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乡” 词语大全

  • 下乡 xià xiāng
    偏远的乡间。
  • 东乡 dōng xiāng
    见"东向"。
  • 中乡 zhōnɡ xiānɡ
    1.乡中。 2.指中阳里。
  • 乐乡 lè/yuè xiāng
    乐于接近。
  • 乡园 xiāng yuán
    家园,故乡。
  • 乡从 xiāng cóng/zòng
    谓归向顺从。
  • 乡壤 xiāng rǎng
    1.乡土;家乡。 2.指地方。
  • 乡士 xiāng shì
    1.《周礼》官名。执掌本乡兼掌国中的狱讼。 2.犹乡绅。 3.古代赐给耆老的爵号名。
  • 乡伍 xiāng wǔ
    犹乡里。
  • 乡器 xiāng qì
    六乡的器服。
  • 乡吏 xiāng lì
    乡中官吏;乡中吏员。
  • 乡原 xiāng yuán
    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
  • 乡场 xiāng cháng/chǎng
    科举时代的乡试考场。
  • 乡化 xiāng huà/huā
    趋从教化。乡,通"向"。
  • 乡举 xiāng jǔ
    1.由乡里选拔人才。 2.乡贡﹑乡试中式。
  • 乡井 xiāng jǐng
    ①故乡;家乡:白发还乡井|带一把乡井的泥土。②同乡的人:乡井相聚畅饮。
  • 乡壁 xiāng bì
    见"乡壁虚造"。
  • 乡俗 xiāng sú
    1.乡土风俗。 2.指家乡。
  • 乡刑 xiāng xíng
    乡里的刑罚。《周礼》五刑之一。
  • 乡关 xiāng guān
    犹故乡。
  • 乡乐 xiāng lè/yuè
    乡土之乐。
  • 乡会 xiāng huì/kuài
    1.旧时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 2.乡试与会试的并称。
  • 乡兄 xiāng xiōng
    对同乡平辈的尊称。
  • 乡司 xiāng sī
    旧时一乡中管理杂事的人,略同于社长﹑里正等。
  • 乡味 xiāng wèi
    指家乡特有的食品。
  • 乡和 xiāng hé/hè/huó/huò/hú
    趋从附和。乡,通"向"。
  • 乡基 xiāng jī
    家乡或成就大业的初始之地。
  • 乡域 xiāng yù
    地区,处所。
  • 乡土 xiāng tǔ
    ①本乡本土;故乡:乡土气息|乡土观念。②泛指地方:毛白杨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平原造林乡土树种。
  • 乡信 xiāng xìn/shēn
    家乡人或家人的信。
  • 乡君 xiāng jūn
    古代妇女的封号。始于晋武帝封羊祜妻为万岁乡君。唐代外命妇之制,勋官四品母或妻为乡君。宋废。明惟宗室女有此称。清亦惟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
  • 乡佣 xiāng yōng/yòng
    乡农﹑乡村雇工。
  • 乡侯 xiāng hóu/hòu
    汉制列侯爵号名。次于县侯,高于亭侯。
  • 乡佐 xiāng zuǒ
    乡啬夫。
  • 乡僻 xiāng pì
    乡村。因其地处偏僻,故云。
  • 乡养 xiāng yǎng
    古代官府给予在乡老人的优待。
  • 乡俚 xiāng lǐ
    乡野俚俗。
  • 乡使 xiāng shǐ
    指驿吏。
  • 乡债 xiāng zhài
    指农村里的高利贷。
  • 乡合 xiāng hé/gě
    谓使六乡中州党族闾与卒伍相联合,以便互助,联防联保。
  • 乡人 xiāng rén
    1.同乡的人。 2.乡下人。有时亦指俗人。 3.指乡大夫。
  • 乡书 xiāng shū
    1.家信。 2.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见《周礼.地官.乡大夫》。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 乡党 xiāng dǎng
    ①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首登龙榜,还乡党。②乡亲;同乡之人:但愿你在外有出息,俺乡党们也顺心。
  • 乡墅 xiāng shù
    犹乡村。
  • 乡塾 xiāng shú
    旧时乡里进行教学的地方。
  • 乡勇 xiāng yǒng
    乡兵,地方武装。
  • 乡城 xiāng chéng
    指乡村和城镇。
  • 乡亲 xiāng qīn/qìng
    1.指同乡的人。 2.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 3.同乡亲戚。
  • 乡侄 xiāng zhí
    同乡晩辈的谦称。宋邓肃《上龟山先生杨博士书》落款自称"乡侄"。
  • 乡仰 xiāng yǎng/áng
    向往仰慕。乡,通"向"。
  • 乡元 xiāng yuán
    金代科举乡试第一名称"乡元"。
  • 乡团 xiāng tuán
    乡兵﹑团练。
  • 乡傩 xiāng nuó
    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 乡任 xiāng rèn/rén
    在乡里的职任。
  • 乡兵 xiāng bīng
    古代地方武装。始于西魏﹑北周,由大都督或仪同统领,居于本乡。其后历代有之。
  • 乡坝 xiāng bà
    方言。乡村。
  • 乡地 xiāng dì/de
    1.故乡,家乡。 2.乡约与地保的并称。清代一乡之中,乡董或乡长以下设庄头﹑乡约﹑地保各一人,分管乡里杂务,皆为无俸役职。
  • 乡下 xiāng xià
    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
  • 乡丁 xiāng dīng/zhēng
    旧时在乡政府里当差的人。
  • 乡丈 xiāng zhàng
    对同乡老年男子的敬称。
  • 习乡 xí xiāng
    行乡饮酒礼。
  • 乡丘 xiāng qiū
    犹首丘。乡,通"向"。旧说狐死首向丘穴,故以"乡丘"比喻心怀故里。
  • 乡农 xiāng nóng
    乡下农民。
  • 乡哲 xiāng zhé
    乡里的贤哲。喆,同"哲"。
  • 乡保 xiāng bǎo
    乡约﹑地保的并称。泛指乡中小吏。
  • 乡国 xiāng guó
    1.故国。 2.家乡。
  • 乡公 xiāng gōng
    爵号名。
  • 乡县 xiāng xiàn/xuán
    故乡所在之县。亦泛指家乡。
  • 乡中 xiāng zhōng
    同乡。
  • 乡厉 xiāng lì
    旧指乡里中无亲族等祭祀的鬼。
  • 乡义 xiāng yì
    指乡兵。
  • 乡友 xiāng yǒu
    同乡友人。
  • 乡亭 xiāng tíng
    1.乡中公舍。汉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每亭设公舍一间,供行人止息。 2.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3.犹乡里,同乡的人。
  • 乡户 xiāng hù
    1.泛指乡村住户。 2.宋代特指有恒产的平民,主要是地主,多充官府职役。
  • 乡蠹 xiāng dù
    比喻败基毁业的人。
  • 乡方 xiāng fāng
    谓归向仁义之道。乡,通"向"。
  • 乡民 xiāng mín
    1.指周代六乡之民。 2.乡下人;农民。
  • 乡情 xiāng qíng
    1.思乡的心情。 2.乡谊。
  • 乡榜 xiāng bǎng/bàng
    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
  • 乡愚 xiāng yú
    旧时对乡村老百姓的蔑称。
  • 乡梓 xiāng zǐ
    家乡;同乡。
  • 乡意 xiāng yì
    谓心意归向。乡,通"向"。
  • 乡移 xiāng yí
    《礼记.王制》:"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后以"乡移"谓转移乡学而习礼。
  • 乡宾 xiāng bīn
    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因乡贡的士子参加乡饮酒礼,故称。
  • 乡望 xiāng wàng
    1.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 2.指家乡门第。
  • 乡术 xiāng shù/shú/zhú
    犹乡遂。指都城郊外地区。术,通"遂"。
  • 乡版 xiāng bǎn
    指乡试中式的名单。
  • 乡官 xiāng guān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 乡来 xiāng lái
    往昔,过去。乡,通"向"。
  • 乡寺 xiāng sì
    1.乡村寺庙。 2.指乡学。
  • 乡聚 xiāng jù
    乡村;村落。
  • 乡社 xiāng shè
    1.犹乡里,故乡。 2.同乡士子会文的结社。
  • 乡眷 xiāng juàn
    乡亲眷属。
  • 乡相 xiāng xiāng/xiàng
    指同乡中官居相位的人。
  • 乡约 xiāng yuē/yāo
    1.犹言乡规民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 2.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 乡戚 xiāng qī
    同乡亲戚。
  • 乡正 xiāng zhèng
    1.乡大夫。 2.隋唐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理民间诉讼。 3.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
  • 乡庄 xiāng zhuāng
    村庄。
  • 乡念 xiāng niàn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乡心 xiāng xīn
    思念家乡的心情。
  • 乡帅 xiāng shuài
    春秋齐军官名。
  • 乡晨 xiāng chén
    谓天将亮。乡,通"向"。
  • 乡尊 xiāng zūn
    对同乡长辈的敬称。
  • 乡楼 xiāng lóu
    乡间楼屋。
  • 乡老 xiāng lǎo
    1.《周礼》官名。地官之属。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郑玄注:"老,敬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参阅清李惇《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 2.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
  • 乡山 xiāng shān
    家乡的山。借指故乡。
  • 乡用 xiāng yòng
    谓为当时所重。乡,通"向"。切合时用。
  • 乡时 xiāng shí
    往时,昔时。乡,通"向"。
  • 乡末 xiāng mò
    在同乡前辈前谦称自己。
  • 乡气 xiāng qì
    1.乡下人的习气或样子。 2.方言。指物品的外形﹑色彩等粗俗,不雅致。
  • 乡壮 xiāng zhuàng
    乡里的壮丁。
  • 乡绅 xiāng shēn
    乡间绅士,有财势有名望的地主、退职官僚:告老还乡,做了一名乡绅|开列了一张本地乡绅的名单。
  • 乡宴 xiāng yàn
    乡里的宴会。指乡饮酒礼。
  • 乡宦 xiāng huàn
    退休居住乡里的官宦。
  • 乡籍 xiāng jí
    籍贯。
  • 乡巴 xiāng bā
    方言。乡下;乡间。
  • 乡客 xiāng kè
    指一起客居在外的同乡。
  • 乡家 xiāng jiā/gū/jie
    1.家乡。 2.农家。
  • 乡学 xiāng xué
    1.古代地方学校,与"国学"相别。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2.指乡村学塾。
  • 乡故 xiāng gù
    1.故乡。 2.家乡故实。
  • 乡属 xiāng shǔ/zhǔ
    古指五乡的属吏。
  • 乡行 xiāng xíng/háng
    在家乡的德行。
  • 乡弟 xiāng dì/tì/tuí
    1.称故乡同姓之弟。 2.对同乡平辈的自称。
  • 乡稍 xiāng shāo/shào
    周制,王城外百里郊内分乡,二百里至三百里为稍。后因以"乡稍"泛指都城以外的地区。
  • 乡田 xiāng tián
    古谓共井田的各家。
  • 乡帐 xiāng zhàng
    乡里户口田亩的帐册。
  • 乡树 xiāng shù
    1.亦作"乡?"。 2.乡野间的树木。
  • 乡荐 xiāng jiàn
    唐宋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 乡权 xiāng quán
    指地方权力。
  • 乡师 xiāng shī
    1.《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2.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 3.指地方官吏。
  • 乡村 xiāng cūn
    亦作“乡邨”。1.村庄。2.今亦泛指农村。3.乡里,家乡。
  • 乡纳 xiāng nà
    谓同意并加采纳。
  • 乡泪 xiāng lèi
    思乡的眼泪。
  • 乡耋 xiāng dié
    同乡老人。耋,七八十岁。
  • 乡背 xiāng bèi/bēi
    指正面和反面。乡,通"向"。
  • 乡杖 xiāng zhàng
    《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后遂以"乡杖"表示年老。
  • 乡射 xiāng shè/yè/yì
    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 乡葬 xiāng zàng
    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 乡祠 xiāng cí
    乡贤祠。
  • 乡胥 xiāng xū
    乡吏。
  • 乡男 xiāng nán
    爵号名。
  • 乡族 xiāng zú
    家乡氏族。
  • 乡导 xiāng dǎo
    向导,带路的人。乡,通"向"。
  • 乡翁 xiāng wēng
    对同乡老人的敬称。
  • 乡夫 xiāng fū/fú
    乡村民夫。
  • 乡往 xiāng wǎng
    向往;专心想望。乡,通"向"。
  • 乡思 xiāng sī/sāi
    对故乡的思念。
  • 乡服 xiāng fú/fù
    指朝服。
  • 乡梦 xiāng mèng
    思乡之梦。
  • 乡慕 xiāng mù
    向往思慕。乡,通"向"。
  • 乡曲 xiāng qū/qǔ
    ①乡下;穷乡僻壤:仆乡曲布衣|乡曲之民,各有其事。引申为孤陋寡闻:乡曲之见。②家乡;故乡:长无乡曲之誉。③同乡的人;乡亲: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
  • 乡枌 xiāng fén
    家乡。枌,指枌榆社,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后因借称家乡为"乡枌"。
  • 乡旧 xiāng jiù
    同乡故旧。
  • 乡校 xiāng xiào/jiào
    古代地方学校。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 乡屯 xiāng tún/zhūn
    1.指乡兵驻扎之处。 2.乡团,乡兵。
  • 乡歌 xiāng gē
    村歌;民歌。
  • 乡祀 xiāng sì
    明清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 乡头 xiāng tóu/tou
    明初南京的乡中役职。
  • 乡愿 xiāng yuàn
    乡中外表谨慎厚道,实际上同流合污的伪善之人:乡愿亦无杀人之罪,而仲尼恶之。
  • 乡物 xiāng wù
    指家乡物产。
  • 乡程 xiāng chéng
    指返乡途程。
  • 乡礼 xiāng lǐ
    乡间的礼仪﹑礼节。
  • 乡捷 xiāng jié
    乡试告捷。
  • 乡愁 xiāng chóu
    思乡的忧伤情怀:剪不断的乡愁。
  • 乡科 xiāng kē
    乡试。
  • 乡董 xiāng dǒng
    犹乡长。
  • 乡落 xiāng luò/là
    乡村;村落。
  • 乡年 xiāng nián
    指同乡和年辈相同的友人。
  • 乡荣 xiāng róng
    谓有荣于乡里。
  • 乡收 xiāng shōu
    旧时谓官吏下乡催收赋税。
  • 乡耆 xiāng qí/shì
    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 乡居 xiāng jú
    在乡村居住。
  • 乡姑 xiāng gū
    农村青年妇女。
  • 乡贱 xiāng jiàn
    旧时对乡民的蔑称。
  • 乡隅 xiāng yú
    乡村偏僻之处。
  • 乡论 xiāng lùn/lún
    乡里的评论。古代由乡大夫考核评论,推举人材。
  • 乡魂 xiāng hún
    思乡的心。
  • 乡镇 xiāng zhèn
    乡和镇。泛指较小的市镇。
  • 乡贤 xiāng xián
    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
  • 乡闾 xiāng lǘ
    1.亦作"鄊闾"。 2.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家乡;故里。 4.乡亲;同乡。
  • 乡鄙 xiāng bǐ
    郊野﹑乡间。
  • 乡长 xiāng cháng/zhǎng
    1.周代指乡大夫。 2.隋唐以后,乡长为农村基层行政人员。
  • 乡途 xiāng tú
    犹乡路。
  • 乡衡 xiāng héng
    古人以爵饮酒,酒将尽时,爵底翻转向上,爵柱与两眉相对,谓之"乡衡"。衡,眉毛。一说,衡,平衡。谓爵平与人口相对。乡,通"向"。
  • 乡野 xiāng yě
    1.乡土,故乡。 2.乡村野外。
  • 乡问 xiāng wèn
    来自家乡的书信。
  • 乡陌 xiāng mò
    乡路。
  • 乡谱 xiāng pǔ
    犹言乡贯门族。
  • 乡评 xiāng píng
    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 乡闱 xiāng wéi
    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亦代指乡试。
  • 乡贯 xiāng guàn
    籍贯。
  • 乡邮 xiāng yóu
    谓在村镇间投递邮件。
  • 乡账 xiāng zhàng
    放给农民的高利贷。
  • 乡部 xiāng bù
    乡官部吏;下级官吏。
  • 乡里 xiāng lǐ
    1.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因以"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2.家乡;故里。 3.居里或籍贯相同的人。犹乡亲;同乡。 4.指居里或籍贯相同。 5.指妻。
  • 乡间 xiāng jiān/jiàn
    乡村里。
  • 乡邻 xiāng lín
    同乡;邻居。
  • 乡讪 xiāng shàn
    在乡里中处处讪谤别人﹑抬高自己的人。
  • 乡议 xiāng yì
    犹乡论。
  • 乡面 xiāng miàn
    乡里,家乡。面,地面。
  • 乡请 xiāng qǐng
    南宋科举制度,于乡贡前一年先行乡饮酒礼,然后送试院。州县邀请合格应举的士子赴乡饮酒礼,称为"乡请"。
  • 乡谈 xiāng tán
    曲艺术语。江浙一带的曲种,如苏州评弹中,称方言为“乡谈”。一般在模拟书目中的人物语言时使用。宋元时已有用学说方言招揽观众的“学乡谈”。北方一带的曲种称乡谈为“倒口”。
  • 乡达 xiāng dá
    指同乡显达的官吏。
  • 乡馔 xiāng zhuàn
    乡味,本地特有的食品。
  • 乡衮 xiāng gǔn
    乡绅。
  • 乡赋 xiāng fù
    犹乡贡。
  • 乡谊 xiāng yì
    同乡人的情谊:乡谊甚密。
  • 乡贵 xiāng guì
    当地有地位的人物。
  • 乡音 xiāng yīn
    中国故事片。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王一民编剧,胡炳榴导演,张伟欣、刘延主演。贤慧的陶春对丈夫木生百依百顺。木生憨厚,热心于公益工作,对妻子疏于体贴。后得知妻子患了肝癌,愧疚万分。为满足妻子的心愿,他用独轮车推着妻子去遥远的寨子看火车。
  • 乡都 xiāng dū/dōu
    宋元时代县下分乡,乡下分都,并称"乡都"。亦用以泛指农村地区。
  • 乡风 xiāng fēng
    乡里的风俗;地方风俗。
  • 乡防 xiāng fáng
    地方乡区的防务。
  • 乡进 xiāng jìn
    谓向上进取。乡,通"向"。
  • 乡语 xiāng yǔ/yù
    家乡话。
  • 乡调 xiāng tiáo/diào
    指家乡话的语调。
  • 乡选 xiāng xuǎn
    1.乡里选举。士人由此可应征召任职。 2.犹乡试。
  • 乡邦 xiāng bāng
    1.家乡。 2.指同乡的人。
  • 乡郡 xiāng jùn
    指家乡所在之郡。
  • 乡路 xiāng lù
    指还乡之路。
  • 乡霸 xiāng bà
    横行乡里的恶霸。
  • 乡谒 xiāng yè
    谓回乡拜见父老长辈。
  • 乡黉 xiāng hóng
    乡学;乡塾。
  • 乡邑 xiāng yì
    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2.秦汉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3.家乡,故里。 4.同乡。
  • 乡豪 xiāng háo
    1.指乡里的豪富或横行乡里的人。 2.官名。
  • 乡试 xiāng shì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级,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由本省秀才与监生参加,考中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落第,也可依科选官。
  • 乡贡 xiāng gòng
    1.唐代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2.指由州县选送。 3.指乡试。
  • 乡遂 xiāng suì/suí
    1.周制,王畿郊内置六乡,郊外置六遂。诸侯各国亦有乡﹑遂,其数因国之大小而有不同。后亦泛指都城之外的地区。 2.指乡大夫。
  • 乡迩 xiāng ěr
    谓接近。乡,通"向"。
  • 乡道 xiāng dào
    乡,通,"向"。谓趋向道义。
  • 乡饮 xiāng yǐn/yìn
    古代嘉礼之一。指乡饮酒礼。
  • 云乡 yún xiāng
    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 他乡 tā xiāng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 仙乡 xiān xiāng
    1.仙人所居处;仙界。 2.对别人家乡的美称。 3.借称所爱者的居处。
  • 佗乡 tuó xiāng
    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 侨乡 qiáo xiāng
    称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
  • 信乡 xìn/shēn xiāng
    见"信向"。
  • 倾乡 qīng xiāng
    见"倾向"。
  • 儒乡 rú xiāng
    谓儒学发源之地。
  • 八乡 bā xiāng
    1.八方。 2.指八方之神。
  • 六乡 liù/lù xiāng
    1.周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内﹐分为六乡﹐每乡设乡大夫管理政务。 2.王莽时仿周制﹐于长安西都置六乡。
  • 内乡 nèi/nà xiāng
    谓向往中原或向慕中央政权。乡,向。
  • 冥乡 míng xiāng
    指阴间。
  • 前乡 qián xiāng
    见"前向"。
  • 北乡 běi xiāng
    见"北向"。
  • 南乡 nán/nā xiāng
    南方。
  • 危乡 wēi xiāng
    不安于本土。
  • 同乡 tóng/tòng xiāng
    1.同一乡里。 2.引申指同一地方。 3.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同乡。
  • 四乡 sì xiāng
    四方。
  • 回乡 huí xiāng
    返回家乡。
  • 圣乡 shèng xiāng
    圣人的故乡。特指孔子诞生及居住之地。
  • 城乡 chéng xiāng
    城镇和乡村。如:城乡结合部。
  • 士乡 shì xiāng
    春秋齐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使士﹑农﹑工﹑商四民分别聚居。士民聚居的地区称"士乡"。
  • 声乡 shēng xiāng
    犹声势。乡﹐通"响"。
  • 外乡 wài xiāng
    本地或家乡以外的地方。
  • 失乡 shī xiāng
    犹言无家可归。
  • 客乡 kè xiāng
    他乡;外地。
  • 家乡 jiā xiāng
    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 宽乡 kuān xiāng
    人少田多的地区。
  • 寒乡 hán xiāng
    1.寒冷的地方。 2.贫穷荒僻的地方。
  • 射乡 shè/yè/yì xiāng
    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礼记.仲尼燕居》:"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孔颖达疏:"射﹐谓乡射也;乡﹐谓乡饮酒也……然射在乡上者﹐欲明乡射与乡饮酒别也。"宋苏轼《上清储祥宫碑》:"忠信不立﹐则射乡之礼不能以致刑措。"一说﹐指大射礼和乡饮酒礼。
  • 尸乡 shī xiāng
    古地名。又名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之新蔡镇。田横不愿称臣于汉,自刎于此。事见《史记.田儋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后借指隐者之所居。
  • 山乡 shān xiāng
    山区。
  • 州乡 zhōu xiāng
    泛指乡里。
  • 帝乡 dì xiāng
    1.天宫;仙乡。 2.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3.帝王的故乡。
  • 异乡 yì xiāng
    1.犹异方。谓各在一方。 2.他乡;外地。 3.指外国。
  • 归乡 guī xiāng
    归心向往。
  • 当乡 dāng/dàng xiāng
    本乡;同乡。
  • 志乡 zhì xiāng
    见"志向"。
  • 怀乡 huái xiāng
    思念故乡、祖国:怀乡情深|老大怀乡情益深|他只身在异国求学,时常怀念大洋彼岸的故乡。
  • 愁乡 chóu xiāng
    愁苦的境界。
  • 故乡 gù xiāng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 旁乡 páng/bàng xiāng
    指近侍的人。
  • 旧乡 jiù xiāng
    1.故乡。 2.指仙乡。
  • 景乡 jǐng xiāng
    见"景响"。
  • 望乡 wàng xiāng
    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 本乡 běn xiāng
    1.原籍,故乡。 2.本地。
  • 村乡 cūn xiāng
    乡村。
  • 杖乡 zhàng xiāng
    1.《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南朝梁沈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2.代指六旬老人。
  • 柏乡 bǎi xiāng
    县名。在河北省南部。春秋晋鄗邑地,西汉置鄗县,又分置柏乡侯国。东汉合并鄗与柏乡为高邑。县北鄗城有光武庙,东汉光武帝即位于此。
  • 柔乡 róu xiāng
    谓女色迷人之境。
  • 桐乡 tóng xiāng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 梓乡 zǐ xiāng
    故乡。
  • 梦乡 mèng xiāng
    ①梦见故乡:梦乡迁客展转卧|半夜溪声正梦乡。②指熟睡状态:很快便进入梦乡。
  • 楚乡 chǔ xiāng
    楚地。
  • 殊乡 shū xiāng
    不同的趋向。乡,通"向"。
  • 毡乡 zhān xiāng
    指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居的地区。因其以毡帐为居室﹐故称。
  • 水乡 shuǐ xiāng
    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 江乡 jiāng xiāng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 泉乡 quán xiāng
    犹泉下。
  • 泮乡 pàn xiāng
    指学宫。
  • 淮乡 huái xiāng
    指淮河流域。
  • 清乡 qīng xiāng
    清查四乡以肃清盗匪等。反动统治者常以所谓"清乡"名义迫害群众,打击革命力量。
  • 渔乡 yú xiāng
    渔民聚居的地区。
  • 游乡 yóu xiāng
    1.押着罪犯或坏人在乡村里游行示众。 2.在乡间流动的。 3.鸟名。
  • 热乡 rè xiāng
    气候炎热之地。指南方。
  • 独乡 dú xiāng
    1.亦作"独向"。 2.独自向慕。乡,通"向"。
  • 狭乡 xiá xiāng
    隋唐实行均田制时称公地多﹑人口少的地方为宽乡,人口多﹑公地少的地方为狭乡。后世习惯上称地广人稀的地方为宽乡,地狭人稠的地方为狭乡。
  • 玄乡 xuán xiāng
    1.指阴间。 2.道教谓人体内的肾脏。
  • 甜乡 tián xiāng
    指梦境。
  • 瘴乡 zhàng xiāng
    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 睡乡 shuì xiāng
    1.睡眠状态;睡梦中的境界。宋苏轼有《睡乡记》。 2.喻指未觉醒的状态。
  • 盐乡 yán xiāng
    产盐的所在地。
  • 监乡 jiān/jiàn xiāng
    蚩尤冢所在地。
  • 盘乡 pán xiāng
    指在乡间巡游卖手艺。
  • 祖乡 zǔ xiāng
    犹故乡。指原产地。
  • 神乡 shén xiāng
    1.犹神州。指帝都或京畿地区。 2.神仙所居处。犹言仙国。
  • 祸乡 huò xiāng
    指死地。
  • 福乡 fú xiāng
    指神仙所居﹑福德所集的地方。
  • 离乡 lí xiāng
    1.指国都之外的小城邑。 2.异乡。 3.离别故乡。
  • 穷乡 qióng xiāng
    荒远的乡村。
  • 羽乡 yǔ xiāng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以"羽乡"指仙乡。
  • 老乡 lǎo xiāng
    ①同乡:听你口音,咱们好像是~。②对不知姓名的农民的称呼。
  • 背乡 bèi xiāng
    背向。反对与支持。
  • 膻乡 shān/dàn xiāng
    借指匈奴地区或北方边地。
  • 蚕乡 cán xiāng
    养蚕之乡。
  • 西乡 xī xiāng
    1.亦作"西向"。 2.面向西方。
  • 计乡 jì xiāng
    指浙江绍兴。绍兴即古之会稽﹐相传禹会诸侯计功于此﹐故名。
  • 诗乡 shī xiāng
    诗的境界。
  • 负乡 fù xiāng
    背离家乡。
  • 贫乡 pín xiāng
    贫穷的地区。
  • 迷乡 mí xiāng
    令人迷惑的境界。
  • 贵乡 guì xiāng
    1.富贵之地。 2.敬称对方所居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