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德” 词语大全

  • 一德 yī dé
    1.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 2.同心同德。 3.犹一能。 4.谓法令划一。
  • 七德 qī dé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4.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 二德 èr dé
    1.指仁与信。 2.指阴阳二气。因阴阳二气有生养化育之盛德,故称。
  • 三德 sān dé
    1.三种品德。随文而异。 2.即三老。 3.指狐的三种特性。
  • 上德 shàng/shǎng dé
    1.至德;盛德。 2.指帝德。 3.借指帝王。 4.崇尚德行。上,通"尚"。
  • 下德 xià dé
    谓德之下者。
  • 不德 bù dé
    1.不修德行;缺乏德行。 2.不自以为有德。 3.不施恩德。 4.不感激。 5.谦词。帝王自称。 6.丕德,大德。不,通"丕"。
  • 世德 shì dé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2.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
  • 业德 yè dé
    谓修养德性。
  • 丧德 sāng/sàng dé
    1.丧失德行。 2.缺德。
  • 中德 zhōnɡ dé
    1.中正的德行。 2.中等的德行。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 乐德 lè/yuè dé
    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
  • 五德 wǔ dé
    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 亮德 liàng dé
    明德。
  • 人德 rén dé
    人的道德。
  • 仁德 rén dé
    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
  • 介德 jiè dé
    大德。
  • 令德 líng/lǐng/lìng dé
    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 代德 dài dé
    1.谓取代旧朝以治天下之德。 2.战国﹑秦﹑汉时,盛行"五行代德"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附会于皇朝的兴亡。"代德"作为改朝换代的一种说法,后遂具有迷信的色彩。
  • 伐德 fá dé
    1.损害德行。 2.自夸其德。
  • 休德 xiū/xù dé
    美德。
  • 伟德 wěi dé
    犹美德。
  • 伯德 bó dé
    复姓。金代有伯德窊哥。见《金史.忠义传二.伯德窊哥》。
  • 体德 tǐ/tī/bèn dé
    指先天的德性。
  • 余德 yú dé
    犹遗泽。
  • 侔德 móu dé
    谓功德相等。
  • 俊德 jùn dé
    1.才德杰出的人。 2.美德。
  • 俭德 jiǎn dé
    俭约的品德。
  • 修德 xiū dé
    1.修养德行。 2.行善积德。
  • 倍德 bèi dé
    1.背弃恩德。倍,通"背"。 2.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 俷德 fèi dé
    背德。
  • 储德 chǔ dé
    1.蕴蓄的美德。 2.太子的德行。
  • 儁德 jùn dé
    美德。亦指有美德的人。
  • 允德 yǔn dé
    修德,涵养德性。
  • 元德 yuán dé
    大德。
  • 先德 xiān dé
    1.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 2.祖先的德行。 3.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4.有德行的前辈。
  • 光德 guāng dé
    谓显扬有德之人。
  • 入德 rù dé
    进入圣人品德修养的境域。
  • 全德 quán dé
    1.道德上完美无缺。 2.全部特性。
  • 八德 bā dé
    道家谓道的八种界限。
  • 公德 gōng dé
    公共道德:讲~ㄧ社会~。
  • 六德 liù/lù dé
    1.谓人的六种美德。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 3.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
  • 共德 gòng/gōng dé
    大德。共﹐通"洪"。
  • 兴德 xīng/xìng dé
    1.振兴道德。 2.发扬圣德。
  • 养德 yǎng dé
    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养德性。
  • 内德 nèi/nà dé
    1.内禀的德性;自身固有的道德。 2.妇德。多指后妃之德。亦借指后妃。
  • 刚德 gāng dé
    刚健之德,阳刚之道。
  • 冠德 guān/guàn dé
    1.谓道德最高。 2.推崇道德。
  • 冥德 míng dé
    谓上天的恩德。
  • 冲德 chōng dé
    冲和的品德。
  • 凉德 liáng/liàng dé
    1.薄德,缺少仁义。 2.后世多用为王侯的自谦之词。
  • 凤德 fèng dé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后即以"凤德"指德行名望。
  • 凶德 xiōng dé
    1.亦作"?德"。 2.违背仁德的恶行。
  • 刑德 xíng dé
    1.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 2.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
  • 功德 gōng dé
    ①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②指佛教徒行善、诵经念佛、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做~。
  • 勋德 xūn dé
    1.功勋与德行。 2.指有功勋德行的人。
  • 勤德 qín dé
    谓勤于修德。
  • 医德 yī dé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 十德 shí dé
    古称玉有十种特质,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 厚德 hòu dé
    1.犹大德。 2.深厚的恩德。 3.谓施以厚泽。 4.谓深深地感激。
  • 反德 fǎn dé
    1.违背事物的准则。 2.恢复原来的德政。
  • 发德 fā/fà dé
    使道德显扬。
  • 叡德 ruì dé
    圣明之德。古代多用以称颂帝王。
  • 口德 kǒu dé
    说话的道德。谓不出口伤人。
  • 古德 gǔ dé
    佛教徒对年高有道的高僧的尊称。
  • 史德 shǐ dé
    指史家守正不阿的品德。
  • 合德 hé/gě dé
    1.犹同德。 2.汉代美女。赵飞燕之妹。相传其肤滑体香,性醇粹,善音辞。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后为成帝所幸,谓为温柔乡。见《赵飞燕外传》。
  • 吉德 jí dé
    美德;高尚的品德。
  • 同德 tóng/tòng dé
    1.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2.指同德的人。 3.《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同姓则同德。"韦昭注:"同父而生,德姓同者乃为兄弟。"后因以"同德"借指同姓。
  • 名德 míng dé
    1.名望与德行。 2.指有名望德行的人。
  • 君德 jūn dé
    人主的德行或恩德。
  • 含德 hán dé
    1.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 2.怀藏道德。
  • 否德 fǒu/pǐ dé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 听德 tīng dé
    谓听用有德之言。
  • 周德 zhōu dé
    1.周代的德治。 2.忠信的德行。
  • 和德 hé/hè/huó/huò/hú dé
    1.谓惠及百姓之恩德。 2.指事物的妙谛。
  • 咏德 yǒng dé
    歌颂赞叹高尚的品德。
  • 壸德 kǔn dé
    指妇德。
  • 夙德 sù dé
    早成之德。
  • 壹德 yī dé
    谓一心一意。
  • 品德 pǐn dé
    即“道德品质”。
  • 嗣德 sì dé
    继承美德。
  • 嘉德 jiā dé
    美德。
  • 四德 sì dé
    ①见“三从四德”。②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四种道德。
  • 回德 huí dé
    邪恶污秽的品行。
  • 图德 tú dé
    度量德行。图,通"度"。
  • 土德 tǔ dé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2.大地的功德。 3.用称帝后的功德。
  • 圣德 shèng dé
    1.亦作"圣惪"。 2.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
  • 地德 dì/de dé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泽。 2.谓大地赐恩。 3.土地所产之物,指五谷。
  • 坎德 kǎn dé
    《易.说卦》:"坎为水。"又《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坎德,指水就下的性质。因以喻君子谦卑的美德。
  • 坤德 kūn dé
    1.地德。 2.喻指皇后的功德。
  • 大德 dà dé
    1.大功德;大恩。 2.谓品德高尚。 3.指德行高尚的人。 4.大节。 5.佛家对年长德高僧人或佛﹑菩萨的敬称。梵语为"婆檀陀"(bhadanta)。
  • 天德 tiān dé
    天的德性。
  • 失德 shī dé
    过错;罪过;失误。
  • 媲德 pì dé
    谓婚配于有德之人。
  • 夷德 yí dé
    1.谓夷人之性。 2.常德。
  • 女德 nǚ dé
    1.犹妇德。旧指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2.女色。 3.尼姑。
  • 妇德 fù dé
    1.谓妇女贞顺的德行。为妇女四德之一。 2.指妇女的德行。
  • 威德 wēi dé
    声威与德行;刑罚与恩惠。
  • 媛德 yuàn/yuán dé
    女子的美德。
  • 嫔德 pín dé
    犹妇德。
  • 孔德 kǒng dé
    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汉焦赣《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辉光照国。"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绳绳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测已。"一说,孔即"空","孔德"意谓以空为德。
  • 孝德 xiào dé
    尊祖爱亲的品德。
  • 孱德 chán dé
    谓德行浇薄。
  • 安德 ān dé
    巩固德行;安养德行。
  • 守德 shǒu dé
    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
  • 完德 wán dé
    完美的品德。
  • 实德 shí dé
    犹实惠。
  • 宣德 xuān dé
    1.宣扬圣德。 2.显示美德。
  • 宥德 yòu dé
    宽仁之德。
  • 宽德 kuān dé
    宽厚的德政。
  • 容德 róng dé
    1.谓宽容之德。 2.容貌品德。
  • 宿德 sù/xiǔ/xiù dé
    年老有德者。
  • 寡德 guǎ dé
    1.缺少德行的人。亦用为谦词。 2.谓缺少德行。
  • 小德 xiǎo dé
    德行节操之小者。
  • 应德 yīng/yìng dé
    谓应验帝王的德政。
  • 岁德 suì dé
    1.谓土地一年四季滋生万物的功德。 2.岁中德神。
  • 峻德 jùn dé
    1.大德。高尚的品德。 2.大德。厚泽;大恩。
  • 工德 gōng dé
    指妇工。因其为封建礼教规定妇女遵守的"四德"之一,故称"工德"。
  • 巨德 jù dé
    大德,谓品德高洁出众。
  • 市德 shì dé
    市恩。
  • 师德 shī dé
    众德。
  • 帝德 dì dé
    天子的德性。
  • 常德 cháng dé
    谓始终不变的品德。
  • 干德 gān/gàn dé
    1.天德;上天的恩泽。 2.帝王之德。 3.刚健之德。
  • 年德 nián dé
    年龄德行。
  • 康德 kāng dé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 庸德 yōng dé
    1.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 2.指普通人的德行。
  • 建德 jiàn dé
    1.谓建立德行或功业。 2.指建立的功业。 3.谓立有德者为诸侯。 4.刚健之德。建,通"健"。 5.见"建德国"。
  • 强德 qiáng/qiǎng/jiàng dé
    大德,盛德。
  • 归德 guī dé
    1.归附于德政。 2.谓归顺。
  • 德元 dé yuán
    谓德行居于首位,为道德方面的楷模。
  • 德全 dé quán
    德行完备。
  • 德牧 dé mù
    鸟名。
  • 德本 dé běn
    道德的根本。古代以孝为德本。
  • 德业 dé yè
    德行与功业。
  • 德意 dé yì
    布施恩德的心意。
  • 德法 dé fǎ
    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
  • 德庇 dé bì
    德泽恩惠的庇荫。
  • 德碑 dé bēi
    即德政碑。
  • 德星 dé xīng
    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 2.喻指贤士。
  • 德庸 dé yōng
    犹功德,功用。
  • 德礼 dé lǐ
    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朱熹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2.德泽与礼仪。
  • 德慧 dé huì
    道德智慧。
  • 德润 dé rùn
    犹德泽。
  • 德守 dé shǒu
    道德操守。
  • 德器 dé qì
    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 德几 dé jī/jǐ
    1.见"德机"。 2.犹德惠。
  • 德政 dé zhèng
    旧指有仁德的政治措施或政绩。
  • 德基 dé jī
    1.德行的根本。语本《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宋高宗(赵构)的字。
  • 德泽 dé zé/shì
    恩德;恩惠: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德友 dé yǒu
    指以道德相交的朋友。
  • 德义 dé yì
    1.道德信义。 2.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
  • 德便 dé biàn/pián
    犹言惠予方便。旧时对人有所请求时的用语。
  • 德士 dé shì
    宋温州人林灵素,少从浮屠学,苦其师打骂,改当道士。后以方术为宋徽宗所宠,"欲废释氏以逞前憾",请改僧为德士。徽宗采纳其建议,遂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诏废佛。
  • 德化 dé huà/huā
    1.谓以德行感化。 2.犹德教。
  • 德祚 dé zuò
    犹福祚。
  • 德称 dé chēng/chèn/chèng
    贤德的声誉。
  • 德性 dé xìng
    1.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2.品性;品质。 3.方言。指不入眼的模样﹑品行。含有轻蔑意。
  • 德令 dé líng/lǐng/lìng
    施恩德的政令。
  • 德机 dé jī
    1.亦作"德几"。 2.犹生机。
  • 德惠 dé huì
    德泽恩惠。
  • 德施 dé shī
    德泽恩施。
  • 德容 dé róng
    1.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2.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 德曜 dé yào
    1.亦作"德耀"。 2.汉梁鸿妻孟光的字。初,夫妇耕织于霸陵山中,后随夫至吴地,鸿贫困为人佣工,每归,光为具食,举案齐眉,恭敬尽礼。事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为贤妻的典范。
  • 德体 dé tǐ/tī/bèn
    德之体性。
  • 德水 dé shuǐ
    1.黄河的别名。 2.佛教语。谓功德水。
  • 德号 dé hào/háo
    施行恩德的号令。
  • 德宪 dé xiàn
    谓美善之法。
  • 德信 dé xìn/shēn
    恩德与威信。
  • 德人 dé rén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 2.明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 德威 dé wēi
    1.谓以德行威。 2.恩德与威权。
  • 德宿 dé sù/xiǔ/xiù
    即德星。
  • 德云 dé yún
    佛经中人名。善财童子所参的五十三知识之一。
  • 德操 dé cāo
    1.谓有德而能操持。 2.道德操守。
  • 德况 dé kuàng
    犹德赐。谓施恩德。
  • 德心 dé xīn
    仁善之心。
  • 德海 dé hǎi
    佛教语。谓功德宏大如海。
  • 德举 dé jǔ
    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
  • 德度 dé dù/duó
    1.道德法则。 2.道德气度。
  • 德句 dé jù/gōu
    形容词的旧称。
  • 德华 dé huá/huà/huā
    仁德的光辉。
  • 德教 dé jiào/jiāo
    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德寿 dé shòu
    1.见"德寿宫"。 2.宋高宗赵构的代称。
  • 德懋 dé mào
    谓在德行上勉力。
  • 德刑 dé xíng
    恩泽与刑罚。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
  • 德功 dé gōng
    妇德与妇功。旧指妇女应有的贞顺品德和纺织﹑缝纫﹑刺绣等手艺。
  • 德履 dé lǚ
    犹德行。
  • 德声 dé shēng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 2.指美好的声誉。 3.合乎仁德的言谈。
  • 德厚 dé hòu
    1.犹仁厚。 2.谓德泽深厚。参见"德厚流光"。
  • 德望 dé wàng
    品德和声誉:有德望,堪任大事。
  • 德祐 dé yòu
    宋恭帝年号(1275—1276)。
  • 德念 dé niàn
    谓对先圣仁德的怀念。
  • 德宇 dé yǔ
    1.亦作"德?"。 2.德泽恩惠的庇荫。 3.犹气度﹑器量。
  • 德柄 dé bǐng
    指旧时以谦恭为德柄。语本《易.系辞下》:"谦,德之柄也。"孔颖达疏:"言为德之时以谦为用,若行德不用谦,则德不施用。是谦为德之柄,犹斧刃以柯柄为用也。"高亨注:"谦虚始能执德。"
  • 德育 dé yù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学校德育的最重要内容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德邻 dé lín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何晏集解:"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后指有德之人相聚为伴。
  • 德门 dé mén
    有德之家。
  • 德精 dé jīng
    指德星。
  • 徽德 huī dé
    美德。
  • 德选 dé xuǎn
    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
  • 德誉 dé yù
    美好的声誉。
  • 德耀 dé yào
    见"德曜"。
  • 德问 dé wèn
    道德声誉。问,闻,名声。
  • 德类 dé lèi
    犹言道德准则。
  • 德能 dé néng/nài
    德行和才能。
  • 德风 dé fēng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邢昺疏:"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后因称君子为政之德为德风。
  • 德艺 dé yì
    德行与才能。
  • 德藩 dé fān
    语出晋左思《魏都赋》:"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谓以道德为守身的藩篱。亦借指守德之人。
  • 德范 dé fàn
    道德风范。
  • 德虐 dé nüè
    谓赏罚。《国语.越语下》:"德虐之行,因以为常。"韦昭注:"德,有所懐柔及爵赏也;虐,有所斩伐及黜夺也。"一说谓救活人与杀死人。
  • 德量 dé liáng/liàng
    道德涵养和气量。
  • 德薄 dé báo/bó
    德行浅薄。
  • 德绥 dé suí
    谓以恩德安抚。
  • 德素 dé sù
    犹德性,德行。
  • 德茂 dé mào
    谓道德美盛。
  • 德表 dé biǎo
    1.谓有德的表现。 2.道德表率。
  • 德辉 dé huī
    仁德的光辉。
  • 德馨 dé xīn
    德行馨香。语出《书.陈君》:"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德车 dé chē/jú
    指古代帝王所乘五路(辂)中的玉﹑金﹑象﹑木四路(辂)。路,车。
  • 德配 dé pèi
    1.谓德行可与之相比配。 2.旧时尊称人妻。
  • 德言 dé yán
    1.德教;合乎仁德的言论。 2.指妇德,妇言。参见"德言容功"。
  • 德輶 dé yóu
    见"德輶如毛"。
  • 心德 xīn dé
    指人的意识与性情。
  • 德齿 dé chǐ
    指贤德而年高的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 德行 dé xíng/háng
    品德操行:以德行治天下。
  • 德语 dé yǔ/yù
    主要在德国、奥地利及瑞士的部分地区讲的西部日耳曼语。
  • 德音 dé yīn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 德色 dé sè/shǎi
    自以为对人有恩德而表现出来的神色。
  • 德隅 dé yú
    犹言德行方正。语本《诗.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毛传:"抑抑,密也;隅,廉也。"郑玄笺:"人密审于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
  • 德经 dé jīng
    道德的法则,标准。
  • 德赐 dé cì
    犹恩赐。
  • 德让 dé ràng
    《国语.周语下》:"昔史佚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本谓为人的品德应谦让。后即指礼让。
  • 德道 dé dào
    得道,获道。德,通"得"。
  • 德运 dé yùn
    王朝的气运。帝祚。
  • 忠德 zhōng dé
    忠正有德行。亦谓忠正有德行的人。
  • 怀德 huái dé
    1.感念恩德。 2.怀有德行。
  • 恒德 héng dé
    1.语本《易.恒》:"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后用以指恒久不变的德行。 2.久远的恩德。
  • 恩德 ēn dé
    恩惠。
  • 恭德 gōng dé
    1.谦恭的品德。 2.大德。
  • 恶德 è/wù/ě/wū dé
    不良的品德。亦指有不良品德的人。
  • 惭德 cán dé
    因言行有缺失而内愧于心。
  • 慕德 mù dé
    向慕德化。
  • 感德 gǎn dé
    1.为其德行所感动。 2.感激恩德。
  • 慎德 shèn dé
    注重道德修养。
  • 慧德 huì dé
    聪明有德行。
  • 懋德 mào dé
    1.勉行大德。 2.盛德。
  • 懿德 yì dé
    1.美德。 2.特指妇女的美德。
  • 戏德 xì/hū dé
    演戏者的职业道德。
  • 成德 chéng dé
    1.盛德。 2.成年人应有的品德。 3.成就品德。
  • 戴德 dài dé
    感戴恩德。
  • 才德 cái dé
    才能德行。
  • 执德 zhí dé
    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
  • 承德 chéng dé
    蒙受德泽。
  • 报德 bào dé
    对受到的恩德予以报答:以德~。
  • 抱德 bào dé
    持守德行。
  • 拉德 lā dé
    1.辐射吸收剂量的单位,1拉德等于1克物质吸收100尔格能量(1千克物质吸收0.01焦耳能量),等于0.01戈瑞。
  • 拜德 bài dé
    拜谢恩德;礼拜大德。
  • 损德 sǔn dé
    有损道德的行为。
  • 揆德 kuí dé
    度量人的品德。
  • 播德 bō dé
    施行德泽。
  • 政德 zhèng dé
    1.政事和德行。 2.端正的德行。
  • 效德 xiào dé
    报效恩德。
  • 文德 wén dé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 方德 fāng dé
    犹常德。遵循正道之德。
  • 施德 shī dé
    给予恩惠。
  • 旌德 jīng dé
    表彰有德之人。
  • 无德 wú dé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 2.指无德行之人。 3.不用感恩。 4.见"无德而称"。 5.见"无得"。
  • 日德 rì dé
    谓太阳照育万物的德性。旧时用以歌颂帝王之德。
  • 旧德 jiù dé
    1.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 2.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3.昔日的德行善绩。
  • 时德 shí dé
    指当时有美德之人。
  • 昌德 chāng dé
    盛德。
  • 明德 míng dé
    1.光明之德;美德。 2.指才德兼备的人。 3.彰明德行。
  • 昏德 hūn dé
    昏乱而无仁德;恶德。
  • 昭德 zhāo dé
    1.明德;美德。 2.宣扬美德。 3.汉代雅舞名。汉文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见《汉书.礼乐志》。又五代后晋天福五年,诏有司复修正至朝会二舞之制,以文舞为《昭德》之舞,武舞为《成功》之舞。见《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晋昭德成功舞歌》引《唐馀录》。
  • 显德 xiǎn dé
    1.谓显明的美德。 2.指有显德者。
  • 暴德 bào dé
    谓以暴虐为德。
  • 曜德 yào dé
    1.光大德泽。 2.北齐武成帝后宫女官名称。
  • 有德 yǒu dé
    1.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 2.指有德行的人。
  • 木德 mù dé
    1.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 末德 mò dé
    《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后因以"末德"谓战争。
  • 材德 cái dé
    才与德。
  • 树德 shù dé
    施行德政;立德。
  • 校德 xiào/jiào dé
    衡量德行。
  • 棐德 fěi dé
    指不道德的事。棐,同"非"。
  • 植德 zhí dé
    立德。
  • 椒德 jiāo dé
    后妃的美德。
  • 欣德 xīn dé
    犹好德﹐好善。
  • 欺德 qī dé
    谓以外力矫拂人的本性。
  • 正德 zhèng dé
    1.端正德行。 2.纯正的道德。
  • 武德 wǔ dé
    1.武道。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如平定祸乱等。 2.指《武德舞》。
  • 母德 mǔ dé
    人母的德性。
  • 毓德 yù dé
    修养德性。
  • 比德 bǐ dé
    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 2.同心同德。
  • 民德 mín dé
    1.民众的道德。 2.指有德之人。 3.犹民力。
  • 水德 shuǐ dé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
  • 污德 wū dé
    卑污的品行。
  • 沈德 shěn/chén dé
    1.亦作"沉德"。 2.谓丧失道德。
  • 洪德 hóng dé
    大德。
  • 流德 liú dé
    流布恩德。
  • 浴德 yù dé
    修养德性。
  • 火德 huǒ dé
    1.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 2.火的功能。 3.指热力。 4.称南岳之神。
  • 淑德 shū dé
    美德。
  • 淫德 yín dé
    1.放荡。 2.引申为灾祸。
  • 淳德 chún/zhūn dé
    1.亦作"湻德"。 2.淳厚的德行。
  • 清德 qīng dé
    高洁的品德。
  • 温德 wēn dé
    文治之德。
  • 溢德 yì dé
    过分﹑不合情理的行为。
  • 潜德 qián dé
    谓不为人知的美德。
  • 灵德 líng dé
    神灵的恩德。
  • 炎德 yán dé
    犹火德。
  • 烁德 shuò dé
    盛德;美德。
  • 熙德 xī dé
    剧本。法国高乃依作于1636年。西班牙骑士罗德里克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在决斗中杀死了未婚妻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迫于同样原因,请求国王处死罗德里克。国王因罗德里克击溃入侵之敌,成为民族英雄,乃说服施曼娜,并成全了他们的婚姻。
  • 琴德 qín dé
    谓琴音所表现的雅正之德。
  • 爽德 shuǎng dé
    失德。
  • 狸德 lí dé
    谓狐狸之性。《庄子.徐无鬼》:"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成玄英疏:"执守情志﹐唯贪饱食﹐此之形质﹐德比狐狸﹐下品之狗。"陆德明释文:"'是狸德也'谓贪如狐狸也。"一说﹐狸德指猫捕鼠饱而止的本性。郭庆藩集释引清俞樾曰:"《广雅.释兽》:狸﹑猫也。猫之捕鼠﹐饱而止矣﹐故曰是狸德也。"
  • 玄德 xuán dé
    1.指潜蓄而不着于外的德性。 2.指自然无为的德性。 3.天德。
  • 率德 shuài/lǜ dé
    谓遵循前人之德。
  • 玉德 yù dé
    古谓玉有五德,后常以喻素质之美。
  • 王德 wáng dé
    王者之德行。
  • 瑞德 ruì dé
    谓能使神灵﹑天帝感应之盛德。
  • 男德 nán dé
    指有德行的男子。
  • 畜德 xù/chù dé
    修积德行。语本《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畯德 jùn dé
    有崇高才德的人;有美德的人。畯,通"峻"。
  • 疑德 yí/nǐ dé
    虚假的德行。
  • 皇德 huáng dé
    皇帝的恩德。
  • 监德 jiān/jiàn dé
    岁星正月晨现于东方,谓之"监德"。
  • 盛德 shèng/chéng dé
    1.指四时之盛气。 2.指盛美之事。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 4.敬称有高尚品德的人。
  • 眀德 míng dé
    美德。
  • 睿德 ruì dé
    皇帝的恩德。
  • 知德 zhī/zhì dé
    1.懂得道德。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 矩德 jǔ dé
    正直的德行。
  • 砥德 dǐ dé
    砥砺德行。
  • 硕德 shuò/shí dé
    1.指大德之人。 2.大德。
  • 祖德 zǔ dé
    1.祖宗的功德。 2.祖师的功德。
  • 神德 shén dé
    高洁的品德。
  • 禅德 chán dé
    有道禅师。
  • 福德 fú dé
    1.福分和德行。 2.指福分,福气。
  • 离德 lí dé
    心志不同﹐不一致。
  • 秀德 xiù dé
    美德。
  • 私德 sī dé
    与“社会公德”相对。见“社会公德”。
  • 秉德 bǐng dé
    保持美德。
  • 种德 zhǒng/zhòng dé
    犹布德。施恩德于人。
  • 积德 jī dé
    迷信的人指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行善。
  • 称德 chēng dé
    1.推行德教。 2.衡量德行。
  • 移德 yí dé
    施予恩德。
  • 秽德 huì dé
    1.秽恶之行;淫乱的行为。 2.谓自污浊其行。
  • 立德 lì dé
    树立德业。
  • 素德 sù dé
    清白的美德。
  • 累德 léi/lěi/lèi dé
    积德。
  • 絶德 jué dé
    卓绝的德行。
  • 纯德 chún dé
    纯粹的德行。
  • 缺德 quē dé
    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多用作詈词。
  • 美德 měi dé
    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主德作为主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 耀德 yào dé
    谓崇尚道化。
  • 耆德 qí/shì dé
    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
  • 耇德 gǒu dé
    1.亦作"耉德"。 2.年高有德之人。
  • 育德 yù dé
    培养德性。
  • 背德 bèi dé
    背弃道德或恩德。
  • 胙德 zuò dé
    旧时歌颂帝王之词。谓有天下者之德。
  • 腥德 xīng dé
    丑恶的品行。
  • 至德 zhì dé
    最高的道德;盛德。
  • 茂德 mào dé
    盛德。
  • 荫德 yìn dé
    先辈遗下的德泽。
  • 菲德 fēi/fěi dé
    薄德。常用为自谦之词。
  • 行德 xíng/háng dé
    实行德政。
  • 表德 biǎo dé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后因以"表德"指人之表字或别号。
  • 衰德 shuāi/cuī dé
    道德衰败。亦指道德衰败的人。
  • 裕德 yù dé
    富于道德。
  • 襃德 bāo dé
    1.亦作"褒德"。 2.颂扬德行。
  • 见德 jiàn/xiàn dé
    1.受到恩德;感恩。 2.恩遇自己。
  • 观德 guān/guàn dé
    观察德行。
  • 言德 yán dé
    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 誖德 bèi dé
    违反道德。
  • 让德 ràng dé
    1.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蔡沈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 2.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 3.谦让的品德。
  • 训德 xùn dé
    犹顺德。谓遵从天生的至诚德性。训﹐通"顺"。
  • 谨德 jǐn dé
    犹慎德。谓戒慎小心﹐无有失德之行。
  • 讲德 jiǎng dé
    1.讨论﹑讲求仁德。 2.讲求道德。
  • 论德 lùn/lún dé
    1.评判品德的高下。 2.论赞天子的功德。
  • 访德 fǎng dé
    仿效学习前人的德政。访﹐通"仿"。
  • 诔德 lěi dé
    谓累述并表彰死者的德行。
  • 诞德 dàn dé
    谓诞生贤德之人。
  • 诵德 sòng dé
    颂扬功德。
  • 谄德 chǎn dé
    谄谀的品性。
  • 谕德 yù dé
    官名。掌侍从赞谕﹐职比常侍﹐始置于唐﹐至清废。
  • 谢德 xiè dé
    感谢恩德。
  • 谦德 qiān dé
    谦虚﹑俭约之德。
  • 象德 xiàng dé
    1.谓象征德行。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 贞德 zhēn dé
    坚贞的德操。
  • 负德 fù dé
    1.寡恩,少德。 2.承受恩德。
  • 贤德 xián dé
    1.善良的德行。 2.指有美德的人。 3.贤惠,有美德。
  • 败德 bài dé
    败坏德义;败坏品德。
  • 贵德 guì dé
    1.重视德行。 2.显贵而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