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泥” 词语大全
-
丹泥
dān ní/nì
1.丹元和泥丸的合称。道教谓丹元为心,泥丸为脑。 2.红色的印泥。 -
丸泥
wán ní/nì
1.一粒泥丸。 2.汉刘向《列仙传.方回》:"方回者,尧时隐人也……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后用为归隐的典实。 3.汉王元说隗嚣以兵守函谷关东拒刘秀:"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见《后汉书.隗嚣传》。后用为守险拒敌的典实。 4.揉泥,团泥。 -
云泥
yún ní/nì
云在天,泥在地。比喻高低悬殊,差别很大:云泥之别|云泥殊路|云泥之隔|云泥相望悬。 -
佛泥
fó/fú/bì/bó ní/nì
古国名。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宋太平兴国二年始朝贡于宋。也写作"渤泥"。 -
冲泥
chōng ní
谓踏泥而行,不避雨雪。 -
分泥
fēn/fèn ní/nì
谓燕子衔泥垒窝。 -
刍泥
chú ní/nì
见"刍尼"。 -
印泥
yìn ní/nì
图章盖印用的深红色涂料。用艾绒、蓖麻油及红色颜料等混和制成。 -
塘泥
táng ní/nì
池塘中的污泥,可作肥料。 -
土泥
tǔ ní/nì
泥土。 -
垢泥
gòu ní/nì
生理学名词。也称“垢腻”。人体体表上脱落的衰老死亡细胞与皮肤上的油汗混杂而成。 -
堇泥
jīn ní/nì
粘土。 -
墐泥
jìn ní/nì
用粘土和的泥。 -
娇泥
jiāo ní/nì
柔媚缠绵。 -
封泥
fēng ní/nì
亦称“泥封”。古时简牍文书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加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谓之“封泥”。流行于秦汉时期。 -
尤泥
yóu ní/nì
尤殢。 -
尘泥
chén ní
1.犹尘土。 2.喻卑下。 -
屏泥
píng/bǐng ní/nì
车轼前的装饰。亦用以遮挡泥土。 -
山泥
shān ní/nì
取自山地的腐殖土,土质呈酸性。供种植杜鹃﹑山茶等嗜酸性花卉用。 -
崴泥
wǎi/wēi ní/nì
陷入烂泥。比喻事情不好办,陷入困境。 -
庚泥
gēng ní/nì
犹言硬土。 -
扜泥
yū/wū ní/nì
汉时鄯善国的城名。 -
执泥
zhí ní/nì
拘泥;固执。 -
抟泥
tuán ní/nì
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粗陋。 -
抹泥
mǒ/mò/mā ní/nì
指爆孔抹衬粘泥以防炸药潮湿的操作。 -
斲泥
zhuó ní/nì
形容技艺高超。 -
无泥
wú ní/nì
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
末泥
mò ní/nì
古代戏剧角色名。简称"末"。 -
朱泥
zhū ní/nì
指用朱砂调制的丸药。旧俗于岁除服用,谓可祛邪。 -
枣泥
zǎo ní/nì
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 -
椒泥
jiāo ní/nì
以花椒子拌和的泥。用以涂壁。 -
河泥
hé ní/nì
江河﹑湖泊或池塘中的淤泥。 -
水泥
shuǐ ní/nì
一种粉末状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混和后,能在空气或水中逐渐硬化成坚硬的石状体,并能将砂、石等散粒状材料胶结成整体。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三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等工程。 -
污泥
wū ní/nì
肮脏,卑污。 -
汩泥
gǔ/yù ní/nì
1.语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通"汩"。汩泥,谓搅浑泥沙。 2.引申为随世浮沉。 -
沈泥
shěn/chén ní/nì
1.亦作"沉泥"。亦作"沉泥"。 2.沉入泥中。 3.指沉积泥土。 -
油泥
yóu ní/nì
1.含油的污垢。 2.印泥。 -
泞泥
nìng ní/nì
烂泥。 -
泥窗
ní/nì chuāng
糊窗。 -
泥驳
ní/nì bó
配合链斗挖泥船、铲斗挖泥船和抓斗挖泥船运送挖出泥土的驳船。载重量约50~2000吨。有自航和非自航之分。体型肥大,多为雪橇型和折线型,单甲板,两舷设空舱,以保证稳定性。 -
泥象
ní/nì xiàng
拘泥形迹。 -
泥鸿
ní/nì hóng
"雪泥鸿爪"的略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
泥犁
ní/nì lí
见"泥犂"。 -
泥铛
ní/nì dāng/chēng
沙锅。 -
泥俑
ní/nì yǒng
陶俑。古代用以殉葬的陶制偶人。 -
泥蛋
ní/nì dàn
泥搓的球形东西。 -
泥涅
ní/nì niè
黑泥。 -
泥窝
ní/nì wō
烂泥坑。亦用作比喻。 -
泥章
ní/nì zhāng
封泥上所盖的印章。 -
泥日
ní/nì rì
泥洹日,涅盘日。 -
泥腿
ní/nì tuǐ
指农民。旧时多用于对农民的蔑称。 -
泥灰
ní/nì huī
1.灰土。 2.石灰﹑黏土等混和而成的建筑材料。 -
泥巴
ní/nì bā
稀泥。亦指干结的泥块。 -
泥牛
ní/nì niú
1.即土牛。古人风俗于立春时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开始,劝农耕种。 2.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
泥橇
ní/nì qiāo
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 -
泥菖
ní/nì chāng
即泥菖蒲。 -
泥沙
ní/nì shā/shà
1.泥土与沙子。 2.比喻卑微的地位。 -
泥胎
ní/nì tāi
泥塑的偶像。 -
泥像
ní/nì xiàng
指泥塑佛像。 -
泥缄
ní/nì jiān
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 -
泥沈
ní/nì shěn/chén
1.埋没,湮灭。 2.指杳无消息。 -
泥坯
ní/nì pī
1.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2.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
泥醉
ní/nì zuì
烂醉如泥;大醉。 -
泥犂
ní/nì lí
1.亦作"泥犁"。 2.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 3.船民用来固定铁锚的一种工具。 -
泥泥
ní/nì ní/nì
道路泥泞貌。 -
泥钱
ní/nì qián
用钱作模,压泥而成的钱形玩物。 -
泥塑
ní sù
也称“彩塑”。中国民间雕塑工艺品之一。在黏土中掺进少量棉花纤维以增加强度,捣匀后捏塑成各种物体形状的泥坯,阴干后上粉底、施彩绘而成。古代的敦煌彩塑,近现代的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泥人,是著名的泥塑。 -
泥骨
ní/nì gǔ/gū
指泥菩萨。 -
泥炭
ní/nì tàn
也称“泥煤”、“草炭”。煤的前身。大多在沼泽环境中,植物死亡后经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酸、腐殖酸盐及沥青等合成物质,与尚未分解或部分分解的植物遗体及泥沙等混合而成。质地疏松无光泽,一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可用作燃料、肥料及化工原料等。 -
泥信
ní/nì xìn/shēn
拘泥一面,过分相信。 -
泥浆
ní/nì jiāng/jiàng
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体。 -
泥淤
ní/nì yū
1.亦作"泥"。 2.淤泥;烂泥浆。 -
泥淖
ní/nì nào/chuò/zhuō
烂泥洼地。比喻难以自拔的困境:陷入泥淖。 -
泥滓
ní/nì zǐ
1.泥渣。 2.犹污浊。比喻耻辱。 3.指视为污浊;贱视。 4.比喻卑下的地位。 5.比喻尘世。 -
泥汪
ní/nì wāng
[方]∶泥塘。 -
泥污
ní/nì wū
1.污浊的烂泥。 2.指被烂泥弄脏的。 3.比喻卑下的地位。 -
泥工
ní/nì gōng
从事建筑的工匠。 -
泥滑
ní/nì huá
1.泥泞。 2.鸟叫声。 -
泥溺
ní/nì nì/niào
埋没;湮没。 -
泥途
ní/nì tú
见"泥涂"。 -
泥岩
ní/nì yán
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按混入物状况,可分为铁质泥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 -
泥头
ní/nì tóu/tou
指封酒坛口的泥巴。 -
泥婆
ní/nì pó
见"泥婆罗"。 -
泥浊
ní/nì zhuó
污浊。指风俗败坏。 -
泥滩
ní/nì tān
水中或水边由淤泥积成的平地。 -
泥书
ní/nì shū
指泥封的书函。 -
泥常
ní/nì cháng
拘泥于常规。 -
泥守
ní/nì shǒu
拘守。 -
泥潭
ní/nì tán
大泥坑;泥塘:大车陷进了泥潭,动弹不得。 -
泥色
ní/nì sè/shǎi
灰暗的颜色。 -
泥滞
ní/nì zhì
淤积的污泥。 -
泥洹
ní/nì huán
即涅盘。 -
泥浕
ní/nì jìn
犹泥水。亦指视为污泥浊水;贱视。 -
泥马
ní/nì mǎ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构(宋高宗)再度使金,至磁州,留守宗泽劝留,不从。泽乃借神以止之,曰:此间有崔府君庙,甚灵,可以卜珓。是夜人报庙中泥马衔车辇等物填塞去路。康王因止不前。事见《宋史.宗泽传》。后敷演为泥马渡康王故事。 -
泥泞
ní/nì nìng
①泥烂而滑:雨后山路泥泞难行|遇泥泞,道不通。②烂泥:路上的泥泞没到脚脖子。 -
泥木
ní/nì mù
土木。指土木建筑工程。 -
泥鳗
ní/nì mán
浙江滨海地区用在泥滩上滑行的器具。 -
泥酒
ní/nì jiǔ
犹嗜酒。 -
泥珠
ní/nì zhū
指太阳。 -
泥金
ní/nì jīn
用黄金粉末和胶水或油漆制成的金色颜料或涂料:供着一尊泥金菩萨|泥金帖子。 -
泥补
ní/nì bǔ
犹弥补。 -
泥封
ní/nì fēng
古人封缄书函多用封泥封住绳端打结处,盖上印章称"泥封"。又书简用青泥,诏书用紫泥,登封玉检用金泥。亦借指书函。 -
泥视
ní/nì shì
谓死板地看问题。 -
泥笋
ní/nì sǔn
1.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 2.状如蚯蚓的小动物。 -
泥鳅
ní/nì qiū
亦作“泥鰌”。鱼名。体圆柱形,尾端侧扁,有黏液。黄褐色,有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嘴有须五对。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处,潜伏泥中。肉可供食用。 -
泥儿
ní/nì ér/er
小泥人。指陶俑。 -
泥水
ní/nì shuǐ
1.带泥土的水。 2.指建造房屋。 -
泥诏
ní/nì zhào
泥封之诏书。 -
泥肥
ní/nì féi
用作肥料的淤泥。包括河泥﹑塘泥﹑湖泥﹑沟泥等。通常用为基肥。 -
泥饰
ní/nì shì
涂饰;粉刷。 -
泥人
ní/nì rén
1.用泥捏成的人像。古代多用于求雨或祈晴。 2.指陶俑。 3.佛教语。指身陷地狱的人。 -
泥银
ní/nì yín
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用途与"泥金"相同。 -
泥尘
ní/nì chén
尘土。 -
泥文
ní/nì wén
拘泥于文字。 -
泥蟠
ní/nì pán
蟠屈在泥污中。亦比喻处在困厄之中。 -
泥龙
ní/nì lóng
1.泥塑龙像。古人用以祈雨。 2.喻无用之物。 -
泥坑
ní/nì kēng
烂泥淤积的低洼地。多比喻难以自拔的困境。 -
泥丸
ní/nì wán
1.小泥球。 2.道教语。脑神的别名。道教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皆赋以神名,称脑神为精根,字泥丸。 -
泥轼
ní/nì shì
语出《汉书.循吏传.黄霸》:"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后用指通判。 -
泥荡
ní/nì dàng
泥坑。 -
泥饮
ní/nì yǐn/yìn
1.强留饮酒。唐杜甫有《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 2.犹痛饮。 -
泥掌
ní/nì zhǎng
即抹子。泥水匠抹墙用的工具。 -
泥伏
ní/nì fú
比喻安于下位。 -
泥沟
ní/nì gōu
烂泥淤积的水沟。亦用作比喻。 -
泥烂
ní/nì làn
1.烂醉。 2.污秽破烂。 -
泥絮
ní/nì xù
沾泥的柳絮。比喻沉寂之心。 -
泥涴
ní/nì wǎn/wò/yuān
为尘土污染。比喻流落风尘。 -
泥燕
ní/nì yàn/yān
衔泥的燕子。 -
泥子
ní/nì zǐ
古地名。古址即今广东番禺西南之紫坭。 -
泥定
ní/nì dìng
株守;拘执。 -
泥漉
ní/nì lù
阻塞干涸。 -
泥执
ní/nì zhí
拘泥固执。 -
泥沼
ní/nì zhǎo
淤泥的低洼地:在森林的泥沼中爬摸了半夜。也比喻处境困难不能自拔:脱不出封建士大夫习气的泥沼。 -
泥坂
ní/nì bǎn
土坡。 -
泥佛
ní/nì fó/fú/bì/bó
泥塑的佛像。 -
泥土
ní/nì tǔ
1.尘土;土壤。 2.借指草野;民间。 -
泥鰋
ní/nì yǎn
鲇鱼。 -
泥首
ní/nì shǒu
以泥涂首,表示自辱服罪。后指顿首至地。 -
泥孩
ní/nì hái
泥塑娃娃。 -
泥涂
ní/nì tú
亦作“泥涂”。“泥涂”。 -
泥母
ní/nì mǔ
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泥,或作"宁"﹑"宁"。 -
泥沦
ní/nì lún
陷没在泥中。 -
泥塘
ní/nì táng
烂泥淤积的水塘。亦用于比喻。 -
泥垢
ní/nì gòu
污泥。 -
泥弓
ní/nì gōng
取泥的弓形工具。 -
泥尾
ní/nì wěi/yǐ
曳尾于泥涂。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语出《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洗泥
xǐ/xiǎn ní/nì
犹洗尘。 -
洿泥
wū ní/nì
污泥。 -
涂泥
tú ní/nì
1.湿润的泥土。 2.谓滋润泥土。 3.泥泞的路途。 -
淤泥
yū ní/nì
犹污泥。 -
深泥
shēn ní/nì
很深的泥泞。 -
游泥
yóu ní/nì
1.淤泥。 2.无休止地侵扰。 -
滋泥
zī ní/nì
污浊的烂泥。 -
滞泥
zhì ní/nì
拘泥;固执。 -
滥泥
làn ní/nì
烂泥,稀泥。滥,用同"烂"。 -
澄泥
dèng ní
见"澄泥砚"。 -
烂泥
làn ní/nì
稀烂的泥:~坑ㄧ一摊~。 -
烟泥
yān ní/nì
即鸦片。 -
熟泥
shú ní/nì
经过踩炼的细泥。 -
燕泥
yàn/yān ní/nì
1.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 2.燕子衔泥筑巢。 -
石泥
shí/dàn ní/nì
石粉与泥土的混合物,古代封禅时作封泥用。 -
碗泥
wǎn ní/nì
烧制瓷器用的纯净粘土。 -
紫泥
zǐ ní/nì
古人以泥封信,泥上盖印。皇帝用紫泥。后以指诏书:紫泥封诏|紫泥方降。 -
罱泥
lǎn ní/nì
捞取河底淤泥用作肥料。 -
老泥
lǎo ní/nì
(皮肤上的)积垢。 -
胶泥
jiāo ní/nì
含有水分的黏土,黏性很大。 -
脱泥
tuō ní/nì
从煤浆、矿浆等去掉细泥或把它们分开为粗细两种颗粒——一般指选矿的湿法脱泥。 -
芝泥
zhī ní/nì
指古人缄封书札物件用的封泥。上盖印章,如后世之用火漆印。或曰即印泥。 -
芹泥
qín ní/nì
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 -
蒜泥
suàn ní/nì
捣得非常烂的蒜,用来拌菜或蘸菜吃。 -
蔽泥
bì ní
也称障泥。垂于马腹两旁用以蔽尘土者。 -
蟠泥
pán ní/nì
谓龙蟠曲于泥。指兴起之前的周室。语出汉扬雄《法言.问神》:"龙蟠于泥﹐蚖其肆矣。"李轨注:"圣道未彰,群愚玩矣;龙蟠未升,蚖其肆矣。" -
血泥
xuè/xiě ní/nì
血肉凝成的糊状物。 -
行泥
xíng/háng ní/nì
在泥路上行走。比喻处世凡庸。语本《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
请泥
qǐng ní/nì
《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以"请泥"为请求守关的典实。 -
跺泥
duò ní/nì
指脚用力蹬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