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罗” 词语大全

  • 三罗 sān luó
    唐末罗隐﹑罗虬﹑罗邺皆以诗名,时号三罗。
  • 世罗 shì luó
    1.世网。比喻尘世万事之牵累。 2.帝王治理天下的纪纲。
  • 丝罗 sī luó
    丝织物名。质地轻软,经纬组织呈椒眼纹,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 九罗 jiǔ luó
    1.重重的帐帘。 2.即九头鸟。
  • 云罗 yún luó
    1.如网罗一样遍布上空的阴云。 2.高入云天的网罗。 3.比喻组成包围圈的军队。 4.轻柔如云的丝绸织品。 5.形容盛多。
  • 交罗 jiāo luó
    1.交杂罗列。 2.犹交织。
  • 仙罗 xiān luó
    轻薄透明的罗纱。
  • 何罗 hé/hē/hè luó
    1.传说中鱼名。 2.泛指鱼。
  • 侦罗 zhēn luó
    见"侦逻"。
  • 修罗 xiū luó
    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意译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住在海底,常与天神战斗。佛教采用其名,把它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
  • 偻罗 lǚ/lóu luó
    亦作“偻儸”。1.干练,伶俐,机灵。2.喽啰。旧称强盗或绿林头领的部众。3.象声词。形容言语不清,难懂。
  • 充罗 chōng luó
    充满,遍布。
  • 兜罗 dōu luó
    1.收拾。 2.笼络。 3.见"兜罗绵"。
  • 兼罗 jiān luó
    犹言并列。
  • 冰罗 bīng luó
    白绸子。
  • 凤罗 fèng luó
    有彩凤图案的丝织品。
  • 列罗 liè luó
    罗列,陈列。
  • 勾罗 gōu/gòu luó
    犹勾引。
  • 包罗 bāo luó
    包括(指大范围):民间艺术~甚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
  • 博罗 bó luó
    1.芋头的异名。 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
  • 厮罗 sī luó
    1.古代供盥洗用的器具。亦写作厮锣﹑沙锣﹑?锣。 2.纠缠。
  • 叱罗 chì luó
    复姓。西魏有叱罗协。见《北史》本传。
  • 叵罗 pǒ luó
    古代酒器,敞口的浅杯: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
  • 同罗 tóng/tòng luó
    我国古代部落名。回纥诸部之一。唐贞观年间内附,于其地置龟林都督府。
  • 吴罗 wú luó
    古代吴地所产的绫罗。以轻软着称。
  • 周罗 zhōu luó
    1.包揽。 2.遍布。 3.梵语。意为小髻。
  • 和罗 hé/hè/huó/huò/hú luó
    1.香名。 2.排列匀称。
  • 哈罗 hā/hǎ/hà luó
    1.亦作"哈啰"。 2.英语hello的译音。打招呼用语。
  • 喽罗 lóu/lou luó
    1.机智,伶俐。如: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卢仝《寄男抱孙诗》。2.聚众起事头目的兵卒。如: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有百十匹好马。——《水浒传》。3.听从他人指挥的人。如:倒爷一个眼色,喽罗们就上来了。
  • 四罗 sì luó
    1.四处广布。 2.道教语。指尘世。
  • 地罗 dì/de luó
    犹地网。
  • 多罗 duō luó
    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2.食器。 3.脂粉盒。 4.鲁莽。 5.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 大罗 dà luó
    1.即大罗天。 2.古官名。即大罗氏。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天罗 tiān luó
    1.犹天网。 2.古代兵家谓林木纵横的地形。 3.古代战具。
  • 女罗 nǚ luó
    见"女萝"。
  • 娄罗 lóu luó
    ①同“喽罗”。强盗头目的部下:大娄罗巡山,小娄罗打更。②机敏强干:逞什么娄罗。
  • 娑罗 suō luó
    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 婴罗 yīng luó
    1.遭受。 2.触陷罗网,比喻遭难。
  • 孛罗 bèi luó
    用柳条或竹篾等编制的箩筐。
  • 宫罗 gōng luó
    一种质地较薄的丝织品。
  • 尸罗 shī luó
    梵语?īla的音译。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 层罗 céng luó
    高张的罗网。
  • 巡罗 xún luó
    见"巡逻"。
  • 帕罗 pà luó
    丝织的巾子。
  • 带罗 dài luó
    系腰的罗带。
  • 幕罗 mù luó
    见"幕帷"。
  • 干罗 gān/gàn luó
    天网。比喻帝王广收人才的措施。
  • 庵罗 ān luó
    即庵摩勒。
  • 开罗 kāi luó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城市。大开罗人口约1500万(1993年)。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集中于此,有纺织、食品、制糖、家用电器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多清真寺、博物馆等。城西南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新城区高楼林立,是一座兼有东西方色彩的千年古城。国际旅游业甚盛。
  • 弋罗 yì luó
    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
  • 弥罗 mí/mǐ luó
    包罗;布满。
  • 张罗 zhāng luó
    ①张设罗网以捕鸟兽。借指门庭冷落:穷巷可张罗。②比喻张设法网:张罗海内。③搜罗;物色:张罗合适人选。④招揽;招集:张罗生意|张罗大家开会。⑤筹划;料理;安排:张罗早餐|张罗款项。
  • 打罗 dǎ/dá luó
    筛粉。
  • 折罗 zhē/zhé/shé luó
    1.犹折帛。 2.指宴会吃剩的饭菜。
  • 报罗 bào luó
    旧称考取进士后暴卒者。事涉迷信,说法不一。
  • 拘罗 jū luó
    草名。即皋芦草。叶似茶,味苦。
  • 招罗 zhāo luó
    收罗。
  • 挣罗 zhèng/zhēng luó
    用力追求。
  • 搂罗 lǒu/lōu luó
    1.谓办事能干。 2.引申为绿林之从卒﹐即喽啰。
  • 搭罗 dā luó
    小孩子戴的一种帽子。
  • 搜罗 sōu luó
    ①搜集;罗致:搜罗宏富|搜罗人才。②也作“搜逻”。巡逻搜索:搜罗一月余,不战师自罢|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 摩罗 mó/mā luó
    1.百合的别名。 2.鳄鱼。 3.梵语M?ra的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 摭罗 zhí luó
    挑剔﹐罗织。
  • 撕罗 sī luó
    排解。
  • 攒罗 zǎn/cuán luó
    聚集排列。
  • 收罗 shōu luó
    寻找聚集:收罗英才|收罗字画。
  • 斯罗 sī luó
    犹撕掳。料理;打点。指勒索财物。
  • 新罗 xīn luó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初领有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都于庆州。与高句丽、百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公元7世纪中叶与中国唐朝联合,攻灭百济和高句丽,不久统一半岛大部。9世纪衰落。10世纪初重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935年被王氏高丽所灭。
  • 旁罗 páng/bàng luó
    1.犹遍及。 2.测天度的器具。 3.借指测度。 4.广泛搜罗。
  • 春罗 chūn luó
    丝织品的一种。
  • 普罗 pǔ luó
    1.即氆氇,一种绒毛织品,可作床毯﹑衣服等。 2.见"普罗列塔利亚特"。
  • 暹罗 xiān luó
    泰国的旧称。因历史上包括暹及罗斛两国,故名。
  • 朵罗 duǒ luó
    蒙古语。七。
  • 松罗 sōng luó
    风"松萝"。
  • 桲罗 bó luó
    见"桲椤"。
  • 森罗 sēn luó
    1.纷然罗列。 2.谓树木繁蔚杂陈。 3.特指繁密的植物。
  • 楚罗 chǔ luó
    楚地产的绫罗。
  • 楼罗 lóu luó
    1.谓干练而善于办事的人。 2.形容胡人说话声。
  • 檖罗 suì luó
    指纹理如檖的丝织物。
  • 武罗 wǔ luó
    1.传说为夏后羿之臣。 2.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 殷罗 yīn/yān/yǐn luó
    犹殷网。
  • 毕罗 bì luó
    1.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
  • 汨罗 mì luó
    1.江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湖南省平江县东北境龙璋山。两源在平江县城西汇合后称汨罗江,西流到湘阴县北注入洞庭湖。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2.借指屈原。
  • 汤罗 tāng/shāng luó
    犹汤网。
  • 沙罗 shā/shà luó
    见"沙锣"。
  • 波罗 bō luó
    即“凤梨”。
  • 洗罗 xǐ/xiǎn luó
    一种筛子。
  • 活罗 huó luó
    即慈乌。又名慈鸦。乌鸦的一种。因其饥不得食时往往食砂石,后因以比喻贪食之人。
  • 海罗 hǎi luó
    见"海藻"。
  • 湘罗 xiāng luó
    湘江与汨罗江的并称。借指湖南省。
  • 滤罗 lǜ luó
    见"滤水罗"。
  • 熟罗 shú luó
    精细的丝织品。
  • 爬罗 pá luó
    1.发掘搜罗。 2.耙拢;聚集。
  • 爵罗 jué luó
    捕雀的网。爵﹐通"雀"。
  • 玉罗 yù luó
    莹白的丝织品。
  • 甘罗 gān luó
    战国时秦相甘茂之孙。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企图攻赵,他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国,并将赵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给秦,因功任为上卿。
  • 画罗 huà luó
    有画饰的丝织品。
  • 番罗 fān/pān luó
    罗纱的一种。
  • 百罗 bǎi luó
    种种不幸的遭遇。
  • 皂罗 zào luó
    一种色黑质薄的丝织品。亦指以皂罗制的头巾。
  • 矰罗 zēng luó
    射鸟的箭和捕鸟的网。
  • 砑罗 yà luó
    一种砑光的丝织品。
  • 磨罗 mó/mò luó
    "磨合罗"的略语。亦以形容呆若泥塑木雕之状。
  • 礼罗 lǐ luó
    以礼罗致。
  • 祸罗 huò luó
    指灾祸的罗网。
  • 秋罗 qiū luó
    一种质薄而轻﹐有条纹的丝织品。
  • 程罗 chéng luó
    汉代著名富翁程郑和罗褒的并称。
  • 笼罗 lóng/lǒng luó
    包罗。
  • 筛罗 shāi luó
    见"筛箩"。
  • 箥罗 pǒ luó
    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盛器。
  • 簸罗 bǒ luó
    一种吹奏乐器。
  • 素罗 sù luó
    白色纱罗。亦指如白色纱罗之纹痕。
  • 緑罗 lǜ/lù luó
    1.绿色的绮罗。 2.比喻绿水微波。 3.荔枝名。
  • 红罗 hóng/gōng luó
    1.红色的轻软丝织品。多用以制作妇女衣裙。 2.荔枝品种名。参阅《广群芳谱.果谱七.荔支一》引唐郑熊《广中荔支谱》。
  • 纤罗 xiān/qiàn luó
    1.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2.细眼网。
  • 纱罗 shā luó
    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 纷罗 fēn luó
    杂然罗列。
  • 织罗 zhī/zhì luó
    罗织。谓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 绛罗 jiàng luó
    红色纱罗。
  • 绮罗 qǐ luó
    1.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2.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之代称。 3.形容诗风华丽柔靡。 4.指华美的帷帐。 5.指繁华的生活。
  • 绫罗 líng luó
    泛指丝织品。
  • 缕罗 lǚ luó
    罗唆。
  • 网罗 wǎng luó
    ①捕捉鱼类或禽兽的器具:网罗鱼禽。②比喻束缚人的器物:布网罗绳之以法。③比喻招纳搜求:网罗天下贤才|网罗旧闻轶事。
  • 罗唣 luó zào
    1.亦作"罗?"。 2.开玩笑;调戏。
  • 罗儒 luó rú
    古代传说中的善歌者。
  • 罗帏 luó wéi
    罗帐。
  • 罗伞 luó sǎn
    亦作“罗繖”。仪仗行列中的伞盖。
  • 罗取 luó qǔ
    搜罗求取。
  • 罗立 luó lì
    围环耸立。
  • 罗亭 luó tíng
    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作于1855年。外省一女地主家接待了一位贵族青年罗亭,他的举止谈吐令主人的女儿娜达丽亚倾心。她不顾母亲反对要随他出走,但罗亭却犹豫退缩。几年后,他仍一事无成。小说1860年新版本的结局则是罗亭在1848年的巴黎巷战中阵亡。
  • 罗略 luó lüè
    扼要列叙。
  • 罗皂 luó zào
    1.吵闹:寻事。 2.骚扰。 3.纠缠。 4.啰嗦。
  • 罗浮 luó fú
    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 罗幔 luó màn
    丝罗帷幔。
  • 罗口 luó kǒu
    针织品的袖口﹑袜口等能够伸缩的部分。
  • 罗惹 luó rě
    啰唣,吵闹。
  • 罗合 luó hé/gě
    竹制茶具。
  • 罗纹 luó wén/wèn
    1.回旋的花纹或水纹等。 2.螺圈形封闭式的指纹。亦泛指指纹。
  • 罗勒 luó lè/lēi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圆形﹐略带紫色。花白色或淡紫色。茎与叶皆有香气﹐可做香料及入药。
  • 罗带 luó dài
    1.丝织的衣带。 2.喻曲折的河流。
  • 罗搜 luó sōu
    到处搜索。
  • 罗弋 luó yì
    1.捕鸟的工具。 2.网罗。
  • 罗丽 luó lì/lí
    遭遇﹐遭受。
  • 罗幕 luó mù
    丝罗帐幕。
  • 罗囊 luó náng/nāng
    1.丝袋。 2.指作佩饰的丝质香袋。
  • 罗睺 luó hóu
    1.印度占星术名词。印度天文学把黄道和白道的降交点叫做罗睺(rāhu)﹑升交点叫做计都(k?tu)。同日﹑月和水﹑火﹑木﹑金﹑土五星合称九曜。因日月蚀现象发生在黄白二道的交点附近﹐故又把罗睺当作食(蚀)神。印度占星术认为罗睺有关人间祸福吉凶。 2."摩睺罗"或"摩罗睺"的省称。梵语mahoraga﹐本为八部众中人首蛇身之神。民间借用此语称一种土木的玩偶。
  • 罗池 luó chí
    池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池上有庙﹐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曾为柳州刺史。
  • 罗囿 luó yòu
    传说中的天苑﹐神话中的园林。
  • 罗畏 luó wèi
    杂沓。
  • 罗守 luó shǒu
    环绕守护。
  • 罗地 luó dì/de
    一种丝织品的名称。
  • 罗帕 luó pà
    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
  • 罗掘 luó jué
    网鸟掘鼠。比喻想方设法筹措或搜集财物:多方罗掘|罗掘一空。参见“罗雀掘鼠”。
  • 罗兰 luó lán
    (sophialoren,1934-)意大利电影演员。女。1949年从影。1954年因在德·西卡执导的影片《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角色而知名。主演的《黑兰花》、《乔恰拉》、《意大利式的结婚》、《航行》等影片,分别在威尼斯、戛纳、莫斯科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
  • 罗居 luó jú
    周围的邻居。
  • 罗圈 luó quān/juàn/juān
    1.圆圈。 2.罗的圆形框子。
  • 罗拉 luó lā
    1.能滚动的圆柱形机件的统称。 2.罗勒。 3.luólè。 4.俗称“矮糠”。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叶略带紫色,茎、叶芳香,用作香料或入药。
  • 罗截 luó jié
    寻找等候。
  • 罗潭 luó tán
    指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战国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 罗千 luó qiān
    道教谓面部七神中齿神崿锋之字。
  • 罗师 luó shī
    唐时口语。犹言无关。
  • 罗城 luó chéng
    城外的大城。
  • 罗禁 luó jīn/jìn
    包围禁闭。
  • 罗丹 luó dān
    麞鹿腕骨。用为博具。亦指此种博戏。
  • 罗摭 luó zhí
    犹罗织。
  • 罗午 luó wǔ
    众多。
  • 罗刹 luó chà/shā
    1.梵语的略译。最早见于古印度颂诗《梨俱吠陀》﹐相传原为南亚次大陆土著名称。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恶人恶事﹐皆称罗刹﹐遂成恶鬼名。 2.古国名。在婆利国东。 3.俄罗斯在清代的旧译。 4.罗刹江的省称。
  • 罗汉 luó hàn
    全称“阿罗汉”。①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即达到了杀贼(断除贪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人供养)、不生(永远涅歜,不再生死轮回)的修行顶端。③泛指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传说阿罗汉者必须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罗汉塑像,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 罗拜 luó bài
    环绕着下拜:众人皆罗拜道侧。
  • 罗文 luó wén
    1.罗状的花纹。 2.宋苏轼戏称砚为"罗文"﹐并作《万石君罗文传》云:"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
  • 罗巾 luó jīn
    丝制手巾。
  • 罗天 luó tiān
    即大罗天。
  • 罗捕 luó bǔ
    搜索捕捉:罗捕老鼠。
  • 罗床 luó chuáng
    亦作“罗牀”。1.锦缎铺设的床。2.筛面用的一种器具。
  • 罗纸 luó zhǐ
    用绫﹑绢装裱的纸。
  • 罗列 luó liè
    1.分布;排列。 2.列举。
  • 罗告 luó gào
    罗织罪名而告发之。
  • 罗纨 luó wán
    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 罗毕 luó bì
    用网捕鸟。毕﹐古代田猎用的长柄网。
  • 罗布 luó bù
    1.罗列分布。 2.俄国和苏联货币卢布的旧译。
  • 罗盘 luó pán
    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 罗斋 luó zhāi
    谓环立集聚于市街﹐等候雇佣。
  • 罗甸 luó diàn/tián/shèng
    1.即螺钿。又称螺甸。我国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用贝壳或螺蛳壳薄片镶嵌在木器﹑漆器表面﹐做成有彩色光泽的花纹或图形。 2.古国名。地当在今贵州省中部。
  • 罗帷 luó wéi
    丝制帷幔。
  • 罗縠 luó hú
    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 罗峙 luó zhì/shì
    环绕屹立。
  • 罗旛 luó fān
    宋代新春时戴在头上的装饰物。
  • 罗曼 luó màn
    浪漫。
  • 罗幌 luó huǎng
    1.丝罗床帐。 2.丝罗帷幔。
  • 罗括 luó kuò/guā
    包括﹐包罗。
  • 罗敷 luó fū
    古代美女名。
  • 罗帱 luó chóu/dào
    罗帷。
  • 罗镜 luó jìng
    即罗经。
  • 罗闉 luó yīn
    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 罗绣 luó xiù
    有文绣的丝罗。
  • 罗胜 luó shèng
    古代饰物。用丝罗剪制。
  • 罗缀 luó zhuì
    连接排列。
  • 罗织 luó zhī/zhì
    比喻编造罪名加以陷害:罗织罪名|罗织成狱。
  • 罗罗 luó luó
    1.疏朗放诞。 2.谓疏朗清晰。 3.传说的兽名。 4.鸟名。 5.彝族的旧称。元代在今四川西昌地区及大凉山一带设立"罗罗斯宣慰司"。
  • 罗致 luó zhì
    以网捕鸟。比喻招致人才:凡有才者莫不罗致门下。
  • 罗马 luó mǎ
    意大利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280万(1995年)。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古城多规模宏大的古建筑、雕塑和喷泉,有科洛西姆大斗兽场、大杂技场、潘提翁神庙等。南部新城是一座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花园城市。市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
  • 罗诃 luó hē
    即罗汉。梵语"阿罗汉"或"阿罗诃"(arhat)之省。
  • 罗音 luó yīn
    胸部听诊时与正常呼吸音一起出现的一种异常音。
  • 罗罝 luó jú
    1.罗网。 2.喻法网。
  • 罗绷 luó bēng/běng/bèng
    丝罗襁褓。
  • 罗酆 luó fēng
    见"罗酆山"。
  • 罗者 luó zhě
    指猎人。
  • 罗襦 luó rú
    1.绸制短衣。 2.细密的网。
  • 罗羉 luó luán
    泛指捕捉鸟兽的罗网。
  • 罗谤 luó bàng
    谓罗织罪名进行诋毁。
  • 罗衣 luó yī/yì
    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 罗茵 luó yīn
    1.亦作"罗裀"。 2.丝制褥子。
  • 罗计 luó jì
    印度占星术名词。罗睺(r?hu)和计都(ketu)的并称。印度历法在唐时传入我国﹐我国星命家以为罗睺为天首之星﹐计都为天尾之星﹐相对运行﹐拦截诸星﹐最为紧要。见唐张果《星宗·罗计》。
  • 罗舞 luó wǔ
    回旋舞蹈。
  • 罗衫 luó shān
    丝织衣衫。
  • 罗行 luó xíng/háng
    罗列成行。
  • 罗绫 luó líng
    疏细而有花纹的丝织品。
  • 罗骑 luó qí
    巡行的骑卫。
  • 罗襕 luó lán
    古代丝制公服。按官品的高下﹐有紫襕﹑绯襕﹑绿襕等区别。
  • 罗裳 luó cháng
    犹罗裙。
  • 罗雀 luó què/qiāo/qiǎo
    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 罗锅 luó guō
    1.驼背。 2.指拱形。 3.弯(腰)。
  • 罗落 luó luò/là
    1.亦作"罗络"。 2.截捕禽兽的用具。 3.用网或绳捕捉。 4.布列。 5.警戒联络。 6.指担任警戒联络的士兵。 7.连绵﹐绵延。 8.犹罗致﹐包罗。
  • 罗缎 luó duàn
    1.泛指丝质衣料。 2.一种棉织物。质地厚实﹐表面光泽﹐有明显的横条织纹。
  • 罗裀 luó yīn
    见"罗茵"。
  • 罗绮 luó qǐ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3.喻繁华。
  • 罗袂 luó mèi
    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 罗襪 luó wà
    见"罗袜"。
  • 罗裙 luó qún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 罗锦 luó jǐn
    有花纹的丝绸。亦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 罗髻 luó jì
    盘状发髻。
  • 罗网 luó wǎng
    ①捕捉鸟兽的器具。也比喻法网:张罗网于溪谷|愿天下好男儿休遭罗网之灾。②捕捉;罗致:群鸟遭罗网|罗网英才。
  • 罗艻 luó lè
    俗称“矮糠”。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叶略带紫色,茎、叶芳香,用作香料或入药。
  • 罗针 luó zhēn
    1.罗盘的指针。 2.用以比喻言语﹑行动的指向。
  • 罗缕 luó lǚ
    枚举陈述。
  • 罗罔 luó wǎng
    见"罗网"。
  • 罗赵 luó zhào
    晋罗晖和赵袭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
  • 罗阇 luó dū
    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
  • 罗经 luó jīng
    即罗盘。
  • 罗缬 luó xié
    有花纹的丝罗衣料。
  • 罗陈 luó chén/zhèn
    罗列。
  • 罗罟 luó gǔ
    罗网。喻法网。
  • 罗罻 luó wèi
    捕鸟的网。
  • 罗络 luó luò/lào
    见"罗落"。
  • 罗郭 luó guō
    外城。
  • 罗缨 luó yīng
    丝制冠带。
  • 罗荐 luó jiàn
    丝织席褥。
  • 罗衾 luó qīn
    丝绸被褥:罗衾不耐五更寒。
  • 罗袜 luó wà
    1.亦作"罗襪"。 2.丝罗制的袜。
  • 罗衿 luó jīn
    罗衣的襟。
  • 罝罗 jú luó
    泛指捕捉鸟兽的网。
  • 罩罗 zhào luó
    泛指捕鱼或捕鸟的竹器。
  • 罻罗 wèi luó
    1.捕鸟的网。 2.借喻法网。
  • 翠罗 cuì luó
    緑色的丝织物。
  • 胸罗 xiōng luó
    胸中罗列着。指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或远大的理想﹑抱负。
  • 花罗 huā luó
    织有花纹的质地稀疏的一种丝织品。
  • 苞罗 bāo luó
    1.同"包罗"。 2.包括。苞,通"包"。
  • 茜罗 qián/xī luó
    绛红色的薄丝织品。
  • 荣罗 róng luó
    谓名利之罗网。
  • 蓝罗 lán luó
    1.深蓝色的丝织物。 2.见"蓝缕"。
  • 藩罗 fān luó
    犹藩篱。
  • 虫罗 chóng luó
    蛛网。
  • 虞罗 yú luó
    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泛指渔猎者设置的网罗。
  • 蛛罗 zhū luó
    蛛网。
  • 蛾罗 é/yǐ luó
    1.亦作"?罗"。 2.即蛾子。
  • 蜀罗 shǔ luó
    蜀中织造的轻罗。
  • 行罗 xíng/háng luó
    成行排列。
  • 襪罗 wà luó
    罗袜。丝罗制的袜。
  • 觉罗 jué/jiào luó
    1.清室宗族人的称号。 2.宋徽钦二宗后裔,居于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处,清初编入八旗者,亦称觉罗,为民觉罗。此觉罗译言为赵氏。
  • 解罗 jiě/jiè/xiè luó
    犹解网。
  • 触罗 chù luó
    1.投入罗网。 2.打鱼。谓隐退。
  • 该罗 gāi luó
    包罗﹔总括。
  • 诸罗 zhū luó
    古时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