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丹” 词语大全
-
丹极
dān jí
宫殿中的红色栋宇。 -
丹文
dān wén
1.朱书。 2.赤色的花纹。 -
丹扆
dān yǐ
丹屏。亦借指君王。 -
不丹
bù dān
南亚内陆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面积4.6万平方千米。人口60万(1991年)。首都廷布。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旅游业和邮票出售已成为外汇收入主要来源。 -
丹悃
dān kǔn
赤诚的心。 -
丹愤
dān fèn
出于忠诚的激愤。 -
丹旒
dān liú
丹旌。 -
丹扇
dān shàn/shān
丹扉。 -
丹椒
dān jiāo
即花椒。木本,果实红色,因称。 -
丹柰
dān nài
柰的一种。又称朱柰。 -
丹术
dān shù/shú/zhú
炼丹的方法。 -
丹柱
dān zhù
红漆的柱子。 -
丹旐
dān zhào
犹丹旌。 -
丹旗
dān qí
红色的旗帜。 -
丹枫
dān fēng
经霜泛红的枫叶。 -
丹徼
dān jiǎo/jiào
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
丹枢
dān shū
指朝廷。 -
丹楹
dān yíng
1.用朱漆涂柱。 2.朱漆的楹柱。借指华丽之居。 -
丹干
dān gān/gàn
朱砂。 -
丹掖
dān yè/yē
宫殿。 -
丹枝
dān zhī/qí
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
丹木
dān mù
1.木名。 2.红树。 -
丹林
dān lín
红叶之林。 -
丹梯
dān tī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 3.指寻仙访道之路。 -
丹忱
dān chén
赤诚的心。 -
丹弦
dān xián
朱弦。泛指丝乐。 -
丹志
dān zhì
赤诚的心愿。 -
丹曲
dān qū/qǔ
一种红曲。用于防腐。 -
丹愫
dān sù
赤诚。 -
丹帷
dān wéi
赤色的帐幕。 -
丹曦
dān xī
红日。 -
丹彩
dān cǎi
1.亦作"丹采"。亦作"丹彩"。 2.朱红的色彩。 3.喻词藻。 -
丹心
dān xīn
忠诚的心: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丹府
dān fǔ
1.赤诚的心。 2.即丹田。 -
丹果
dān guǒ
红色的果实。 -
丹情
dān qíng
犹衷情。 -
丹晖
dān huī
见"丹辉"。 -
丹扉
dān fēi
涂红漆的门扇。 -
丹房
dān fáng
1.道教炼丹的地方。亦指道观。 2.神仙的住所。 3.对道人的敬辞。 4.指红色的花冠或果实。 -
丹旌
dān jīng
旧时出丧所用的红色铭旌。 -
丹朱
dān zhū/shú
1.朱砂。 2.赤色,或指赤色颜料。 3.尧子名。 4.传说中的齿神名。 -
丹恳
dān kěn
1.亦作"丹?"。 2.赤诚的心。 -
丹棘
dān jí
1.忘忧草的别名。 2.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
丹景
dān jǐng
红日。 -
丹方
dān fāng
1.炼丹的方术。 2.相传的验方。 -
丹桂
dān guì
1.桂树的一种。 2.《晋书.郄诜传》:"﹝武帝﹞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 3.旧时称科举中第为折桂,因以丹桂比喻科第。 4.比喻子息。旧称人子曰桂子。见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子孙》。 5.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丹桂"为月亮的代称。 -
丹慊
dān qiàn/qiè
犹丹诚。 -
丹愚
dān yú
谦词。赤诚的心。 -
丹抱
dān bào
赤诚的心。 -
丹核
dān hé/hú
指传说中的仙桃。 -
丹笔
dān bǐ
1.朱笔。 2.犹史笔。 -
丹爓
dān yàn/xún
烈火。 -
丹禁
dān jīn/jìn
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
丹笋
dān sǔn
比喻高耸的红色的山岩。 -
丹灶
dān zào
炼丹用的炉灶。 -
丹脸
dān liǎn
1.红润的面容。 2.比喻红色的花瓣。 -
丹母
dān mǔ
指炼丹的元母。 -
丹直
dān zhí
犹丹诚。 -
丹皂
dān zào
丹灶。亦指炼丹的方术。 -
丹脂
dān zhī
胭脂。 -
丹砾
dān lì
朱砂。 -
丹款
dān kuǎn
赤诚的心。 -
丹秫
dān shú
古代用作染料的赤粟。 -
丹甲
dān jiǎ
1.赤色的铠甲。 2.赤色的龟甲。 -
丹泉
dān quán
传说中的仙泉,饮之不死。 -
丹简
dān jiǎn
朱漆之简。 -
丹紫
dān zǐ
1.紫红色。 2.红色与紫色。 3.泛指绚丽的色彩。 -
丹聪
dān cōng
犹圣聪,圣听。臣下称颂帝后英明之词。 -
丹火
dān huǒ
1.赤色的火焰。 2.炼丹之火。 -
丹符
dān fú
帝王的符信。 -
丹池
dān chí
1.传说中的水名。 2.指赤色的水。 -
丹窍
dān qiào
神仙居住的岩穴。 -
丹炉
dān lú
炼丹的炉灶。 -
丹溪
dān xī
亦作“丹谿”。谓仙人居住的地方。 -
丹浦
dān pǔ
丹水之滨。 -
丹箓
dān lù
道教的名册﹑簿籍。 -
丹禽
dān qín
1.指凤凰。 2.泛指红色羽毛的鸟。 -
丹毒
dān dú/dài
病名。俗称"流火"。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皮下浅表淋巴管网发炎,多发生于小腿或面部。 -
丹纶
dān lún/guān
帝王的诏令。 -
丹溜
dān liū/liù
道教所说的仙水。 -
丹泽
dān zé/shì
古代湖泽名。 -
丹毫
dān háo
1.朱笔。 2.泛指笔。 -
丹窖
dān jiào
丹砂的矿床。 -
丹液
dān yè
1.道教称长生不老之药。 2.朱红色的液汁。 -
丹海
dān hǎi
神话中的海名。 -
丹穴
dān xué
1.山穴。《吕氏春秋.贵生》:"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高诱注:"《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说指禹穴,传说中的夏禹葬地。 2.传说中的地名。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汉张衡《东京赋》:"鸣女床之鸾鸟﹐无丹穴之凤皇。"唐陈子昂《鸳鸯篇》:"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后以"丹穴"为凤凰的代称。 4.产朱砂的矿穴。 5.炼丹修道的岩穴。 -
丹红
dān hóng/gōng
赤色。 -
丹洞
dān dòng
1.道观。 2.指仙境。 -
丹耦
dān ǒu
古代行藉田礼用的农具,因涂成赤色,故称"丹耦"。二耜为耦。 -
丹篆
dān zhuàn
1.用朱砂书写的篆文。 2.指仙道之书或符箓。 -
丹矸
dān gān
朱砂。 -
丹殿
dān diàn
帝王所居的宫殿。 -
丹窦
dān dòu
红色的岩洞。亦指仙道的洞府。 -
丹渥
dān wò
深红色。 -
丹渊
dān yuān
1.相传为尧子丹朱的封地。 2.传说中的水名。 -
丹甍
dān méng
朱红的屋脊。 -
丹楼
dān lóu
红楼。多指宫﹑观。 -
丹气
dān qì
1.赤色的水气。亦指彩霞。 2.炼丹时产生的气。 -
丹纪
dān jì/jǐ
朱笔书写的文书。 -
丹沙
dān shā/shà
见"丹砂"。 -
丹泣
dān qì
血泪。 -
丹经
dān jīng
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
丹碧
dān bì
1.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2.犹丹青。指绘画。 -
丹童
dān tóng
侍候方士炼丹的童子。 -
丹白
dān bái
1.红色和白色。 2.比喻赤诚纯洁。 -
丹素
dān sù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毛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3.犹史册。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5.朱书符箓的白绢。 6.比喻粉饰的言辞。 -
丹汞
dān gǒng
朱汞,指炼丹者从朱砂中提炼出来的丹药。 -
丹粉
dān fěn
1.红色的粉末。 2.泛指颜料。 -
丹田
dān tián
针灸穴位中人体脐下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穴都别称丹田。也有称脐下为下丹田,心窝部为中丹田,两眉间为上丹田。在练气功时意守丹田,就是把内气有意识地运向脐下小腹。 -
丹水
dān shuǐ
1.传说中的水名。 2.水名。在今河南沁阳县北。 -
丹漆
dān qī
1.朱红色的漆。 2.用朱漆涂饰。 3.红色和黑色。 4.泛指各种颜色。 -
丹砂
dān shā
1.亦作"丹沙"。 2.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3.指丹砂炼成的丹药。 -
丹粟
dān sù
1.细粒的丹砂。 2.传说中的山名。 3.湖北睢水中产丹砂,因以指代睢水(在今湖北保康境内)。 -
丹羽
dān yǔ
1.赤色的羽毛。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 2.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丹毂
dān gǔ
犹丹轮。指华贵的车。 -
丹翘
dān qiáo/qiào
诚心的企待。翘,翘企。 -
丹绮
dān qǐ
红色而有花纹的丝织品。 -
丹碌
dān lù
红色和石青色。泛指中国画所用的各色颜料。 -
丹灵
dān líng
指太阳。 -
丹脑
dān nǎo
指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 -
丹繶
dān yì
赤色的丝带。 -
丹籞
dān yù
指禁苑。 -
丹泥
dān ní/nì
1.丹元和泥丸的合称。道教谓丹元为心,泥丸为脑。 2.红色的印泥。 -
丹槛
dān jiàn/kǎn
赤色的栏杆。 -
丹石
dān shí/dàn
1.赤色的石头。 2.指丹砂炼制的丹药。 3.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 -
丹歌
dān gē
见"丹哥"。 -
丹甑
dān zèng
炊器。古代传说丰年所出的一种瑞物。 -
东丹
dōng dān
1.复姓。 2.辽代属国名。 -
丹侣
dān lǚ
古代道教徒多以炼丹为修道成仙之务,故称道士为丹侣。 -
丹切
dān qiē/qiè
赤诚恳切。 -
丹书
dān shū
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 2.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 3.指《洛书》。传说夏禹治水时,洛水神龟负之而出,故称《洛书》。 4.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5.朱笔书写的文字。 6.朱笔书写的诏书。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镇鬼的朱文符书。 8.道教语。即丹书墨箓。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之简。泛指炼丹之书,道教经书。见《云笈七签》卷七。 -
丹姬
dān jī
楚庄王的宠姬。 -
丹士
dān shì
炼丹的方士。 -
丹地
dān dì/de
1.染红地面。 2.古代帝王宫殿中涂饰着红色的地面,因用以指朝廷。 -
丹乌
dān wū
赤色之乌。古谓丹乌出,乃国之祥瑞。 -
丹唇
dān chún
1.红唇。 2.指少年。 -
丹节
dān jié
1.红色的符节。指显赫的权位。 2.坚贞的操守。 -
丹陆
dān lù/liù
指南方大地。 -
丹青
dān qīng
①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红、青两色,故称画为“丹青”。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也可称绘画艺术为“丹青”。《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图写甚妙。”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②比喻坚贞。因丹青两色不易变易:丹青不渝。 -
丹觜
dān zī/zuǐ
红色的鸟嘴。觜,同"嘴"。 -
丹诚
dān chéng
赤诚的心。 -
丹帱
dān chóu/dào
红色的帷幕。 -
丹宸
dān chén
宫殿;朝廷。 -
丹头
dān tóu/tou
1.道教指精炼而成的丹药。 2.比喻促成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 -
丹飙
dān biāo
指迎风飘扬的红旗。 -
丹镂
dān lòu
以赤色涂在刻纹上。 -
丹鱼
dān yú
传说中丹水所出的赤色鱼。 -
丹墀
dān chí
1.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 2.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 -
丹诏
dān zhào
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
丹凤
dān fèng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4.喻杰出者。 -
丹帏
dān wéi
赤色的帐幕。 -
丹薄
dān báo/bó
血染红的林木。 -
丹襟
dān jīn
赤诚的心。 -
丹叶
dān yè/xié
红叶。 -
丹艳
dān yàn
红而绚丽的光芒。 -
丹居
dān jú
古时宫殿多用红色涂饰,故用以称宫殿。 -
丹字
dān zì
指丹书。 -
丹药
dān yào
1.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 2.泛指丹丸药剂。 3.牡丹与芍药之属。 -
丹魄
dān pò
1.赤诚的心。 2.琥珀的别名。 -
丹裳
dān cháng
红色的衣裙。 -
丹艧
dān huò
同"丹雘"。 -
丹邱
dān qiū
见"丹丘"。 -
丹跗
dān fū
指红色的花托。 -
丹屏
dān píng/bǐng
帝王宝座后的屏风。因以指帝宫。 -
丹陵
dān líng
地名。传说为尧的诞生地。 -
丹册
dān cè
即丹书。 -
丹鸿
dān hóng
虱的别名。 -
丹萸
dān yú
即茱萸。 -
丹台
dān tái/tāi
1.道教指神仙的居处。 2.指吕洞宾炼丹台。在今杭州北高峰南。 3.《史记.货殖列传》载,秦时,蜀寡妇清守先人丹砂矿穴,擅其利而显富,秦始皇许为贞妇而客遇之,为筑女怀清台。后以"丹台"为寡妇而富有资产的典故。 4.红色的楼台。 5.指古代帝王为功臣绘制画象的台阁。汉有云台,唐有凌烟阁。 -
丹饵
dān ěr
丹药。 -
丹基
dān jī
1.内丹家以水火坎离为修炼之根本。心属火为离,肾属水为坎。因称心﹑肾为丹基。 2.指赤诚之心。 -
丹鳃
dān sāi/xǐ
赤色的鱼鳃。指赤色的鱼。 -
丹寸
dān cùn
赤诚的心。 -
丹颈
dān jǐng/gěng
1.斩首。 2.红色的颈项。 -
丹鬉
dān zōng
红鬃。 -
丹荑
dān tí/yí
指初生的赤芝。 -
丹史
dān shǐ
皇家的史书。 -
丹霄
dān xiāo
1.谓绚丽的天空。 2.帝王居处;朝廷;京都。 3.犹上苍。 -
丹厓
dān yá
1.丹水之涯。 2.水涯的美称。 -
丹赤
dān chì
赤诚的心。 -
丹蛇
dān shé
赤色的长蛇。古代诗文中多用于描述炎旱苦热。 -
丹坟
dān fén
丹铅与坟典。指著述。 -
丹雀
dān què/qiāo/qiǎo
神话中象征祥瑞的赤色雀。 -
丹镞
dān zú
生在矿床上如箭镞的丹砂。 -
丹良
dān liáng
萤的别名。 -
丹鹊
dān què
赤色的喜鹊。晋王嘉《拾遗记.周》:"﹝周昭王﹞二十四年,涂修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后多用作信使的代称。 -
丹室
dān shì
1.华美的房屋。 2.炼丹的丹房。指寺庙。 -
丹华
dān huá/huà/huā
1.红花。 2.道教所炼的丹名。 -
丹城
dān chéng
宫禁。 -
丹诀
dān jué
炼丹术。 -
丹鸡
dān jī
1.古俗盟誓和祭祀所用的赤毛雄鸡。 2.借指誓约。 -
丹墨
dān mò
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 -
丹若
dān ruò
石榴的别名。 -
丹山
dān shān
1.南方当日之地。 2.古谓产凤之山名。 3.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 4.地名。指丹州,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 -
丹参
dān cān/shēn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用。可治心绞痛、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等。 -
丹藕
dān ǒu
红色的荷花。 -
丹贞
dān zhēn
忠贞。 -
丹实
dān shí
1.红色的果实。 2.赤诚的心。 -
丹霜
dān shuāng
1.树叶经霜变成红色,故称霜为丹霜。 2.丹药。 -
丹垩
dān è
1.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2.粉刷的墙壁。 3.犹修饰。 -
丹麦
dān mài
北欧国家。在波罗的海出北海处,包括日德兰半岛大部及西兰等岛屿。面积4.31万平方千米。人口520万(1994年)。首都哥本哈根。地势低平。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猪肉和乳制品出口居世界前列。渔业也较重要。造船业驰名世界。 -
丹帜
dān zhì
红色的旗帜。 -
丹颊
dān jiá
发红的脸颊。 -
丹虹
dān hóng
1.赤色的虹。用以形容长条的彩帛。 2.喻飞架的桥梁。 -
丹家
dān jiā/gū/jie
炼丹的方士。 -
丹井
dān jǐng
1.丹石之井。 2.炼丹取水的井。 -
丹臼
dān jiù
捣丹药的舂臼。 -
丹霍
dān huò
道教称神仙所居住的山。 -
丹荔
dān lì
1.荔枝。因色红,故称。 2.略呈赤色的薜荔。 -
丹峤
dān jiào/qiáo
1.赤色的山。 2.指丹穴之山。 -
丹葩
dān pā
红花。 -
丹鸾
dān luán
神话传说中毛羽红色的鸾鸟。 -
丹剂
dān jì
丹药。 -
丹雘
dān huò
1.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 2.涂饰色彩。 3.比喻君王的恩泽。 4.犹言藻饰。 -
丹元
dān yuán
1.道教语。心神。 2.指赤诚之心。 -
丹辇
dān niǎn
帝王﹑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辆。 -
丹赭
dān zhě
1.赤赭色的土。可用作涂料。 2.古时囚徒着赭色号衣,因借指囚犯。 -
丹局
dān jú
1.赤诚的胸怀。 2.指《洛书》。 -
丹陛
dān bì
1.宫殿的台阶。 2.借称朝廷或皇帝。 -
丹岑
dān cén
1.绚丽的山峰。 2.指丹穴之山。 -
丹丘
dān qiū
1.亦作"丹邱"。 2.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丹阳
dān yáng
1.铜的别称。 2.道教谓煅粉点铜之术。 3.佛教所谓超脱尘世的境界。 -
丹顶
dān dǐng
指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 -
丹魃
dān bá
即旱魃。古代传说中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
丹醴
dān lǐ
仙酒。 -
丹英
dān yīng
红色的花朵。 -
丹道
dān dào
1.道教所谓炼丹成仙之道。 2.染红道路。 -
丹光
dān guāng
1.指霞光。 2.炼丹的火光。 -
丹鸟
dān niǎo/diǎo
1.凤的别称。 2.鷩雉。详"丹鸟氏"。 3.萤的异名。 -
丸丹
wán dān
圆粒状丹药。 -
丹阁
dān gé
1.宫殿中的楼阁。 2.指中书省官署。 -
丹宫
dān gōng
帝王的宫殿。 -
丹哥
dān gē
1.亦作"丹歌"。 2.鹤的别称。 -
丹葵
dān kuí
向日的葵花。比喻忠君之心。 -
丹冥
dān míng
指南方遥远之处。 -
丹采
dān cǎi/cài
1.见"丹彩"。 2.词藻,文采。 -
丹仙
dān xiān
指炼丹的方士。 -
丹芝
dān zhī
中药赤芝的别名。 -
丹野
dān yě
1.指南方的大地。 2.血染红原野。 -
丹衷
dān zhōng
赤诚之心。 -
丹图
dān tú
1.指《河图》。 2.指图画。 -
丹麾
dān huī
红旗。 -
丹草
dān cǎo
1.草的美称。 2.石长生的别称。 -
丹蕖
dān qú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红莲,为祥瑞之物。 -
丹谷
dān gǔ/gǔ/yù
绚丽的岩谷。 -
丹除
dān chú
宫殿的台阶。 -
丹质
dān zhì
朱红色的质地。 -
丹荣
dān róng
红花。 -
丹崖
dān yá
绮丽的岩壁。 -
丹萤
dān yíng
萤火虫的美称。 -
丹阙
dān què/quē
1.赤色的宫阙。 2.借指皇帝所居的宫廷。 -
丹辉
dān huī
亦作“丹晖”、“丹煇”。1.红光。2.指红莲花。 -
丹崿
dān è
1.亦作"丹?"。 2.赤色的山崖。 -
丹躁
dān zào
服用丹药所引起的狂躁病。 -
丹客
dān kè
即丹士。 -
丹铅
dān qiān/yán
旧时点校书籍用的丹砂和铅粉(朱笔书写,铅粉涂抹):丹铅点勘。 -
丹雪
dān xuě
指脂粉。 -
丹巘
dān yǎn
赤色的峰峦。 -
丹霞
dān xiá
1.红霞。 2.比喻红艳的色彩。 -
丹轮
dān lún
1.朱漆的车轮。借指华贵的车子。 2.月的异名。 -
丹虾
dān xiā/há
传说中的一种虾。 -
丹货
dān huò
丹砂之属。 -
丹钥
dān yuè/yào
指道书。 -
丹跸
dān bì
帝王的车驾。 -
丹黻
dān fú
赤色的蔽膝。古时诸侯之服。 -
丹黄
dān huáng
1.赤黄色。 2.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
丹鼎
dān dǐng
炼丹用的鼎。 -
丹黝
dān yǒu
丹垩和黝垩。指彩色。 -
丹菊
dān jú
赤色的菊花。 -
九丹
jiǔ dān
道教谓服后可长生或成仙的丹药,即: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塞丹。 -
书丹
shū dān
古时刻碑,先用朱笔在石上写所要刻的文字,称"书丹"。后泛指书写碑志。 -
云丹
yún dān
道士烧炼的丹药。 -
人丹
rén dān
常用中成药。用薄荷脑﹑冰片﹑丁香等药配制而成。适用于中暑﹑晕船﹑晕车及因气候闷热引起的头昏﹑胸闷等症。 -
仁丹
rén dān
中成药名。由日商创制,现同一药物写作人丹。 -
仙丹
xiān dān
1.道教为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所炼制的丹药。 2.比喻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
内丹
nèi/nà dān
道家谓以自身的精气炼成的丹为"内丹",以烧炼金石成丹为"外丹"。 -
卷丹
juàn/juǎn dān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花下垂,橘红色,上有紫黑色斑点,向外反卷,故名。我国长江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观赏。花含芳香油,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鳞茎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药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蔬.卷丹》。 -
合丹
hé/gě dān
调制丹药。 -
外丹
wài dān
道家烧炼金石而成的丹药,俗称"金丹"。与"内丹"相对。 -
契丹
qì/qiè/xiè dān
古族名。源于东胡族。北魏时始见史书记载。分布于辽河上游一带。唐初附唐。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916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与五代、北宋并立。被金灭亡后逐渐与汉、女真、蒙古等族融合。 -
寇丹
kòu dān
[英cutex]染指甲的油。也译作"蔻丹"。 -
寒丹
hán dān
道教所谓的一种仙药。 -
寸丹
cùn dān
一寸丹心的省称。谓一片赤诚之心。 -
山丹
shān dān
百合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卵形,白色。叶披针形。花红色或紫红色,供观赏。鳞茎可供食用。 -
彤丹
tóng dān
1.指朱漆。 2.谓因漆朱而闪耀红光。 -
成丹
chéng dān
已炼成的仙丹。 -
折丹
zhē/zhé/shé dān
传说中的风神名。 -
月丹
yuè dān
山茶的别名。 -
木丹
mù dān
栀子的别名。 -
朱丹
zhū dān
1.即朱砂。 2.指用朱砂制的墨。 3.用朱砂作的红色涂料或化妆品。 4.用红色涂料涂饰。 -
杏丹
xìng dān
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 -
桃丹
táo dān
一种用银朱和藤黄合研成粉末的颜料。色如樱桃。又称珊瑚粉。 -
毓丹
yù dān
道家语。谓养精蓄气,修炼内丹。 -
水丹
shuǐ dān
1.方士所炼的一种丹药。 2.桐油和石灰的混合物,用来填充器物上的缝隙,有防水作用。俗称油灰。 -
流丹
liú dān
1.流动着红色。形容色彩飞动。 2.指流血。 -
渥丹
wò dān
润泽光艳的朱砂。多形容红润的面色。 -
激丹
jī dān
鲜亮的丹砂。 -
火丹
huǒ dān
1.中医外科病名。即丹毒。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 3.仙女名。 -
灵丹
líng dān
1.古代道士炼的一种丹药。据说能使人消除百病﹐长生不老。 2.比喻有效验的方法。 -
炼丹
liàn dān
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
烧丹
shāo dān
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
牡丹
mǔ dān
又称“洛阳花”。双子叶植物,芍药科。落叶小灌木。高1~2米。花大而美丽,单生枝端,有黄、白、绿、红、紫、蓝、黑等色。中国传统名花,原产西北地区。根皮入药即传统中药丹皮,能凉血散瘀、镇痛催眠。 -
玄丹
xuán dān
1.传说中的山名。 2.道教指心之神。 -
白丹
bái dān
白色的美石。亦泛指彩色的美石。 -
真丹
zhēn dān
古印度对我国的称谓。与振旦﹑震旦﹑神旦同为Cīnisthāna的译音。 -
眼丹
yǎn dān
中医眼病名。症见整个眼胞漫肿赤痛,甚者波及周围脸部组织,硬结拒按,常伴有寒热头痛。 -
神丹
shén dān
1.道教所炼的灵药。谓服之能成仙。 2.古时印度对我国之别称。参见"震旦"。 -
章丹
zhāng dān
古代善舞的人。 -
练丹
liàn dān
炼丹。 -
罗丹
luó dān
麞鹿腕骨。用为博具。亦指此种博戏。 -
苏丹
sū/sù dān
①非洲东北部国家。东北临红海。面积250.58万平方千米,居非洲之首。人口2913万(1995年)。全境基本为一由南向北凹陷的大盆地,分布有沙漠、丘陵、山地。尼罗河河谷纵贯。热带气候,终年炎热。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阿拉伯树胶(世界首位)、长绒棉(非洲第二),高粱、花生、芝麻、小麦等产量也居非洲前列。②一译“素丹”。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意为“有权威的人”。10世纪始成为统治者的称号。11世纪起为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广泛使用。今阿曼苏丹国、文莱达鲁萨兰国的国家元首仍称苏丹。 -
范丹
fàn dān
即范冉。详"范冉"。 -
蔻丹
kòu dān
染指甲的油。[英Cutex] -
虹丹
hóng dān
仙丹名。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