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戒” 词语大全
-
三戒
sān jiè
寓言故事。唐代柳宗元作。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组成。写麋、驴、鼠三种动物初因各种缘故得到保护或受到敬畏,后真相暴露,均被强者杀死。由此反映了现实中种种虚假丑恶势力的本质,并对其提出警告。文字短小精悍而波澜起伏,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
两戒
liǎng jiè
1.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 2.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 3.谓分成不相统属的两部分。 -
五戒
wǔ jiè
1.五种戒令。 2.亦作"五诫"。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3.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行者等。 -
交戒
jiāo jiè
不断告诫。 -
传戒
chuán/zhuàn jiè
佛教谓向信徒传授戒律,举行受戒仪式。参见"五戒"﹑"八戒"﹑"十戒"。 -
佛戒
fó/fú/bì/bó jiè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五百戒等。 -
僧戒
sēng jiè
佛门戒律。 -
儆戒
jǐng jiè
警戒;戒备;戒惧。 -
先戒
xiān jiè
1.预先戒备。 2.开路警戒。 -
兢戒
jīng jiè
谨慎戒惧。 -
八戒
bā jiè
即八关斋。 -
关戒
guān jiè
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
典戒
diǎn jiè
可为规范的戒条。 -
具戒
jù jiè
见"具足戒"。 -
切戒
qiē/qiè jiè
1.务须避免。 2.严肃告戒。 -
刺戒
cì/cī jiè
讥刺告戒。 -
前戒
qián jiè
以往的教训。 -
力戒
lì jiè
极力防止:~骄傲 ㄧ~急躁 。 -
劝戒
quàn jiè
规劝;告诫:在家人的劝戒下,他终于投案自首。 -
勑戒
chì jiè
1.亦作"勑诫"。 2.告戒,训戒。 -
勒戒
lè/lēi jiè
勒令戒毒。如:要求检方将他送去勒戒。 -
受戒
shòu jiè
1.受训戒。 2.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
南戒
nán/nā jiè
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
号戒
hào/háo jiè
古人守夜击鼓传告以相儆戒。 -
后戒
hòu jiè
后人的鉴戒。 -
告戒
gào jiè
同‘告诫’。 -
命戒
mìng jiè
命令与禁令。 -
咎戒
jiù jiè
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
国戒
guó jiè
指治国者应引以为戒的事。 -
垂戒
chuí jiè
1.亦作"垂诫"。 2.垂示警戒。 3.留给后人的训戒。 -
备戒
bèi jiè
1.儆诫。 2.戒备;警戒防备。 -
大戒
dà jiè
1.大法则。 2.重要的鉴戒。 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
天戒
tiān jiè
1.谓上天给予的儆戒。 2.谓天性戒绝某些嗜好﹐如饮酒等。 -
女戒
nǚ jiè
谓对嗜好女色的警戒。 -
官戒
guān jiè
1.告诫官吏。 2.官吏的鉴戒。 -
家戒
jiā jiè
家训;家规。 -
宿戒
sù/xiǔ/xiù jiè
1.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 2.事先警戒。 -
开戒
kāi jiè
原指宗教徒解除戒律,借指一般人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吸烟、喝酒等。 -
徧戒
biàn jiè
普遍告诫。 -
心戒
xīn jiè
佛教语。指戒体。与"戒相"相对。 -
惩戒
chěng jiè
通过惩罚进行警戒:用以惩戒|惩戒群下|进行惩戒。 -
戒道
jiè dào
登程,出发上路。 -
戒警
jiè jǐng
1.亦作"戒儆"。 2.警戒。 -
戒训
jiè xùn
训戒,告诫。 -
戒除
jiè chú
改掉(不良嗜好):~烟酒。 -
戒示
jiè shì
如诫垂示。 -
戒鉴
jiè jiàn
亦作“戒鑑”。警戒;引以为戒。 -
戒门
jiè mén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絶矣,毋复入偃之门!'"后用"戒门"作为富贵骄人的典故。 -
戒规
jiè guī
宗教内部禁止某些行为的条规。 -
戒辖
jiè xiá
准备车辆。 -
戒路
jiè lù
登程,出发上路。 -
戒酒
jiè jiǔ
戒除喝酒的嗜好。 -
戒谨
jiè jǐn
犹戒慎。小心谨慎。 -
戒珠
jiè zhū
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凈﹐如凈明珠。" 2.念珠。 -
戒腊
jiè là/xī
1.亦作"戒蜡"。 2.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 -
戒节
jiè jié
告知节候。谓当令。 -
戒脱
jiè tuō
戒掉。 -
戒牒
jiè dié
见〖度牒〗。 -
戒絶
jiè jué
彻底戒除。 -
戒食
jiè shí
约期共食;招宴。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杨伯峻注:"戒食,谓约期与之共食。" -
托戒
tuō jiè
嘱托﹑告诫。 -
戒途
jiè tú
1.亦作"戒涂"。 2.出发,准备上路。 3.戒备于途。 -
戒烟
jiè yān
1.指戒除吸鸦片烟的嗜好。 2.指戒除吸香烟的嗜好。 -
戒石
jiè shí/dàn
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
戒色
jiè sè/shǎi
以贪图女色为戒。语本《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引申指少年。 -
戒衣
jiè yī/yì
僧尼穿的法衣。 -
戒箍
jiè gū
1.戒指。 2.头箍。 -
戒香
jiè xiāng
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
戒鼓
jiè gǔ
击鼓。 -
戒饬
jiè chì
1.告戒。 2.见"戒方"。 -
戒诗
jiè shī
1.自我警戒的诗。 2.戒除做诗。 -
戒谕
jiè yù
告诫训谕。 -
戒难
jiè nán/nàn/nuó
预防患难。 -
戒碑
jiè bēi
即戒石。 -
戒约
jiè yuē/yāo
1.如戒约束。 2.戒律。 -
戒装
jiè zhuāng
准备行装。 -
戒诲
jiè huì
告诫教诲。 -
戒绝
jiè jué
彻底戒除。如:吸烟有害,还是戒绝为好。 -
戒火
jiè huǒ
1.慎于用火。 2.草名。即景天。 -
戒程
jiè chéng
登程,出发上路。 -
戒禁
jiè jīn/jìn
犹禁令。 -
戒蜡
jiè là/zhà
见"戒腊"。 -
戒速
jiè sù
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 -
戒行
jiè xíng/háng
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2.登程,出发上路。 -
慎戒
shèn jiè
谨慎戒惧。 -
懋戒
mào jiè
黾勉戒慎。 -
戎戒
róng jiè
战备。 -
戒日
jiè rì
语本《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后以"戒日"指卜日。 -
戒具
jiè jù
古代祭祀﹑朝觐﹑会同﹑应接宾客等事应备的陈设器具。 -
戒持
jiè chí
具备。 -
戒方
jiè fāng
1.亦作"戒尺"。亦作"戒饬"。 2.旧时对学童施行体罚的木尺。也可用作镇纸。 -
戒令
jiè líng/lǐng/lìng
警戒的命令;禁令。 -
戒归
jiè guī
登程而归。 -
戒体
jiè tǐ/tī/bèn
佛教指受戒的人所内含的不受邪恶侵染的功能。 -
戒尺
jiè chǐ/chě
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
戒备
jiè bèi
警惕防备以应不测。 -
戒命
jiè mìng
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 -
戒条
jiè tiáo/tiāo
戒律。 -
戒毒
jiè dú
戒除毒瘾:~所。 -
戒心
jiè xīn
戒备之心;警惕心:存有~。 -
戒定
jiè dìng
佛教语。制身为戒,慎心为定。 -
戒惩
jiè chěng
告诫。 -
戒法
jiè fǎ
佛教语。谓如来所制戒律之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后亦泛指戒律。 -
戒业
jiè yè
戒行。 -
成戒
chéng jiè
犹成鉴。 -
戒世
jiè shì
告戒世人。 -
戒忌
jiè jì
①禁忌①。②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 -
戒律
jiè lǜ
多指有条文规定的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犯~ㄧ清规~。 -
戒刀
jiè dāo
旧时僧人所佩带的刀,按戒律只用来割衣物,不许杀生。 -
戒坛
jiè tán
僧徒传戒之坛。 -
戒施
jiè shī
持戒与布施。 -
戒护
jiè hù
犹保重。 -
戒勅
jiè chì
见"戒敕"。 -
戒旦
jiè dàn
1.报晓警睡。 2.黎明。 3.待旦。 -
戒杀
jiè shā
戒除杀生。 -
戒口
jiè kǒu
慎言。 -
戒寒
jiè hán
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 -
戒曙
jiè shǔ
犹戒旦。报晓。 -
戒师
jiè shī
1.授戒之师。 2.为僧尼的通称。 -
戒朝
jiè zhāo/cháo
犹戒晨。 -
戒品
jiè pǐn
佛教语。戒的品类。 -
戒守
jiè shǒu
警戒守卫。 -
戒敕
jiè chì
1.亦作"戒勅"。 2.告戒。 3.即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 -
戒步
jiè bù
止步,却步。 -
戒慎
jiè shèn
警惕谨慎。 -
戒涂
jiè tú
见"戒途"。 -
戒严
jiè yán
国家遇到战争或特殊情况时,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内采取非常措施,如增设警戒、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 -
戒书
jiè shū
1.自我警戒的文字。 2.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
戒勖
jiè xù
告诫勉励。 -
戒劝
jiè quàn
告戒,勉励。 -
戒励
jiè lì
告诫勉励。 -
戒指
jiè zhǐ
(~儿)套在手指上做纪念或装饰用的小环,用金属、玉石等制成。 -
戒惧
jiè jù
警惕和畏惧:~心理。 -
戒期
jiè qī/jī
定期。 -
戒厉
jiè lì
告诫劝勉。 -
戒晨
jiè chén
报晓警睡。 -
戒属
jiè shǔ/zhǔ
告诫嘱咐。 -
戒告
jiè gào
告诫。 -
戒儆
jiè jǐng
见"戒警"。 -
戒子
jiè zǐ
见"戒指"。 -
戒戢
jiè jí
警戒禁止。 -
持戒
chí jiè
遵行戒律 -
摽戒
biào jiè
打击﹑惩戒。 -
敕戒
chì jiè
警诫,教诫。 -
教戒
jiào/jiāo jiè
教导和训戒。 -
敬戒
jìng jiè
警戒;戒备。 -
斋戒
zhāi jiè
古代祭祀,习惯由主祭人先数日沐浴、穿洁净衣服、独居素食戒酒等,表示虔诚,因称:赵王乃斋戒五日。 -
明戒
míng jiè
见"明诫"。 -
昭戒
zhāo jiè
明显地告诫。 -
晨戒
chén jiè
古谓军中夜半击鼓,警告士卒,使准备早起。 -
杀戒
shā jiè
戒杀生;禁止杀生的戒律。 -
极戒
jí jiè
儆戒。 -
检戒
jiǎn jiè
约束警戒。 -
法戒
fǎ jiè
楷式和鉴戒。 -
浄戒
jìng jiè
佛门清净的戒律。 -
清戒
qīng jiè
指禁食酒荤的戒律。 -
灼戒
zhuó jiè
洞鉴。 -
炯戒
jiǒng jiè
也作“炯诫”。明白显著的鉴戒:申之以炯戒|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
熏戒
xūn/xùn jiè
焚香斋戒。 -
犯戒
fàn jiè
违犯戒律。 -
生戒
shēng jiè
养生之戒。 -
申戒
shēn jiè
告诫。 -
畏戒
wèi jiè
畏惧戒惕。 -
登戒
dēng jiè
佛教语。指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 -
九戒
jiǔ jiè
1.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 2.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 -
监戒
jiān/jiàn jiè
鉴察往事,警戒将来。监,通"鉴"。 -
省戒
shěng/xǐng jiè
省察警惕。 -
破戒
pò jiè
1.指受戒僧道违反宗教戒律。 2.泛指违反戒约。 -
示戒
shì jiè
表示儆戒。 -
祗戒
zhī jiè
敬慎。 -
禁戒
jīn/jìn jiè
1.戒备。 2.亦作"禁诫"。指佛教的禁条戒律。 -
秉戒
bǐng jiè
受戒。 -
科戒
kē jiè
修道的戒律﹑法规。 -
策戒
cè jiè
天子策书上的警戒之言。 -
箴戒
zhēn jiè
规劝儆戒。 -
练戒
liàn jiè
佛教语。修练戒行。 -
肃戒
sù jiè
严肃地告诫或警戒。 -
自戒
zì jiè
自我警惕。 -
至戒
zhì jiè
1.亦作"至诫"。 2.犹深戒。 3.最恳切的告诫。 -
规戒
guī jiè
规劝告诫。 -
誓戒
shì jiè
1.约束训戒。 2.约束训戒的言辞。 -
警戒
jǐng jiè
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哨ㄧ加强~。 -
训戒
xùn jiè
见"训诫"。 -
谨戒
jǐn jiè
敬慎戒惧。 -
诒戒
yí/dài jiè
垂诫。 -
诤戒
zhèng jiè
告诫。 -
诰戒
gào jiè
告诫。 -
诲戒
huì jiè
教诲告诫。 -
说戒
shuō/shuì/yuè jiè
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 -
谆戒
zhūn jiè
谆谆告诫。 -
谏戒
jiàn jiè
劝谏告戒。 -
谴戒
qiǎn jiè
1.亦作"谴诫"。 2.谴责告戒。 -
豫戒
yù jiè
1.谓预先有所防备。 2.事先警备。 3.事先警告﹑告诫。 -
责戒
zé/zhài jiè
责罚警戒。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