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儒” 词语大全

  • 三儒 sān rú
    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 世儒 shì rú
    1.俗儒。 2.指经师。 3.当代的学者。
  • 业儒 yè rú
    以儒学为业。
  • 侠儒 xiá rú
    侠士与儒生。
  • 俚儒 lǐ rú
    见识浅陋的儒生。
  • 俗儒 sú rú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
  • 偷儒 tōu rú
    1.亦作"偷懦"。 2.苟且懒惰。
  • 僻儒 pì rú
    见闻狭隘浅陋的儒士。
  • 儒训 rú xùn
    谓儒学教育。
  • 儒臣 rú chén
    1.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 儒艮 rú gèn/gěn
    1.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1.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
  • 儒藏 rú cáng/zàng
    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 儒道 rú dào
    1.儒家的道德原则。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
  • 儒客 rú kè
    儒士。
  • 儒玄 rú xuán
    儒学和玄学。
  • 儒效 rú xiào
    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荀子》有《儒效篇》。
  • 儒将 rú jiāng/jiàng
    有学识﹑风度儒雅的将帅。
  • 儒庠 rú xiáng
    指古代的官立学校。
  • 儒生 rú shēng
    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 儒硎 rú xíng
    秦始皇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 儒教 rú jiào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 儒释 rú shì
    儒教和佛教。
  • 儒墨 rú mò
    1.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2.泛指多种学派。
  • 儒贤 rú xián
    贤能的儒士。
  • 儒士 rú shì
    崇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
  • 儒先 rú xiān
    1.儒生。 2.犹先儒。
  • 儒书 rú shū
    儒家经籍。
  • 儒修 rú xiū
    贤能的儒士。
  • 儒秀 rú xiù
    指德才兼优的儒士。
  • 儒囿 rú yòu
    犹儒林。
  • 儒林 rú lín
    1.指儒家学者之群。《史记》有《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姚承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 2.泛指儒生﹑读书人。 3.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4.指儒家著作。 5.指儒家经学。 6.指学官。
  • 儒愞 rú nuò
    见"儒懦"。
  • 儒术 rú shù/shú/zhú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 儒闺 rú guī
    读书人家的闺阁。
  • 儒素 rú sù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2.宿儒,名儒。 3.泛指儒士。 4.儒术,儒学。 5.指读书人家。 6.儒雅质朴。
  • 儒懦 rú nuò
    1.亦作"儒愞"。 2.柔弱,不刚强。
  • 儒衣 rú yī/yì
    1.犹儒服。 2.指穿儒服。 3.借指儒生。
  • 儒哲 rú zhé
    1.亦作"儒喆"。 2.指学问才智超群的人。
  • 儒童 rú tóng
    明清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 儒关 rú guān
    犹言儒学之门。
  • 儒相 rú xiāng/xiàng
    指博通儒学的宰相。
  • 儒门 rú mén
    1.犹儒家。 2.泛指读书人家。
  • 儒乡 rú xiāng
    谓儒学发源之地。
  • 儒彦 rú yàn
    才德出众的儒士。
  • 儒酸 rú suān
    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 儒侣 rú lǚ
    儒门友好。
  • 儒帅 rú shuài
    犹儒将。
  • 儒典 rú diǎn
    儒家经典。
  • 儒缓 rú huǎn
    宽柔,柔弱。
  • 儒谨 rú jǐn
    温良谨厚。
  • 儒宫 rú gōng
    古代官立学校。
  • 儒棋 rú qí
    古代棋类之一,行于北魏。
  • 儒柔 rú róu
    1.柔弱,文弱。 2.指文弱的气质。
  • 儒医 rú yī
    旧时称儒生之行医者。
  • 儒师 rú shī
    1.博雅淳正的师傅。 2.元明时称官学的教官。
  • 儒人 rú rén
    儒士。
  • 儒硕 rú shuò/shí
    博通的学者。
  • 儒厚 rú hòu
    温文厚重。
  • 儒博 rú bó
    1.谓学问渊博。 2.指博学之士。
  • 儒籍 rú jí
    1.儒家的经籍。 2.读书人的户籍。
  • 儒风 rú fēng
    儒家的传统﹑风尚。
  • 儒家 rú jiā/gū/jie
    1.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2.指读书人家。
  • 儒宗 rú zōng
    儒者的宗师。汉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
  • 儒馆 rú guǎn
    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儒装 rú zhuāng
    读书人的装束。借指读书人。
  • 儒化 rú huà/huā
    儒家的教化。
  • 儒弱 rú ruò
    文弱;柔弱。
  • 儒豪 rú háo
    杰出的儒家学者。
  • 儒席 rú xí
    儒者席上。犹今言知识界。
  • 儒侠 rú xiá
    1.儒生和游侠。 2.指有侠义之风的读书人。
  • 儒者 rú zhě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
  • 儒巾 rú jīn
    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明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
  • 儒经 rú jīng
    儒家的经籍。
  • 儒俊 rú jùn
    才智出众的儒士。
  • 儒雅 rú yǎ
    1.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2.谓学问渊博。 3.指儒术。 4.谓风度温文尔雅。 5.谓优柔寡断。 6.风雅。 7.典雅;优雅。
  • 儒域 rú yù
    儒学领域。
  • 儒流 rú liú
    儒士之辈。
  • 儒官 rú guān
    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 儒输 rú shū
    迂缓迟钝。
  • 儒绅 rú shēn
    犹缙绅。
  • 儒学 rú xué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 2.元﹑明﹑清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 儒贵 rú guì
    为世所重的名儒。
  • 儒冠 rú guān/guàn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借指儒生。
  • 儒肆 rú sì
    1.学校,庠序。 2.谓儒教。
  • 儒仙 rú xiān
    对容貌慈祥的长寿老人的尊称。
  • 儒科 rú kē
    1.指儒学。 2.指科举考试之进士科。
  • 儒行 rú xíng/háng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 儒喆 rú zhé
    见"儒哲"。
  • 儒职 rú zhí
    学官之职。
  • 儒吏 rú lì
    儒生出身的吏员。
  • 儒服 rú fú/fù
    1.古代儒者的服饰。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3.谓作为儒生。
  • 儒户 rú hù
    1.读书人的户籍。元代根据居民的职业分户籍为民户﹑军户﹑儒户﹑医户等名目。 2.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 儒英 rú yīng
    谓饱学的儒士。
  • 儒儒 rú rú
    局促貌。
  • 儒牒 rú dié
    委任学官的公文。
  • 儒史 rú shǐ
    儒学和史学。
  • 儒品 rú pǐn
    儒士之辈。
  • 儒儿 rú ér/er
    强颜欢笑的样子。《楚辞.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王逸注:"喔咿﹑儒儿,强笑噱也。"一本作"嚅唲"。一说,即"嗫嚅"。参阅游国恩《楚辞讲录》。
  • 儒业 rú yè
    1.指儒学,儒家经学。 2.谓读书应举之业。 3.以儒学为业。
  • 儒党 rú dǎng
    指儒生之辈,读书人。
  • 先儒 xiān rú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 八儒 bā rú
    相传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故称。
  • 兼儒 jiān rú
    众儒。
  • 名儒 míng rú
    著名的儒者。
  • 后儒 hòu rú
    后世的儒者。亦以指二程朱子。
  • 吻儒 wěn rú
    指善谑利口的儒生。
  • 夙儒 sù rú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 圣儒 shèng rú
    慕圣人之道﹐有儒者之德。
  • 坑儒 kēng rú
    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
  • 士儒 shì rú
    文人,读书人。
  • 外儒 wài rú
    道家对儒家的称呼。
  • 大儒 dà rú
    1.儒学大师。 2.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 宋儒 sòng rú
    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
  • 宏儒 hóng rú
    大儒。泛指博学之士。
  • 宿儒 sù/xiǔ/xiù rú
    博学的年长之士: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
  • 寒儒 hán rú
    贫寒的读书人。
  • 寠儒 jù/lóu rú
    穷书生。
  • 小儒 xiǎo rú
    1.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2.浅陋的儒者。 3.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 巨儒 jù rú
    造诣高深的儒者。
  • 师儒 shī rú
    1.古代指教官或学官。 2.指儒者﹑经师。
  • 庸儒 yōng rú
    平庸的儒者。
  • 愚儒 yú rú
    昧于事理的儒者。
  • 拘儒 jū rú
    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
  • 散儒 sàn/sǎn rú
    1.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 2.平庸的儒者。
  • 文儒 wén rú
    1.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3.文士。
  • 旧儒 jiù rú
    犹宿儒。谓年老有名望的学者。
  • 曲儒 qū/qǔ rú
    浅陋迂腐的儒生。
  • 朝儒 cháo rú
    朝中的儒士。指在朝之官。
  • 朱儒 zhū rú
    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 朴儒 pǔ/pò/pō/piáo rú
    务实之士。
  • 棳儒 zhuō rú
    梁上短柱。
  • 洪儒 hóng rú
    大儒。学问渊博的读书人。
  • 浅儒 qiǎn/jiān rú
    学问浅薄的儒生。
  • 渊儒 yuān rú
    学识淹博的儒生。
  • 犬儒 quǎn rú
    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
  • 猥儒 wěi rú
    鄙儒。
  • 生儒 shēng rú
    儒生;书生。
  • 畯儒 jùn rú
    乡野中的读书人。
  • 癯儒 qú rú
    隐居山泽的瘦弱清廉的学士。
  • 盗儒 dào rú
    口称仁义而行如盗贼的人。
  • 真儒 zhēn rú
    真正的儒者。犹大儒。
  • 瞀儒 mào rú
    愚昧无知的儒生。
  • 硕儒 shuò/shí rú
    大儒。
  • 秀儒 xiù rú
    谓秀才。
  • 竖儒 shù rú
    1.对儒生的鄙称。 2.有时用以谦称自己。
  • 纯儒 chún rú
    纯粹的儒者。
  • 罗儒 luó rú
    古代传说中的善歌者。
  • 老儒 lǎo rú
    旧谓年老的学人。
  • 耄儒 mào rú
    老儒。
  • 耆儒 qí/shì rú
    德高的老儒。
  • 腐儒 fǔ rú
    迂腐不明事理的读书人。
  • 臞儒 qú rú
    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语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
  • 英儒 yīng rú
    犹硕儒。学识渊博的儒士。
  • 西儒 xī rú
    旧称欧美的学者。
  • 谀儒 yú rú
    谄媚的儒生。
  • 贫儒 pín rú
    贫穷的读书人。
  • 贱儒 jiàn rú
    低贱的儒者。泛指下贱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