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松” 词语大全
-
二松
èr sōng
福建松溪县的别称。五代南唐置松源县,宋改松溪县,故称。 -
乔松
qiáo sōng
1.高大的松树。 2.古代传说中王子乔和赤松子的并称。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 -
云松
yún sōng
1.高大的松树。 2.白云和松树。古时多为隐居者视作伴侣。 -
五松
wǔ sōng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
侨松
qiáo sōng
王侨(即王子乔)与赤松子的并称。二人皆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偃松
yǎn sōng
常绿小乔木,枝多,大枝伏于地面,末端向上斜。雄花为黄色,雌花为紫色,叶为针状,球形果紫褐色,种子略呈卵形。 -
刳松
kū sōng
指船。 -
发松
fā/fà sōng
1.有趣﹑可笑。 2.轻松;感到轻松。 -
口松
kǒu sōng
谓轻易透露情况或答应别人的要求。 -
哦松
ó/ò/é sōng
唐博陵崔斯立为蓝田县丞,官署内庭中有松﹑竹﹑老槐,斯立常在二松间吟哦诗文,事见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后因以"哦松"谓担任县丞或代指县丞。 -
嘴松
zuǐ sōng
嘴不严,听到、看到一些秘密的事情随意乱说。如:嘴松误事。 -
孤松
gū sōng
单独生长的松树。 -
宽松
kuān sōng
①宽绰;不拥挤:列车开动以后,拥挤的车厢略为~了一些。②宽畅:她听了同事们劝慰的话,心里~多了。③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④宽舒;松快:~和谐的环境。⑤宽裕:日子过好了,手头~了。⑥(衣服)肥大:~衫ㄧ~式的连衣裙。 -
寒松
hán sōng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巴松
bā sōng
气鸣乐器。即“大管”。 -
希松
xī sōng
很平常;不值什么。 -
干松
gān/gàn sōng
〈方〉干燥松散:躺在~的草堆上晒太阳。 -
弄松
nòng/lòng sōng
见"弄耸"。 -
惺松
xīng sōng
1.形容声音轻快。 2.清醒。 3.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手松
shǒu sōng
指随意花钱或给人东西。 -
扫松
sǎo/sào sōng
扫墓。 -
放松
fàng sōng
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由紧变松:~警惕 ㄧ~肌肉ㄧ~学习,就会落后。 -
杉松
shān/shā sōng
1.杉树与松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长白山及吉林山区,为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
杏松
xìng sōng
松树的一种。 -
松亭
sōng tíng
1.松间之亭。 2.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地势险要,为战略要地,宋辽时自燕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的交通要道。 -
松厅
sōng tīng
唐中期监察院礼祭厅的别名。 -
松原
sōng yuán
松树成林的原野。 -
松华
sōng huá/huà/huā
见"松花"。 -
松丸
sōng wán
指松墨。 -
松友
sōng yǒu
以松树为友。谓隐居避世。 -
松髯
sōng rán
指松叶。因其针状如髯,故称。 -
松包
sōng bāo
懦夫;胆小鬼。 -
松箲
sōng xiǎn
用松毛制成的洗涤用具。 -
松垮
sōng kuǎ
结构不紧密:容易松动脱落。 -
松阴
sōng yīn
1.亦作"松荫"。 2.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
松刺
sōng cì/cī
松针。 -
松口
sōng kǒu
1.将咬住的东西放开。 2.不再坚持原来的意见。 -
松骨
sōng gǔ/gū
1.松树的树干。 2.比喻仙风道骨。 -
松关
sōng guān
1.犹柴门。 2.古关名。在阴山。 -
松解
sōng jiě/jiè/xiè
犹解开。 -
松糕
sōng gāo
一种混入空气而变得松软的甜食,通常是通过加入打成胶质状的蛋白或果酱做成。 -
松雪
sōng xuě
1.谓松上积雪。 2.元代书画家赵孟俯号松雪道人,简称松雪。 -
松吹
sōng chuī
谓松风。 -
松萝
sōng luó
1.亦作"松罗"。 2.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 3.借指山林。 4.茶名。因产于安徽省歙县松萝山,故名。 -
松鼯
sōng wú
松鼠。 -
松緑
sōng lǜ/lù
松花绿。 -
松心
sōng xīn
1.松木的中心部分。 2.喻坚贞高洁的节操。 -
松铭
sōng míng
指墓碑。 -
松穰
sōng ráng
见"松瓤"。 -
松腻
sōng nì
谓心绪闲散无聊。 -
松乏
sōng fá
犹松散。 -
松煤
sōng méi
1.指墨。 2.指制墨原料松烟。 -
松槛
sōng jiàn/kǎn
谓松林下楼宇的栏杆。 -
松薪
sōng xīn
1.《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后遂用"松薪"比喻事物历久必变。 2.松柴。 -
松胶
sōng jiāo
指松脂。 -
松格
sōng gé
松树的风格。谓坚贞高洁的风格。 -
松土
sōng tǔ
农活。谓翻松土地。 -
松籁
sōng lài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
松炉
sōng lú
烧松柴的火炉。 -
松风
sōng fēng
1.松林之风。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三国魏嵇康曾作古琴曲《风入松》。 3.指茶。 -
松木
sōng mù
1.木材纹理直,白色或黄色,很耐久,含大量树脂,材质软或硬,白松木很软,而长叶松及相近的种类则很硬。2.指属于落叶松属(Larix)和冷杉属(Abies)的木材。如:松木板。 -
松床
sōng chuáng
松木床。指简陋的床。 -
松花
sōng huā
1.亦作"松华"。 2.松树的花。 3.指松花酒。 4.指松花般的黄色。 5.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6."松花蛋"的省称。参见"松花蛋"。 -
松话
sōng huà
软弱无能的话。 -
松畹
sōng wǎn
谓松林。 -
松肪
sōng fáng
1.松脂。 2.指松肪酒。 -
松扇
sōng shàn/shān
1.亦称"松箑"。 2.一种古扇,据传用柔韧松皮编制而成。一说用水柳皮制成。 -
松粒
sōng lì
松鬣,松针。 -
松嘴
sōng zuǐ
犹松口。 -
松栢
sōng bǎi
见"松柏"。 -
松网
sōng wǎng
指松林。因松枝密聚如网,故称。 -
松社
sōng shè
古代立社种树,为社的标志。以松树作社树的,称为"松社"。 -
松鸡
sōng jī
鸟的一种。嘴像鸡,体有白﹑黄﹑褐﹑黑等杂色斑纹。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松林中。肉可食。 -
松墨
sōng mò
见"松烟墨"。 -
松布
sōng bù
古刀布钱名。战国时燕地松下所铸。钱面上铸有松字,故称。 -
松绑
sōng bǎng
1.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 2.比喻放宽约束限制。 -
松麈
sōng zhǔ
松枝为麈。魏晋时名士常持麈尾以助清谈。 -
松果
sōng guǒ
松树的果穗。木质鳞片组成卵圆形,里面有松子。外壳可作柴烧,火极旺盛。 -
松颷
sōng biāo
见"松飙"。 -
松涛
sōng tāo
风撼松林,声如波涛,因称松涛。 -
松道
sōng dào
松间道路。 -
松楸
sōng qiū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2.特指父母坟茔。 -
松皮
sōng pí
松树皮。古时经制作,可为菜,亦可入药。金朱弁有《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园蔬杂进珍美可喜》诗。 -
松笼
sōng lóng/lǒng
方言。松果。 -
松脱
sōng tuō
松开脱落。 -
松仁
sōng rén
松子里面的仁,芳香可食。 -
松声
sōng shēng
松涛声。 -
松活
sōng huó
轻松。 -
松鹤
sōng hè
1.松与鹤。多比喻标格出众。 2.喻高年﹑高寿。 -
松香
sōng xiāng
1.松林中特有的香味。 2.松脂的别名。 3.指松脂蒸馏后的物质。固体,透明,不溶于水,质硬而脆,淡黄色或棕色。是制造油漆﹑肥皂﹑纸﹑火柴等的工业原料。 -
松变
sōng biàn
谓松树虬枝,姿态万千。 -
松灯
sōng dēng
以松脂作膏油的灯。 -
松篁
sōng huáng
1.松与竹。 2.比喻坚贞的节操。 -
松树
sōng shù
松属(pinus)的植物。 -
松云
sōng yún
青松白云。指隐居之境。 -
松鼠
sōng shǔ
又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著名毛皮兽。体形细长。耳端有黑色簇毛,尾毛长而蓬松。在树上筑巢,嗜食松子、榛子等,也食昆虫和鸟卵。秋季有贮藏食物的习性。中国东北、华北都有分布。 -
松寮
sōng liáo
犹松窗。 -
松台
sōng tái/tāi
犹泉台。 -
松懈
sōng xiè
①松弛懈怠:斗志松懈。②不密切:关系松懈。^ -
松丘
sōng qiū
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浮丘公的并称。 -
松茸
sōng róng
即松蕈。参见"松蕈"。 -
松契
sōng qì/qiè/xiè
比喻长青的友情。 -
松邱
sōng qiū
指坟墓。 -
松毛
sōng máo
松叶的别称。松叶如针,繁盛如毛,故称。 -
松闲
sōng xián
1.犹松宽。 2.轻松;闲适。 -
松窗
sōng chuāng
临松之窗。多以指别墅或书斋。 -
松架
sōng jià
松枝横伸交叉如架。 -
松动
sōng dòng
1.说话口气不再坚持,有馀地。 2.指不再坚持原来的要求﹑做法。 3.原来紧密契合的部件间有了空隙,发生活动现象。 4.放松;舒展。 -
松飙
sōng biāo
松风,松涛。 -
松钗
sōng chāi
松叶。因其双股如钗状,故名。 -
松扃
sōng jiōng
松扉。 -
松祏
sōng shí
用松木制作的神主与以石做的匣。古时庙中木主皆以石匣盛之。 -
松人
sōng rén
方言。溜走;逃走。 -
松节
sōng jié
松树的节心,富油脂,古时常用以照明,又可入药。 -
松湍
sōng tuān
谓松下的水流声。 -
松膏
sōng gāo/gào
松脂。 -
松麝
sōng shè
谓墨香。佳墨用松烟和以麝香制成。 -
松宽
sōng kuān
1.宽松;放松。 2.谓经济宽裕。 3.轻松,不紧张。 -
松羔
sōng gāo
松苗,小松。 -
松泛
sōng fàn
轻松;舒适。 -
松扉
sōng fēi
松门;柴门。 -
松衣
sōng yī/yì
松树上的苔。 -
松蕈
sōng xùn
松菌。又称松茸。菌盖呈伞形,底部呈管状。生长在松树林里,有异香,供食用及药用。 -
松畅
sōng chàng
轻松畅快。 -
松叶
sōng yè/xié
1.松树的叶。 2.指松叶酒。 -
松汁
sōng zhī
松树脂液。 -
松院
sōng yuàn
植松的庭院。 -
松梁
sōng liáng
松木搭的桥。 -
松髓
sōng suǐ
1.松脂。喻指老人眼中分泌物。 2.松脂。指茯苓。旧说松脂入地,化为茯苓。 -
松和
sōng hé/hè/huó/huò/hú
轻巧,不费劲。 -
松气
sōng qì
谓松林的声色气韵。指松林间的雾气清香。 -
松术
sōng shù/shú/zhú
松实和术。古人认为食之可长生。 -
松月
sōng yuè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
松醪
sōng láo
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
松火
sōng huǒ
1.燃松柴的火。 2.照明用的松明。 -
松苞
sōng bāo
松果。 -
松堂
sōng táng
松林间房舍。 -
松滑
sōng huá
谓随便,不可靠。 -
松文
sōng wén
古代良剑名。因剑面有似松木的纹理,故名。 -
松脆
sōng cuì
1.谓声音轻虚清脆。 2.谓食物酥脆味美。 -
松鲈
sōng lú
见"松江鲈鱼"。 -
松散
sōng sàn/sǎn
①散开:钮扣松散。②不紧凑:文章写得太松散。 -
松瓤
sōng ráng
松仁。 -
松黄
sōng huáng
即松花。 -
松坞
sōng wù
生有松树的山丘。 -
松子
sōng zǐ
1.松树的种实。可食。 2.传说中神仙赤松子的省称。 -
松笠
sōng lì
指松树。因其枝叶如笠,故称。 -
松浆
sōng jiāng/jiàng
用松脂或松花﹑松子酿成的酒浆。 -
松蜜
sōng mì
松脂。 -
松液
sōng yè
1.即松脂。 2.指松烟墨汁。 -
松茂
sōng mào
比喻繁盛﹑生机盎然。 -
松筱
sōng xiǎo
1.松与竹。 2.仙人赤松子与隐士荷筱丈人的并称。 -
松开
sōng kāi
1.解开;放开。 2.松散;散开。 -
松荫
sōng yìn
见"松阴"。 -
松下
sōng xià
1.松树之下;松间。 2.古地名。 -
松盖
sōng gài/gě/hé
谓乔松枝叶茂密,状如伞盖。 -
松脂
sōng zhī
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松香和松节油。也称松香﹑松膏﹑松胶﹑松液﹑松肪。 -
松性
sōng xìng
像松柏那样的坚贞秉性。 -
松韵
sōng yùn
松风,松涛。 -
松根
sōng gēn
1.松树的根。 2.手指关节的隐语。 -
松虬
sōng qiú
指松树蟠曲的枝干。 -
松烟
sōng yān
亦作“松煙”。1.松木燃烧后所凝之黑灰,是制松烟墨的原料。2.指墨。3.指松林中的烟云。 -
松瀑
sōng pù/bào
松间瀑布。 -
松公
sōng gōng
称老松树。 -
松磴
sōng dèng
有松树的坂道。 -
松径
sōng jìng
松间小路。 -
松茑
sōng niǎo
即松萝。 -
松江
sōng jiāng
吴淞江的古称。 -
松美
sōng měi
1.松软鲜美。 2.指松软美丽。 -
松厚
sōng hòu
疏松而厚实。 -
松泪
sōng lèi
指松针上的露珠。 -
松菊
sōng jú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
松垄
sōng lǒng
指坟墓。 -
松竹
sōng zhú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 -
松大
sōng dà/dài/tài
松软粗大。 -
松耳
sōng ěr
即松耳石。 -
松瘦
sōng shòu
遒劲挺秀。 -
松乔
sō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的并称。 2.泛指隐士或仙人。 -
松炬
sōng jù
指松明炬。 -
松光
sōng guāng
指松明。 -
松裔
sōng yì
谓松树上的孳生物。 -
松弛
sōng chí
①松散,不紧密:肌肉松弛。②轻松,不紧张:笑能化紧张为松弛|他的表演非常松弛。③放松,不严格:纪律松弛。 -
松筠
sōng yún/jūn
松和竹。松竹皆岁寒不凋,因用以比喻节操坚贞: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松筠之节。 -
松圆
sōng yuán
松缓圆通。 -
松房
sōng fáng
周围植松的房舍。多指僧人居地。 -
松纹
sōng wén/wèn
1.似松木的纹理。 2.歙砚的一种。砚面现似松木纹理,故称。 3.即松纹锞。 -
松椟
sōng dú
古兵器名。属矛类。《释名.释兵》:"松椟,长三尺,其矜宜轻,以松作之]。椟,速椟也,前刺之言也。"一说即矛。参阅《释名疏证补》。 -
松门
sōng mén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2.指松门山。 3.指松门峡。 -
松虎
sōng hǔ
即松毛虫。 -
松影
sōng yǐng
松树的树阴。 -
松簧
sōng huáng
谓风吹松林,松如簧作响。指松涛。 -
松爽
sōng shuǎng
轻松畅快。 -
松塔
sōng tǎ
方言。指松球。 -
松劲
sōng jìn/jìng
放松;懈怠。 -
松明
sōng míng
山松多油脂,劈成细条,燃以照明,叫"松明"。 -
松缓
sōng huǎn
弛缓,缓和。 -
松石
sōng shí/dàn
1.松与石。 2.借指山林。 3.松的化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
松龛
sōng kān
古代立社树,祀神主。夏以松为社树,因以"松龛"代指夏代神主。 -
松落
sōng luò/là
松散垂落。 -
松凫
sōng fú
南方的一种野鸭名。 -
松桢
sōng zhēn
植物名。 -
松放
sōng fàng
1.犹放松。谓有一定活动馀地。 2.谓松口;改口。 -
松津
sōng jīn
松浆酒。 -
松紧
sōng jǐn
松或紧的程度。 -
松狗
sōng gǒu
松鼠的别名。 -
松隧
sōng suì
陵墓,墓地。 -
松轩
sōng xuān
植有松树的住所。 -
松蒿
sōng hāo
1.长在坟地上的松树与蒿草。借指坟墓。 2.植物名。也叫糯蒿。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对生,花单生,生于山地草坡。可入药,能清热利湿。 -
松溜
sōng liū/liù
谓花钱出手大方。 -
松梯
sōng tī
谓以松树枝或根为天然阶梯。 -
松柹
sōng shì/fèi
削松树斫下的细片。 -
松雨
sōng yǔ/yù
水降松林,雨声如涛,称为松雨。 -
松罗
sōng luó
风"松萝"。 -
松腴
sōng yú
1.指松脂。旧谓炼服之可以长生。 2.指松烟墨。 3.茯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
松斋
sōng zhāi
指山林别墅或隐者房舍。 -
松壑
sōng hè
生有松树的山谷。 -
松手
sōng shǒu
放开手。 -
松陵
sōng líng
1.吴淞江的古称。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吴江县东流与黄浦江汇合,出吴淞口入海。 2.吴江县的别称。 -
松帐
sōng zhàng
谓犹如帐幕的松林。 -
松槚
sōng jiǎ
1.松树与槚树。 2.松﹑槚二树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称。 -
松软
sōng ruǎn
松散绵软。 -
松珠
sōng zhū
松上露珠。 -
松针
sōng zhēn
松树的叶。叶状似针,故称。 -
松殿
sōng diàn
1.高大华美的屋宇。 2.指周围植松树的殿阁。 -
松柏
sōng bǎi/bó/bò
1.亦作"松栢"。 2.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
松粉
sōng fěn
即松花粉。 -
松墙
sōng qiáng
指密植成行的松树。 -
松桷
sōng jué
松木做的方椽子。 -
松阡
sōng qiān
植有松树的墓地。 -
松峤
sōng jiào/qiáo
坟墓,坟地。峤,山岭。 -
松椿
sōng chūn
松树与椿树。喻高寿。 -
松音
sōng yīn
松涛声。 -
松箑
sōng shà
见"松扇"。 -
松栋
sōng dòng
指华屋。 -
松盆
sōng pén
旧时京师祭岁以松枝燎院的习俗。 -
松鬣
sōng liè
指松针。 -
松实
sōng shí
松子。 -
松庭
sōng tíng
植松的庭院。指幽静的住所。 -
松慢
sōng màn
松散,不紧密。 -
松标
sōng biāo
松树梢头。 -
松棚
sōng péng
1.用松树枝叶搭的棚舍。 2.蓬乱貌。 -
松球
sōng qiú
松树的果穗,多为卵形,由木质鳞片组成,里面有松子。 -
松屑
sōng xiè
指松子,松实。 -
松瘫
sōng tān
犹软瘫。 -
松快
sōng kuài
轻松爽快。 -
松碎
sōng suì
指路面铺路的碎石料粉碎后散放在各处。 -
枯松
kū sōng
1.枯槁的老松。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
栝松
guā/tiǎn sōng
1.亦称"栝子松"。 2.松的一种,叶为三针。 -
桥松
qiáo sōng
高大的松树。桥,通"乔"。 -
梦松
mèng sōng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裴松之注引《吴书》:"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
棵松
kē sōng
五粒松。 -
楼松
lóu sōng
枝叶如盖,呈层叠状的松树。 -
武松
wǔ sōng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勇猛刚烈,曾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杀死张都监。为逃避缉捕,改行者打扮,绰号行者。后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反对接受朝廷招安。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形象。 -
水松
shuǐ sōng
1.藻类植物。可入药。 2.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植物。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
油松
yóu sōng
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十分粗硬。球果卵形,种子有翅。在中国东北南部、黄河流域或四川北部,大多组成单纯林。木材质硬,富含松脂。松树节、针叶和花粉可入药。种子榨油,能供食用或工业用。 -
涧松
jiàn sōng
见"涧底松"。 -
烟松
yān sōng
云烟中的苍松。 -
疏松
shū sōng
宽松;松散。 -
珑松
lóng sōng
1.同"茏葱"。花木繁茂貌。 2.凉爽貌。 -
珠松
zhū sōng
首饰名。步摇等的俗称。 -
瓦松
wǎ/wà sōng
草名。生屋瓦上或深山石罅里。叶厚,细长而尖,多数重叠,望之如松,故名。可入药。又称昨叶荷草。 -
盘松
pán sōng
天然或人工结扎的枝干盘屈的松树。 -
瞢松
méng/měng sōng
犹瞢腾。 -
硬松
yìng sōng
一种松树(如长叶松或北美油松),具坚硬的木材和往往2或3针一束的叶;亦指硬松的木材。 -
科松
kē sōng
修剪松树繁枝。 -
稀松
xī sōng
1.极为松散。引申指马虎﹑差劲或不严格。 2.轻松不费劲;无关紧要。 -
稚松
zhì sōng
1.亦作"穉松"。 2.小松树;松树苗。 -
笼松
lóng/lǒng sōng
蓬松散乱的样子。 -
肉松
ròu sōng
特色肉制品。将瘦猪肉切碎,煮透蒸酥,加糖、酱油、葱、姜、茴香、红糟、猪油等调料,焙煎,脱水,炒松制成。较著名的有太仓肉松和福建肉松。前者纤维长,耐咀嚼,糖脂含量低,味咸鲜美。后者由于文火蒸酥时间长,糖脂及红糟含量大,故味香色红,入口即化,但不耐久藏。现较受欢迎的为含脂肪少的台湾肉松。 -
肥松
féi sōng
渗出松脂的松枝。 -
脂松
zhī sōng
松树的一种。 -
蒙松
mēng/méng/měng sōng
迷茫貌。 -
蓬松
péng sōng
形容草﹑须发﹑绒毛等松散杂乱。 -
贞松
zhēn sōng
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