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珠” 词语大全
-
三珠
sān zhū
1."三珠树"的略语。 2.比喻杰出的三兄弟。 3."三珠符"的略语。 -
东珠
dōng zhū
指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极为名贵。清帝与王公以之为冠饰,并以多少分等秩。亦称北珠。 -
中珠
zhōnɡ zhū
中注。 -
串珠
chuàn zhū
1.成串的珠子。 2.佛教徒的念珠。 -
乌珠
wū zhū
1.箭靶的黑心。 2.黑眼珠。 3.西夏君主称号,意为首领。 -
云珠
yún zhū
1.云母的一种。 2.有云形纹饰的圆珠。 -
亡珠
wáng/wú zhū
《韩非子.说林上》:"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后用为随机应变的典实。 -
佛珠
fó/fú/bì/bó zhū
(~儿)数珠。 -
佩珠
pèi zhū
1.用为佩饰的珍珠。 2.比喻声音婉转圆润。 -
光珠
guāng zhū
即琥珀。亦称江珠。 -
北珠
běi zhū
又称东珠。即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极为名贵。 -
南珠
nán/nā zhū
即合浦珍珠,是世界有名的珍珠。 -
卖珠
mài zhū
指汉董偃事。董偃幼时,与母以卖珠为事。随母出入武帝姑馆陶公主家,为馆陶公主所近幸,贵宠无比。见《汉书.东方朔传》。 -
双珠
shuāng zhū
一对珍珠。比喻以风姿或才华见称的兄弟二人。 -
口珠
kǒu zhū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 -
吐珠
tǔ/tù zhū
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 -
含珠
hán zhū
1.口中衔珠。 2.喻怀才。 -
啼珠
tí zhū
喻指露珠。 -
嚫珠
chèn zhū
布施之珠。 -
垂珠
chuí zhū
1.珠串下垂。 2.悬挂的珠串。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
夜珠
yè zhū
即夜明珠。 -
委珠
wěi zhū
《东观汉记·锺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征还伏法,诏以其赀物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后以"委珠"为不收赃物,清廉自持之典。 -
孕珠
yùn zhū
1.蚌类怀珠。 2.比喻妇人怀胎。 -
宛珠
wǎn/yuān zhū
宛地产的宝珠。《史记.李斯列传》:"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司马贞索隐:"或云宛珠,随珠也,随在汉水之南,宛亦近汉,故云宛。"一说,回旋缠绕作为装饰的宝珠。司马贞索隐:"宛谓以珠宛转而装其簪。" -
宝珠
bǎo zhū
1.贵重的珍珠。 2.花名。山茶的一种。亦称"宝珠茶"﹑"宝珠山茶"。 3.花名。茉莉花的一种。即宝珠小荷花。 -
尼珠
ní zhū
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
嵌珠
qiàn/kàn zhū
极小的嵌于粘合剂中的珍珠。 -
弄珠
nòng/lòng zhū
1.玩珠。指汉皋二女事。 2.指鲛人泣珠故事。 3.古时百济杂戏的一种。 -
彤珠
tóng zhū
烧红的铁丸。 -
心珠
xīn zhū
佛教语。喻指清净如明珠的心性。 -
念珠
niàn zhū
1.亦称"念佛珠"。 2.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串珠。用材不一,粒数有十八﹑二十七﹑五十四﹑一百零八之分。 -
怀珠
huái zhū
比喻怀藏才艺。 -
悬珠
xuán zhū
1.比喻美目。 2.比喻太阳。 -
戒珠
jiè zhū
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凈﹐如凈明珠。" 2.念珠。 -
意珠
yì zhū
佛教语。梵语,意为如意珠﹑清净珠﹑宝珠等,简称"意珠"。常比喻佛性﹑智慧。 -
掌珠
zhǎng zhū
见"掌上明珠"。 -
报珠
bào zhū
相传隋侯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
探珠
tàn zhū
见"探骊得珠"。 -
数珠
shù/shǔ/shuò zhū
佛教徒诵经时用来摄心计数的成串的珠子,每串多为一百零八颗。也称念珠﹑佛珠。 -
料珠
liào zhū
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 -
日珠
rì zhū
指太阳。 -
明珠
míng zhū
1.光泽晶莹的珍珠。 2.比喻忠良的人。 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 4.道教谓眼睛。 -
星珠
xīng zhū
泛指星辰。 -
智珠
zhì zhū
谓智慧圆妙,明达事理。 -
曼珠
màn zhū
同"曼殊"。 -
朝珠
cháo zhū
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
松珠
sōng zhū
松上露珠。 -
枪珠
qiāng zhū
枪弹。 -
梁珠
liáng zhū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寳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寶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
椀珠
wǎn zhū
见"椀珠伎"。 -
椰珠
yē zhū
用椰壳或椰子胚芽结石制成的珠子。 -
樱珠
yīng zhū
称小颗樱桃。 -
歌珠
gē zhū
谓圆润如珠的歌声。 -
水珠
shuǐ zhū
1.圆珠状的水滴。 2.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 -
汗珠
hàn/hán zhū
成滴的汗。 -
江珠
jiāng zhū
琥珀的别名。 -
泣珠
qì zhū
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
泥珠
ní/nì zhū
指太阳。 -
泪珠
lèi zhū
(~儿)一滴一滴的眼泪。 -
流珠
liú zhū
1.炼出丹丸。 2.流泪成珠。 -
烟珠
yān zhū
屋梁上垂下的丝棉状黑色灰尘。可入药。也叫乌龙尾。 -
滚珠
gǔn zhū
(~儿)钢制的圆珠形零件。也叫钢珠。参见〖滚珠轴承〗。 -
滑珠
huá zhū
珍珠的一种。 -
满珠
mǎn zhū
即满洲。国号和族名。 -
滴珠
dī zhū
旧时用作货币的圆形小银锭。 -
火珠
huǒ zhū
即火齐珠。 -
灵珠
líng zhū
1.即灵蛇珠。 2.美珠。 3.指制造凹凸透镜的球面玻璃体。 -
焊珠
hàn zhū
焊接金属的熔珠或焊接金属熔珠的连续沉积物。 -
甓珠
pì zhū
见"甓社珠"。 -
玄珠
xuán zhū
1.黑色明珠。 2.道家﹑佛教比喻道的实体,或教义的真谛。 3.比喻贤才或宝贵的事物。 4.比喻葡萄。 5.指墨。 -
玉珠
yù zhū
1.颗粒状的玉。 2.比喻花蕊。 -
玭珠
pín zhū
蚌珠。 -
珠勒
zhū lè/lēi
1.珠饰的马络头。 2.指马。 -
珠儿
zhū ér/er
古越俗对男孩的称呼。参见"珠娘"。 -
珠兰
zhū lán
1.真珠兰的省称,即金粟兰。以其蓓蕾如珠,故名。 2.茶名。 -
珠喉
zhū hóu
圆转如珠的歌喉。 -
珠厓
zhū yá
1.亦作"珠崖"。 2.地名。在海南省琼山县东南。汉武帝元鼎六年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后珠厓等郡数反叛,贾捐之上疏请弃珠厓,以恤关东,元帝从之,乃罢珠厓郡。事见《汉书·武帝纪》及《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
珠冕
zhū miǎn
古代天子之冠,其上饰有垂珠,故名。 -
珠冠
zhū guān/guàn
珠饰的帽子。 -
珠串
zhū chuàn
1.成串的珠玉。 2.比喻歌声等之连贯圆润。 -
珠丸
zhū wán
用珠玉做的弹丸,或对弹丸的美称。 -
珠光
zhū guāng
1.珍珠的光华。 2.泛指明洁耀眼的光芒。 -
珠吐
zhū tǔ/tù
谓珍珠发出光芒。 -
珠丘
zhū qiū
传说中的古迹。 -
珠唾
zhū tuò
喻名言,佳作。 -
珍珠
zhēn zhū
也称“真珠”。某些海水贝类或淡水贝类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所分泌并形成与贝壳珍珠层相似的固体粒状物。具有明亮艳丽的光泽,作装饰品或药材用。可人工育珠。 -
珠佩
zhū pèi
亦作“珠佩” -
珠溜
zhū liū/liù
圆珠般的溜光。 -
珠宫
zhū gōng
1.龙宫。 2.指道院或佛寺。 -
珠箔
zhū bó
即珠帘。 -
珠胎
zhū tāi
1.蚌体中正在成长的珠子。 2.喻幼子。 3.喻胎儿。 -
珠蚌
zhū bàng/bèng
1.能产珍珠的蚌。 2.喻指明月。 -
珠碧
zhū bì
珠宝。 -
珠球
zhū qiú
1.祥物天球。比喻好文章。 2.圆珠。比喻明月。 -
珠唱
zhū chàng
圆润如珠的歌声。 -
珠江
zhū jiāng
中国南方大河。旧称“粤江”。原指广州到虎门的河段,现为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三江汇流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后流入南海。西江为干流,长2210千米。珠江水系流域面积45.26万平方千米。水量丰富,在中国河流中居第二位。含沙量小,富水能资源。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为联结两广的内河航运干线。 -
珠蚶
zhū hān
蚶的一种。 -
珠樱
zhū yīng
樱桃的美称。 -
珠乘
zhū chéng/shèng
1.珠饰的车。 2.即照乘珠。谓能照亮车乘之珠。 -
珠瑱
zhū tiàn/tián/zhèn
缀珠的耳饰。 -
珠榴
zhū liú
石榴的美称。 -
珠宝
zhū bǎo
珍珠宝石一类的贵重物品,多用做装饰。如:珠宝盒,珠宝箱。 -
珠旆
zhū pèi
珠饰的旗。 -
珠衡
zhū héng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 -
珠汗
zhū hàn/hán
汗珠。 -
珠衱
zhū jié
缀珠的裙带。 -
珠琲
zhū bèi
1.珠串。多形容形似珠串的水珠等。 2.喻人材。 -
珠珞
zhū luò
珍珠串成的璎珞。 -
珠海
zhū hǎi
1.产珠之海,喻富庶地区。 2.泛指我国南部海疆。 3.市名。在广东省珠江入海口的西侧,1953年设县,1979年改为省辖市,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之一。现已成为经济特区。 -
珠斗
zhū dǒu/dòu
1.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贯如珠,故名。 2.华美的酒器。 -
珠花
zhū huā
用珠穿缀而成的花状头饰。 -
珠课
zhū kè
对采珠者征收的赋税。 -
珠娘
zhū niáng
1.古越俗呼女孩为珠娘。亦有呼妇人者。 2.指晋石崇歌妓绿珠。 3.闽粤对妓女的称呼。 -
珠露
zhū lù/lòu
露珠的美称。 -
珠柱
zhū zhù
以明珠为饰的琴柱。借指精美的琴。 -
珠映
zhū yìng
目神名。 -
珠树
zhū shù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树的美称。 3.喻积雪之树。 4.喻俊才。 -
珠子
zhū zǐ
1.珍珠。 2.泛指有光泽的圆粒。 -
珠蛤
zhū gé/há
能产珠之蛤。 -
珠簪
zhū zān
缀珠之簪。语出秦李斯《上书谏逐客》:"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不进于前。" -
珠犀
zhū xī
珍珠与犀角。谓珍贵之物。 -
珠璎
zhū yīng
1.珍珠璎珞,多用为项饰。 2.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
珠鞯
zhū jiān
珠饰的马鞍坐垫。 -
珠帐
zhū zhàng
1.珍珠连缀成的帷帐。 2.比喻结实累累的葡萄。 -
珠襦
zhū rú
1.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 2.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
珠朗
zhū lǎng
像珠子一样明亮。 -
珠网
zhū wǎng
缀珠为网状的帐帏。 -
珠璧
zhū bì
1.珍珠与璧玉。 2.喻指皎洁的光辉,光亮。 3.比喻珍贵之物。 -
珠纬
zhū wěi
1.五星的美称。 2.比喻贤良辅臣。 -
珠雨
zhū yǔ/yù
雨之美称。 -
珠玉
zhū yù
1.珍珠和玉。泛指珠宝。 2.小粒圆形的玉。 3.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4.比喻丰姿俊秀的人。 5.喻俊杰,英才。 -
珠髻
zhū jì
饰以珠络的发髻。 -
珠母
zhū mǔ
1.能产珍珠的蚌。 2.蚌肉干。 -
珠芽
zhū yá
1.植物幼芽的美称。 2.植物学名词。指贮藏养料﹑形态肥大的芽,落地后能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叫零余子。 -
珠翘
zhū qiáo/qiào
用珠子缀成的妇女首饰。 -
珠妓
zhū jì
1.泛指美女。 2.特指石崇歌妓绿珠。 -
珠豚
zhū tún
兽名。 -
珠帷
zhū wéi
珠饰的帷帐。 -
珠旒
zhū liú
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2.比喻似珠饰冕旒之物。 -
珠砾
zhū lì
1.珍珠碎粒。 2.谓以珍珠当瓦砾。 3.珍珠与砂砾。比喻好与坏。 -
珠玽
zhū gǒu
玉石粒子。 -
珠林
zhū lín
1.林木的美称。 2.指佛寺。 3.比喻著述丰富。 4.指士林。 -
珠楼
zhū lóu
指华丽的楼阁。 -
珠殿
zhū diàn
饰以珠玉的宫殿。 -
珠弹
zhū dàn/tán
以珠作弹,谓其豪贵。 -
珠钿
zhū diàn/tián
嵌珠的花钿。多为妇女首饰。 -
珠轮
zhū lún
1.饰珠之轮。车之美称。 2.喻圆月。 -
珠峰
zhū fēng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 -
珠盘
zhū pán
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
珠旗
zhū qí
亦作“珠珮”。珠玉缀成的佩饰。 -
珠缀
zhū zhuì
1.连缀珍珠为饰的什物。 2.比喻歌声圆润悠扬。 -
珠崖
zhū yá
见"珠厓"。 -
珠桂
zhū guì
谓米如珠,薪如桂,极言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
珠缨
zhū yīng
1.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 2.喻指晶莹成串之物。 3.喻指穿戴华贵的人。 -
珠还
zhū huán/hái
"珠还合浦"的省略。 -
珠河
zhū hé
比喻文辞丰赡,若河流不竭。 -
珠谈
zhū tán
美妙的谈吐。 -
珠柙
zhū xiá
"珠襦玉柙"的省略。 -
珠灯
zhū dēng
缀珠之灯。 -
珠流
zhū liú
如珠之流转自如。喻文词流利。 -
珠钤
zhū qián
犹玉钤。指兵书,武略。 -
珠顶
zhū dǐng
用东珠装饰的帽顶,上衔红宝石。清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顶冠。 -
珠蟞
zhū biē/bié
见"珠鳖"。 -
珠环
zhū huán
缀珠的环形饰物。 -
珠申
zhū shēn
满语音译。即女真﹑女直,亦即后之满族。 -
珠珰
zhū dāng
1.缀珠的耳饰。 2.泛指缀珠的饰物。 -
珠服
zhū fú/fù
珠饰的衣服。极言其华贵。 -
珠官
zhū guān
1.管采珠的官。 2.郡名。 -
珠玑
zhū jī
①珠玉:金玉珠玑比乎身|簪珥珠玑。②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珠玑续向笔头生。③形容声音圆润清脆:十三弦上迸珠玑。 -
珠蠙
zhū pín
1.即蚌珠,珍珠。蠙,蚌的别名。 2.比喻美好的文辞。 -
珠泽
zhū zé/shì
1.古地名。 2.喻文彩荟萃之处。 -
珠璠
zhū fán
珍珠美玉。 -
珠实
zhū shí
犹仙果。 -
珠珍
zhū zhēn
犹珠宝。 -
珠笼
zhū lóng/lǒng
缀珠而成的鸟笼。 -
珠鳖
zhū biē
1.亦作"珠蟞"。 2.龟的一种,其足有珠。 -
珠络
zhū luò/lào
1.缀珠而成的网络。头饰之一种。 2.比喻晶莹连贯之物。 -
珠算
zhū suàn
用算盘作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的方法。从筹算演变而来,创始于元,盛行于明,后流传到东亚各国。珠算口诀便于记忆,算法简易直观,运算快捷,至今在数学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仍有应用。 -
珠寳
zhū bǎo
1.原为佛经上所说转轮圣王的七种"王宝"之一,即神珠宝。武则天好佛,自称"金轮圣神皇帝",亦置"珠宝"等于宫廷。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2.珍珠宝石。 3.喻指珠子菊。 4.喻指高贵的事物,高尚的思想。 -
珠馆
zhū guǎn
1.精美的馆舍。 2.水神的住所。 -
珠徽
zhū huī
精美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 -
珠庭
zhū tíng
1.饱满的天庭,星相家以为主贵之相。 2.仙人的宫院;仙境。 -
珠车
zhū chē/jú
车的美称。古天子出行夜宿,用以为藩之车。后引申指值夜的警卫士兵。 -
珠囊
zhū náng/nāng
1.指五星的躔度。 2.指五星。 3.珠饰之囊。 4.即珠蕾。 -
珠碎
zhū suì
1.喻伤子,亦泛指人亡。 2.喻声音清脆。 -
珠幡
zhū fān
饰珠的旗幡。 -
珠星
zhū xīng
明珠般的星斗。 -
珠玩
zhū wán
珍珠宝物。 -
珠阁
zhū gé
指华丽的楼阁。 -
珠泪
zhū lèi
眼泪。泪滴如珠,故称。 -
珠妍
zhū yán
指美女。 -
珠心
zhū xīn
薄壁的薄壁组织细胞团构成胚珠本体的中央和主要部分,在他们中间含有胚囊,其外围被一层或多层被膜所包围。 -
珠泉
zhū quán
1.泉的美称。 2.武夷山泉名。 -
珠帘
zhū lián
珍珠缀成的帘子。 -
珠幌
zhū huǎng
珠帘。 -
珠玳
zhū dài
珠玉与玳瑁。形容服饰华贵。 -
珠尘
zhū chén
轻细如尘的青砂珠。传说为仙药,人服之可长生。 -
珠市
zhū shì
1.买卖珍珠的集市。 2.旧时金陵城中烟花之地。 -
珠晖
zhū huī
比喻月光。 -
珠死
zhū sǐ
喻贵显者死亡。 -
珠贝
zhū bèi
1.产珠之贝,泛指珍珠宝贝。 2.指白地红纹的贝壳,可以入药。珠,通"朱"。 -
珠彩
zhū cǎi
1.珍珠的光彩。 2.泛指灿烂的光彩。 -
珠毛
zhū máo
指孔雀尾端的毛。 -
珠角
zhū jiǎo/jué
即星相家所称前额隆起的"月角"。为圣贤之相。古人以为月是水精,珠亦为水精,故名。也称渊角。 -
珠履
zhū lǚ
1.珠饰之履。 2.指有谋略的门客。 -
珠栊
zhū lóng
珠饰的窗棂。 -
珠松
zhū sōng
首饰名。步摇等的俗称。 -
珠翠
zhū cuì
1.珍珠和翡翠。妇女华贵的饰物。 2.借指盛装女子。 3.指蚌和翠鸟。 -
珠粉
zhū fěn
珍珠粉。 -
珠被
zhū bèi
泛指华贵的被子。 -
珠珥
zhū ěr
缀珠的耳饰。 -
珠贯
zhū guàn
1.珠串。常以形容清泉飞泻。 2.形容歌声婉转或文辞流畅。 -
珠米
zhū mǐ
谓米如珠玉般的昂贵。 -
珠户
zhū hù
1.指采珠的民户。 2.珠饰的门户,多指闺房。 -
珠颗
zhū kē
1.颗状物的美称。 2.借喻男婴。 -
珠蕾
zhū lěi
花骨朵。 -
珠轩
zhū xuān
1.珠饰的窗户。 2.珠饰的车辆。 3.清代采珠人的组织名。 -
珠袍
zhū páo
缀珠之袍。 -
珰珠
dāng zhū
上品珠。 -
琼珠
qióng zhū
1.玉珠。 2.比喻露珠﹑水珠﹑雪珠等。 -
瑶珠
yáo zhū
明珠。 -
璇珠
xuán zhū
1.美玉珠。有时指次于玉的石珠。 2.比喻水珠。 -
璎珠
yīng zhū
玉珠。用作饰物。 -
电珠
diàn zhū
小的电灯泡,如手电筒里所用的。 -
目珠
mù zhū
眼球。 -
真珠
zhēn zhū
1.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 2.指帘子。 3.指酒。 4.荔枝的一种。 5.指美人之泪。 6.指露珠﹐水珠。 -
眼珠
yǎn zhū
眼球。亦泛指眼睛。 -
石珠
shí/dàn zhū
1.一种美玉,即玫瑰。 2.琅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琅玕》。 -
碧珠
bì zhū
青绿色珠玉。 -
神珠
shén zhū
1.犹明珠。 2.指唐代蹴球戏中的皮质圆球。 3.苦葴的别称。 -
离珠
lí zhū
1.人名。即离朱。 2.珍珠之一种。 3.星名。 -
秦珠
qín zhū
秦地出产的珠饰。 -
简珠
jiǎn zhū
大珠。 -
簳珠
gǎn/gàn zhū
薏苡仁的别名。 -
素珠
sù zhū
1.珍珠。亦借指白色的珠状物。 2.佛珠。 -
緑珠
lǜ/lù zhū
人名。晋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后诗文中泛指美女。 -
红珠
hóng/gōng zhū
比喻红色果实。 -
绀珠
gàn zhū
相传唐开元间宰相张说有绀色珠一颗,或有遗忘之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焕然明晓,因名记事珠。见五代五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后因以比喻博记。 -
编珠
biān zhū
编列着的一串明珠。 -
耳珠
ěr zhū
即耳珰。 -
联珠
lián zhū
1.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2.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3.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东汉。 -
胚珠
pēi zhū
植物子房内的小球状物体。通常包在子房内﹐但也有露在子房外者。花受精后﹐渐次发育成种子。 -
良珠
liáng zhū
宝珠。 -
荷珠
hé/hè zhū
荷叶上的水珠﹑露珠。 -
蕊珠
ruǐ zhū
即蕊珠宫。 -
虬珠
qiú zhū
犹骊珠。泛指瑰宝。 -
虫珠
chóng zhū
传说中的珠名。 -
蚝珠
háo zhū
牡蛎所生的珍珠。 -
蚌珠
bàng zhū
1.亦作"蜯珠"。 2.蚌所产之珍珠。 -
蛇珠
shé zhū
1.亦作"虵珠"。 2.珍珠。比喻卓越的才华。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3.蛇吐之珠。谓贱物。 -
蛟珠
jiāo zhū
传说蛟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蛟﹐通"鲛"。 -
蜡珠
là/zhà zhū
1.见"蜡烛珠"。 2.樱桃的一种。 -
蠙珠
pín zhū
即蚌珠。珍珠。 -
衔珠
xián zhū
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哙参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参。又,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2.《初学记》卷二七引晋王嘉《拾遗记》:"黄帝之子名青阳,是曰少昊,一名挚,有白云之瑞,号为白帝。有凤衔明珠致于庭,少昊乃拾珠怀之,使照服于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
记珠
jì zhū
念珠。 -
賏珠
yīng zhū
以珠贝制成的颈饰。 -
貂珠
diāo zhū
貂尾和珍珠。古代显贵者之饰。 -
贯珠
guàn zhū
1.成串的珍珠。 2.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声韵。 3.念珠。 4.穿戴珠宝。 5.犹贯通。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