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智” 词语大全
-
二智
èr zhì
佛教语。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 -
上智
shàng/shǎng zhì
1.上等智慧。 2.指大智之人。 -
不智
bù zhì
1.缺乏才智;不聪明。 2.不知。 -
中智
zhōnɡ zhì
1.亦作"中知"。 2.中等才智。 -
事智
shì zhì
运用智慧。 -
云智
yún zhì
高远的智虑。 -
亲智
qīn/qìng zhì
1.亲身了解,直接知道。 2.接近有知识的人。 -
仁智
rén zhì
1.仁与智。 2.仁爱而多智。 -
伐智
fá zhì
夸耀自己的才智。 -
众智
zhòng zhì
众多有才智的人。 -
余智
yú zhì
1.充足的智慧。 2.指小谋略﹑小手段。 -
俊智
jùn zhì
智慧过人。 -
偏智
piān zhì
谓才智有所偏,才智不足。 -
养智
yǎng zhì
1.亦作"养知"。 2.培养智慧;涵养心智。 -
冥智
míng zhì
玄奥的智慧。 -
凡智
fán zhì
平庸的智能。 -
叡智
ruì zhì
见"叡知"。 -
夙智
sù zhì
见"夙知"。 -
圣智
shèng zhì
1.亦作"圣知"。 2.谓聪明睿智﹐无所不通。亦指具有非凡的道德智慧者。 -
大智
dà zhì
1.大智慧。 2.有大智慧的人。 -
天智
tiān zhì
1.天赋的智慧。 2.美玉名。 -
寡智
guǎ zhì
1.亦作"寡知"。 2.缺少智慧。 -
小智
xiǎo zhì
小智慧;小聪明。 -
并智
bìng zhì
犹全知。 -
开智
kāi zhì
开启智慧。 -
弃智
qì zhì
1.亦作"弃知"。 2.道家谓屏弃聪明智巧。 -
张智
zhāng zhì
1.同"张致"。 2.主见。 -
弱智
ruò zhì
智力低于正常水平。 -
役智
yì zhì
运用心智。 -
徇智
xùn zhì
犹敏慧。徇,通"侚"。 -
心智
xīn zhì
1、思考能力;智慧:启迪~。2、心理;性情:~健康|陶冶~。 -
忠智
zhōng zhì
忠诚而有才智。亦指忠智之人。 -
急智
jí zhì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来的应付办法。 -
性智
xìng zhì
禀赋才智。 -
悲智
bēi zhì
佛教语。谓慈悲与智慧。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
意智
yì zhì
1.犹心计;主见。 2.犹智慧。 -
愚智
yú zhì
1.亦作"愚知"。 2.愚者与智者。 3.愚笨与聪明。 4.谓似智而实愚。 -
慧智
huì zhì
聪慧机智。 -
戢智
jí zhì
谓不露聪明才识。 -
才智
cái zhì
1.亦作"才知"。 2.才能和智慧,才能和智谋。 -
故智
gù zhì
以前用过的计谋。 -
敏智
mǐn zhì
聪敏机智。 -
晩智
wǎn zhì
谓智慧发育较迟。 -
斗智
dǒu/dòu zhì
用智谋争胜。 -
旌智
jīng zhì
发挥智慧。 -
无智
wú zhì
1.谓不运用其智。 2.愚蠢,无知。 -
早智
zǎo zhì
早慧。 -
明智
míng zhì
通达事理,有远见:明智的选择。 -
智灯
zhì dēng
佛教语。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
智短
zhì duǎn
智虑短浅;见识浅薄。 -
智効
zhì xiào
1.亦作"智效"。 2.智能足以担当;以智能效力。语出《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智昏
zhì hūn
1.亦作"智惛"。 2.神智迷乱;胡涂。 -
智才
zhì cái
才智。智慧和才能。 -
智山
zhì shān
佛教语。比喻超妙的大智慧。 -
智敏
zhì mǐn
才智敏捷。 -
智珠
zhì zhū
谓智慧圆妙,明达事理。 -
智学
zhì xué
指文化﹑科学的各门学科。 -
智局
zhì jú
明智与器量。 -
智虫
zhì chóng
龙的别名。 -
智略
zhì lüè
才智与谋略。 -
智照
zhì zhào
1.佛教语。谓智慧遍照。 2.泛指智慧明察。 -
智育
zhì yù
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中国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
智剑
zhì jiàn
见"智慧剑"。 -
智人
zhì rén
1.有智慧的人。 2.新人的分类名称。近十几年来,根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一般认为古人和新人没有种的差别,而只是亚种的差别;因此,古人和新人同属智人。称古人为早期智人;称新人为晩期智人。晩期智人通常也称作现代人。 -
智惛
zhì hūn/mèn
见"智昏"。 -
智火
zhì huǒ
见"智慧火"。 -
智囊
zhì náng/nāng
比喻多智谋的人。特指专为出谋划策的人:智囊团|智囊班子|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囊”。 -
智地
zhì dì/de
1.智士聚积之处。 2.佛教指实证真理的境界。 -
智筭
zhì suàn
见"智算"。 -
智利
zhì lì
南美洲西南部国家。临太平洋。面积74.18万平方千米。人口1403万(1994年)。首都圣地亚哥。南北长达4330千米,宽仅64~400千米,为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在安第斯山脉西麓,多火山、地震。从北向南依次为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经济以矿业为主体。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重要渔业国和鱼粉出口国。 -
智臣
zhì chén
智谋之臣。 -
智者
zhì zhě
对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一批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的统称。他们传授论辩、修辞和语法等技能,并在哲学上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由于他们能辩善言以及少数智者有诡辩倾向,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词。 -
智琼
zhì qióng
仙女名。 -
智见
zhì jiàn/xiàn
智慧与见识。 -
智永
zhì yǒng
陈、隋间书法家,僧人。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家于山阴永欣寺,人称永禅师。王羲之七世孙。擅正书、草书,时求书者多,门槛为破,遂裹以铁,号“铁门限”。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石刻本存世。 -
智障
zhì zhàng
即弱智。 -
智力
zhì lì
①才智和勇力: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单靠一二个人的智力是不够的。②也称“智能”、“智慧”。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心理学家对智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较多的人认为,智力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
智叟
zhì sǒu
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似智巧而实际不然的人物。见《列子.汤问》。 -
智将
zhì jiāng/jiàng
足智多谋的将领。 -
智商
zhì shāng
“智力商数”的简称。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是智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若智商等于100,表示智力属中等水平,智商越高的儿童越聪明。 -
智炬
zhì jù
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
智变
zhì biàn
机智而能应变。 -
智计
zhì jì
计谋;智谋。 -
智曹
zhì cáo
政府中管理文化教育的部门。 -
智算
zhì suàn
1.亦作"智筭"。 2.犹谋划,计谋。 -
智教
zhì jiào/jiāo
犹智育。 -
智术
zhì shù/shú/zhú
1.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2.才智与计谋;智慧与权术。 -
智用
zhì yòng
谓智慧的运用。 -
智性
zhì xìng
1.犹理性。 2.佛教语。指真性。 -
智虑
zhì lǜ
1.智谋;谋划。 2.指智慧与思虑。 -
智谞
zhì xū
才智;智谋。 -
智龄
zhì líng
“智力年龄”的简称,也称“心理年龄”。标志智力发展水平的以年龄为单位的尺度。每一年龄的智力,可用该年龄大部分儿童能完成的智力作业题来表示。某儿童在各年龄组完成作业题所得的智龄总和即该儿童的智龄。 -
智器
zhì qì
犹才具。 -
智巧
zhì qiǎo
1.机谋与巧诈。 2.智慧与技巧。 -
智水
zhì shuǐ
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 2.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智效
zhì xiào
见"智効"。 -
智诈
zhì zhà
巧诈。 -
智辨
zhì biàn
见"智辩"。 -
智谋
zhì móu
才智谋略。 -
智光
zhì guāng
1.佛教语。智慧光。 2.泛称智慧的光芒。 -
智故
zhì gù
巧诈;巧饰。 -
智烛
zhì zhú
谓智慧能明察一切,如烛照物。 -
智伪
zhì wěi
智巧伪行。 -
智度
zhì dù/duó
1.谓明智而有器量。 2.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 -
智量
zhì liáng/liàng
1.计策,计谋。 2.智慧与气度。 -
智辩
zhì biàn
1.亦作"智辨"。 2.聪慧与口才。 3.指巧辩。 -
智能
zhì néng/nài
1.智谋与才能。 2.指智力。 -
智牙
zhì yá
即智齿。 -
智狡
zhì jiǎo
犹狡黠。 -
智法
zhì fǎ
智术能法。谓通晓术与能行法治。 -
智惠
zhì huì
见"智慧"。 -
智取
zhì qǔ
用智谋获取或胜过。 -
智禽
zhì qín
雁的别名。 -
智刃
zhì rèn
智慧之刃。比喻敏锐的智力。 -
智钥
zhì yuè/yào
智慧的钥匙。佛教谓智慧能解疑难,故称。 -
智思
zhì sī/sāi
犹智慧,才智。 -
智黯
zhì àn
谓缺乏智慧。 -
智慧
zhì huì
指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人民的智慧|这要靠大家的智慧。 -
智识
zhì shí/zhì
1.犹智力,识见。 2.知识。 -
智士
zhì shì
有智慧或有智谋的人。 -
智名
zhì míng
谓有智谋的名声。 -
智意
zhì yì
智谋;权谋。 -
智调
zhì tiáo/diào
犹智算,智数。 -
智差
zhì chà/chā/chāi/cī
巧慧奸邪。 -
智策
zhì cè
聪明的策略;妙策。 -
智数
zhì shù/shǔ/shuò
谋术;心计。 -
智府
zhì fǔ
指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
智睿
zhì ruì
智慧,聪明。 -
智通
zhì tōng/tòng
明智通达;智慧无碍。 -
智骨
zhì gǔ/gū
用于占卜的龟甲兽骨。 -
智齿
zhì chǐ
口腔中的最后面的臼齿,一般在十八岁到三十岁才长出来,有些人的智齿终生长不出来。也叫智牙。 -
智鉴
zhì jiàn
才智与鉴识。 -
智防
zhì fáng
谓善于料事而又明哲自保。 -
智达
zhì dá
聪慧敏达。 -
智鹢
zhì yì
智慧之船。鹢,水鸟;古画鹢首于船头,故亦称船为鹢。佛教谓智慧能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故称。 -
曲智
qū/qǔ zhì
小智。 -
术智
shù/shú/zhú zhì
1.道术才智。 2.指好用权术之士。 -
机智
jī zhì
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英勇~的战士。 -
权智
quán zhì
1.权变智略。 2.佛教语。观照万法差别以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之智,与实智相对。 -
材智
cái zhì
才能与智慧。 -
杰智
jié zhì
谓才智过人。 -
极智
jí zhì
最高的智慧。 -
氓智
méng/máng zhì
人民的聪明才智。 -
殊智
shū zhì
1.不同的智慧。 2.独特的智谋或聪明。 -
民智
mín zhì
人的聪明才智。 -
浅智
qiǎn/jiān zhì
见"浅知"。 -
淫智
yín zhì
不正当的才智。 -
灵智
líng zhì
智慧。 -
燕智
yàn/yān zhì
指战国时燕太子丹和春秋时晋卿智瑶。 -
爱智
ài zhì
即哲学。 -
独智
dú zhì
1.过人的智能;独特的智慧。 2.自以为聪明。 3.指一己的智慧。 -
獐智
zhāng zhì
模样,神态。 -
理智
lǐ zhì
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 -
琐智
suǒ zhì
犹言小聪明。 -
用智
yòng zhì
1.运用智谋。 2.犹言耍小聪明。 -
畜智
xù/chù zhì
具有智慧。 -
益智
yì zhì
1.亦作"益知"。增益智慧。 2.植物名。 3.龙眼的别名。参见《广雅.释木》。 -
真智
zhēn zhì
佛教语﹐亦称"根本智"﹑"无分别智"。指冥符佛家真理的智慧。 -
睿智
ruì zhì
1.亦作"睿知"。 2.聪慧;明智。 -
神智
shén zhì
1.精神智慧;意识。 2.谓才智卓越。 -
福智
fú zhì
犹福慧。 -
私智
sī zhì
个人的智慧。常与公法相对﹐指偏私的识见。 -
种智
zhǒng/zhòng zhì
佛教语。"一切种智"的省称。 -
积智
jī zhì
1.谓处心积虑。 2.累积智慧。 -
竭智
jié zhì
竭尽智慧。 -
聪智
cōng zhì
聪明才智。亦指聪明而有才智。 -
胆智
dǎn zhì
胆识与智谋。 -
舞智
wǔ zhì
1.亦作"舞知"。 2.玩弄智巧;弄小聪明。 -
色智
sè/shǎi zhì
因有才智而流露的骄矜神色。 -
角智
jiǎo/jué zhì
1.亦作"角知"。 2.犹斗智。较量才智。 -
言智
yán zhì
言语的才智。 -
计智
jì zhì
智谋﹐才干。 -
诡智
guǐ zhì
狡诈的智谋。 -
说智
shuō/shuì/yuè zhì
见"说知"。 -
谋智
móu zhì
智谋。 -
谫智
jiǎn zhì
低下的智能。 -
谲智
jué zhì
狡诈的智谋。 -
象智
xiàng zhì
谓近乎智者。 -
贤智
xián zhì
1.有贤德有才智。 2.贤人智士。 -
运智
yùn zhì
1.运用才智。 2.算计;打算。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