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气” 词语大全
-
一气
yī qì
1.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 2.指空气。 3.指呼吸一次。 4.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 5.指一个节气。 6.声气相通;一伙。 7.一口气;接连不断。 8.犹一片。 9.一阵。 -
丹气
dān qì
1.赤色的水气。亦指彩霞。 2.炼丹时产生的气。 -
二气
èr qì
1.指阴﹑阳。 2.二节气。 -
三气
sān qì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2.指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 -
上气
shàng/shǎng qì
1.赌气。 2.气喘。 -
下气
xià qì
1.谓态度恭顺;平心静气。 2.气由谷道泄出,俗称放屁,中医谓之下气。 -
丑气
chǒu qì
方言。丢丑。 -
专气
zhuān qì
道教语。固守精气。 -
严气
yán qì
1.寒气。 2.刚正之气。 -
丧气
sāng/sàng qì
意气颓丧;因事情不顺利而情绪低落。 -
中气
zhōnɡ qì
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2.中和之气。 3.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4.指丹田之气。 -
串气
chuàn qì
1.相通串连,合成一气;暗中勾结,互相配合。2.疝气的俗称。 -
为气
wéi/wèi qì
使气;逞意气。 -
丽气
lì/lí qì
1.壮丽的气象。 2.秀丽的气韵。 -
义气
yì qì
①为帮助他人而甘冒风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气概。在旧时代,是某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伸张正义、劫富济贫、扶持弱小的精神力量。但这种江湖义气往往出自不正确的观念,常被封建行帮和流氓集团用来维护小集团私利,诱惑人们盲目效命。②忠义之气;刚正之气:义气凛然。 -
乖气
guāi qì
邪恶之气;不祥之气。 -
习气
xí qì
行为举止上不良的习惯和作风。一般指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如小市民习气、市侩习气、流氓习气等。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守旧心理以及旧习气。 -
乡气
xiāng qì
1.乡下人的习气或样子。 2.方言。指物品的外形﹑色彩等粗俗,不雅致。 -
书气
shū qì
儒雅的风度。 -
乱气
luàn qì
1.谓人体中逆乱之气。 2.天地间阴阳之气错乱。 3.淫乱之气。 -
乳气
rǔ qì
1.奶腥气。 2.犹雾气。 -
争气
zhēng qì
发愤向上,不甘示弱:孩子们个个都争气,我也没啥可担心的了。 -
云气
yún qì
1.云雾﹐雾气。 2.道家语。指人体内的秽浊之气。 -
五气
wǔ qì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 4.五种情感。 -
仗气
zhàng qì
1.任性使气。 2.凭仗正气。 -
使气
shǐ qì
1.恣逞意气。 2.谓发抒志气或才气。 3.犹使劲。 -
交气
jiāo qì
以气相争。 -
产气
chǎn qì
促使万物生长之气,阳气。 -
亮气
liàng qì
豪爽的气概。 -
人气
rén qì
1、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由于该影片获奖,扮演女主角的演员~急升。<方>指人的品格:这人好~|村里谁不知道他的~! -
仁气
rén qì
1.仁厚之气。 2.仁爱的风尚。 -
介气
jiè qì
刚直的气质。 -
仙气
xiān qì
1.超脱尘俗的风度气质。 2.神话中仙人口中吹出的具有法力的气。 -
令气
líng/lǐng/lìng qì
美好的气度﹑情操。 -
任气
rèn/rén qì
谓处事纵任意气,不加约束。 -
伏气
fú qì
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 3.服气;认输。 -
休气
xiū/xù qì
祥瑞之气。 -
众气
zhòng qì
指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即朝旦之气﹑日中之气﹑日没之气﹑夜半之气﹑天之气﹑地之气。 -
会气
huì/kuài qì
中医指人体内阴阳两气会聚。 -
伟气
wěi qì
非凡的气概。 -
伤气
shāng qì
1.谓心志受挫。 2.谓发怒。 3.损伤元气。 4.方言。谓情绪低落。 -
伧气
cāng qì
粗鲁的习气。 -
伯气
bà qì
霸王气象。伯,通"霸"。 -
低气
dī qì
指身份、地位卑微、低下。 -
体气
tǐ/tī/bèn qì
1.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2.指禀性﹐气质。 3.指气血或气息。 4.指体质。 -
余气
yú qì
1.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 2.谓留下一点儿气息。 3.气的非主体部分。 4.谓风气的末流;影响。 5.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
佚气
yì/dié qì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
佛气
fó/fú/bì/bó qì
佛家的气息。 -
作气
zuò qì
1.振作勇气。 2.指壮大气势。 3.犹言争气。 -
佳气
jiā qì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2.泛指美好的风光。 3.清雅的气味。 -
供气
gōng/gòng qì
输气。 -
侠气
xiá qì
见义勇为的气概。 -
俊气
jùn qì
1.英俊气概。 2.秀美。 -
俗气
sú qì
1.风气;习尚。 2.庸俗不高雅的情趣﹑格调。 3.粗俗,庸俗,不高雅。 4.世俗间的恶浊气息。 5.厌烦,腻烦。 -
修气
xiū qì
修道炼气。 -
倒气
dǎo/dào qì
谓人临死前出气多,进气少,呼吸急促。 -
候气
hòu qì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
假气
jiǎ/jià qì
借助气势。 -
偏气
piān qì
偏激之气。 -
傲气
ào qì
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 -
傻气
shǎ qì
1.呆气。 2.死心眼。 3.愚蠢;糊涂。你太傻气,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下来!这个当上得可不小。 -
元气
yuán qì
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泛指宇宙自然之气。 3.指人的精神,精气。 4.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5.中医学名词。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 -
充气
chōng qì
1.通过加压,使气体进入物体内。2.见“加气”。 -
光气
guāng qì
1.灵异之气。 2.光辉;光彩。 3.景象。 4.风气。 5.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气体,有剧毒。 -
全气
quán qì
1.指精气完整,形神无损。 2.指纯全之气。 -
公气
gōng qì
谓正大;公正。 -
六气
liù/lù qì
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 2.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 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4.中医术语。或指寒﹑热﹑燥﹑湿﹑风﹑火六种症候。 5.中医术语。或指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以其本为气所化﹐故名。见《灵枢经.决气》。 -
共气
gòng/gōng qì
犹同气。指同胞兄弟。 -
兵气
bīng qì
1.战争的气氛。 2.士气。 -
养气
yǎng qì
1.保养元气;涵养本有的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指涵养。 3.指道家炼气。 4.长养生物之气。 5.氧气。 -
军气
jūn qì
军队的士气。 -
则气
zé qì
谓发出气息。 -
冤气
yuān qì
因受冤屈而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
冯气
féng/píng qì
气胀。《庄子.盗跖》:"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曹础基注:"冯﹐通'凭'﹐满;冯气﹐气涨。"一说为愤懑﹐见成玄英疏。 -
冲气
chōng qì
五行之气相冲克者互为"冲气"。 -
冷气
lěng qì
①利用制冷设备,把空气冷却,通入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内部,以降低其温度。所通的冷却的空气叫做冷气。②通常也指上述设备。 -
凉气
liáng/liàng qì
寒气;清凉之气。 -
凛气
lǐn qì
寒气。 -
凡气
fán qì
犹言重浊之气。 -
凶气
xiōng qì
可怕的气氛。 -
出气
chū qì
1.呼吸;喘气。 2.指排放空气。 3.发泄气愤。 4.叹息。 5.犹神气。有精神。 -
分气
fēn/fèn qì
谓分得父母血气。 -
刚气
gāng qì
1.阳刚之气。 2.刚强的气质和意志。 3.即刚风。 -
别气
bié qì
犹赌气。 -
制气
zhì qì
方言。闹别扭,呕气。 -
剑气
jiàn qì
指剑的光芒。常以喻人的才华和才气。 -
剧气
jù qì
气喘。 -
力气
lì qì
筋肉的效能;气力:他的~大,一个人就搬起了这块大石头。 -
动气
dòng qì
生气:病中不宜~ㄧ我从来没有看见他动过气。 -
加气
jiā qì
1.加入或注入气体。2.使空气以气泡形式存在于混凝土中(如使之耐冻和耐消除冰雪用的化学药品的侵蚀)。 -
劲气
jìn/jìng qì
1.凛烈的寒气。 2.谓刚强正直的气概。 -
勇气
yǒng qì
①勇往直前的气魄:夫战,勇气也。②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藐视困难的勇气|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 -
化气
huà/huā qì
1.化育之气。 2.阴阳家谓天干变化五行的真气。 3.方言。争气。 -
匠气
jiàng qì
工匠气质,谓作品呆板流俗,缺乏灵气与特点:作盆景第一要顺其自然,简洁大方,若故意造作,强为姿态,则不免匠气。 -
升气
shēng qì
指人死后灵魂升天。 -
半气
bàn qì
半口气息。 -
协气
xié qì
和气。 -
占气
zhān/zhàn qì
观云气风色以测吉凶。 -
卤气
lǔ qì
指海水蒸发后产生的不助燃气体。 -
卫气
wèi qì
1.中医学名词。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2.犹养气。 -
危气
wēi qì
犹气馁;危惧。 -
历气
lì qì
指治历中的推算节气。 -
厌气
yàn qì
讨厌;厌烦。 -
压气
yā/yà qì
平息怒气。 -
厉气
lì qì
1.鼓励斗志。 2.邪恶之气;瘟疫之气。 3.严厉的神色。 -
原气
yuán qì
活力,生命力。 -
反气
fǎn qì
反叛的骨相或气势。 -
发气
fā/fà qì
1.呼出气息。 2.发脾气﹐生气。 3.指气功师发放外气。 -
受气
shòu qì
1.禀受自然之气。 2.遭受欺侮和压迫。 -
变气
biàn qì
1.变化的节气。 2.奇异的云气。 3.异常的气味。 -
口气
kǒu qì
①说话的气势:他的~真不小。②言外之意;口风:探探他的~ㄧ听他的~,好像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严肃的~ㄧ诙谐的~ㄧ埋怨的~。 -
古气
gǔ qì
指古代诗文的气韵。 -
可气
kě/kè qì
使人生气。 -
叶气
yè/xié qì
和合之气。 -
叹气
tàn qì
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长气,发出声音。 -
吁气
xū/yù qì
1.叹气。 2.呼气,吐气。 -
合气
hé/gě qì
1.阴阳之气相交合。 2.怄气;赌气。 3.犹投合。 -
同气
tóng/tòng qì
1.气质相同;气类相同。 2.有血统关系的亲属,指兄弟姊妹。 3.犹同志。 -
名气
míng qì
犹名声。 -
吏气
lì qì
官吏的气势。 -
吐气
tǔ/tù qì
1.发出声气。 2.呼出气。 3.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 4.散发元气。 5.显现生机。 6.散发烟气。 7.语音学上指送气。 -
含气
hán qì
1.含藏元气。 2.含有气息。形容有生命者。亦特指人。 -
吞气
tūn qì
道家指仙人食气。 -
吭气
háng/kēng qì
(~儿)吭声:我怕老人知道了不高兴,一直没敢~ㄧ不管你怎么追问,他就是不~。 -
吷气
xuè/chuò/jué qì
以口吹气。 -
吸气
xī qì
道家谓吸食天地之精气。 -
呆气
dāi qì
犹傻劲儿。形容执着﹑不灵活。 -
呕气
ǒu/ōu/òu qì
1.闷气。 2.谓生闷气。 3.赌气;闹别扭。 -
呼气
hū qì
从肺部排出 [吸进的空气]。如:别对着我的脸呼气。 -
和气
hé/hè/huó/huò/hú qì
①态度温和:对人~。②和睦:和和气气丨他们彼此很~。③和睦的感情:咱们别为小事儿伤了~。 -
壹气
yī qì
元气,纯一不杂之气。古代哲学家又称之为"专气"。 -
咻气
xiū qì
呼气;喘气。 -
咳气
ké/hāi qì
方言。谓生气。 -
哀气
āi qì
凄清寒冷的节气。 -
哈气
hā/hǎ/hà qì
①张口呼出来的气。②指凝结在玻璃等上面的水蒸气。 -
哼气
hēng qì
出声;说话。 -
啃气
kěn qì
吭声,说话。 -
商气
shāng qì
秋气。 -
啕气
táo qì
1.淘气,顽皮。 2.生闲气;招惹闲气。 -
啬气
sè qì
爱惜保养元气。 -
善气
shàn qì
1.和悦的神色。 2.和畅之气。 -
喜气
xǐ qì
1.祥瑞之气。 2.欢乐的神色。 3.指欢乐的气氛。 -
喘气
chuǎn qì
急促地呼吸。有时亦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 -
喷气
pēn qì
1.气体从开口的井内喷出。 2.喷发出一阵气流。 -
嗳气
ǎi qì
胃里的气体从口里排出,并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 -
嘉气
jiā qì
瑞气。 -
嚈气
yàn qì
同"咽气"。 -
噫气
yī qì
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 2.指风。 3.嗳气。 -
四气
sì qì
1.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温﹑热﹑冷﹑寒之气。 2.汉儒附会天人相应之说,以喜怒乐哀应四时为四气。 -
土气
tǔ qì
①不时行的式格、风格等,也指不时行:土里土气|穿着很土气。②地气:缘土气有早晚。 -
地气
dì/de qì
1.地中之气。 2.犹气候。 3.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4.指大气层。 -
坑气
kēng qì
沼气。 -
坦气
tǎn qì
心平气静。 -
壮气
zhuàng qì
1.豪迈﹑勇壮的气概。 2.旺盛发达的地气。堪舆家所称主世代兴旺的土地风水。 -
士气
shì qì
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勇气:士气旺盛。也比喻读书人的气节:士气峥峥未可非|士气为之一新。 -
声气
shēng qì
①声音气息。指朋友间的意气:声气相投。②消息:互通声气。③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双方都没个好声气。 -
夏气
xià qì
夏令的节气,夏天的气候。 -
夜气
yè qì
1.儒家谓晩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 2.夜间的清凉之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
大气
dà qì
包围地球的空气的总称。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与海洋、陆地共同构成地球体系。是地球体系中动量、热量与物质循环的关键。大气总质量约5.3×10^18千克(其中50%集中在6千米以下,99.9%集中在48千米以下),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低层大气由氮、氧、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组成。密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并趋于稀薄,一般将大气上界定为距地面1000千米处。 -
天气
tiān qì
指较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暖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各地天气各不相同,此晴彼雨,此暖彼寒;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也会晴雨冷暖交替不停。由大气环流运动造成天气的变化。 -
失气
shī qì
1.停止呼吸。 2.犹丧气。 3.失去勇气。 4.犹晦气﹐倒霉。 5.中医指气体从肛门漏泄。 6.中医指过多损耗精气。 -
守气
shǒu qì
1.犹言保持生气。 2.谓保持勇气。 3.谓保持高尚气质。 4.道教语。谓含阴阳生化之气。 -
夺气
duó qì
因恐惧而丧失勇气: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 -
奇气
qí/jī qì
1.不平凡的气势或气象。 2.不平凡的志气。 -
奋气
fèn qì
奋发振作。 -
奥气
ào qì
指藏于天地之间的灵气。 -
好气
hǎo/hào qì
1.芬芳的气味,香气。 2.谓心里高兴;好态度。 -
妖气
yāo qì
1.妖异之气。 2.迷信谓人受妖邪蛊惑呈现的气色。 -
妙气
miào qì
1.豪侠之气。 2.灵妙之气。 -
娇气
jiāo qì
①意志脆弱、不能吃苦、习惯于享受的作风。②指物品、花草等容易损坏。 -
媚气
mèi qì
妩媚动人的气质。 -
嫩气
nèn qì
娇嫩的神态。 -
子气
zǐ qì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自膝至足浮肿﹑小便频繁的病证。 -
孩气
hái qì
见"孩子气"。 -
宅气
zhái qì
1.寄托以灵秀之气。 2.住宅的风水。 -
宏气
hóng qì
宏伟的气度。 -
官气
guān qì
官僚作风:~十足。 -
宛气
wǎn/yuān qì
郁结之气。 -
宝气
bǎo qì
1.珍物﹑财宝等所显现的光气。 2.喻才气。 -
实气
shí qì
犹补气。 -
宣气
xuān qì
1.谓发散阳气,以生万物。 2.宣泄滞气。 -
客气
kè qì
①对人谦让、有礼貌:~话ㄧ不~地回绝了他。②说客气的话;做客气的动作:您坐,别~ㄧ他~了一番,把礼物收下了。 -
害气
hài qì
1.邪气;有害之气。 2.方言。生气。 -
容气
róng qì
香囊的气味。 -
寒气
hán qì
①冷的气流:~逼人。②指因受冻而产生的冷的感觉:喝口酒去去~。 -
寡气
guǎ qì
犹闷气。 -
导气
dǎo qì
摄气运息。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 -
寻气
xún qì
故意找麻烦或闹别扭。 -
射气
shè qì
由某种放射无素放出的放射性气体。 -
小气
xiǎo qì
1.胸襟不宽;吝啬。 2.气魄小。 -
嶂气
zhàng qì
即瘴气,南方山林间散发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导致瘴疠的原因。 -
尘气
chén qì
1.犹尘雾,烟尘。 2.世俗之气。 -
少气
shǎo/shào qì
气不足。 -
尚气
shàng qì
1.重气节﹐重义气。 2.意气用事。 3.好胜;赌气。 -
局气
jú qì
[方]∶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如:说话、办事局气着点儿。 -
尾气
wěi qì
机动车辆或其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气:汽车~。 -
尽气
jìn/jǐn qì
1.谓空费气力。 2.用尽气力。 -
屏气
píng/bǐng qì
抑止呼吸。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 -
山气
shān qì
1.山中的云雾之气。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
岁气
suì qì
一年的气候。 -
岔气
chà qì
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多由于用力过猛或急剧转身时肌肉或神经受损伤而引起。 -
岚气
lán qì
1.山中雾气。 2.指瘴气。 -
川气
chuān qì
河面的水气﹑雾气。 -
工气
gōng qì
谓人工造作的习气。 -
布气
bù qì
1.谓散布阳和之气。 2.旧谓有道术者运气与人。 -
平气
píng qì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
幸气
xìng qì
运气。 -
底气
dǐ/de qì
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如: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来干这件事,感到有点底气不足。 -
废气
fèi qì
工业生产或动力机械运转中所产生的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气体。参看〖三废〗。 -
怨气
yuàn qì
怨恨的情绪。 -
异气
yì qì
1.指无血统关系之亲,多指非同胞兄弟姐妹或异姓之人。 2.神异的气质;非凡的禀赋。 3.特指不同于华夏的禀赋。 4.指物质的特殊属性。 5.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 6.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指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7.气候不同。 8.气味不同。 9.指文章不同寻常的有力气势。 -
引气
yǐn qì
1.古代养生术。谓以意领气,使人体血脉和通,精足神完。 2.指吹奏者用气。 -
强气
qiáng/qiǎng/jiàng qì
桀骜不驯的气性。 -
形气
xíng qì
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2.指精气﹑元气。 3.指表情和语气。 4.形貌和气质。 -
彗气
huì qì
彗星之光。比喻杀气。 -
彩气
cǎi qì
谓吉利的兆头。 -
得气
dé qì
1.谓得以逞其志气。 2.谓适合节气﹑时令。 3.中医学名词。即针感。指针刺穴位后,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
御气
yù qì
1.运气。 2.犹御风。 3.帝王的气象。 4.制御血气,控制意气。御,通"御"。 -
心气
xīn qì
①志气;心眼:心气高,干劲大。②心情:心气不顺|走到半路,她的心气似乎平和了许多。③想法;意思:谁也猜不透她的心气。④气量:她的心气窄,很难说通她。 -
忍气
rěn qì
忍受别人的欺侮。 -
志气
zhì qì
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决心和勇气。是有理想、有信心的表现。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越是在困难落后的条件下,越是能显示志气的精神、力量。 -
忤气
wǔ qì
赌气。 -
忿气
fèn qì
1.怒气。 2.指气愤。 -
怄气
òu qì
闹情绪,生气。 -
怒气
nù qì
愤怒的情绪。 -
性气
xìng qì
1.性情脾气。 2.志气。 -
怪气
guài qì
1.怪异的云气。 2.怪异的气质。 -
恃气
shì qì
凭意气。 -
怿气
yì qì
谓使心情怡悦。 -
恨气
hèn qì
气愤。 -
息气
xī qì
1.宋时乐器名。 2.休息。 -
恶气
è/wù/ě/wū qì
①难闻的气味;臭气:~熏人。②指受到的欺压、侮辱等:他闷闷不乐,是受谁的~了?③指心中的怨恨、不满等:出了一口~。 -
悔气
huǐ qì
晦气,倒霉。悔,通"晦"。 -
悍气
hàn qì
中医用语。谓浮盛之气。 -
患气
huàn qì
指呼吸道疾病。 -
惊气
jīng qì
因受惊吓而招致的气恼。 -
惜气
xī qì
古代养生法之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保护人体中的元气。 -
惠气
huì qì
和顺之气。《楚辞.天问》:"伯强何处?惠气安在?"王夫之注:"惠,顺也,南方和顺之气。"南朝宋鲍照《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隟流。"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愈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一说即惠风。见闻一多《古典新义.天问释天》。 -
惬气
qiè qì
顺心;合意。 -
惹气
rě qì
引人生气;生气。 -
惰气
duò qì
犹惰性。 -
慑气
shè qì
1.丧气。 2.因恐惧而屏息。 -
愎气
bì qì
谓负气不肯亲近人。 -
手气
shǒu qì
旧时指赌博或抓彩时的运气。 -
意气
yì qì
①意志及气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②志趣;性格:意气相投|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③任性的情绪:意气用事。④汉、晋时代指馈送财礼:非意气不得见。 -
愤气
fèn qì
1.怒气;激愤不平之气。 2.悲怆之情。 3.气愤。 -
憋气
biē qì
1.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 2.闷塞,不通气。 -
懈气
xiè qì
放松懈怠。 -
憨气
hān qì
傻气。 -
战气
zhàn qì
战斗意气;斗志。 -
戟气
jǐ qì
日晕时周围出现似戟的光。 -
戾气
lì qì
邪恶之气。 -
戴气
dài qì
罩在太阳之上的黄气。日晕时可见。 -
才气
cái qì
才能气魄:负才气|很有才气|才气横溢|才气干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
打气
dǎ/dá qì
1.谓加压力使气进入球或轮胎内。 2.比喻鼓动。 -
扯气
chě qì
方言。生气。 -
扬气
yáng qì
体面;神气。 -
抒气
shū qì
犹透气。 -
折气
zhē/zhé/shé qì
犹屈服。 -
抖气
dǒu qì
发脾气;赌气。 -
抟气
tuán qì
专精守气。 -
抱气
bào qì
罩在太阳上面的云气。 -
抽气
chōu qì
喘气。 -
拨气
bō qì
喘气。 -
持气
chí qì
犹倔强。 -
挂气
guà qì
〈方〉(~儿)生气;发怒:犯不着为这点小事~! -
挣气
zhèng/zhēng qì
争气,奋发图强。 -
挫气
cuò qì
犹丧气。 -
损气
sǔn qì
1.阴气,秋日肃杀之气。 2.谓有损元气。 -
换气
huàn qì
屏气后再呼吸。亦指停歇一下。 -
捣气
dǎo qì
犹淘气。 -
捯气
dáo qì
谓人临死前只有出气而无吸气。 -
接气
jiē qì
连贯(多指文章的内容):这一段跟下一段不很~。 -
撒气
sā/sǎ qì
出气;泄忿:别拿孩子撒气。 -
攮气
nǎng qì
犹受气。 -
放气
fàng qì
1.放屁。 2.骂人说话无理。 3.指鸣放汽笛。 -
敛气
liǎn qì
1.聚气。 2.忍气。形容谨慎﹑畏惧。 -
散气
sàn/sǎn qì
1.指从某种原质中放散出来的气体。 2.出气,发泄怨愤之气。 -
春气
chūn qì
1.春季的疠疫之气。 2.春季的阳和之气。 3.春天的气象。 -
晩气
wǎn qì
1.暮色;日暮时的景象。 2.指晩秋的天气。 -
文气
wén qì
1.文风;文章的气势。 2.指文脉。 3.写文章的风气。 4.文雅安静﹐不粗暴。 -
斗气
dǒu/dòu qì
为意气相争:有话好好说,用不着~。 -
料气
liào qì
犹才气。 -
斜气
xié qì
1.犹邪气,不正之气。 2.方言。了不得。 -
断气
duàn qì
停止呼吸;死亡。 -
新气
xīn qì
1.新的气派;新的作风。 2.新鲜空气。 -
施气
shī qì
谓元气周流运动。 -
日气
rì qì
日光散发的热气。 -
旦气
dàn qì
1.清晨的空气。 2.语本《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朱熹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 -
旱气
hàn qì
干旱的气候;旱灾。 -
时气
shí qì
1.气候;天气。 2.时疫。 3.气运。 -
昂气
áng qì
犹志气。 -
旺气
wàng qì
1.好运;兴旺的气运。 2.兴旺的气势。 3.旺盛的生命力﹑活力。 -
星气
xīng qì
1.指占星望气之术。 2.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 3.指星际的气体。星际物质之一。 -
晓气
xiǎo qì
清晨的雾气。 -
晨气
chén qì
清晨的气候或空气。 -
晦气
huì qì
①不吉利;倒霉:真~,刚出门就遇上大雨。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满脸~。 -
景气
jǐng qì
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 -
暑气
shǔ qì
盛夏时的热气。 -
暄气
xuān qì
1.暑气。 2.指和暖之气。 -
暖气
nuǎn qì
1.暖和之气。 2.利用锅炉烧出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出热量,使室温增高,然后流回锅炉,重新加热,循环不已。管道中的蒸汽或热水叫做"暖气"。这种设备也称"暖气"。 -
暮气
mù qì
不振作、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暮气沉沉|他朝气蓬勃,一扫往日的暮气。 -
暴气
bào qì
1.暴躁的脾气。 2.嚣张的气焰。 -
月气
yuè qì
1.月的精气。借指月光。 2.对阴历每月二气的统称。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气﹐前者叫节气﹐后者叫中气。 -
有气
yǒu qì
1.谓神气饱满。 2.生气﹐心中不快。 -
朔气
shuò qì
北方的寒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服气
fú/fù qì
由衷地信服:两个人都很自负,互不~。 -
望气
wàng qì
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 -
木气
mù qì
1.金﹑木﹑水﹑火﹑土五气之一。 2.指肝气。中医学本五行说认为肝属木。 3.指木煤气。气体燃料的一种。木材干馏时所生成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是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 -
杀气
shā qì
①凶狠恶煞的形象:满脸杀气|杀气腾腾。②出气;把心里的怨恨凶狠地向人发泄:一不开心就拿丫头们杀气。 -
材气
cái qì
才能气概。 -
村气
cūn qì
俗气。 -
杖气
zhàng qì
谓讲义气。 -
松气
sōng qì
谓松林的声色气韵。指松林间的雾气清香。 -
柔气
róu qì
指气质柔和的人。 -
根气
gēn qì
1.犹根基。指禀赋﹑气质。 2.底气。 -
梅气
méi qì
梅花的香气。 -
欝气
yù qì
郁积的云气。 -
欢气
huān qì
欢乐之气。 -
歇气
xiē qì
稍事休息。 -
气义
qì yì
1.气节﹐道义。 2.义气﹐情谊。 -
气业
qì yè
气节﹐功业。 -
气体
qì tǐ/tī/bèn
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充满任何容器的物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分子运动十分自由,所以气体易被压缩,且能充满容器。 -
气井
qì jǐng
为开采天然气而从地面钻到气层的井。 -
气习
qì xí
1.风气和习俗。 2.气质;习性。 3.指诗文风格。 -
气令
qì líng/lǐng/lìng
犹节令。 -
气下
qì xià
谓勇气低落。 -
气丧
qì sāng/sàng
犹言泄气﹐沮丧。 -
洋气
yáng qì
1.指外国的式样﹑风格﹑习俗等。 2.带有洋气。 -
流气
liú qì
①轻浮油滑,不正派:举止~ㄧ歪戴着帽子,耸着肩膀,满脸~。②流氓习气。 -
正气
zhèng qì
1.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体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 2.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 3.正派;正经。 4.正常气色。 5.谓纯阳之气或纯阴之气。 6.谓春由东方直出不偏之气和夏由南方直出不偏之气。 7.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元气。即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与邪气对言。 8.中医学名词。指正常的气候。 -
武气
wǔ qì
1.士气。军队战斗的精神﹑意志。 2.威武的神气。 3.方言。粗气,怒气。 -
死气
sǐ qì
阴暗沉闷的空气。 -
殴气
ōu qì
怄气;欺负。 -
毒气
dú/dài qì
①气体的毒剂。旧称毒瓦斯。②泛指有毒的气体。 -
母气
mǔ qì
1.犹养气。 2.能生成它物的物体。 -
毕气
bì qì
气数已尽。 -
民气
mín qì
指民众的精神﹑气概。 -
气俗
qì sú
风气习俗。 -
气像
qì xiàng
气度﹐气局。 -
气决
qì jué
谓果敢而有魄力。 -
气侠
qì xiá
义气豪侠。 -
气候
qì hòu
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30年以上)的天气特征。包括常有的天气情况和极端的天气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广东省,全年平均气温19~26°c,极端最低气温-7.3°c,极端最高气温42°c,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所决定。 -
气信
qì xìn/shēn
犹意气。 -
气夺
qì duó
勇气丧失。 -
气楼
qì lóu
米仓屋顶上通气的小楼。 -
气尽
qì jìn/jǐn
1.生气消失。 2.呼吸停止。 -
气听
qì tīng
谓根据当事人的呼吸缓促听察狱讼。 -
气志
qì zhì
指精神﹑意志。 -
气冷
qì lěng
1.用空气而不用任何中间介质(如水和油)冷却[内燃机]气缸。2.用空气冷却。3.用气体作冷却剂。 -
气密
qì mì
1.不漏(透)气,防止气体的进入或破坏作用。 2.紧密不漏气或接近不漏气。 -
气氛
qì fēn
1.指显示吉凶的云气。 2.指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
气孔
qì kǒng
1.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2.昆虫的呼吸孔。3.金属铸锭和铸件中的孔。4.接受或放出空气的孔。 -
气刚
qì gāng
1.脾气火爆。 2.指性格刚直。 -
气笛
qì dí
利用机械方法使气体或蒸气发生强烈振动的发声器。用来向远处发送信号或发生超声。 -
气断
qì duàn
犹言魄力。 -
气干
qì gān/gàn
1.气血和躯体。 2.气魄和才干。 -
气动
qì dòng
1.利用撞击作用或转动作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的。如:气动控制阀。2.空气动力的。如:气动弹道。 -
气翳
qì yì
阴霾之气。 -
气厥
qì jué
犹昏厥。 -
气矜
qì jīn/qín/guān
犹气势。 -
气喘
qì chuǎn
1.呼吸急促。 2.医学名词。亦称哮喘。患者感觉呼吸时很费力﹐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引起。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 -
气恨
qì hèn
1.生气:愤恨。 2.嫉妒怨恨。 -
气祲
qì jìn
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 -
气朔
qì shuò
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曰:'挈壶氏掌悬壶。'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郑氏《毛诗笺》曰:'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左氏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 -
气流
qì liú
1.流动的空气。 2.由肺的膨胀或收缩而吸入或呼出的气﹐是发音的动力。 -
气禁
qì jīn/jìn
一种以运气为特征的咒术。 -
气羸
qì léi
体质衰弱。 -
气略
qì lüè
气魄和谋略。 -
气邪
qì xié/yá/yé/yú/xú
即邪气。 -
气品
qì pǐn
1.指万物。 2.指人的气派和品貌。 -
气晕
qì yùn/yūn
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
气命
qì mìng
犹性命。 -
气苦
qì kǔ
1.生气苦恼。 2.犹委屈。 -
气分
qì fēn/fèn
1.旧谓人和物所受元气的分限。 2.引申为气息;气质。 3.身分﹐体面。 -
气球
qì qiú
一种轻于空气的无动力装置的航空器。由气囊和吊在气囊下的吊篮或吊舱组成。气囊内充灌轻于空气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或氦气),凭借空气的浮力升空。吊篮或吊舱用以放置仪器设备,有的可乘人。分两类:(1)自由气球。升空后不受约束,随风飘移;(2)系留气球。靠地面绞盘车收放绳索控制升降。可用于大气探测、跳伞训练、通信和电视广播的中继站等。 -
气泡
qì pào/pāo
气体在液体﹑固体的内部或表面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 -
气拍
qì pāi
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亦指旧时官员问案时用的惊堂木。 -
气愤
qì fèn
1.生气愤恨。 2.情绪激愤。 -
气长
qì cháng/zhǎng
犹言争气。 -
气疫
qì yì
谓染疫气而得病。 -
气重
qì zhòng/chóng
气性大。 -
气沮
qì jǔ/jù
犹气馁。 -
气貌
qì mào
1.谓描述气势﹑形貌。 2.气度﹐风貌。 -
气性
qì xìng
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2.气质;性情。 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4.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
气囊
qì náng/nāng
1.鸟类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由薄膜构成的许多小囊﹐分布在体腔内各个器官的空隙中﹐有些气囊在皮下或骨的内部。气囊和肺相通﹐能协助肺进行呼吸﹐并有调节体温﹑减少肌肉间的摩擦等作用。 2.用涂有橡胶的布等做成的囊﹐里面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多用来做高空气球或带动飞艇上升。 -
气锅
qì guō
一种产于云南的砂锅,中间有管子通至锅底但不伸出锅外,烹调时将食物置于管周围,把砂锅放锅中蒸煮,通过从管子进入砂锅的蒸气蒸熟食物。如:气锅鸡。 -
气懑
qì mèn
气闷。 -
气团
qì tuán
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较为一致的大范围空气团块。其范围常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厚度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是空气长期受较为单一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当气团移入另一环境时,受新环境下垫面的影响,就逐渐改变原有的物理特性,称为“变性气团”。 -
气粗
qì cū
1.脾气暴躁。 2.气盛:气壮。 -
氛气
fēn qì
1.阴霾﹐雾气。 2.尘烟。 3.凶邪之气。 -
气意
qì yì
1.气概﹐意志。 2.风度神态。 -
气望
qì wàng
声望。 -
气根
qì gēn
植物学名词。由植物茎或叶的部分所生出的根﹐部分或全部露出地面﹐常带绿色﹐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和养分。玉蜀黍﹑榕树等即有气根。 -
气褊
qì biǎn
谓气性偏狭。 -
气土
qì tǔ
犹风土。 -
气缸
qì gāng
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 -
气咽
qì yān/yàn/yè
呼吸阻塞。 -
气枪
qì qiāng
利用压缩空气发射铅弹的器械﹐多用来打鸟。 -
气绝
qì jué
死亡。如:三姑娘刚到,老太爷就气绝了。 -
气压
qì yā/yà
即“大气压”。 -
气诀
qì jué
指方士用于祝祷的口诀。 -
气宇
qì yǔ
也作“器宇”。气概风度:气宇轩昂|气宇不凡。 -
气穴
qì xué
1. 经穴名。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腹泻等。直刺1-1.5寸。灸3-5壮或5-10分钟。 -
气母
qì mǔ
1.元气的本原。 2.虹的别名。参阅宋陶谷《清异录.天文》引《博学记》。 -
气馁
qì něi
丧失信心和勇气: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
气凑
qì còu
呼吸急促。 -
气谊
qì yì
义气情谊。 -
气状
qì zhuàng
1.仪表﹐风采。 2.景象。 -
气派
qì pài
指人的魄力气度或某些事物所表露的气势:这人有气派|这排建筑有气派。 -
气节
qì jié
①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民族气节|革命气节。②时令;节令:气节变换。 -
气旋
qì xuán/xuàn
即“低气压”。 -
气识
qì shí/zhì
气量和见识。 -
气度
qì dù/duó
指人的气魄和风度:气度不凡|要有男子汉的气度。 -
气眼
qì yǎn
1.铸件内部的空洞,是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卷入的空气造成的。2.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用来使空气或其他气体通过的孔。 -
气象
qì xiàng
①景象;状态:一片新气象。②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统称。如大气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力的高低、空气湿度的大小、大气的运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及由此而产生的云、雾、雨、雪、霜等。其变化过程,既可带来雨水和温暖,造福人类,也可造成酷暑、严寒,以至旱、涝、风、雹等灾害。 -
气炎
qì yán
同"气焰"。 -
气塞
qì sāi/sài/sè
气息堵塞。形容极度气愤。 -
氯气
lǜ qì
"氯"的通称。 -
气骨
qì gǔ/gū
1.指作品的气势和骨力。 2.气概;骨气。 -
气类
qì lèi
1.意气相投者。语本《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2.气质同类者。 -
气忿
qì fèn
1.同"气愤"。 2.身份﹐体面。 -
气泵
qì bèng
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 -
气恼
qì nǎo
1.发怒﹐生气。 2.指气愤﹑恼怒的情绪。 -
气门
qì mén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能开启与关闭。如蝗虫身体两侧有十对气门,前四对吸气,后六对呼气。 -
气岸
qì àn
气概;意气。 -
气韵
qì yùn
气概和韵味。多用于书画文章:气韵不足|气韵不俗。 -
气秀
qì xiù
气质秀美。 -
气圈
qì quān
1.一种可膨胀的橡皮圈,用作垫子以消除骨骼隆突部受到的压力(如预防褥疮)。 2.围绕地球的空气的整体。 -
气浪
qì làng
气体受到外力推动时所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 -
气数
qì shù/shǔ/shuò
1.气运﹐命运。 2.指节气。 -
气合
qì hé/gě
意气相投。 -
气魄
qì pò
①气概魄力:革命气魄|办事气魄。②气势宏伟:建筑有气魄。 -
气急
qì jí
1.呼吸急促。 2.因恼怒而急躁。 -
气孱
qì chán/càn
气质虚弱。 -
气絶
qì jué
1.犹昏厥。 2.谓人受强烈刺激时﹐精神亢奋或紧张到呼吸短暂闭塞。 3.呼吸停止。 -
气口
qì kǒu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
气序
qì xù
1.节气;季节。 2.气候。 -
气窗
qì chuāng
1.通气的窗眼。借指蠹虫蛀的穴孔﹐俗称虫眼。 2.指门窗上部用来通风换气的小窗。 -
气蛊
qì gǔ
1.气愤。 2.亦作"气臌"。腹部肿胀的病症。俗称气臌胀。 -
气概
qì gài
在重大问题上表现的魄力气度:英雄气概|革命气概。 -
气格
qì gé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
气海
qì hǎi
1.经络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经。针灸本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虚弱等症。 2.人体部位名﹐宗气所聚处。膻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 -
气胀
qì zhàng
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的状态。 -
气调
qì tiáo/diào
1.气概﹐风度。 2.气韵﹐才调。 3.语气声调。 -
气应
qì yīng/yìng
1.指神的昭示。 2.气息相应。 -
气瓶
qì píng
储存气体的金属容器。 -
气律
qì lǜ
古代乐理术语。谓乐律和节气相应。 -
气虚
qì xū
指中气不足、元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如疲倦无力、精神不佳、少气懒言、动辄气短、汗出较多、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表示机体功能减退,不一定患有疾病。大多由于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 -
气尚
qì shàng
1.风尚﹐气节。 2.指气度。 -
气运
qì yùn
1.节候的流转变化。 2.气数﹐命运。 -
气和
qì hé/hè/huó/huò/hú
1.气候调和。 2.态度和蔼。 -
气味
qì wèi
1.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2.比喻意趣或情调。 3.指神态。 -
气局
qì jú
气度格局。 -
气息
qì xī
①呼吸时出入的气:气息奄奄。②气味: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③指习性情趣:生活气息|浓厚的乡土气息。 -
气吞
qì tūn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
气血
qì xuè/xiě
1.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气和血。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2.气性。 3.精神﹐精力。参见"气血方刚"。 -
气核
qì hé/hú
指山石。语出晋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
气割
qì gē
用氧-乙炔火焰产生的热能对金属(如钢板、型钢或铜锭)的切割。 -
气胸
qì xiōng
空气积聚于胸膜腔内。因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因胸壁或肺创伤引起者称创伤性气胸﹐因诊断或治疗需要而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内者称人工气胸。 -
气郁
qì yù
心情郁闷。 -
气焊
qì hàn
利用可燃气体燃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最常用的可燃气体为乙炔(c_2h_2)。一般为手工操作,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和修补。 -
气慑
qì shè
气馁;恐惧。 -
气机
qì jī
1.古代军事术语。用兵的关键之一。指将帅的气度﹑决断等。 2.谓天地有规律运行的自然机能。 3.指植物的生机。 4.指行文的气势。 5.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包括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气机发生异常﹐一般有气机不宣﹑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 -
气量
qì liáng/liàng
1.胸怀﹐度量。 2.指气魄。 -
气焰
qì yàn
亦作“气燄”。1.原指开始燃烧、尚未成势的火焰。常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威势、声势。2.指诗文的气势和力量。 -
气温
qì wēn
“大气温度”的简称。气象要素之一。空气的温度。气象台(站)所指的气温,是百叶箱中离地约5米高处的温度表测量到的空气温度,以摄氏温标(°c)表示,它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气温。 -
氧气
yǎng qì
"氧"的通称。 -
气笼
qì lóng/lǒng
圆筒形的竹编物,立于仓库谷物中以通气,防止谷类变质。 -
气化
qì huà
1.指阴阳之气的变化。亦以喻世事的变迁。 2.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3.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之气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中气的升降﹐机枢的开阖等。参阅《素问.灵兰秘典论》。 4.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5.语言学名词。指浊音的清音化。如"病"﹑"动"﹑"共"等字的声母﹐原是古汉语的浊声母﹐演变到现在的普通话成为清声母﹐就是浊音清音化的结果。 -
气厉
qì lì
时疫。 -
气功
qì gōng
中国传统健身术。一种意、气、体结合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包括调身(姿势)、调心(入静)、调息(呼吸)、肢体运动和自我按摩等。分静功和动功。静功有卧、站、坐等姿式。动功为柔和而有节奏的肢体活动和自我按摩等。有医、释、道、儒、武术等五大派别,每派又有若干流派。 -
气势
qì shì
1.指军队的士气和威势。 2.指声势。 3.气概﹐勇力。 4.气焰﹐权势。 5.气象﹐气派。 6.指诗文的气韵或格调。 7.指品质﹐功效。 -
气舆
qì yú
指神仙乘坐的车子。 -
气勇
qì yǒng
犹勇气。 -
气管
qì guǎn
位于喉和肺之间的呼吸通道。上与喉腔连接,下分为左右支气管。 -
气闷
qì mèn/mēn
1.心情烦闷。 2.犹气恼。 3.因空气不畅而憋闷。 -
气力
qì lì
1.体力;力气。 2.指精力。 3.实力;力量。 4.权势﹐势力。 5.才气;才力。 -
气噎
qì yē
气息哽噎。谓气得说不出话。 -
气疾
qì jí
指呼吸系统疾病。 -
气昏
qì hūn
气质昏浊。 -
气纬
qì wěi
1.指云气星象。 2.指占卜云气星象之术。 -
气结
qì jié/jiē
1.呼吸不畅。形容心情郁闷。 2.中医学名词。谓气留滞不行。 -
气盛
qì shèng/chéng
1.气势盛大。 2.犹血气方刚。 -
气垫
qì diàn
可注入空气的橡皮垫子。放在长期卧床病人的受压部位,可减少局部压力,避免发生褥疮。气垫亦可作坐垫。 -
气索
qì suǒ
1.气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2.谓昏厥。 3.勇气丧失﹐精神沮丧。 -
气态
qì tài
物质的气体状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
氢气
qīng qì
"氢"的通称。 -
气田
qì tián
生产可供出售的大量天然气的地区。 -
气劲
qì jìn/jìng
1.气候寒冽。 2.意气傲岸。 3.语气坚定严厉。 -
气禀
qì bǐng
1.即饩廩。俸禄。2.谓受之于气。《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 -
气歇
qì xiē
憩息。 -
气情
qì qíng
指情欲。 -
气色
qì sè/shǎi
①人的面色神态:善观气色|气色难看。②指景象:蓬门气色新。 -
气吼
qì hǒu
发怒吼叫。 -
气轮
qì lún
为五轮之一。即眼的白睛部分。气轮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 -
气煤
qì méi
用于蒸馏法制取煤气的一种煤,一般是烧结烟煤。 -
气短
qì duǎn
1.呼吸短促。 2.志气沮丧。 -
气臌
qì gǔ
见"气蛊"。 -
气质
qì zhì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2.风度;模样。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4.指气体。 -
气筒
qì tǒng
手动的空气泵,用以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一些球类所需的空气。 -
气茂
qì mào
犹气盛。 -
气雄
qì xióng
气魄雄健。 -
气触
qì chù
轻微地触犯。 -
气逆
qì nì
中医术语。谓气上冲而不顺。 -
气脉
qì mài/mò
1.血气与脉息。 2.谓诗文的气势﹑结构﹑脉络。 3.指信息往来﹑联系的渠道。 4.指风气﹐习俗。 5.犹气运。 6.旧时堪舆家称山水走向中的灵气。认为宅基﹑墓地是否灵气所钟﹐足以决定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
氮气
dàn qì
"氮"的通称。 -
水气
shuǐ qì
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 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 3.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 4.指水肿。 -
汗气
hàn/hán qì
出汗时蒸发的热气。 -
江气
jiāng qì
江上的水气或雾气。 -
沤气
òu/ōu qì
火气闷在心里。 -
没气
méi/mò qì
谓停止呼吸,死了。 -
沮气
jǔ/jù qì
丧气,情绪低落。 -
沴气
lì qì
灾害不祥之气。 -
油气
yóu qì
1.微弱的气息。 2.油水。 3.伴随石油从油井中出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
沼气
zhǎo qì
有机物质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一种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因最初发现于沼泽中,故名。 -
治气
zhì qì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
泄气
xiè/yì qì
1.犹放屁。 2.泄劲。 3.出气。 4.讥讽差劲,没有本领。 -
洌气
liè qì
寒气。 -
津气
jīn qì
灵气。 -
活气
huó qì
生气;活力:这里荒无人烟,没有一点~ㄧ车水的车水,插秧的插秧,田里充满了一片~。 -
浊气
zhuó qì
1.谷食之气。 2.人体呼吸时呼出之气和从肛门排出的矢气。 3.指不良风气。 4.俗气。 -
浩气
hào qì
浩然之气;正气:~长存丨~凛然。 -
浮气
fú qì
1.谓浮游的云雾。 2.谓浮躁轻率。 -
海气
hǎi qì
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 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3.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
消气
xiāo qì
平息怒气。 -
煞气
shā/shà qì
出气;发火。 -
煤气
méi qì
通常指以煤为原料经干馏或气化而得的可燃性气体。主要含有氢、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可燃气体;并含有氮、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气体。有焦炉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油煤气等。可作为工业及民用燃料或化工原料。 -
润气
rùn qì
1.光泽。 2.水气。 -
淑气
shū qì
1.温和之气。 2.指天地间神灵之气。 -
淘气
táo qì
①生气: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②顽皮:这孩子太淘气了,老闯祸。 -
淫气
yín qì
1.中医谓妄行之气。 2.淫邪之气。 -
淳气
chún/zhūn qì
淳和之气。 -
清气
qīng qì
1.天空中清明之气。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3.犹冷静,冷清。 4.犹清秀。 5.犹闲气。 -
温气
wēn qì
温暖之气。 -
游气
yóu qì
1.浮动的云气。 2.微弱的呼吸。 3.指残馀的生命。 -
湿气
shī qì
1.潮湿之气。 2.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病症。 -
溢气
yì qì
犹盛气。 -
滞气
zhì qì
郁积之气。 -
漏气
lòu qì
1.在运行中气体通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漏泄。2.[气胎]因自然破裂而走气。 -
潮气
cháo qì
含水分的空气。 -
瀣气
xiè qì
夜间的水气。 -
火气
huǒ qì
①怒气;暴躁的脾气:压不住心头的~。②指人体中的热量:年轻人~足,不怕冷。③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
灏气
hào qì
1.弥漫在天地间之气。 2.正大刚直之气。 -
灰气
huī qì
犹丧气。 -
灵气
líng qì
1.指人对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2.聪慧或秀美的气质。 3.仙人的气质。 4.指仙灵之气。 5.犹王气。 6.指美好的名声。 -
炉气
lú qì
指炉中的香气。 -
炎气
yán qì
暑气。 -
炼气
liàn qì
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 -
烈气
liè qì
1.指太阳的炽热之气。 2.谓气性刚直。 -
烟气
yān qì
1.云烟雾气。 2.燃烧时产生的烟火气。 3.特指吸烟时散发的气味。 -
烦气
fán qì
指浊乱之气。 -
热气
rè qì
1.温热的气体;炎热的空气。 2.犹热情;激情。 3.犹热烈。 -
燥气
zào qì
干燥之气。 -
爱气
ài qì
1.爱惜元气。 2.隐蔽之气。爱,通"薆"。 -
爽气
shuǎng qì
1.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2.谓凉爽之气。 3.豪迈的气概。 4.爽快;干脆。 -
牛气
niú qì
自高自大的傲气:有了钱,他就更牛气起来了。 -
物气
wù qì
指所谓物质性的妖气。 -
狂气
kuáng qì
狂妄自傲的样子。 -
狗气
gǒu qì
喻谄上傲下的习气。 -
狱气
yù qì
1.指冤狱造成的怨气。 2.指刑狱的气色。 -
猛气
měng qì
勇猛的气势或气概。 -
玄气
xuán qì
1.自然界的元气。 2.指阳气或阴气。 3.犹神气,非凡的样子。 -
玉气
yù qì
1.谓祥瑞之气。 2.白色的云气。 -
王气
wáng qì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
理气
lǐ qì
中医指用药物来治疗气滞、气逆或气虚。 -
瑞气
ruì qì
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 -
璧气
bì qì
指璧玉的色泽。 -
生气
shēng qì
①不高兴;发怒:你再闹,我要生气了|别惹老人家生气。②活力;朝气:虎虎有生气|生气勃勃。 -
电气
diàn qì
电①。 -
疯气
fēng qì
1.指关节炎。 2.疯癫的样子。 -
疠气
lì/lài qì
能致疫病的恶气。 -
疫气
yì qì
疫病。 -
疝气
shàn qì
通常指腹股沟部的疝。因小肠通过腹股沟区的腹壁肌肉弱点坠入阴囊内而引起﹐症状是腹股沟凸起或阴囊肿大﹐时有剧痛。也称小肠串气。 -
病气
bìng qì
1.指疾病表现于面部的气色。 2.指病人的气息。 -
痞气
pǐ qì
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 -
痰气
tán qì
1.指精神性疾病。 2.指中风。 -
瘕气
jiǎ/xiá/xiā qì
腹中结块的病象。 -
瘴气
zhàng qì
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之气。 -
瘠气
jí qì
损削元气。 -
瘟气
wēn qì
1.疫疠之气。 2.发霉的气味。 -
癖气
pǐ qì
嗜好和习气。如:这种癖气对健康大大有害。 -
白气
bái qì
1.白色的云气。古人迷信﹐以为是刀兵之象。 2.指水蒸气。 3.雀医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一.杂草》。 -
窝气
wō qì
憋气。 -
益气
yì qì
中医采用的一种补益气虚的治病方法。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羸﹑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 -
盛气
shèng/chéng qì
1.使气势旺盛。 2.指盛大的气势。 3.充满着怒气。 4.指怒气。 5.犹豪气。 -
盭气
lì qì
犹邪气。 -
直气
zhí qì
正气。 -
省气
shěng/xǐng qì
古代星占家观察自然气色以下吉凶祸福。又称望气。 -
真气
zhēn qì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 2.指刚正之气。 3.特指帝王的气象。 -
眼气
yǎn qì
1.眼睛的神色。 2.方言。谓看见美好的事物极为羡慕并想得到。 -
着气
zhuó/zháo/zhāo/zhe qì
犹生气。 -
睿气
ruì qì
犹瑞气。 -
短气
duǎn qì
缺乏自信心;灰心丧气:振作起来,不要说~的话。 -
石气
shí/dàn qì
环绕山石的雾气。 -
破气
pò qì
解除瘴疠之气。 -
硬气
yìng qì
1.方言。刚强;强硬。 2.方言。理直气壮;有骨气。 -
碧气
bì qì
青色的烟霭。 -
碱气
jiǎn qì
1.亦作"鹼气"。 2.卤盐咸腥之气味。 -
祅气
yāo qì
1.旧指凶邪之气。 2.比喻凶灾﹑祸乱。 -
祖气
zǔ qì
1.举行祖祭所须顺应的时日运会。 2.道教谓物因气而化生,因称物之来源为"祖气"。 -
神气
shén qì
1.神妙灵异之气。 2.指道家所谓存养于人体内的精纯元气。 3.精神气息。 4.指神志。 5.神情,神态。 6.指事物的状态﹑状况。 7.风格气韵。 8.神采焕发;有生气。 9.得意;傲慢。 -
祥气
xiáng qì
祥瑞之气。 -
禀气
bǐng qì
天赋的气性。 -
禁气
jīn/jìn qì
谓以运气法施行禁术。 -
禄气
lù qì
食禄之气运。 -
福气
fú qì
指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有~ㄧ~大。 -
秀气
xiù qì
①清秀:姑娘长得秀气|字写得挺秀气。②指器物构造细巧:雕刻十分秀气。 -
秋气
qiū qì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
种气
zhǒng/zhòng qì
指胆量或骨气。 -
积气
jī qì
1.聚积之气;聚积阴阳之气。 2.指云雾之气相积。 -
程气
chéng qì
显露勇气。 -
秽气
huì qì
难闻的气味;臭气。 -
稚气
zhì qì
孩子气。 -
穷气
qióng qì
穷人的骨气。 -
空气
kōng/kòng/kǒng qì
①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等。②气氛:学习~浓厚ㄧ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 -
窍气
qiào qì
指气息。 -
窨气
yìn/xūn qì
犹忍气。 -
笑气
xiào qì
无机化合物。气体﹐无色而微甜。人误吸后﹐则笑不能止﹐故称。 -
笔气
bǐ qì
文章的风格气概。 -
精气
jīng qì
1.阴阳精灵之气。古谓天地间万物皆秉之以生。 2.人的精神元气。 3.清明之气。 4.肾精之气。 5.犹精诚。 6.犹灵气。 -
素气
sù qì
1.白色雾气;迷茫的白光。 2.平素的体气。 -
紫气
zǐ qì
①紫色云气。古人以为祥瑞。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紫气满室|紫气东来。②宝物的光气:紫气排斗牛。 -
累气
léi/lěi/lèi qì
1.犹屏息。 2.谓文句呆滞不流畅。 -
絮气
xù qì
谓文字繁琐晦涩。 -
絶气
jué qì
断气。谓死亡。 -
纯气
chún qì
纯真之气。 -
练气
liàn qì
指习静呼吸以求长生之术。 -
绛气
jiàng qì
赤色霞光。 -
缓气
huǎn qì
恢复正常呼吸(多指极度疲劳后的休息):乘胜追击,不给敌人~的机会。 -
缘气
yuán qì
佛教语。谓缘虑心之气分。 -
缥气
piǎo/piāo qì
青气。 -
缩气
suō/sù qì
收敛气焰。 -
罡气
gāng qì
道教语。刚劲之气。 -
美气
měi qì
1.美丽的云气。 2.方言。得意;高兴。 -
翠气
cuì qì
青绿色的云气。 -
老气
lǎo qì
①老成的样子:别看他年纪小,说话倒很~。②形容服装等的颜色深暗、样式陈旧:她打扮得既不~,也不花哨。 -
聒气
guō qì
犹淘气。 -
肝气
gān qì
①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②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 -
肾气
shèn qì
中医以为五脏各有气﹐肾气为先天之根本﹐关系人的生长发育和寿夭。 -
背气
bèi qì
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突然暂时停止呼吸:婴儿~了,要赶快做人工呼吸ㄧ气得他差点儿背过气去。 -
胎气
tāi qì
1.道教谓自然的正气。 2.中医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气血运行的情况。胎气不顺有恶心﹑呕吐及下肢浮肿等现象。 -
胆气
dǎn qì
胆量和勇气。 -
胃气
wèi qì
1.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胃气充足﹐则脉搏运行正常﹐而全身各器官皆有活力。 2.指脉来和缓有神。 3.泛指胃病。 -
胜气
shèng qì
1.不平凡的气质﹑气度。 2.强盛的气势。 -
胡气
hú qì
1.胡人的气味。 2.狐臭。 -
脏气
zàng qì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
脑气
nǎo qì
犹脑力。亦指智慧。 -
脉气
mài/mò qì
指运行于经脉中之精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 -
脚气
jiǎo/jué qì
①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患者疲劳软弱,小腿沉重,肌肉疼痛萎缩,手足痉挛,头痛,失眠,下肢发生水肿,心力衰竭等。②脚癣的通称。 -
脱气
tuō qì
1.泄气;没有本事。 2.病名。中医谓元气耗损所致。 -
脾气
pí qì
1.脾脏之气。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犹自然界之有五行。五脏之间运行失常﹐则生各种疾病。 2.人的习性。亦借指事物的特性。 3.怒气;容易发怒的性情。 -
腋气
yè qì
即腋臭。 -
腐气
fǔ qì
迂腐之气。 -
腥气
xīng qì
1.鱼﹑虾﹑血等的气味。 2.有腥气。 -
膻气
shān/dàn qì
羊肉的气味。 -
臭气
chòu/xiù qì
难闻的气味,与“香气”相对。如:臭气熏天。 -
舒气
shū qì
1.缓过气来。如:他坐下来歇了一会儿,才慢慢舒气。2.松一口气。如:克服了这个难关,大家才算舒气了。3.解气。如:不要养成发牢骚舒气的怪习惯。 -
色气
sè/shǎi qì
色泽。 -
艾气
ài qì
1.谓如邓艾之口吃。 2.宋龙衮《江南野录》:"﹝韩熙载﹞性好谑浪,有投贽荒恶者,使妓炷艾熏之。俟来,嗅曰:'子之卷轴何多艾气也。'"艾,音近呆。后用为嘲人文字粗恶之典。 -
节气
jié qì
根据昼夜的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参看〖二十四节气〗。 -
花气
huā qì
花的香气。 -
芳气
fāng qì
芬香的气味。常喻美德。 -
苏气
sū/sù qì
方言。谓态度大方,打扮漂亮。 -
英气
yīng qì
1.英武豪迈的气概;锐气。 2.犹豪放。 -
荣气
róng qì
血气。 -
营气
yíng qì
中医指人体中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 -
落气
luò/là qì
1.断气,停止呼吸。 2.气息不足。 -
蒙气
mēng/méng/měng qì
1.古指包围地球外面的大气。 2.犹闷气。 -
蒜气
suàn qì
腋部发出的臭气,狐臭。 -
蒸气
zhēng qì
1.上升的气体。 2.液体或固体(如水﹑汞﹑苯﹑碘)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
蔚气
wèi/yù qì
病气。 -
薄气
bó qì
1.谓阴气相搏。 2.方言。气量小。 -
虎气
hǔ qì
形容有气势: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 -
虚气
xū qì
1.躁盛之气。 2.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 3.谓急促不平的呼吸。 4.假装出来的威风﹑气势。 -
虫气
chóng qì
中医病名。旧谓人体寄生虫可由寒湿气郁结化成﹐故称。 -
虹气
hóng qì
旧指天地的精气。 -
蛊气
gǔ qì
施行诅咒术的邪气。 -
蛮气
mán qì
粗犷悍勇的风气。 -
蛰气
zhé qì
谓冬季闭塞之气。 -
蜃气
shèn qì
1.亦作"蜄气"。 2.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着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 -
蜂气
fēng qì
1.亦作"蠭气"。 2.锋锐之气。亦谓富有锐气。蜂﹐通"锋"。 -
蠢气
chǔn qì
笨拙的气味。 -
血气
xuè/xiě qì
①指元气,精力: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忧虑过度,伤了血气。②血性,骨气:有血气的青年|壮士凡有血气者,莫不抚膺浩叹,指发狂呼。 -
行气
xíng/háng qì
1.道教语。指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的内修功夫。 2.中医指输送精气。 3.指使气血畅通。 4.指行文气势。 -
补气
bǔ qì
中医治疗气虚症的方法。也常用于血虚,因气旺可以生血。也称益气。 -
衰气
shuāi/cuī qì
衰败之气。 -
袭气
xí qì
谓贯通文气。 -
褫气
chǐ qì
谓慑于声威,丧失胆气。 -
西气
xī qì
1.秋气。 2.指秦地的声乐。 -
见气
jiàn/xiàn qì
犹生气。 -
角气
jiǎo/jué qì
斗气。 -
解气
jiě/jiè/xiè qì
消除心中的气愤。 -
詟气
zhé qì
丧气﹐畏惧。 -
言气
yán qì
1.言辞声气。 2.说话生气。指争吵。 -
讨气
tǎo qì
惹气﹔引人生气。 -
词气
cí qì
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
诤气
zhèng qì
竞争好胜的意气。诤﹐通"争"。 -
语气
yǔ/yù qì
1.说话的口气。 2.表示陈述﹑疑问﹑祈使﹑商榷﹑感叹等各别的语法范畴。 -
调气
tiáo/diào qì
1.调养气息身心。 2.和调节气。 -
谱气
pǔ qì
架子。 -
谷气
gǔ/gǔ/yù qì
食物之气。古人谓进食后积聚于人体者。 -
豪气
háo qì
英雄气概;豪迈的气势。 -
贞气
zhēn qì
犹正气。 -
负气
fù qì
赌气:~出走。 -
财气
cái qì
谓获得财利的运气。 -
贫气
pín qì
说个不停,使人厌烦。如:他很贫气。 -
贯气
guàn qì
迷信的人指风水上地脉贯通,认为这样会走好运。 -
运气
yùn qì
①命运:我的运气真好,事事顺利。②机会;机遇:报个名,碰碰运气,说不定录取了。③把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他站在那儿运气,一声不吭。 -
贱气
jiàn qì
卑贱者的气质。 -
贵气
guì qì
1.高贵的或富贵的风度习气。 2.娇贵之气。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