吏﹑礼﹑户﹑兵﹑刑﹑工各部为"分行"。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五。 3.分开。 -
刊行
kān xíng/háng
出版发行(书报):此书年内将~问世。 -
划行
huá/huà xíng/háng
拨桨行船。 -
创行
chuàng/chuāng xíng/háng
首创并施行。 -
判行
pàn xíng/háng
批准施行。 -
削行
xiāo/xuē xíng/háng
谓规过。 -
前行
qián xíng/háng
前锋。 -
剸行
tuán/zhuān xíng/háng
独断专行。 -
力行
lì xíng/háng
努力实践:身体~。 -
功行
gōng xíng/háng
1.功绩和德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
加行
jiā xíng/háng
1.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准备。亦译作"方便"。 2.美德懿行。加,通"嘉"。 -
动行
dòng xíng/háng
施行;走动;行动。 -
励行
lì xíng/háng
①努力实行:励行节约。②磨练德行:慕德不如励行。 -
勤行
qín xíng/háng
1.努力实行。 2.勤于行走。 -
化行
huà/huā xíng/háng
教化施行。 -
匿行
nì xíng/háng
恶劣的行为。 -
十行
shí xíng/háng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
升行
shēng xíng/háng
提升行辈。 -
卑行
bēi háng
晩辈。 -
卓行
zhuó xíng/háng
1.远行。 2.高尚的品行。 -
启行
qǐ xíng/háng
1.出发;起程。 2.谓开路。 3.比喻起头﹑开始。 -
单行
dān/shàn/chán xíng/háng
1.独行。 2.专行。 3.单独印行或流传。 4.指散体。相对骈俪而言。 -
印行
yìn xíng/háng
印刷行世。 -
危行
wēi xíng/háng
1.危险的行动。 2.小心地行动;慎行。 3.正直的行为。 4.谓(言语)高于行为。 5.不安全的航行。 -
却行
què xíng/háng
1.倒退而行。 2.指能倒走的小动物,如蚯蚓之属。 -
即行
jí xíng/háng
立即。 -
历行
lì xíng/háng
遍行,走遍。 -
厉行
lì xíng/háng
严格实行:~节约。 -
发行
fā xíng/háng
1.fāxíng:发出或出售印制的出版物、货币、邮票等。2.fāháng:过去买卖商货的媒介处叫做“行”。“发行”指把货物发交行家。现在指批发。 -
另行
lìng xíng/háng
另外再行。 -
可行
kě/kè xíng/háng
行得通;可以实行:方案切实~。 -
右行
yòu xíng/háng
1.春秋晋国军制名。三行之一。 2.复姓。春秋晋有右行辛。见《国语.晋语七》。 -
合行
hé/gě xíng/háng
应当;应该施行。 -
吉行
jí xíng/háng
1.谓行必获吉。 2.为吉事而行。 -
同行
tóng/tòng xíng/háng
1.同路。 2.同在朝廷班行。 3.同行业;同行业者。 -
名行
míng xíng/háng
名声与品行。 -
后行
hòu xíng/háng
后进行;以后进行。 -
听行
tīng xíng/háng
谓德行受人尊敬。 -
告行
gào xíng/háng
告别,辞行。 -
周行
zhōu xíng/háng
1.大路。 2.周官的行列。《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毛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周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 3.至善之道。 -
品行
pǐn xíng/háng
品性、行为:品行清正。 -
商行
shāng xíng/háng
1.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 2.较大的商店。 -
善行
shàn xíng/háng
1.美好的品行;美好的行为。 2.善于行路。 3.慈善的举动。 -
器行
qì xíng/háng
器量学行。 -
四行
sì xíng/háng
1.指仁﹑义﹑礼﹑智四种德行。 2.指孝﹑忠﹑信﹑悌四种德行。 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亦称四德。 4.即四科。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佛教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
回行
huí xíng/háng
邪行,不走正道。 -
团行
tuán xíng/háng
宋代行会组织。为便于官府敛派和防止同业竞争而立。 -
国行
guó xíng/háng
行神。天子七祀及诸侯五祀之一。 -
土行
tǔ xíng/háng
犹土德。 -
在行
zài xíng/háng
内行。对某事﹑某行业了解底细且有经验。 -
坐行
zuò xíng/háng
以膝着地而行。 -
士行
shì xíng/háng
士大夫的操行。多含褒义。 -
夜行
yè xíng/háng
1.夜间出行。 2.谓阴行其德。履德而不事张扬。 -
大行
dà xíng
1.远行。 2.广为推行;普遍流行。 3.行大事。 4.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 5.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 6.高尚的德行。 -
天行
tiān xíng/háng
1.天体的运行。 2.任自然而行。 3.犹天命。 4.指流行病。 -
央行
yāng háng
中央银行的简称。 -
失行
shī xíng/háng
1.错误的行为。 2.指女子不贞。 3.不按轨道运行。 -
守行
shǒu xíng/háng
保持好的品行。 -
头行
tóu/tou xíng/háng
1.头颈。 2.指事情的开始部分。 3.见"头行人"。 -
奉行
fèng xíng/háng
遵照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ㄧ~故事(按老规矩办事)。 -
奇行
qí/jī xíng/háng
不合法度的行为。亦指不同于凡俗的行为。 -
奋行
fèn xíng/háng
自告奋勇前往。 -
好行
hǎo/hào xíng/háng
送别之语。犹好走。 -
奸行
jiān xíng/háng
邪恶的行为。 -
妄行
wàng xíng/háng
1.随便行动。 2.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 3.胡作非为。 4.犹妄加。 -
威行
wēi xíng/háng
1.武力行为。 2.指道德行为。 3.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 -
娘行
niáng xíng/háng
1.女性通称。 2.指妇女上了年纪。 -
媚行
mèi xíng/háng
缓步徐行。 -
孝行
xiào xíng/háng
孝敬父母的德行。 -
孤行
gū xíng/háng
不顾别人反对而独自行事:~己见丨一意~。 -
学行
xué xíng/háng
学问品行。 -
安行
ān xíng
1.徐行,缓行。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完行
wán xíng/háng
1.使操行完美。 2.完美的操行。 -
宠行
chǒng xíng
赠诗文送别,以壮行色。多用于皇帝对臣下。 -
密行
mì xíng/háng
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着的修行。释迦牟尼弟子罗睺罗以"密行第一"着称。 -
将行
jiāng/jiàng xíng/háng
1.率领随从的人。 2.官名。秦置。汉景帝时改为大长秋,掌皇后宫事。 -
宝行
bǎo xíng
善良的品行。 -
实行
shí xíng/háng
1.实际的行动。 2.用行动来实现理论﹑纲领﹑政策﹑计划等。 3.犹德行,操行。 -
审行
shěn xíng/háng
行为审慎。 -
客行
kè xíng/háng
离家远行,在外奔波。 -
宣行
xuān xíng/háng
1.普遍施行。 2.传布;流布。 3.宣布和施行王命。 -
宪行
xiàn xíng/háng
旧称上司委派之事。 -
家行
jiā xíng/háng
居家的品行。 -
封行
fēng xíng/háng
犹满行。 -
尊行
zūn xíng/háng
高尚的行为。 -
小行
xiǎo xíng/háng
1.不识大体的行为。 2.指小处的操守﹐犹小节。 3.旧时的一种礼制。曹郎以下的官员代表天子谒陵﹐并督促陵官葺治陵园﹐谓之小行。 4.行者的谦称。 -
并行
bìng xíng
1.犹言兼程。 2.同时进行。 3.并排行进。 4.并列﹐不分主次。 -
应行
yīng/yìng xíng/háng
犹颜行。指首行,前行。应,通"颜"。 -
尚行
shàng xíng/háng
崇尚品行。 -
尼行
ní xíng/háng
停止或阻止前进。 -
尽行
jìn/jǐn xíng/háng
全部,全都。 -
屈行
qū xíng/háng
委屈行事。 -
属行
shǔ/zhǔ xíng/háng
谓集结军队。 -
屯行
tún/zhūn xíng/háng
集中行进。 -
履行
lǚ xíng/háng
实行;实践:履行合同|履行手续。 -
山行
shān xíng/háng
在山中行走。 -
峭行
qiào xíng/háng
刚正的品行。 -
巡行
xún xíng/háng
1.出行巡察;巡视。 2.指结队游行。 3.溜达;行走。 4.席间依次斟酒。 -
左行
zuǒ xíng/háng
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 -
布行
bù xíng
谓显示操行。 -
帅行
shuài xíng/háng
遵循实行。 -
带行
dài xíng/háng
1.犹言带官兼职。 2.方言。犹带累。 -
常行
cháng xíng
1.指平时的行为准则;永久实行的准则。 2.素常的行卷。 3.日常实行。 4.平常的行为。 5.平时出行。 -
干行
gān/gàn xíng/háng
犹干道,天道。 -
平行
píng xíng/háng
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不相交时的关系。 -
年行
nián xíng/háng
行年;年纪。 -
底行
dǐ/de xíng/háng
犹施行。 -
快行
kuài xíng/háng
1.亦称"快行家"。亦称"快行客"。 2.宋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 3.元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
性行
xìng xíng/háng
本性与行为。 -
开行
kāi xíng/háng
开动车或船使行驶:火车已经~,站上欢送的人们还在挥手致意。 -
异行
yì xíng/háng
1.优异的品行。 2.指有优异品行的人。 3.谓素质不同。 4.异端或怪异的行为。 -
弛行
chí xíng
1.亦作"?行"。 2.停止行进。 -
弩行
nǔ xíng/háng
长于行走。 -
弱行
ruò xíng/háng
谓足跛不便于行走。 -
强行
qiáng/qiǎng/jiàng xíng/háng
强制进行。 -
归行
guī xíng/háng
崇尚德行。 -
当行
dāng/dàng xíng/háng
1.旧时工匠应官府之差,谓之"当行"。 2.指为官府当差的行业。 -
彻行
chè háng
指以百人为一行的队列。 -
往行
wǎng xíng/háng
1.指先贤的德行。 2.过去的行为。 -
征行
zhēng xíng/háng
1.远行,旅行。 2.从军出征。 3.谓从正道前行。 -
径行
jìng xíng/háng
直接进行;径自:厂商希望能~进口自己所需的产品。 -
徇行
xùn xíng/háng
巡行。 -
律行
lǜ xíng/háng
1.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 2.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
徒行
tú xíng/háng
1.步行。 2.谓无事闲行。 -
得行
dé/děi/de xíng/háng
谓德行流播。得,通"德"。 -
徐行
xú xíng/háng
缓慢前行。 -
徧行
biàn xíng
1.犹言皆用,都用。 2.周游,到处行走。 3.普遍施行。 4.佛教语。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 -
循行
xún xíng/háng
1.巡视;巡行。循,通"巡"。 2.指巡视人员。 3.品行美好。亦指好的德行。 4.遵行,照办。 -
微行
wēi xíng/háng
旧时谓帝王等尊贵者更换常服,隐蔽身份,私行出访:汉武帝尝微行此亭。 -
徽行
huī xíng/háng
美好的德行。 -
德行
dé xíng/háng
品德操行:以德行治天下。 -
心行
xīn xíng/háng
1.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2.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3.犹品行。 -
志行
zhì xíng/háng
1.志向和操行。 2.志意得行。 -
怒行
nù xíng/háng
奋力疾行。 -
总行
zǒng xíng/háng
银行或商行的总机构。 -
恣行
zì xíng/háng
任意而行;横行。 -
恶行
è xíng
丑恶的行径。 -
情行
qíng xíng/háng
犹品行。 -
惰行
duò xíng/háng
在行为上有所怠忽。 -
慢行
màn xíng/háng
怠忽的行为。 -
戒行
jiè xíng/háng
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2.登程,出发上路。 -
意行
yì xíng/háng
1.谓心之所思。 2.犹信步。 3.思想行为。 -
愧行
kuì xíng/háng
傀行。谓行为怪异。 -
慎行
shèn xíng/háng
行为谨慎检点。 -
懂行
dǒng xíng/háng
熟悉某一种业务:向~的人请教 。 -
懿行
yì xíng/háng
善行。 -
戎行
róng xíng/háng
1.行伍;军队。 2.指军旅之事。 -
成行
chéng xíng
准备起行;动身。 -
我行
wǒ xíng/háng
犹言我这里。 -
戾行
lì xíng/háng
砥砺操行。戾,通"厉"。 -
房行
fáng xíng/háng
房稿与行书的并称。行书为举人所作的八股文选本。 -
扈行
hù xíng/háng
随从皇帝出行。 -
手行
shǒu xíng/háng
1.亲手施行。 2.以手据地而行。 -
才行
cái xíng
才智和德行。 -
打行
dǎ/dá xíng/háng
明清之际一种替人充当保镖﹑打手的行帮。 -
执行
zhí xíng/háng
①实施;实行:坚决执行|执行命令|执行决定|执行上级指示。②依法定程序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行政处罚决定等付诸实施。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强制性的。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等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由审判员移交给执行员强制执行,对方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
扶行
fú xíng/háng
扶杖而行;搀扶而行。 -
批行
pī xíng/háng
批准施行。 -
掌行
zhǎng xíng/háng
犹领队。 -
投行
tóu xíng/háng
宋时参加商行之称。 -
抗行
kàng xíng/háng
1.坚持高尚的行为。 2.并行;抗衡。 -
折行
zhē/zhé/shé xíng/háng
谓水曲折流行。 -
抢行
qiǎng/qiāng/chēng xíng/háng
同业相竞。引申指争爱。 -
护行
hù xíng/háng
护卫随行。 -
拙行
zhuō xíng/háng
犹言不精此道。 -
择行
zé/zhái xíng/háng
败坏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为。择﹐通"殬"。 -
持行
chí xíng
犹修行。 -
按行
àn háng
按次第成行列。 -
振行
zhèn xíng/háng
1.唐代考功﹑度支的别称。 2.犹施行。 -
推行
tuī xíng/háng
1.推广施行。 2.推动物体向前。 -
提行
tí/dī/dǐ xíng/háng
书写或排版时另起一行。 -
携行
xié xíng/háng
携带同行。 -
摄行
shè/niè xíng/háng
代理行使职权。 -
擅行
shàn xíng/háng
擅自作为;擅自施行。 -
操行
cāo xíng
品行:少有操行。 -
改行
gǎi xíng/háng
放弃原来的行业,从事新的行业:张大夫已经~当老师了。 -
放行
fàng xíng/háng
(岗哨、海关等)准许通过:免税~。 -
故行
gù xíng/háng
1.亦作"故步"。 2.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复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 -
敏行
mǐn xíng/háng
指勉力修身。语本《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散行
sàn/sǎn xíng/háng
1.犹散发。 2.随意闲走。 -
敦行
dūn/duì xíng/háng
笃行。 -
文行
wén xíng/háng
1.文章与德行。 2.谓仅有虚文下达。 -
斗行
dǒu/dòu xíng/háng
粮食商行。 -
斜行
xié xíng/háng
1.倾斜的行列。 2.古有斜界纸,用于书写。后因以"斜行"指代词章。 -
断行
duàn xíng/háng
断然施行:~有效办法。 -
方行
fāng xíng/háng
行为正直。 -
施行
shī xíng/háng
根据既定方针、办法、规章等做:按章施行|本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旁行
páng/bàng xíng/háng
1.遍行。 2.广泛流传。 3.横写。 4.步履歪斜;横行。 -
旅行
lǚ xíng/háng
1.群行;结伴而行。 2.远行;去外地办事﹑谋生或游览。 3.远行的人。 -
旋行
xuán/xuàn xíng/háng
回环而行。 -
无行
wú xíng/háng
1.不复他往。 2.没有善行;品行不端。 3.指无行的人。 -
时行
shí xíng/háng
1.四时运行。 2.应时而下。 3.当时流行的;时髦的。 -
明行
míng xíng/háng
良好的行为。 -
星行
xīng xíng/háng
犹言早夜急行。或谓连夜急行。 -
昼行
zhòu xíng/háng
1.古人以在本乡或旧地做官为衣锦昼行。昼行,谓白日行游,炫耀于人。 2.白天行走或行路。 -
显行
xiǎn xíng/háng
1.光耀地运行。 2.公开行动。 -
晓行
xiǎo xíng/háng
1.拂晓赶路。 2.指白天行走。 -
概行
gài xíng/háng
一律施行。 -
景行
jǐng xíng/háng
崇高的德行。语出《诗·小雅·车舝(xi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之。) -
暂行
zàn xíng/háng
1.谓刚上路;行不久。 2.暂时实行。 3.指暂时实行的。 4.犹暂且,暂时。 -
暗行
àn háng
谓不正当的行业。 -
暴行
bào xíng
凶恶残酷的行为:血腥~ㄧ书中写下了侵略者烧杀掳掠的~。 -
更行
gēng/gèng xíng/háng
《诗.墉风.蝃蝀》:"女子有行。"郑玄笺:"行,道也,妇人生而有适人之道。"后因以"更行"指改嫁。 -
曳行
yè xíng/háng
摇摇晃晃地行走。 -
曲行
qū/qǔ xíng/háng
邪行。 -
有行
yǒu xíng/háng
1.出嫁。 2.有所作为。 3.谓有所施行。 4.有德行。 -
服行
fú/fù xíng/háng
施行﹐实行。 -
朝行
zhāo xíng
朝列。 -
木行
mù xíng/háng
谓五行说中的木德。 -
末行
mò xíng/háng
微不足道的行为。 -
本行
běn háng
①个人一贯从事的或长期已经熟习的行业:他原来是医生,还是让他干老~吧。②现在从事的工作:三句话不离~ㄧ熟悉~业务。 -
机行
jī xíng/háng
旧指丝织业。 -
权行
quán xíng/háng
谓审时度势,变通而行。 -
材行
cái xíng
才质行为。 -
村行
cūn xíng/háng
愚蠢行事。 -
杯行
bēi xíng
沿座行酒。 -
板行
bǎn xíng
1.晋﹑南北朝大臣任命僚属谓之"板行",以示与朝廷诏授有别。 2.雕板印刷发行。 -
极行
jí xíng/háng
谓崇高完美的操行。 -
果行
guǒ xíng/háng
1.果断的行动。 2.贯彻实行。 -
枣行
zǎo xíng/háng
刻板印刷行世。古代刻板多用枣木,故谓枣行。 -
根行
gēn xíng/háng
指品德修养,造诣。 -
案行
àn háng
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
桉行
ān xíng
出巡视察。 -
梓行
zǐ xíng/háng
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
梳行
shū xíng/háng
买卖梳子的牙行。 -
梵行
fàn xíng/háng
佛教语。谓清净除欲之行。 -
检行
jiǎn xíng/háng
1.检正行为。 2.查验巡行。 3.操行。 -
植行
zhí xíng/háng
谓所立的品行。 -
槐行
huái xíng/háng
指排列成行的槐树。 -
横行
héng/hèng xíng/háng
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不法丨~无忌。 -
次行
cì xíng/háng
1.次序;秩序。 2.第二行。 -
歌行
gē xíng/háng
古代诗体的一种。大多模拟乐府诗的风格,形式自由,语言通俗,多叙事之作。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
正行
zhèng xíng/háng
1.正直的行为。 2.谓依轨道顺行。 3.端正其行为。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 -
步行
bù xíng
徒步行走。 -
武行
wǔ xíng/háng
1.泛指专演武戏的配脚。多出现在开打的场面里,唱﹑白﹑做工都不重要,所扮脚色在剧本中大都没有名字。 2.以喻骚乱打斗的行为。 -
殊行
shū xíng/háng
卓异的操行。 -
比行
bǐ xíng
并排行进。 -
民行
mín xíng/háng
人民的行为。 -
水行
shuǐ xíng/háng
1.水上航行。 2.谓游水。 3.水流动。 4.即水德。 -
汇行
huì xíng/háng
绕道行走。 -
污行
wū xíng/háng
卑污的品行或行径。 -
治行
zhì xíng/háng
1.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 2.施政的措施。 3.整理行装。 -
法行
fǎ xíng/háng
矜大其行。 -
洁行
jié xíng/háng
1.清白的操行。 2.保持行为的清白端正。 -
洋行
yáng háng
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后多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
洿行
wū xíng/háng
肮脏卑劣的品行。 -
流行
liú xíng/háng
广泛传布;盛行:~性感冒ㄧ这首民歌在我们家乡很~。 -
浃行
jiā xíng/háng
遍行。 -
浄行
jìng xíng/háng
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
海行
hǎi xíng/háng
1.海上航行。 2.谓通行天下。 3.引申为流行。 -
浸行
jìn xíng/háng
潜行;秘密出行。 -
滑行
huá xíng/háng
①滑动前进:他穿着冰鞋在冰上快速~。②机动车行驶时,把离合器分开或用空挡使传动装置脱离发动机,靠惯性前进。 -
淑行
shū xíng/háng
美好的品行。 -
淫行
yín xíng/háng
1.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 2.纵欲放荡的行为。 3.犹流行,泛滥。 -
淳行
chún/zhūn xíng/háng
仁厚的德行。 -
清行
qīng xíng/háng
纯洁的品行。 -
渐行
jiàn/jiān xíng/háng
1.诈行,以欺诈行事。 2.谓泡在(泥水)中行走。 -
渔行
yú xíng/háng
旧时专门经营水产买卖的行栈。 -
游行
yóu xíng/háng
1.指作战时迂回运动。 2.出游;游逛。 3.指游街。 4.在街上结队而行以表示某种意愿。 5.犹流浪。 6.流利不拘。 -
滥行
làn xíng/háng
谓志行卑污。 -
演行
yǎn xíng/háng
犹实行。 -
潜行
qián xíng/háng
1.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 2.暗流。 3.秘密行走。 4.谓专心修行。 -
澡行
zǎo xíng/háng
谓使品行纯真。 -
火行
huǒ xíng/háng
犹火德。谓于五行中属火,故称。 -
炼行
liàn xíng/háng
指学道修行。 -
点行
diǎn xíng/háng
谓按名册强征服役。 -
煽行
shān xíng/háng
横行。 -
环行
huán xíng/háng
绕着圈子走:~电车 ㄧ~公路 ㄧ~一周。 -
爬行
pá xíng/háng
伏地而行。 -
版行
bǎn xíng
出版发行。 -
牛行
niú xíng/háng
经营买卖耕牛的牙行。 -
牙行
yá háng
中国旧时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并从中收取佣金的商业机构。相当于现代的经纪人。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称为牙郎。唐代就已出现。 -
独行
dú xíng/háng
①独自走路:踽踽~。②按自己的主张去做:独断~ㄧ~其是。③〈书〉独特的行为、操守:特立~。 -
狷行
juàn xíng/háng
犹洁身。 -
献行
xiàn xíng/háng
谓进用有德行的人。 -
现行
xiàn xíng/háng
①现正行施的;现在有效的:现行法令|现行措施。②正在进行或不久前进行的:现行犯。 -
班行
bān háng
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 2.也泛指行辈﹑行列。 3.指朝官。 4.泛指官位或官阶。 5.指朝廷。 6.同列,并列。 7.指戏班﹑乐户。 8.指戏中行当。 -
琐行
suǒ xíng/háng
犹细行。指小事小节。 -
理行
lǐ xíng/háng
犹治行,政绩。 -
琦行
qí xíng/háng
高尚的行为。 -
由行
yóu xíng/háng
谓依其道而行。由,通"迪"。 -
申行
shēn xíng/háng
推行。 -
电行
diàn xíng/háng
比喻行进迅疾。 -
画行
huà xíng/háng
旧时主管人在公文稿上写一‘行 ’字,表示认可。 -
界行
jiè xíng/háng
纸或绢上的直行格。 -
畅行
chàng xíng
1.顺利地通行。 2.犹盛行。 -
留行
liú xíng/háng
1.挽留,使不离去。 2.停止行进。 3.指阻挡,阻碍。 4.停止与前进。 -
略行
lüè xíng/háng
1.犹大节。 2.谓略举其要而予以施行。 -
番行
fān/pān xíng/háng
轮流举办。 -
畸行
jī xíng/háng
超俗的﹑非凡的行为。 -
疑行
yí/nǐ xíng/háng
不果断的行为。亦指行事不能决断。 -
疾行
jí xíng/háng
1.快步行走。 2.急速行军。 3.急遽行事。 -
宵行
xiāo xíng/háng
1.夜间出行。 2.虫名。即萤。俗称萤火虫。 -
行客
xíng/háng kè
1.行旅;客居。 2.过客;旅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 -
票行
piào/piāo xíng/háng
谓公文下达。 -
白行
bái xíng
1.表白自己的行为。 2.清白的行为。 -
百行
bǎi xíng
各种品行。 -
监行
jiān/jiàn xíng/háng
1.监督实行。 2.监察巡视。 -
盘行
pán xíng/háng
盘旋而行。 -
盛行
shèng/chéng xíng/háng
流行、传播得快且广:街上盛行遮阳帽|庚午之岁,疫疠盛行。 -
直行
zhí xíng/háng
1.行正道,按照道义去做。 2.径直,直接。 -
相行
xiāng/xiàng xíng/háng
傧相。 -
省行
shěng/xǐng xíng/háng
反省自身的行为。 -
真行
zhēn xíng/háng
1.指行书而兼真书笔意的一种书体。 2.真书与行书。 -
督行
dū xíng/háng
视察;巡视。 -
知行
zhī xíng
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 -
矫行
jiǎo/jiáo xíng/háng
矫情行事。 -
短行
duǎn xíng/háng
指短篇诗文。 -
砥行
dǐ xíng/háng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 -
硬行
yìng xíng/háng
强行;强制。 -
祖行
zǔ xíng/háng
1.谓饯别将病逝者。 2.指饯送死者。 3.饯行。 -
神行
shén xíng/háng
1.犹神游。精神超脱形体而自由游动。 2.形容奔驰神速,行走如飞。 3.神人游动。常以形容楼观高峻,人迹罕至。 -
私行
sī xíng/háng
1.任凭己意行事。 2.官吏以私事出行。 3.指个别行动。 4.犹私访。 -
科行
kē xíng/háng
执行刑罚。 -
积行
jī xíng/háng
累积善行。 -
移行
yí xíng/háng
把一个字或几个字从一行的末尾移到下一行的开头,或者从一栏或一页的末尾移到下一栏或下一页的开头。 -
秽行
huì xíng/háng
〈书〉丑恶的行为(多指淫乱的行为)。 -
程行
chéng xíng
品评德行。 -
穆行
mù xíng/háng
美行。 -
穿行
chuān xíng/háng
1.通过﹐通行。 2.盘旋;回荡。 -
立行
lì xíng/háng
1.行为举动。 2.建德修行。 -
童行
tóng xíng/háng
旧指出家入寺观尚未取得度牒的少年。 -
端行
duān xíng/háng
1.谓直身而行。 2.端正其行为。 -
竹行
zhú xíng/háng
收购和出售竹子的营业机构。 -
笃行
dǔ xíng/háng
1.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2.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
第行
dì xíng/háng
犹行第。家族内同辈人的排行次第。 -
簸行
bǒ xíng
摇摆不稳的步行。 -
米行
mǐ xíng/háng
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 -
粮行
liáng xíng/háng
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商行。 -
经行
jīng xíng/háng
1.经术和品行。 2.行程中经过。 3.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
糟行
zāo xíng/háng
即糟坊。酿酒作坊。 -
素行
sù xíng/háng
1.平素之品行。 2.《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后因谓按现在所处的地位行事。 3.不在位而行其道。 4.一贯认真执行。 5.高尚纯洁的品行。 -
絜行
xié/jié xíng/háng
修饬品行。 -
纡行
yū xíng/háng
曲折而行。 -
纪行
jì/jǐ xíng/háng
记载旅行见闻的文字、图画(多用于标题):《延安~》。 -
纯行
chún xíng/háng
纯正的品德。 -
练行
liàn xíng/háng
佛教语。谓修练戒行。 -
细行
xì xíng/háng
小节;生活小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
绕行
rào xíng/háng
1.绕着道走。 2.环绕着走。 -
绪行
xù xíng/háng
功业与德行。 -
绩行
jì xíng/háng
犹实行。 -
缀行
zhuì xíng/háng
连接成行。 -
缓行
huǎn xíng/háng
①慢慢地走或行驶:拄杖~ㄧ车辆~。②暂缓实行:计划~。 -
缺行
quē xíng/háng
缺德违法的行为。 -
罗行
luó xíng/háng
罗列成行。 -
罪行
zuì xíng/háng
犯罪的行为。 -
美行
měi xíng/háng
高尚的操行。 -
羣行
qún xíng/háng
1.结队而行。 2.种种事迹。 -
羸行
léi xíng/háng
谓隐藏身份改装而行。 -
翳行
yì xíng/háng
犹偷行。暗中行走。 -
考行
kǎo xíng/háng
考察行为事迹。 -
螬行
cáo xíng
谓如蛴螬之用背滚行。 -
自行
zì xíng/háng
1.自己实行;自己处理。 2.自动;主动。 3.亲自前往。 -
訾行
zǐ/zī xíng/háng
诋毁他人的品行。一说谓德行有亏缺。 -
肆行
sì xíng/háng
1.放纵的行为。 2.谓恣意妄为。 3.谓自由自在地来去。 4.犹流行。 -
肘行
zhǒu xíng/háng
谓以肘前行﹐表示畏服。 -
背行
bèi xíng
背身却行。 -
胡行
hú xíng/háng
1.胡乱行走。 2.胡作非为。 -
膝行
xī xíng/háng
跪着行走。多表示敬畏。 -
膻行
shān/dàn xíng/háng
令人仰慕的德行。 -
臝行
luǒ xíng/háng
赤身露体行走。 -
至行
zhì xíng/háng
卓绝的品行。 -
航行
háng xíng/háng
船在水里或飞机在空中行驶。 -
节行
jié xíng/háng
节操品行。 -
苦行
kǔ xíng/háng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
茂行
mào xíng/háng
盛德之行。 -
草行
cǎo xíng
1.带草的行书。 2.在草野中行走。 -
荣行
róng xíng/háng
敬称他人出行。 -
藏行
cáng xíng
1.亦作"藏幸"。 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
藻行
zǎo xíng/háng
品行。 -
虐行
nüè xíng/háng
残暴的行为。 -
蚁行
yǐ xíng/háng
1.蚂蚁爬行。 2.比喻日月在天之运行。 3.比喻循序渐进。 -
蚑行
qí xíng/háng
虫行貌。 -
蚹行
fù xíng/háng
犹蛇行。 -
蛇行
shé xíng/háng
1.亦作"虵行"。 2.像蛇一样伏地爬行。 3.像蛇一样蜿蜒曲折地前进。 -
蜗行
wō xíng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
蟹行
xiè xíng/háng
1.蟹爬行;如蟹横行。 2.谓手指轮流弹琴。 -
蠕行
rú xíng/háng
虫爬行。 -
行东
xíng/háng dōng
商行、作坊的业主。 -
行制
xíng/háng zhì
犹行法。谓按法制行事。 -
行举
xíng/háng jǔ
作为,举动。 -
行傩
xíng/háng nuó
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 -
行从
xíng/háng cóng/zòng
1.侍从,跟随。 2.引申指顺从。 3.随从人员。 -
行习
xíng/háng xí
行为习惯。 -
行主
xíng/háng zhǔ
1.古代出师时载在斋车中的随军神主。 2.主持行旅之事的人。 -
行动
xíng/háng dòng
①走路;走动:行动不便|可以行动了,别误了时间。②指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时机来得不易,快行动。③行为;举行:老人的行为深受人们的赞叹。 -
行且
xíng/háng qiě/jú
将要。 -
行军
xíng/háng jūn
1.古代泛指用兵。 2.军队转移。 3.行营,指军营。 4.谓扩充军备。 5.见"行军司马"。 -
行乞
xíng/háng qǐ
1.乞讨。 2.佛教语。谓僧人托钵以求布施。 -
行使
xíng/háng shǐ
1.古称使臣。 2.执行;使用。 -
行具
xíng/háng jù
出行的用具。 -
行云
xíng/háng yún
1.流动的云。 2.比喻女子头发。 3.用巫山神女之典。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谓神女。 4.用巫山神女之典。比喻所爱悦的女子。 5.用巫山神女之典。指男女欢会。 6.用巫山神女之典。比喻人行踪不定。 -
行凶
xíng/háng xiōng
指打人或杀人。 -
行刼
xíng/háng jié
见"行劫"。 -
行分
xíng/háng fēn/fèn
分书而稍带行书体势的书体。 -
行刺
xíng/háng cì/cī
暗杀。 -
行世
xíng/háng shì
1.流行于世;问世。 2.犹处世。 -
行内
xíng/háng nèi/nà
指翰林学士。唐时翰林院设于宫中,因名内署。翰林学士供职于内署,故称。 -
行业
xíng/háng yè
工商业中的类别。泛指职业:饮食~丨服务~。 -
行侣
xíng/háng lǚ
出行的伴侣。 -
行作
xíng/háng zuò
劳作;作为。 -
行仗
xíng/háng zhàng
器物。 -
行光
xíng/háng guāng
1.水中闪烁的光影。 2.比喻精神矍铄。 -
行刑
xíng/háng xíng
执行刑罚。多指执行死刑。 -
行伴
xíng/háng bàn
出行的同伴。 -
行介
xíng/háng jiè
指副使。 -
行刖
xíng/háng yuè
执行断足的刑罚。 -
行全
xíng/háng quán
德行完美。 -
行像
xíng/háng xiàng
1.即行乐图。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
行修
xíng/háng xiū
品行端正。 -
行信
xíng/háng xìn/shēn
谓做事诚实不欺。 -
行五
xíng/háng wǔ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五同"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 -
行书
xíng/háng shū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
行人
xíng/háng rén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
行休
xíng/háng xiū/xù
谓生命将到尽头。 -
行务
xíng/háng wù
行动措施。 -
行几
xíng/háng jī/jǐ
将近。 -
行健
xíng/háng jiàn
1.运行壮健。 2.步履矫健。 -
行伙
xíng/háng huǒ
商行的伙计。 -
行产
xíng/háng chǎn
途中分娩。 -
行事
xíng/háng shì
1.办事;从事。 2.所行之事实。 3.出使之事;行人之事。 4.指行房。 5.往事;成事。 -
行便
xíng/háng biàn/pián
谓方便行事。 -
行丐
xíng/háng gài
1.亦作"行匄"。 2.路过的乞丐。 3.犹行乞。 -
行功
xíng/háng gōng
犹论功。 -
行令
xíng/háng líng/lǐng/lìng
1.发布命令。 2.应行节令。 3.行酒令。 -
行刃
xíng/háng rèn
谓被刀斧等凶器砍伤。 -
行住
xíng/háng zhù
行走或停留。谓一举一动。 -
行关
xíng/háng guān
发出关文。 -
行剽
xíng/háng piāo
犹行劫。 -
行僮
xíng/háng tóng/zhuàng
即行童。 -
行典
xíng/háng diǎn
主管行装的人。 -
行僻
xíng/háng pì
1.亦作"行辟"。 2.行为邪僻。 -
行佣
xíng/háng yōng/yòng
商行里收取的佣金。亦泛称佣金。 -
行乐
xíng/háng lè/yuè
1.消遣娱乐;游戏取乐。 2.见"行乐图"。 -
行为
xíng/háng wéi/wèi
心理学家对行为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 -
行兵
xíng/háng bīng
领兵;用兵。 -
行下
xíng/háng xià
行文下达。 -
行仆
xíng/háng pū/pú
寺院中的仆役。 -
行伪
xíng/háng wěi
见"行为"。 -
行丧
xíng/háng sāng/sàng
举办丧事。 -
行与
xíng/háng yǔ/yù/yú
结交,亲附。 -
行专
xíng/háng zhuān
犹行家,专家。 -
行前
xíng/háng qián
行于前列。 -
行利
xíng/háng lì
指器用钱谷等物。 -
行定
xíng/háng dìng
举行定婚仪式。 -
行义
xíng/háng yì
躬行仁义。 -
行召
xíng/háng zhào/shào
行文征召。 -
行塍
xíng/háng chéng
可供行走的田埂。 -
行川
xíng/háng chuān
1.流水。 2.经行的江河。 -
行哭
xíng/háng kū
放声哭;且行且哭。 -
行帐
xíng/háng zhàng
1.行军或出游时所搭的篷帐。 2.泛指高级武官在外的住所。 -
行商
xíng/háng shāng
1.经营商业。 2.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商"的对称。 -
行孕
xíng/háng yùn
谓怀胎。 -
行媚
xíng/háng mèi
献媚。 -
行堞
xíng/háng dié
行城上的女墙。 -
行巧
xíng/háng qiǎo
取巧。 -
行地
xíng/háng dì/de
1.行于地上。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王弼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干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孔颖达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复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 3.比喻威德之行。 4.比喻处世实践。 5.经行的地方。 -
行化
xíng/háng huà/huā
"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 -
行奸
xíng/háng jiān
1.做欺诈邪恶的事。 2.谓淫污妇女。 -
行名
xíng/háng míng
谓追逐名声。 -
行尘
xíng/háng chén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
行失
xíng/háng shī
行为悖乱。 -
行国
xíng/háng guó
1.周游于国中。 2.游牧的国家。 -
行履
xíng/háng lǚ
1.犹往来,交往。 2.行走。 -
行媒
xíng/háng méi
1.往来作媒妁的人。 2.谓说合婚姻。 -
行厨
xíng/háng chú
亦作“行廚”。1.谓出游时携带酒食;亦谓传送酒食。2.指所携带的酒食。3.犹执炊,掌灶。 -
行帖
xíng/háng tiè/tiě/tiē
商行开业的凭帖。 -
行巡
xíng/háng xún
巡视。 -
行在
xíng/háng zài
即“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行在仅闻信。 -
行围
xíng/háng wéi
1.打猎的围场。 2.指打猎。 3.清代猎场围制的一种。满语称"阿达密"。 -
行寓
xíng/háng yù
旅途中的住所。 -
行勘
xíng/háng kān
进行审问。 -
行幄
xíng/háng wò
古代帝王外出时的临时营帐。 -
行好
xíng/háng hǎo/hào
发善心,做善事。 -
行垄
xíng/háng lǒng
1.分行垄作。 2.成行的土埂。 -
行囊
xíng/háng náng/nāng
1.出行时所带的钱袋。 2.借指出行时所带的钱。 3.行李。 -
行历
xíng/háng lì
犹经历。 -
行宾
xíng/háng bīn
犹行客。指旅人。 -
行咏
xíng/háng yǒng
犹行吟。 -
行号
xíng/háng hào/háo
谓边走边号哭。 -
行卜
xíng/háng bǔ/bo
问卜,算卦。如:乃问行卜。——《史记·陈涉世家》。 -
行屯
xíng/háng tún/zhūn
巡查驻军。明高启有《次韵陈留公见贻湖上行屯之作》,其首联云:"湖阴巡垒罢,缓服上仙舟。" -
行岸
xíng/háng àn
谓陆行。 -
行寔
xíng/háng shí
见"行实"。 -
行复
xíng/háng fù
且又。 -
行子
xíng/háng zǐ
〈方〉称不喜爱的人或东西:我不希罕这~。 -
行参
xíng/háng cān/shēn
谓行参见问候之礼。 -
行垣
xíng/háng yuán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 -
行台
xíng/háng tái/tāi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
行处
xíng/háng chǔ/chù
1.随处;到处。 2.走过的地方。 -
行夜
xíng/háng yè
巡夜。 -
行壶
xíng/háng hú
谓依次斟酒。 -
行己
xíng/háng jǐ
谓立身行事。 -
行安
xíng/háng ān
行动安详。 -
行妨
xíng/háng fáng
谓行为损害别人的利益。 -
行宫
xíng/háng gōng
指京城以外的供皇帝外出时居住的宫室: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行幐
xíng/háng téng
1.即行縢。 2.行囊。幐,盛物的布袋。 -
行卷
xíng/háng juàn/juǎn
1.唐代习尚,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延誉,称为行卷。 2.明代坊肆所刻举人中式的诗文。 -
行幕
xíng/háng mù
出行使用的帐幕。 -
行天
xíng/háng tiān
1.行空,经行天空。 2.曲调名。 -
行器
xíng/háng qì
指国君出行时所用的行装器物。 -
行学
xíng/háng xué
游学。 -
行卫
xíng/háng wèi
指帝王出行时的侍卫。 -
行布
xíng/háng bù
流通钱币。 -
行巾
xíng/háng jīn
出行车辆的布篷。 -
行吟
xíng/háng yín
1.亦作"行唫"。 2.边走边吟咏。 -
行善
xíng/háng shàn
做善事。 -
行取
xíng/háng qǔ
1.又趋。 2.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
行吊
xíng/háng diào
进行吊唁。 -
行夫
xíng/háng fū/fú
官名。地位较低的使臣。 -
行坐
xíng/háng zuò
行走或坐定。谓一举一动。 -
行将
xíng/háng jiāng/jiàng
即将;将要。 -
行屋
xíng/háng wū
能行动的房屋。指火车﹑船舶﹑飞机等。 -
行帆
xíng/háng fān
航行中的船帆。 -
行唫
xíng/háng jìn/yín
见"行吟"。 -
行县
xíng/háng xiàn/xuán
谓巡行所主之县。 -
行备
xíng/háng bèi
出行的准备。 -
行厚
xíng/háng hòu
行为敦厚。 -
行唐
xíng/háng táng
1.迟慢。 2.仿徨。 3.搪塞。 4.天仙子的别名。 -
行官
xíng/háng guān
1.唐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 2.指主持事务的仆臣。唐杜甫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仇兆鳌注:"朱注:行官是行田者。"施鸿保《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
行可
xíng/háng kě/kè
谓可以行道。 -
行实
xíng/háng shí
1.亦作"行寔"。 2.行为朴厚。 3.谓实际行为;实际。 4.指生平事迹。 5.犹行状。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 -
行女
xíng/háng nǚ/rǔ
次女。 -
行奁
xíng/háng lián
出行盛物的小器。 -
行匄
xíng/háng gài
见"行丐"。 -
行吏
xíng/háng lì
谓出使。 -
行古
xíng/háng gǔ
遵行古道。 -
行卤
xíng/háng lǔ
拒敌的大盾。天子出行时的一种仪仗。 -
行师
xíng/háng shī
用兵;出兵。 -
行头
xíng/háng tóu/tou
①戏曲服装的一种称谓。通常专指古装,如蟒、帔、褶子、盔、帽、靴、鞋等。现也泛指一般人的服饰:名角有很多行头|行头毕挺。②(háng-)古指军队队长:行头前驱。也指某种行业的为首者:酒业行头。 -
行市
xíng/háng shì
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看好丨摸准~。 -
行容
xíng/háng róng
1.谓显示卑下的容态。 2.在路上的容仪。 -
行孝
xíng/háng xiào
遵行孝道。 -
行危
xíng/háng wēi
1.行为正直。语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做危险的事。 -
行劫
xíng/háng jié
1.亦作"行刼"。 2.进行劫掠。 -
行婆
xíng/háng pó
居家事佛的老妇。 -
行墨
xíng/háng mò
指文字或诗文。 -
行室
xíng/háng shì
临时搭盖的住所。 -
行尸
xíng/háng shī
1.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 2.病名。 -
行山
xíng/háng shān
行走于山地。 -
行医
xíng/háng yī
从事医业,做医生。 -
行城
xíng/háng chéng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2.临时建成的城垣。 3.即行像。 -
行寻
xíng/háng xún
谓寻察;寻访。 -
行巫
xíng/háng wū
指施行巫术的人。 -
行时
xíng/háng shí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
行心
xíng/háng xīn
谓修养心性。 -
行戈
xíng/háng gē
排列成行的兵器。 -
行提
xíng/háng tí/dī/dǐ
行文提取人犯﹑案卷或有关之物。 -
行月
xíng/háng yuè
1.移动的月光。 2.明清军队和漕运兵丁的月饷称月粮,执行任务开拔时加给的称行粮。行粮和月粮合称行月粮,省称行月。 -
行杖
xíng/háng zhàng
谓用杖责打。 -
行店
xíng/háng diàn
旅店。 -
行斟
xíng/háng zhēn
行酒。依次斟酒。 -
行斋
xíng/háng zhāi
1.静修的斋室。 2.犹游船,行进的船。宋时较大的船常以"斋"为名。 -
行操
xíng/háng cāo
品行操守。 -
行术
xíng/háng shù/shú/zhú
1.通行的办法。 2.施行法术。 -
行抢
xíng/háng qiǎng/qiāng/chēng
进行抢劫。 -
行曲
xíng/háng qū/qǔ
指部属。 -
行持
xíng/háng chí
施用。 -
行户
xíng/háng hù
1.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2.临时抽调雇用的差役。 3.犹行业。 4.即行院。对妓院的隐称。 -
行旃
xíng/háng zhān
帝王或高官出行时所树的大旗。 -
行文
xíng/háng wén
1.修明文教。 2.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3.见"行文书"。 -
行态
xíng/háng tài
犹作态。故意作出某种姿态或表情。 -
行档
xíng/háng dàng
行当,行业。 -
行捕
xíng/háng bǔ
捕捉。 -
行望
xíng/háng wàng
道行声望。 -
行杠
xíng/háng gàng/gāng
指抬扛灵柩的工具。亦兼指人夫。 -
行旅
xíng/háng lǚ
1.旅客。 2.出行;旅行。 3.即行李。 -
行检
xíng/háng jiǎn
操行,品行。 -
行押
xíng/háng yā
书体名。行书的别称。 -
行怪
xíng/háng guài
谓行为怪异。 -
行戏
xíng/háng xì/hū
游戏。 -
行期
xíng/háng qī/jī
出行的日期。 -
行散
xíng/háng sàn/sǎn
1.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好服五石散(一名寒食散),服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叫做"行散"。也称行药。 2.泛指散步。宋杨万里有《雨后郡圃行散》诗。 -
行服
xíng/háng fú/fù
谓穿孝服居丧。 -
行栈
xíng/háng zhàn
代人存放货物并介绍买卖的行业。 -
行旐
xíng/háng zhào
在途的铭旌。旐,指铭旌。旧时出丧用以引柩。 -
行戮
xíng/háng lù
犹行刑。特指执行死刑。 -
行径
xíng/háng jìng
①小路:崎岖行径。②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无耻行径|侵略行径。 -
行施
xíng/háng shī
犹施行。 -
行府
xíng/háng fǔ
1.在京师外设置的调度军务的机构。 2.指本宅之外另建的府第。 -
行揖
xíng/háng yī
拱手行礼。 -
行教
xíng/háng jiào/jiāo
进行教学。 -
行楼
xíng/háng lóu
可以移动的楼车。 -
行幸
xíng/háng xìng
1.古代专指皇帝出行。 2.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
行拘
xíng/háng jú/gōu
行牌拘拿。 -
行棋
xíng/háng qí
下棋。 -
行景
xíng/háng jǐng
犹情状。 -
行橐
xíng/háng tuó
1.亦作"行槖"。 2.即行囊。 -
行房
xíng/háng fáng
谓男女交合。 -
行杯
xíng/háng bēi
1.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2.指传杯饮酒。 -
行廊
xíng/háng láng
即走廊。有顶的走道。 -
行幨
xíng/háng chān/chàn
1.亦作"行襜"。 2.车行时所挂的帷帐。 -
行所
xíng/háng suǒ
即行在所。 -
行情
xíng/háng qíng
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也指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等的一般情况:摸~丨熟悉~丨~看涨。 -
行权
xíng/háng quán
1.改变常规,权宜行事。 2.使用势力。 -
行役
xíng/háng yì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2.泛称行旅,出行。 -
行徼
xíng/háng jiǎo/jiào
巡行视察。 -
行枚
xíng/háng méi
行阵衔枚。指征战之事。《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郑玄笺:"亦初无行阵衔枚之事。"一说横衔口枚。参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
行庄
xíng/háng zhuāng
银行﹑钱庄的并称。 -
行庙
xíng/háng miào
天子巡幸或大军出征临时所立的庙。 -
行开
xíng/háng kāi
颁布。 -
行星
xíng/háng xīng
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是太阳系的重要成员。一般不发光,受太阳照射时才能被观测到。已知太阳系有九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
行曦
xíng/háng xī
移动的日光。 -
行朱
xíng/háng zhū/shú
用朱笔在公文上圈押。 -
行敝
xíng/háng bì
1.亦作"行蔽"。 2.谓货物质量差。 -
行度
xíng/háng dù/duó
1.执法。 2.运行的度数。 -
行春
xíng/háng chūn
1.谓官吏春日出巡。 2.泛指游春。 -
行德
xíng/háng dé
实行德政。 -
行李
xíng/háng lǐ
1.使者。 2.出使。 3.唐时称官府导从人员。 4.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5.引申为行程﹑行踪。 6.出行所带的东西。 7.比喻负担。 -
行果
xíng/háng guǒ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本指行事果断,后亦指事功已就。 -
行柸
xíng/háng bēi/pēi
行杯。柸,同"杯"。 -
行暮
xíng/háng mù
比喻将近晩年。 -
行板
xíng/háng bǎn
速度处于小广板与小快板之间的乐曲或乐章。 -
行床
xíng/háng chuáng
1.坐具。 2.谓男女交合。参见"行房"。 -
行楷
xíng/háng kǎi/jiē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
行朝
xíng/háng zhāo/cháo
犹行在。 -
行幰
xíng/háng xiǎn
指行进的车子。幰,车幔。 -
行成
xíng/háng chéng
谓议和。 -
行待
xíng/háng dài/dāi
将要。 -
行枷
xíng/háng jiā
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 -
行楂
xíng/háng zhā/chá
流动的竹筏或木排。 -
行息
xíng/háng xī
支付利息。 -
行次
xíng/háng cì
1.五行的位次。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言,以为王者受命于天,以五行之德为运,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 2.谓旅途暂居的处所。 3.谓行旅到达。 -
行微
xíng/háng wēi
做细小的事情。 -
行徒
xíng/háng tú
犹行人,行路人。 -
行庵
xíng/háng ān
指一种如轿而略大的乘具。宋黄庭坚有《王良翰行庵铭》,文中云:"剪?作庵,驾以人肩,利用行远,琴几后前。" -
行晖
xíng/háng huī
出行人的光辉。《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李善注:"顾野王《舆地志》曰:'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絶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行晖,行旅之光辉也。"吕良注:"江中有物,名曰水弩,于中流含沙射人之影。此言病行客使无光辉。"一说为蛊夜飞时的曳光。 -
行木
xíng/háng mù
巡察树木。 -
行恩
xíng/háng ēn
施与恩德。 -
行来
xíng/háng lái
1.往来;出入。语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 2.走来。 -
行意
xíng/háng yì
1.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 3.离去的意向。 -
行年
xíng/háng nián
1.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 2.指将到的年龄。 3.流年。旧时星命家所谓某人当年所行的运,亦称"小运"。 -
行戍
xíng/háng shù
赴戍役。 -
行愿
xíng/háng yuàn
1.佛教语。谓身心修养之境界。 2.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
行律
xíng/háng lǜ
运行的规律。 -
行日
xíng/háng rì
出行的日数。 -
行志
xíng/háng zhì
随意志行事。 -
行本
xíng/háng běn
即公文。 -
行政
xíng/háng zhèng
广义指一切社会机构(包括国家机关、政党、军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较狭义指各种国家机关的组织管理活动。最狭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由法律授权的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法所说的行政,就是最狭义的行政。 -
行扇
xíng/háng shàn/shān
古代帝王或高官出行时用作仪仗的障扇。 -
行庆
xíng/háng qìng
犹行赏。 -
行槖
xíng/háng tuó
见"行橐"。 -
行庖
xíng/háng páo
1.指厨房。 2.特指旅途中的厨房。 3.指所传送的食品。 -
行旌
xíng/háng jīng
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 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 -
行爽
xíng/háng shuǎng
行为过错。 -
行炙
xíng/háng zhì
传送烤肉。亦泛指宴会时上菜。 -
行泥
xíng/háng ní/nì
在泥路上行走。比喻处世凡庸。语本《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
行清
xíng/háng qīng
指厕所。因其秽污当常清除,故称。 -
行窳
xíng/háng yǔ
谓器物粗劣不牢固。 -
行笠
xíng/háng lì
出行戴的笠帽。 -
行秤
xíng/háng chèng
市场上用的秤。 -
行篆
xíng/háng zhuàn
指带有篆书笔意的行书。 -
行缀
xíng/háng zhuì
指舞队行列。 -
行河
xíng/háng hé
巡行黄河河道。河,黄河。 -
行玺
xíng/háng xǐ
秦汉时皇帝印玺的一种。 -
行盐
xíng/háng yán
运销食盐。 -
行省
xíng/háng shěng/xǐng
1.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2.借指该省官。 3.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
行空
xíng/háng kōng/kòng/kǒng
奔腾于太空。 -
行约
xíng/háng yuē/yāo
同行业所订的规约。 -
行法
xíng/háng fǎ
1.按法行事。 2.做法。 3.谓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 4.指行政权。 -
行第
xíng/háng dì
排行的次序。 -
行笥
xíng/háng sì
出行时所带的箱笼。 -
行爵
xíng/háng jué
1.赐爵。 2.犹行觞。 -
行盬
xíng/háng gǔ
不坚牢。 -
行箧
xíng/háng qiè
旅行用的箱子。 -
行疾
xíng/háng jí
运行迅速;行走迅速。 -
行灶
xíng/háng zào
1.可以移动的炉灶。指燃薪照物的炉灶。 2.可以移动的炉灶。指烧水煮饭用的简易炉灶。 -
行殣
xíng/háng jìn
路旁饿死的人。 -
行止
xíng/háng zhǐ
1.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 2.偏指行动;活动。 3.犹言一举一动。 4.行踪。 -
行粮
xíng/háng liáng
1.旅途中的口粮。 2.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 -
行盘
xíng/háng pán
旧俗,结婚前男家往女家致送彩礼。 -
行殿
xíng/háng diàn
1.可以移动的宫殿。指一种安稳的大车。 2.犹行宫。 -
行留
xíng/háng liú
1.行军时滞留不进。 2.指军队的调遣和留驻。 -
行笼
xíng/háng lóng/lǒng
出行时所带的箱笼。 -
行禅
xíng/háng chán/shàn
佛教语。谓打坐静修。 -
行汲
xíng/háng jí
汲水。 -
行盗
xíng/háng dào
进行盗窃。 -
行私
xíng/háng sī
怀着私心行事。 -
行窃
xíng/háng qiè
偷盗。 -
行炰
xíng/háng páo/fǒu
传送烘烤的兽肉。 -
行炉
xíng/háng lú
可以移动的小火炉。 -
行知
xíng/háng zhī/zhì
1.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 2.公文术语。行文通知。 3.指通知事项的文书。 -
行繂
xíng/háng lǜ
指系船的绳索。 -
行箱
xíng/háng xiāng
指行进的车子。 -
行用
xíng/háng yòng
动用;使用。 -
行游
xíng/háng yóu
出行;出游。 -
行糜
xíng/háng mí/méi
赐糜粥。谓行仁政。语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
行猎
xíng/háng liè
游猎;打猎。 -
行礼
xíng/háng lǐ
1.按一定的仪式或姿势致敬。 2.行婚嫁之礼,谓致送礼物或礼金。 3.举行婚礼。 -
行烟
xíng/háng yān
犹言行云行雨。 -
行漏
xíng/háng lòu
1.古代计时的漏壶。因水随时移而持续滴注,故称。指时间。 2.指漏壶滴水声。 -
行气
xíng/háng qì
1.道教语。指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的内修功夫。 2.中医指输送精气。 3.指使气血畅通。 4.指行文气势。 -
行程
xíng/háng chéng
1.路程;旅程。 2.上路;就道。 3.犹行装。 -
行痹
xíng/háng bì
病名。中医指酸痛游走而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
行火
xíng/háng huǒ
用火。 -
行短
xíng/háng duǎn
行为卑鄙。 -
行简
xíng/háng jiǎn
行事简易。 -
行牌
xíng/háng pái
谓下发令牌或公文。 -
行求
xíng/háng qiú
营谋。 -
行碓
xíng/háng duì
装在车上的舂米器具。 -
行炁
xíng/háng qì
即行气。 -
行看
xíng/háng kàn/kān
1.且看。 2.复看,又看。 -
行絜
xíng/háng xié/jié
见"行洁"。 -
行窝
xíng/háng wō
宋人为接待邵雍仿其所居安乐窝而为之建造的居室。 -
行移
xíng/háng yí
1.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 2.签发公文。 -
行牒
xíng/háng dié
1.出行时用以证明身分的凭证。 2.行移公文。 -
行狩
xíng/háng shòu
犹行猎。 -
行滥
xíng/háng làn
谓器物质量差,不坚牢。 -
行状
xíng/háng zhuàng
指人的品行或事迹: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李善)行状。现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章:船山(王夫之号)公行状。 -
行洁
xíng/háng jié
1.亦作"行絜"。 2.德行高洁。 -
行盖
xíng/háng gài/gě/hé
1.指车盖。 2.借指贵客。 -
行神
xíng/háng shén
1.路神。 2.运用神思。 -
行秘
xíng/háng mì/bì
见"行秘书"。 -
行牙
xíng/háng yá
旧时指同业工人每隔若干时日设筵相聚。 -
行税
xíng/háng shuì
向行商所征的税。 -
行纪
xíng/háng jì/jǐ
犹行程。 -
行瘟
xíng/háng wēn
詈词。传播瘟疫。 -
行涂
xíng/háng tú
道路。 -
行水
xíng/háng shuǐ
1.行于水上。 2.流动的水;水流。 3.使水流通;治水。 4.谓用水洁身以祈佛。 5.方言。指水路口的过路费﹑买路钱;亦指正当的税收﹑养路费。 -
行篡
xíng/háng cuàn
进行篡夺。 -
行理
xíng/háng lǐ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 2.行道践理。 -
行精
xíng/háng jīng
心行洁净。 -
行縢
xíng/háng téng
1.绑腿布。 2.喻远行。 -
行灯
xíng/háng dēng
夜行照明的灯。 -
行禽
xíng/háng qín
能行走的兽类。比喻行为卑污的人。禽,兽类的总称。《管子.立政》:"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尹知章注:"无禽兽之行。"郭沫若等集校引黄震云:"'道涂无行禽',指人言之,谓其为能行之禽尔。"一说指路上的囚徒。禽,犹囚。参阅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一》。 -
行绋
xíng/háng fú
谓执绋助葬。绋,引柩的绳索。 -
行治
xíng/háng zhì
普遍良好。 -
行毒
xíng/háng dú/dài
谓行为狠毒。 -
行经
xíng/háng jīng
1.行走经过。南朝梁何逊有《行经孙氏陵》诗。 2.来月经。 -
行略
xíng/háng lüè
1.生平事迹的梗概。 2.记述死者生平概略的文字。 -
行策
xíng/háng cè
1.赶牲口的鞭子。策,马鞭。 2.实行决策。 -
行步
xíng/háng bù
行走。 -
行童
xíng/háng tóng
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 -
行田
xíng/háng tián
1.赋田,授田。 2.谓经行于田间。 -
行殊
xíng/háng shū
行为特殊。 -
行立
xíng/háng lì
行走站立。 -
行筹
xíng/háng chóu
谓以筹码计数。 -
行祠
xíng/háng cí
1.临时的祠堂。 2.即旅榇。指未入祖茔临时寄放在外的灵柩。 -
行笔
xíng bǐ
1.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也称运笔。语本汉蔡邕《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2.指行文。 -
行歌
xíng/háng gē
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意向﹑意愿等。 -
行级
xíng/háng jí
行列。 -
行殆
xíng/háng dài
谓冒险行事。 -
行沽
xíng/háng gū
行苦。谓货物质量差。 -
行装
xíng/háng zhuāng
1.出远门时所携带的衣物。 2.谓着军服。 3.指军服。 4.泛指出行时的服装。 -
行草
xíng/háng cǎo
1.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 2.行书与草书的并称。 -
行远
xíng/háng yuǎn/yuàn
1.行长途,走远路。 2.传布广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行计
xíng/háng jì
1.计议。 2.出行的打算。 -
行角
xíng/háng jiǎo/jué
内行角色。 -
行车
xíng/háng chē/jú
〈方〉见〖天车〗。 另见xíngchē。 -
行謡
xíng/háng yáo
犹行歌。 -
行衣
xíng/háng yī/yì
1.出行所穿的服装。 2.指穿行衣的人。 -
行街
xíng/háng jiē
大路。 -
行罗
xíng/háng luó
成行排列。 -
行进
xíng/háng jìn
向前行走(多用于队伍)。 -
行践
xíng/háng jiàn
1.犹行动。 2.行走,走动。 -
行跣
xíng/háng xiǎn
赤脚行走。 -
行解
xíng/háng jiě/jiè/xiè
1.消解,发散。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
行藏
xíng/háng cáng/zàng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后遂用“行藏”指行迹、出处:问其行藏|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
行辟
xíng/háng bì/pì
见"行僻"。 -
行许
xíng/háng xǔ/hǔ
方言。犹或许,也许。 -
行觞
xíng/háng shāng
犹行酒。谓依次敬酒。 -
行艺
xíng/háng yì
德行技艺。 -
行茶
xíng/háng chá
1.递送茶水。 2.旧指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 -
行走
xíng/háng zǒu
1.行路;走动。 2.犹言入值办事。清制,凡不属于专设官职,调充某项职役的都用此称。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此称额外派充的官。 -
行能
xíng/háng néng/nài
品行与才能。 -
行辎
xíng/háng zī
道路辎重。 -
行趾
xíng/háng zhǐ
1.犹行迹。足迹。 2.指行动的踪迹。 -
行身
xíng/háng shēn
立身处世。 -
行虫
xíng/háng chóng
犹走兽。泛指兽类。 -
行苦
xíng/háng kǔ
行事勤苦。 -
行赐
xíng/háng cì
前往赏赐。 -
行菜
xíng/háng cài
1.端送菜肴。 2.指端送菜肴的人。 -
行舻
xíng/háng lú
行船。 -
行躔
xíng/háng chán
行迹,行踪。 -
行舍
xíng/háng shè/shě
旅馆。 -
行聘
xíng/háng pìn
下聘礼。 -
行迷
xíng/háng mí
走入迷途。 -
行贩
xíng/háng fàn
(~儿)贩卖货物的小商人;小贩。 -
行述
xíng/háng shù
1.谓生平概略﹑履历。 2.即行状。 -
行资
xíng/háng zī
1.旅费。 2.运费。 -
行违
xíng/háng wéi
行为乖戾。 -
行辀
xíng/háng zhōu
行驶的车辆。 -
行膻
xíng/háng shān/dàn
比喻德行令人仰慕。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 -
行诈
xíng/háng zhà
做欺诈的坏事。 -
行裾
xíng/háng jú
出行时所穿的衣衫。 -
行话
xíng/háng huà
某个行业的专门用语(一般人不大理解)。 -
行迈
xíng/háng mài
行走不止;远行。 -
行词
xíng/háng cí
谓草拟诰命。 -
行退
xíng/háng tuì
谓辞去官职。 -
行踏
xíng/háng tà/tā
行走,走动。 -
行辕
xíng/háng yuán
1.旧时高级官吏的行馆,亦指在暂驻之地所设的办事处所。 2.指行进中的车。 -
行行
xíng/háng xíng/háng
1.不停地前行。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3.犹言走一走。 4.行旅。 -
行赇
xíng/háng qiú
犹行贿。 -
行贿
xíng/háng huì
1.流通财物。 2.进行贿赂。 -
行贝
xíng/háng bèi
通行贝币。 -
行边
xíng/háng biān
巡视边疆。 -
行襜
xíng/háng chān
见"行幨"。 -
行轩
xíng/háng xuān
古时指高贵者所乘的车。亦借称贵客。 -
行轮
xíng/háng lún
行进的车轮。亦代称行进中的车子。 -
行贾
xíng/háng gǔ/jià/jiǎ
经商。 -
行薄
xíng/háng báo/bó
品行卑鄙。 -
行肆
xíng/háng sì
行为不受拘束。 -
行至
xíng/háng zhì
到达。 -
行路
xíng/háng lù
1.道路。 2.路人。 -
行踪
xíng/háng zōng
亦作“行蹤”。行动的踪迹。 -
行署
xíng/háng shǔ
1.唐代流外官的通称。 2.旧时大吏出行的临时住所。 3.行政公署的简称。 -
行脉
xíng/háng mài/mò
指脉搏。 -
行药
xíng/háng yào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 2.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唐代,馀风犹存。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
行脚
xíng/háng jiǎo/jué
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 2.引申为行乞。 3.见"行脚僧"。 4.行走;行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 -
行赂
xíng/háng lù
犹行贿。 -
行者
xíng/háng zhě
①行路的人:行者拥挤。②没有正式出家而在寺庙服役的信徒:行者武松。 -
行诛
xíng/háng zhū
1.讨伐。 2.杀戮。 -
行迹
xíng/háng jì
1.经行的足迹。 2.比喻行动的踪迹。 -
行运
xíng/háng yùn
1.流年运气。 2.走运。 -
行舟
xíng/háng zhōu
1.航行中的船。 2.驾船航行。 -
行苇
xíng/háng wěi
路旁的芦苇。《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公刘的仁德。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 -
行罪
xíng/háng zuì
确定罪罚。 -
行缠
xíng/háng chán
裹足布;绑腿布。古时男女都用。后惟兵士或远行者用。 -
行貣
xíng/háng dài
犹行乞。 -
行腔
xíng/háng qiāng
1.戏曲演员根据字的四声调值,句﹑字﹑音节的旋律运用声腔。 2.指唱腔。 -
行老
xíng/háng lǎo
古代大都市中各行各业的头儿,兼为人介绍职业。 -
行船
xíng/háng chuán
1.通行船只;驾驶船只。 2.指行驶中的船只。 -
行褂
xíng/háng guà
清代礼服,指出行时外穿的短褂。 -
行谱
xíng/háng pǔ
犹言活的宗谱。指唐李守素。因其精于谱学,故称。 -
行言
xíng/háng yán
1.犹流言。《诗.小雅.巧言》:"往来行言,心焉数之。"俞樾《群经平议.毛诗三》:"小人之言,轻浮无根,故谓之行言。曰往来者,正见其无定也。"吴闿生会通:"行言,犹流言。"一说泛指语言。马瑞辰通释:"《尔雅.释诂》:'行,言也。'郭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是言二字平列而同义,犹云语言耳。" 2.犹言行。 -
行货
xíng/háng huò
加工不精细的器具、服装等商品。 -
行袂
xíng/háng mèi
指出行人的衣衫。 -
行规
xíng/háng guī
行会所制定的各种章程,由同行业的人共同遵守。 -
行记
xíng/háng jì
指记述游览的文章。 -
行衙
xíng/háng yá
大吏出行在外的办公处所。 -
行蔽
xíng/háng bì
见"行敝"。 -
行论
xíng/háng lùn/lún
谓定罪。 -
行诣
xíng/háng yì
走访,拜谒。 -
行罚
xíng/háng fá
实行惩罚;进行惩罚。 -
行谊
xíng/háng yì
1.品行,道义。 2.事迹;行为。 -
行视
xíng/háng shì
巡行视察。 -
行距
xíng/háng jù
相邻的两行之间的距离,通常指两行植株之间的距离。 -
行色
xíng/háng sè/shǎi
1.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 2.犹行旅。 3.五行之色。黑﹑赤﹑青﹑白﹑黄是配合水﹑火﹑木﹑金﹑土的五行之色。 -
行赏
xíng/háng shǎng
进行赏赐。 -
行营
xíng/háng yíng
1.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 2.移营,指行军。 3.营求。 -
行财
xíng/háng cái
1.行贿。 2.出纳钱财。 3.古代婚礼纳聘之称。 -
行说
xíng/háng shuō/shuì/yuè
犹游说。 -
行警
xíng/háng jǐng
1.执行警跸。 2.即巡警。 -
行镳
xíng/háng biāo
行进的乘骑。镳,马衔。 -
行阴
xíng/háng yīn
行房。 -
行马
xíng/háng mǎ
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于官署前,以为路障。俗亦称鹿角,古谓梐枑。清末明初时,衙署及大第宅门旁犹有设者,俗呼拒马叉子。 -
行频
háng pín
又称“行扫描频率”。电子束每秒钟在水平方向扫描的次数。频率愈高,图像的清晰度也愈高。按中国电视标准,行频为15625赫,即每秒钟扫描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行,扫一行的时间为64微秒。 -
行阡
xíng/háng qiān
道路。 -
行间
xíng/háng jiān/jiàn
①〈书〉行伍之间。②行与行之间:字里~丨栽种向日葵~的距离要宽。 -
行问
xíng/háng wèn
1.且行且问。 2.动问,请教。 -
行露
xíng/háng lù/lòu
1.道上的露水。 2.《诗.召南》有《行露》篇,叙述女子坚决拒绝逼婚,不为强暴所污。后因以为女子守贞自誓的典实。 -
行酤
xíng/háng gū
买酒。 -
行钞
xíng/háng chāo
发行纸币。 -
行驺
xíng/háng zōu
指行进中的车马。 -
行鼓
xíng/háng gǔ
旧时卤簿中所用的鼓。 -
行骗
xíng/háng piàn
进行欺骗。 -
行阵
xíng/háng zhèn
1.亦作"行陈"。 2.行伍。旧指军队。 3.指军队的行列。 4.指挥军队,布阵势。 5.犹行列。 -
行酬
xíng/háng chóu
谓依次敬酒酬答。 -
行门
xíng/háng mén
1.围棋法,隔一路叫行门。 2.佛教语。谓修道境界。 -
行都
xíng/háng dū/dōu
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称为"行都"。 -
行颁
xíng/háng bān
犹颁行。 -
行鲜
xíng/háng xiān/xiǎn
行为光明。 -
行雁
xíng/háng yàn
1.成行的飞雁。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郑玄笺:"雁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 3.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
行钵
xíng/háng bō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 -
行驶
xíng/háng shǐ
1.奔走。 2.谓车船行进。 -
行金
xíng/háng jīn
犹行贿。贿赂。 -
行道
xíng/háng dào
〈方〉行业。 另见xíngdào。 -
行遣
xíng/háng qiǎn
处置;发落。 -
行香
xíng/háng xiāng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 2.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 -
行隶
xíng/háng lì/dài
带有隶书笔意的行书。 -
行饷
xíng/háng xiǎng
行粮。 -
行饭
xíng/háng fàn
饭后散步。 -
行逆
xíng/háng nì
倒行逆施。 -
行雨
xíng/háng yǔ/yù
1.降雨。 2.《文选.宋玉<高唐赋序>》:"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李善注:"朝云行雨,神女之美也。"因以"行雨"比喻美女。 3.神雨名。 4.阵雨。 -
行飞
xíng/háng fēi
陆地上的一种怪兽。 -
行鄣
xíng/háng zhāng
见"行障"。 -
行鹢
xíng/háng yì
即行船。旧时船头画鹢鸟,以示善翔而不畏风。 -
行铺
xíng/háng pū/pù
指商店。 -
行锡
xíng/háng xī
僧人出行时率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
行阙
xíng/háng què/quē
行宫前的阙门。亦借指行宫。 -
行队
xíng/háng duì/zhuī
行列队伍。 -
行遯
xíng/háng dùn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 -
行郎
xíng/háng láng/làng
1.过路青年。 2.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行郎"。 -
行陈
xíng/háng chén/zhèn
巡行军阵。陈,通"阵"。 -
行首
xíng/háng shǒu
1.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刘文淇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惠栋云:'《司马法》曰:凡陈(阵)行惟疏。'沈钦韩云:'行首,即领队者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杨伯峻注。 2.犹领班。 3.行院(妓院)中的首领。宋元时对上等妓女的称呼。后为名妓的泛称。 4.犹行间。指文章的词句。 5.指掌柜老板。 -
行通
xíng/háng tōng/tòng
犹言吃得开,兜得转。 -
行高
xíng/háng gāo
品性高洁。 -
行麾
xíng/háng huī
军中指挥用的旌旗。 -
行风
xíng/háng fēng
指采用某种措施来教育感化。 -
行食
xíng/háng shí
1.游食,闲游放荡而食。 2.递送饮食。 3.谓借活动以消化食物。 -
行骑
xíng/háng qí
行走的马。 -
行部
xíng/háng bù
谓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 -
行馆
xíng/háng guǎn
旧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 -
行钱
xíng/háng qián
1.旧时高利贷的一种。亦借指借债人。 2.打杂的佣人。 3.使钱,用钱财行贿。 -
行险
xíng/háng xiǎn
1.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 2.特指行于水上。 -
行障
xíng/háng zhàng
1.亦作"行鄣"。 2.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置于室中,以为屏障。 3.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用作仪仗。 -
行酒
xíng/háng jiǔ
1.依次斟酒。 2.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 -
行速
xíng/háng sù
行进的速度。 -
行销
xíng/háng xiāo
1.谓销售货物。 2.引申为畅销。 -
行针
xíng/háng zhēn
用针疗疾。 -
行顿
xíng/háng dùn/dú
驻扎。 -
衡行
héng xíng/háng
横行。谓不循正道而行。 -
见行
jiàn/xiàn xíng/háng
现在施行的,现在有效的。 -
观行
guān/guàn xíng/háng
观察行为。语出《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规行
guī xíng/háng
规规矩矩地行走。喻拘于礼法而不逾矩。 -
觇行
chān xíng
巡视。 -
觞行
shāng xíng/háng
行觞,传杯。 -
言行
yán xíng/háng
言语和行为。 -
謌行
gē xíng/háng
即歌行﹐古体诗的一种。 -
谨行
jǐn xíng/háng
谨慎行事。 -
贰行
èr xíng/háng
1.行为前后不一致。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
议行
yì xíng/háng
1.谓评议其生平行事。 2.拟议施行。 -
讲行
jiǎng xíng/háng
谋议实行。 -
论行
lùn/lún xíng/háng
论辨人之行为。 -
设行
shè xíng/háng
1.谓述说﹑展示自己的所作所为。 2.施行。 3.建立行为的准则。 -
诀行
jué xíng/háng
离别﹐相诀而行。 -
诐行
bì xíng
偏邪不正的行为。 -
诔行
lěi xíng/háng
谓累列死者行迹。 -
试行
shì xíng/háng
实行起来试试。 -
诗行
shī háng
诗的一行。 -
诡行
guǐ xíng/háng
1.诡秘地赶路。 2.诡诈的行为。 -
诬行
wū xíng/háng
谓内心所想与行为相违背。 -
请行
qǐng xíng/háng
1.请求离去﹐辞别。 2.敬辞。请动身。 3.请求前往作战。 -
诸行
zhū xíng/háng
各种品行。 -
谀行
yú xíng/háng
阿谀奉承的行为。 -
谁行
shuí xíng/háng
1.哪边﹔何处。 2.谁人﹔谁人面前。 -
调行
tiáo/diào xíng/háng
修养操行。 -
谊行
yì xíng/háng
义行﹔德行。 -
谙行
ān háng
懂行。 -
谷行
gǔ/gǔ/yù xíng/háng
循谷而行。 -
貂行
diāo xíng/háng
谓身居高位。貂,貂尾,侍中﹑常侍的冠饰;行,朝官的行列。 -
贞行
zhēn xíng/háng
1.行为贞洁;贞洁的操行。 2.谓各正其分而行。 -
贡行
gòng xíng/háng
贡生。 -
败行
bài xíng
败坏品行。 -
贤行
xián xíng/háng
美善的德行。 -
质行
zhì xíng/háng
1.谓品行诚朴。 2.品德操行。 -
贯行
guàn xíng/háng
1.贯彻实行。 2.水畅通而行。 3.指穿行,通行。 -
趱行
zǎn xíng/háng
赶路;快行。 -
贱行
jiàn xíng/háng
1.看轻任事。 2.卑劣的行为。 -
运行
yùn xíng/háng
1.周而复始地运转。 2.犹活动。 3.世运;命运。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