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药” 词语大全
-
上药
shàng/shǎng yào
1.指仙药。 2.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 -
下药
xià yào
下品药物。与上药﹑中药相对。 -
不药
bù yào
1.谓服药无效。 2.不服药。 -
中药
zhōnɡ yào
1.平和的药物。 2.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 -
丸药
wán yào
1.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 2.揉制药丸。 -
丹药
dān yào
1.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 2.泛指丹丸药剂。 3.牡丹与芍药之属。 -
乌药
wū yào
常绿灌木。根香,可入药,有健胃作用。 -
乳药
rǔ yào
饮药,指服毒药。 -
五药
wǔ yào
1.五类药物。 2.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 -
使药
shǐ yào
谓医生处方用药。 -
仙药
xiān yào
神仙所制的不死之药。 -
仰药
yǎng/áng yào
服毒药。 -
伏药
fú yào
埋伏着的炸药。 -
伤药
shāng yào
治疗身体内伤或外伤的药物。 -
佐药
zuǒ yào
增加药物或抗原作用的材料。 -
侍药
shì yào
奉献汤药。 -
偏药
piān yào
稀有少见的药。 -
兔药
tù yào
仙药。 -
入药
rù yào
用做药物。 -
农药
nóng yào
农业上用来杀虫﹑杀菌﹑除草﹑毒杀害鸟害兽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
凉药
liáng/liàng yào
一般指败火、解热的中药,如黄连、大黄、黄芩等。 -
剧药
jù yào
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为剧药。如山道年﹑可待因﹑盐酸﹑乙醚﹑火棉等。在管理上须比一般药物严密。 -
劫药
jié yào
中医称能够迅速减轻症状﹑制止病情发展的药物为"劫药"。 -
勺药
sháo yào
即芍药。古人离别常用以相赠。 -
勿药
wù yào
1.不服药。 2.指病愈。 -
医药
yī yào
1.医术与药物。 2.医治,治疗。 -
升药
shēng yào
中药名。由汞和雄黄﹑火硝等炼制而成。有黄﹑红两种,称黄升(黄升丹)﹑红升(红升丹)。为外用要药,主治痈疽﹑疔疮等症,能搜脓﹑拔毒﹑去腐﹑生肌。 -
司药
sī yào
医院中专门负责付给患者药品的医务人员。 -
发药
fā/fà yào
1.药气散发。喻事情已经开始。 2.开列药方;使用药物。 3.放置药石。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
合药
hé/gě yào
调配药物。 -
后药
hòu yào
指第二次所服的丹药。 -
吐药
tǔ/tù yào
促使呕吐的药物。 -
咀药
jǔ/zuǐ yào
1.服药。 2.古代煎药,先将药材嚼成粗粒再煎。故亦称煎药为咀药。 -
和药
hé/hè/huó/huò/hú yào
调制药物;调和药物。 -
善药
shàn yào
良药。 -
喑药
yīn yào
使人致哑的药。 -
国药
guó yào
中药。 -
土药
tǔ yào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烟禁,当时将国产的鸦片称为"土药"。 2.土造的火药。 -
圣药
shèng yào
封建迷信者指能医治百病的万灵之药。 -
坐药
zuò yào
中医指栓剂。塞入肛门﹑尿道或阴道内的外用药,原为固体,在体温下融化或软化。 -
复药
fù yào
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 -
大药
dà yào
道家的金丹。 -
妙药
miào yào
药效极好,治病灵验的药物。 -
媚药
mèi yào
1.旧时厌禳术谓能促使男女相爱的药物。 2.春药。 3.迷药,麻醉剂。 -
子药
zǐ yào
弹药。 -
尝药
cháng yào
古礼侍奉尊长服药,先尝后进。 -
山药
shān yào
又称“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可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小便频数等。 -
峻药
jùn yào
猛烈的药物。 -
平药
píng yào
平和的药剂。 -
幻药
huàn yào
使人产生不同幻觉的药物。 -
引药
yǐn yào
谓服毒药自杀。 -
御药
yù yào
1.皇帝用的药。 2.官名。掌禁中医药并兼管礼文。 -
心药
xīn yào
1.佛教语。谓能治疗众生心病的出世法。 2.泛指能满足心愿,解除思想苦闷的事物或方法。 -
恶药
è/wù/ě/wū yào
不对症的药,有碍病情的药。 -
悍药
hàn yào
烈性药。 -
慢药
màn yào
药性发作缓慢的毒药。 -
懵药
měng yào
即蒙汗药。 -
成药
chéng yào
配制好的药品。 -
打药
dǎ/dá yào
1.方言。买中药。 2.泻药。亦指堕胎药。 3.方言。指旧时走江湖的医生卖的药(多指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讥人言语不着实际亦称卖打药。 -
撮药
cuō/zuǒ yào
持中医处方向药铺配药。亦指药铺照方配药。 -
投药
tóu yào
给以药物服用。 -
抓药
zhuā yào
1.中药店店员按照药方配药。 2.拿着药方到中药店买药。 -
挑药
tiāo/tiǎo yào
撮药,买药。中药每味所撮甚微,因亦以"挑药"喻稀少,犹言一点点。多以谓钱少。 -
捣药
dǎo yào
1.舂捣药材。 2.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 3.鸟名。宋陆游有《捣药鸟》诗﹐序云:"雾中有此鸟﹐鸣声清絶﹐正如杵药。" -
救药
jiù yào
挽救;疗治。 -
散药
sàn/sǎn yào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欢服用一种烈性药,服后须走动以散发药性,谓之"散药"。 -
新药
xīn yào
1.指新创制的药物。 2.指西药。 -
施药
shī yào
施舍药物。 -
方药
fāng yào
中医药方中用的药。也指方剂。 -
旋药
xuán/xuàn yào
上火药。 -
春药
chūn yào
刺激性欲的药物。 -
服药
fú/fù yào
吃药。 -
末药
mò yào
没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没药》。 -
杀药
shā yào
使药力减低。意指有抗药性。 -
杵药
chǔ yào
捣药。 -
棉药
mián yào
棉花火药。用纤维极细的上等棉花加硝酸﹑硫酸等制成,稍受撞击磨擦即发火自燃。 -
毒药
dú/dài yào
能危害生物体生理机能并引起死亡的药物。 -
汗药
hàn/hán yào
蒙汗药。吃了可以使人失去知觉的一种麻醉药。 -
汤药
tāng/shāng yào
1.用水煎服的中药。 2.用滋补药材煮成的饮料。 -
没药
méi/mò yào
中药名。主治外伤,味苦,性平,无毒。 -
泄药
xiè/yì yào
泻药。 -
泻药
xiè yào
内服后能引起下泻的药物。主要用以治疗便秘,排除肠内毒物和异物。 -
洋药
yáng yào
1.旧指从国外输入的鸦片。 2.旧指进口的西药。 -
火药
huǒ yào
炸药的一类。爆炸时有的有烟,如黑色火药,有的没有烟,如硝酸纤维素。 -
灵药
líng yào
1.指传说中的仙药。 2.有灵效的药。 -
灼药
zhuó yào
热貌。 -
炸药
zhà/zhá yào
受到外界能量作用时能发生爆炸的药剂。按所用能量不同,分化学炸药和原子核炸药两大类。按用途,分起爆药、猛性炸药、火药和烟火药四类。炸药爆炸的三要素为快速性、放热性和生成大量气体。广泛应用在生产建设和国防军事上。 -
点药
diǎn yào
施用少量的药于患处。 -
炼药
liàn yào
炼制丹药。 -
烧药
shāo yào
1.炼制丹药。 2.煎药。 -
焊药
hàn yào
即焊剂。 -
热药
rè yào
中医指具有热性或温性的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 -
焙药
bèi yào
1.烘焙药物。 2.烘焙火药。 -
煎药
jiān yào
1.熬药。 2.汤药。 -
熟药
shú yào
经加工炮制的药材。 -
狂药
kuáng yào
1.使人服后发疯的药。 2.酒的别称。 -
生药
shēng yào
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药物。亦指天然药材。 -
用药
yòng yào
下药,使用药物。 -
白药
bái yào
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桔梗》。 2.栝楼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栝楼》。 3.中药成药。能治出血疾患﹑跌打损伤和某些妇女病﹐是我国云南省的一种特产。 -
百药
bǎi yào
各种药物。 -
盐药
yán yào
药名。可作药用的一种盐类。治赤眼,明目。 -
眠药
mián yào
麻醉药。 -
眼药
yǎn yào
治疗眼疾的膏状或液体药品。 -
石药
shí/dàn yào
指矿物类药物。魏晋至唐,上层人士多喜服用。 -
砭药
biān yào
治病的针和药。 -
祝药
zhù yào
施药物于患处。 -
神药
shén yào
1.神奇的药。 2.特指长生不老的仙药。 -
秋药
qiū yào
秋日的白芷。 -
秘药
mì/bì yào
不向外人公开的药;神奇的药物。 -
窃药
qiè yào
1.传说后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姮娥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2.为死亡的婉词。 -
粗药
cū yào
指草药。 -
糊药
hū/hú/hù yào
粘结物品的糊料中的防腐物。 -
红药
hóng/gōng yào
亦作“红葯”。芍药花。 -
绵药
mián yào
古代两广少数民族所用的毒箭。亦称"眠药"。 -
腊药
là/xī yào
腊冬所制药剂。多供滋补用。 -
膏药
gāo/gào yào
一种中药外用药,用植物油加药熬炼成膏,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用来治疮疖、消肿痛等。 -
至药
zhì yào
犹妙药。旧时多指方士所炼的丹药。 -
良药
liáng yào
好的药,多用于比喻:对症~ㄧ~苦口利于病。 -
芍药
sháo yào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
芝药
zhī yào
指仙草灵药。 -
花药
huā yào
①雄蕊的上部,长在花丝的顶端,呈囊状,里面有花粉。②治花卉病虫害的药。 -
茝药
chǎi yào
即白芷。 -
草药
cǎo yào
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药典的民间药材。 -
药师
yào shī
1.药工﹑医师之古称。 2.药王。 3.即药剂师。指受过高级药学专业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长期从事药物调剂﹑制备﹑检定和生产等工作,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人员。 4.佛名。药师琉璃光佛的简称。 -
药兽
yào shòu
传说能采药治病之兽。 -
药剂
yào jì
1.亦作"药齐"。 2.根据药典或处方配制成的药。 -
药农
yào nóng
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 -
药品
yào pǐn
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 -
药力
yào lì
药物的效力。 -
药店
yào diàn
1.出售药品的商店。 2.方言。药铺。 -
药单
yào dān/shàn/chán
药方。 -
药帖
yào tiè/tiě/tiē
处方单。 -
药丸
yào wán
制成圆粒形的药物。 -
药封
yào fēng
旧时装有医生酬金的封袋。 -
药典
yào diǎn
国家规定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内载药品名称﹑性质﹑成分﹑剂型﹑用量以及配制﹑贮藏方法等项目。纂修于唐代高宗显庆四年的《新修本草》属这类典籍,可称我国最早的药典。 -
药味
yào wèi
1.中医所用药物的总称。 2.指药物的气味或滋味。 -
药头
yào tóu/tou
1.药物之俗称。 2.指火药。 -
药学
yào xué
研究药物的科学。 -
药厂
yào chǎng/ān/hàn
生产药物或加工药材的工厂。 -
药叉
yào chā/chá/chǎ
梵语的译音。或译为"夜叉"﹑"野叉"。义为勇捷,佛教指恶鬼。后常比喻丑陋﹑凶恶的人。 -
药烟
yào yān
亦作“药煙”。指鸦片。 -
药草
yào cǎo
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 -
药疹
yào zhěn
由药物引起的皮疹。长期大量地使用某种药物,或患者对某种药品过敏,都会引起药疹。 -
药渣
yào zhā
1.中药煎好以后的残渣。2.用溶剂萃取一种物质(如药物)后剩下的不溶性残渣。 -
药王
yào wáng
1.旧时民间奉神农﹑扁鹊等为"药王"。 2.佛教菩萨名。梵语为"穰麌梨"。 -
药饵
yào ěr
药物。 -
药粉
yào fěn
粉末状的药。 -
药房
yào fáng
1.炮制药物或贮存药材的房舍。亦指炼丹房。 2.出售西药的商店,有的兼营中成药。 3.医院或诊疗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 4.花药之房。 -
药栏
yào lán
芍药之栏。泛指花栏。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唐杜甫《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明王錂《春芜记.感叹》:"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儒林外史》第八回:"先人敝庐可蔽风雨;就是琴﹑樽﹑垆﹑几,药栏,花榭,都也还有几处,可以消遣。"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 -
药效
yào xiào
药的效用,功效。 -
药裹
yào guǒ
药包;药囊。 -
药箭
yào jiàn
镞上敷有毒药的箭。 -
药物
yào wù
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品。 -
药理
yào lǐ
药物在有机体内所起的变化﹑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 -
药筒
yào tǒng
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 -
药片
yào piàn/piān
片状的药制剂。 -
药膏
yào gāo/gào
膏状的外敷药。 -
药费
yào fèi
买药所需或所花的费用。 -
药皂
yào zào
清洁皮肤用的一种肥皂。含有适量的杀菌剂(如酚类、硫磺)或防腐剂(如硼酸、水杨酸)。有低度的抑菌作用,但不能作杀菌用。 -
药料
yào liào
药材。 -
药金
yào jīn
用药物炼制成的假金。 -
药笼
yào lóng/lǒng
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 -
药石
yào shí/dàn
1.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 2.比喻规戒。 3.佛教僧人过午不食,称晩食为"药石"。 -
药捻
yào niǎn/niē
1.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 2.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
药箱
yào xiāng
装有急救或常用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的箱子,供医生出诊使用。 -
药衡
yào héng
药剂用的衡制,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 -
药録
yào lù
录存方剂的典籍。亦泛指现存的药方。 -
药齐
yào qí
见"药剂"。 -
药毒
yào dú/dài
1.药性暴烈。 2.药物内含有的毒素。 -
药棉
yào mián
医疗上用的脱脂棉。 -
药球
yào qiú
浸有药物的棉球。 -
药性
yào xìng
指药物的性质与功能。 -
药言
yào yán
忠告的话,谓对人有益,有如药可治病:进此药言|就该把药言规谏他才是,怎么反助纣为虐起来? -
药材
yào cái
指中草药的原料。亦泛称经过加工的丸散膏丹等药品。 -
药膳
yào shàn
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如参芪鸡﹑虫草鸭﹑银耳羹等。 -
药鼎
yào dǐng
煎药用具。亦指道家炼丹药所用的丹鼎。 -
药案
yào àn
1.放药的小桌子。 2.处方。 -
药械
yào xiè
农业﹑林业等施药用的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 -
药瓶
yào píng
盛装药水或药丸的容器。 -
药铺
yào pū/pù
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现在有时兼售西药。 -
药雨
yào yǔ/yù
指农历立冬后小雪前所下的雨。 -
药水
yào shuǐ
液态的药。 -
药方
yào fāng
医生治病所开的方剂。 -
药引
yào yǐn
中药方剂中附加的药味,能调节药性,增强药效。 -
药酒
yào jiǔ
1.用药材浸制的酒。如五茄皮酒﹑虎骨酒﹑三蛇酒。用于治疗慢性疾病。 2.毒酒。 -
蒙药
méng yào
见“蒙汗药”。 -
蓝药
lán yào
药名。有剧毒。 -
薯药
shǔ yào
即薯蓣。 -
蛇药
shé yào
治蛇咬伤的药。 -
行药
xíng/háng yào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 2.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唐代,馀风犹存。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
补药
bǔ yào
滋补身体的药物。 -
裹药
guǒ yào
买药。 -
西药
xī yào
西医所用的药物。与中药相对而言。 -
视药
shì yào
1.察看汤药。 2.指亲临诊病施药。 -
解药
jiě/jiè/xiè yào
方剂名。误服药物后以此消解。 -
请药
qǐng yào
取药﹔买药。 -
调药
tiáo/diào yào
调合药剂。 -
谬药
miù yào
指不对症无疗效的药。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