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中” 词语大全

  • 丁中 dīng/zhēng zhōng
    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 不中 bù zhōng
    1.不符合。 2.不适合,不适当。 3.不行;不成。 4.犹不堪。 5.没有中目标。 6.指科举落第。
  • 上中 shàng/shǎng zhōng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
  • 下中 xià zhōng
    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
  • 东中 dōng zhōng
    晋室南渡后对浙江会稽一带的泛称。亦专指会稽。
  • 两中 liǎng zhōng
    两端当中。
  • 中位 zhōnɡ wèi
    中央的位置。
  • 中专 zhōnɡ zhuān
    中等专业学校的省称。任务是培养各种专业的中级人才。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二至四年。
  • 中佐 zhōnɡ zuǒ
    才德平常的辅臣。
  • 中仪 zhōnɡ yí
    唐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唐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淡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
  • 中主 zhōnɡ zhǔ
    1.中等才德的君主。 2.中心,主宰。 3.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 中交 zhōnɡ jiāo
    古天文学以月行入黄道谓之中交。
  • 中书 zhōnɡ shū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 中九 zhōnɡ jiǔ
    指农历每月初九日。
  • 中倒 zhōnɡ dǎo
    气倒。
  • 个中 gè/gě zhōng
    〈书〉其中:~滋味。
  • 中历 zhōnɡ lì
    指中国的农历。
  • 中圮 zhōnɡ pǐ
    中途衰败。
  • 中乘 zhōnɡ chénɡ
    1.两匹马驾的车。 2.中等的马。
  • 中中 zhōnɡ zhōnɡ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 2.中等;一般。 3.不偏不倚貌。
  • 中务 zhōnɡ wù
    切中时务。
  • 中吕 zhōnɡ lǚ
    1.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为四月,因亦用以称农历四月。 2.指律合中吕的歌曲。
  • 中号 zhōnɡ hào
    中等规格。
  • 中休 zhōnɡ xiū
    1.中间休息;中途休息。 2.指每月中旬的休沐日。
  • 中吴 zhōnɡ wú
    1.旧苏州府的别称。始见宋龚明之《中吴纪闻》。 2.旧镇江府的别称。
  • 中介 zhōnɡ jiè
    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对立的两极通过中介联成一体。中介因对立面的斗争向两极分化,导致统一体的破裂。
  • 中台 zhōnɡ tái
    1.星名。 2.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 中使 zhōnɡ shǐ
    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 中半 zhōnɡ bàn
    对半。
  • 中军 zhōnɡ jūn
    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2.称主将或指挥部。 3.中军将军的省称。 4.京师的军队。 5.中军官的省称。 6.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 中停 zhōnɡ tínɡ
    1.中途停止。 2.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准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 中乂 zhōnɡ ài
    居中央而治理天下。
  • 中厅 zhōnɡ tīnɡ
    正厅。
  • 中兵 zhōnɡ bīnɡ
    魏置中兵曹掌畿内之兵,后因称京畿部队为"中兵"。
  • 中南 zhōnɡ nán
    一般指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中匮 zhōnɡ kuì
    1.中途休止。 2.同"中馈"。
  • 中世 zhōnɡ shì
    1.犹中古。 2.犹中期,中叶。 3.犹中年。
  • 中利 zhōnɡ lì
    犹得利。
  • 中伦 zhōnɡ lún
    合乎准则。
  • 中助 zhōnɡ zhù
    指朝中权贵的帮助。
  • 中士 zhōnɡ shì
    1.古代官名。其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 2.指中等德行的人。 3.指一般士人。 4.指中等身材的人。 5.指中等道行的道士。 6.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7.指中国人士。
  • 中壤 zhōnɡ rǎnɡ
    泛指中原地区。
  • 中东 zhōnɡ dōnɡ
    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一些地区称为“中东”或“近东”。近东和中东经常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现在普遍指不包括阿富汗及高加索三国在内的西亚和非洲的埃及。但也有把阿富汗包括在中东之内的。
  • 中参 zhōnɡ cān
    指古代贵族妇女进宫参见。
  • 中分 zhōnɡ fēn
    1.均分。 2.从中间分开。 3.分裂。
  • 中卖 zhōnɡ mài
    旧时民间将盐﹑铁﹑茶之类属于专卖性质的物资卖给官府,称为"中卖"。
  • 中墨 zhōnɡ mò
    符合准绳。
  • 中坚 zhōnɡ jiān
    ①指军队中最重要最精锐坚强的部分。古代作战,主将居中军,以坚锐自辅,故称: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杨业父子,冲入中坚,救出呼延赞。②在集体中最得力并起骨干作用的成分:中坚力量|中坚分子。
  • 中堂 zhōnɡ tánɡ
    ①正中的厅堂;厅堂的中央:把客人请到中堂就坐。②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他买了一幅中堂。③宰相。明、清时亦指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一类的官:这是送李中堂的寿礼。
  • 中城 zhōnɡ chénɡ
    1.内城。 2.指位置居中之城。
  • 中坐 zhōnɡ zuò
    1.宴会中间。 2.座中;座间。 3.谓放置在当中。 4.谓坐在半路上。
  • 中坂 zhōnɡ bǎn
    见"中阪"。
  • 中刑 zhōnɡ xínɡ
    中等刑罚。
  • 中听 zhōnɡ tīnɡ
    1.《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孔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后以指治狱得当。 2.听起来顺耳;好听。
  • 中坛 zhōnɡ tán
    古代为举行郊祀﹑封禅等大典而设的高台。
  • 中乡 zhōnɡ xiānɡ
    1.乡中。 2.指中阳里。
  • 中地 zhōnɡ dì
    1.指土质中等的土地。 2.中原;中国。 3.中心;中央。 4.指中部地区。
  • 中下 zhōnɡ xià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2.中等里的下等。 3.指中策和下策。
  • 中圣 zhōnɡ shènɡ
    酒醉的隐语。
  • 中亏 zhōnɡ kuī
    犹言中途失去。
  • 中共 zhōnɡ ɡònɡ
    中国共产党的简称。
  • 中五 zhōnɡ wǔ
    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 中元 zhōnɡ yuán
    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2.称中元节。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三元"。
  • 中丘 zhōnɡ qiū
    丘中。丘,小土山。
  • 中典 zhōnɡ diǎn
    宽严适中﹑可以常行的法典。
  • 中产 zhōnɡ chǎn
    1.中等财产。 2.中等财产的人家。
  • 中壸 zhōnɡ kǔn
    1.犹中宫。皇后的住处。壸,宫内巷舍间道。 2.借指皇后。 3.泛称妻室。
  • 中京 zhōnɡ jīnɡ
    1.指围堑中央的堡垒。京,人工筑起的高丘。 2.古代都城名。
  • 中制 zhōnɡ zhì
    1.中等规格。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 3.谓从中干预。
  • 中兄 zhōnɡ xiōnɡ
    才德一般的兄长。
  • 中割 zhōnɡ ɡē
    从中剖开。
  • 中价 zhōng jià
    <名>指高于定量供应价格但又低于集市价格的商品销售价格。
  • 中和 zhōnɡ hé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2.中正平和。 3.道教语。指元气。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 中仓 zhōnɡ cānɡ
    1.中央仓库。 2.舱中。
  • 中卒 zhōnɡ zú
    中军的兵卒。
  • 中人 zhōnɡ rén
    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宫女。 5.指有权势的朝臣。 6.犹内人。 7.居间介绍或作证的人。 8.中国人。 9.借指中等酒。
  • 中严 zhōnɡ yán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
  • 中壄 zhōnɡ yě
    亦作"中野"。
  • 中合 zhōnɡ hé
    宫中的小门。
  • 中单 zhōnɡ dān
    1.亦作"中禅"。 2.古时朝服﹑祭服的里衣。 3.泛指汗衫。
  • 中型 zhōnɡ xínɡ
    中等规模;中等规格。
  • 中伙 zhōnɡ huǒ
    同"中火"。
  • 中勇 zhōnɡ yǒnɡ
    1.指常人的勇气。 2.忠勇。
  • 中丁 zhōnɡ dīnɡ
    1.中旬逢丁之日。 2.年满十六以上,十七以下的男子。
  • 中冓 zhōnɡ ɡōu
    1.内室,指闺门以内。《诗.墉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传:"中冓﹐内冓也。"郑玄笺:"内冓之言﹐谓宫中所冓成﹐顽与夫人淫昏之语。"《汉书.梁孝王刘武传》:"是故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后以"中冓"指闺门秽乱。 2.指妻子。
  • 中保 zhōnɡ bǎo
    1.居中作保之人。 2.谓居中作保。
  • 中叔 zhōnɡ shū
    复姓。春秋时晋有中叔无忌,汉光武帝时有侍御史中叔僚。见《通志.氏族四》。
  • 中函 zhōnɡ hán
    藏蓄于内心。
  • 中厨 zhōnɡ chú
    1.内厨房。 2.厨中。
  • 中园 zhōnɡ yuán
    1.园中。 2.犹故园。
  • 中作 zhōnɡ zuò
    谓工程在进行中。
  • 中侍 zhōnɡ shì
    指宫中的侍从官。
  • 中印 zhōnɡ yìn
    中印度的省称。借指禅林。
  • 中厩 zhōnɡ jiù
    1.亦作"中廐"。 2.宫中的车马房。
  • 中匡 zhōnɡ kuānɡ
    中等的治绩。
  • 中兴 zhōnɡ xīnɡ
    由衰落而重新兴盛起来: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 中判 zhōnɡ pàn
    1.对半分开。 2.区别。
  • 中代 zhōnɡ dài
    犹中古。
  • 中司 zhōnɡ sī
    御史中丞的俗称。
  • 中值 zhōng zhí
    组距的上下限之算术平均数。
  • 中变 zhōnɡ biàn
    1.中等的变化。 2.中途变化。
  • 中亚 zhōnɡ yà
    “中亚细亚”的简称。指亚欧大陆的中部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 中叶 zhōnɡ yè
    中世;中期。
  • 中区 zhōnɡ qū
    1.区中,人世间。 2.中心区域。 3.指中原地区。 4.指心胸之中。
  • 中场 zhōnɡ chǎnɡ
    1.旧时乡试共分三场,第二场又称中场。 2.足球场中线两侧附近的地区,为前卫所在位置。
  • 中刍 zhōnɡ chú
    中等的草料。
  • 中伏 zhōnɡ fú
    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 中卫 zhōnɡ wèi
    1.宫廷的禁卫部队。 2.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后卫之一,位置在中间,故名。
  • 中举 zhōnɡ jǔ
    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
  • 中医 zhōnɡ yī
    1.指中等的医术或医生。 2.中国传统的医学。 3.指用中国医学理论和医疗方法治病的医生。
  • 中会 zhōnɡ huì
    语出《庄子.养生主》:"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指节奏。后以"中会"谓措置得当。
  • 中原 zhōnɡ yuán
    ①平原;原野: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②地区名。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 中域 zhōnɡ yù
    1.宇内,国中。 2.犹言中原地区。
  • 中午 zhōnɡ wǔ
    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
  • 中准 zhōnɡ zhǔn
    1.符合水准。2.即平准。 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3.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
  • 中事 zhōnɡ shì
    1.指某时期中重要的事情。 2.正确的事情。 3.朝廷或宫廷中的事情。 4.中等案件。
  • 中冥 zhōnɡ mínɡ
    午后。
  • 中令 zhōnɡ lìnɡ
    1.中书令的省称。 2.金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 中品 zhōnɡ pǐn
    中等;中等品级。
  • 中仗 zhōnɡ zhànɡ
    中军帐。
  • 中华 zhōnɡ huá
    1.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2.指中原。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 中土 zhōnɡ tǔ
    1.中等的土壤。 2.指冀州。 3.指中原地区。 4.指中国。
  • 中丞 zhōnɡ chénɡ
    1.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东汉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明清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 2.指宫官,内官。
  • 中儁 zhōnɡ jùn
    《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伯瑕谓穆子曰:'子失辞。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儁也。'"儁,同"俊"。投壶以中者为俊异。后称考试取中为中儁,本此。
  • 中上 zhōnɡ shànɡ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 2.中等里的上等。 3.中午。
  • 中吃 zhōnɡ chī
    1.可口。 2.能吃。
  • 中县 zhōnɡ xiàn
    1.指中原。 2.中等规模的县。唐代诸州分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诸等。宋诸路所属亦有中县﹑中下县之分。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地理志》。
  • 中冀 zhōnɡ jì
    古指冀州涿鹿地区。相传黄帝杀蚩尤于此。《逸周书.尝麦》:"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杀蚩尤于中冀﹐名其地曰絶辔之野。"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埋长狄于驹门﹐斩蚩尤于中冀。"后以"中冀之诛"指平定叛乱。
  • 中否 zhōnɡ fǒu
    中道衰落。
  • 中君 zhōnɡ jūn
    1.指才德平常的君主。 2.指心。
  • 中呈 zhōnɡ chénɡ
    见"中程"。
  • 中垒 zhōnɡ lěi
    西汉有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之事,东汉省。刘向曾任此职,后世因以"中垒"称之。
  • 中声 zhōnɡ shēnɡ
    1.中和之声。 2.指五音中的商声。
  • 中垂 zhōng chuí
    中部成弓形下垂(如受压后的船中部下垂)。
  • 中垢 zhōnɡ ɡòu
    隐暗,污秽。《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毛传:"中垢,言闇冥也。"朱熹集传:"中﹐隐暗也;垢﹐污秽也。"一说﹐蒙受耻辱。王引之《经义述闻·诗经下》:"中,得也。垢当读为诟。诟,耻辱也。不顺之人,行不顺之事以得耻辱,故曰:'征以中垢。'"
  • 中劫 zhōnɡ jié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
  • 中功 zhōnɡ ɡōnɡ
    不长不短的工作时间。
  • 中农 zhōnɡ nónɡ
    1.古指生产能力属于中等的农民。 2.经济地位在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人,也不出卖劳动力。特指介于上中农和下中农之间的农民。
  • 中允 zhōnɡ yǔn
    1.官名。汉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南朝宋齐称中舍人。唐贞观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清末废。 2.公正。
  • 中唐 zhōnɡ tánɡ
    1.大门至厅堂的路。 2.借指庙堂﹑中堂。 3.庭院。 4.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 中冬 zhōnɡ dōnɡ
    指冬季的第二个月。
  • 中卿 zhōnɡ qīnɡ
    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
  • 中境 zhōnɡ jìnɡ
    1.犹中土,指中原地区。 2.心境。
  • 中囿 zhōnɡ yòu
    苑囿之中。
  • 中封 zhōnɡ fēnɡ
    坟地中央墓穴处。
  • 中室 zhōnɡ shì
    室中。
  • 中宇 zhōnɡ yǔ
    1.天宇,天空。 2.堂屋。 3.中土,中原。
  • 中常 zhōnɡ chánɡ
    一般;中等:成绩中常|中常之主|生活中常|中常水平。
  • 中弟 zhōnɡ dì
    次弟。
  • 中州 zhōnɡ zhōu
    1.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地处九州之中,称为中州。 2.指中原地区。 3.归属中土的州郡。 4.中等州郡。
  • 中忤 zhōnɡ wǔ
    犹言冒犯违忤。
  • 中岱 zhōnɡ dài
    泰山。
  • 中失 zhōnɡ shī
    犹得失。
  • 中外 zhōnɡ wài
    1.表里,内心与外表。 2.宫内和宫外。 3.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 4.犹里外。 5.中原和边疆;中国和外国。 6.家庭内外,家人和外人。 7.指中表之亲。
  • 中悔 zhōnɡ huǐ
    中途反悔;后悔。
  • 中恶 zhōnɡ è
    1.得暴病。 2.中医病名。由于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其症状或为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为头旋晕倒,昏迷不醒。俗称中邪。
  • 中庸 zhōnɡ yōnɡ
    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 中据 zhōnɡ jù
    指证人﹑证据。
  • 中府 zhōnɡ fǔ
    1.内库。 2.唐代府兵编制之一。 3.中医指胃。
  • 中款 zhōnɡ kuǎn
    出于内心的真诚情意。亦指出于内心的恳挚之言。
  • 中彩 zhōnɡ cǎi
    买彩票中奖。亦泛指赌博押注获胜。
  • 中欧 zhōnɡ ōu
    指波罗的海、北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国。
  • 中宦 zhōnɡ huàn
    宦官。
  • 中夜 zhōnɡ yè
    半夜。
  • 中样 zhōnɡ yànɡ
    犹中等。
  • 中寝 zhōnɡ qǐn
    1.古代天子﹑诸侯常居治事的正室。亦泛指居屋的正室。 2.睡到一半;睡梦之中。 3.指午睡。 4.犹中止。
  • 中教 zhōnɡ jiào
    1.中正和平的教化。 2.中学教育的省称。
  • 中废 zhōnɡ fèi
    1.中途被废黜。 2.半途而废。
  • 中汉 zhōnɡ hàn
    1.指东汉。 2.中天云汉。喻朝廷。
  • 中币 zhōnɡ bì
    中等的货币。
  • 中季 zhōnɡ jì
    犹言兴废盛衰。季,指末世。
  • 中构 zhōnɡ ɡòu
    犹言隐居之处。
  • 中暍 zhōnɡ yē
    中医病名。即中暑。
  • 中巧 zhōnɡ qiǎo
    犹心巧。
  • 中才 zhōnɡ cái
    1.中等才能。 2.指中等才能的人。
  • 中央 zhōnɡ yānɡ
    1.四方之中。 2.中间。 3.古指国君。 4.今指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 5.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黄,故又以中央代表黄色。
  • 中学 zhōnɡ xué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 中泽 zhōnɡ zé
    1.沼泽之中;草泽之中。 2.喻困境。 3.中等大小的沼泽。
  • 中操 zhōnɡ cāo
    中曲。
  • 中将 zhōnɡ jiānɡ
    1.中等才能的将领。 2.军衔名。将官的一级,低于上将﹑高于少将。
  • 中夭 zhōnɡ yāo
    谓从内部戕害。
  • 中流 zhōnɡ liú
    1.犹中道,正道。 2.江河中央;水中。 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 4.泛指河流的中游。 5.一般;普通。 6.指普通的人。
  • 中廵 zhōnɡ yán
    谓宴饮间斟酒至第二遍。
  • 中栋 zhōnɡ dònɡ
    房屋的正梁。
  • 中息 zhōnɡ xī
    1.中间停歇;中止。 2.次子。
  • 中月 zhōnɡ yuè
    1.间隔一月。 2.当空的明月。
  • 中带 zhōnɡ dài
    1.古代妇女的内衣带。 2.指温带。
  • 中宪 zhōnɡ xiàn
    唐代中丞的别称。
  • 中栏 zhōnɡ lán
    1.男子跨栏项目之一,规定距离为400米,栏架高91.7厘米。
  • 中毒 zhònɡ dú
    1.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等现象。 2.比喻受到不良思想的毒害。
  • 中尊 zhōnɡ zūn
    1.亦作"中樽"。亦作"中罇"。 2.古代中等容量的酒器。 3.中等的酒。详"上尊"。 4.泛指酒。 5.位于中央的佛象。
  • 中浄 zhōnɡ jìnɡ
    古代戏曲脚色。即丑角。
  • 中幡 zhōnɡ fān
    杂技节目之一。表演时,舞弄顶上有幡的高大旗杆。
  • 中昊 zhōnɡ hào
    盛夏。
  • 中天 zhōnɡ tiān
    1.高空中;当空。 2.犹参天。 3.指上界,神仙世界。 4.天运正中。喻盛世。 5.九天之一。 6.指神农之《易》。 7.天文学名词。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天体每天经过子午圈两次,离天顶较近的一次叫"上中天",离天顶较远的一次叫"下中天"。
  • 中春 zhōnɡ chūn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 中微 zhōnɡ wēi
    中道衰微。
  • 中得 zhōnɡ dé
    切合。
  • 中曲 zhōnɡ qǔ
    乐曲演奏到中段。
  • 中方 zhōnɡ fānɡ
    1.指中原地区。 2.中国方面。
  • 中径 zhōnɡ jìnɡ
    犹直径。
  • 中正 zhōnɡ zhènɡ
    1.得当;不偏不倚。 2.正直;忠直。 3.指正直之士。 4.犹纯正。 5.指正道。 6.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三国魏立中正以藻别人物﹐晋南北朝仍之﹐唐废。
  • 中局 zhōnɡ jú
    围棋﹑象棋术语。指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 中干 zhōnɡ ɡàn
    中型的盾。
  • 中技 zhōng jì
    中等技术学校的简称。如:进行了文化考试,按实际文化程度分别编入初小、高小、初中、中技、中专、大专等班。
  • 中廇 zhōnɡ liù
    见"中溜"。
  • 中庭 zhōnɡ tínɡ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 中指 zhōnɡ zhǐ
    手的第三指。
  • 中户 zhōnɡ hù
    指中等资产的人家。
  • 中榜 zhònɡ bǎnɡ
    参加科举考试中式。
  • 中宸 zhōnɡ chén
    1.太空。 2.指朝廷。 3.借指天子﹑太后。
  • 中继 zhōng jì
    处在两条线路之间,把两条线路连接起来的。
  • 中愫 zhōnɡ sù
    见"中素"。
  • 中梗 zhōnɡ ɡěnɡ
    1.中途阻梗。 2.从中作梗。
  • 中窾 zhōnɡ kuǎn
    1.《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窾,空窍。后因以"中窾"谓切中要害。 2.引申为恰当﹑合适。
  • 中抱 zhōnɡ bào
    犹中怀。
  • 中私 zhōnɡ sī
    内心的感情。
  • 中布 zhōnɡ bù
    1.汉代货币"布货十品"之一。长二寸,重二十铢,值六百钱。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布名。
  • 中练 zhōnɡ liàn
    古人父母丧后周年行小祥祭礼时,祭服内穿以练过的素布制的中衣,故以"中练"指人子为去世周年的父母行小祥祭礼。
  • 中容 zhōnɡ rónɡ
    传说中的古国名。
  • 中折 zhōnɡ shé
    1.中止;中断。 2.当中折断。 3.中年逝世。
  • 中窍 zhōnɡ qiào
    犹中肯。
  • 中徽 zhōnɡ huī
    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叫"徽"。居中的一个叫做"中徽"。
  • 中沚 zhōnɡ zhǐ
    沚中,小洲里。
  • 中林 zhōnɡ lín
    林野。
  • 中筵 zhōnɡ yàn
    筳席;宴饮之中。
  • 中意 zhònɡ yì
    内心之意。
  • 中气 zhōnɡ qì
    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2.中和之气。 3.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4.指丹田之气。
  • 中的 zhònɡ dì
    1.指箭射中靶心。 2.指达到目的。 3.犹言中肯,切当。
  • 中峯 zhōnɡ fēnɡ
    1.半山;山腰。 2.主峰。 3.群峰之中,犹言山中。 4.山名。终南山。 5.山名。杭州雷峰。
  • 中殿 zhōnɡ diàn
    1.居中的宫殿。 2.指内宫。
  • 中素 zhōnɡ sù
    1.亦作"中愫"。 2.犹衷情。
  • 中婢 zhōnɡ bì
    十一至二十岁的婢女。
  • 中洲 zhōnɡ zhōu
    1.洲中。 2.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 中涓 zhōnɡ juān
    1.古代君主亲近的侍从官。 2.泛指君主的左右亲信。 3.指宦官。
  • 中性 zhōnɡ xìnɡ
    1.谓不表示性别。 2.化学上指既不呈酸性又不呈碱性的性质,如纯水的性质。
  • 中晌 zhōnɡ shǎnɡ
    中午。
  • 中渚 zhōnɡ zhǔ
    水中小洲。
  • 中子 zhōnɡ zǐ
    一种粒子。用符号n表示。1932年,查德威克在研究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中首先发现。不带电,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6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中子数等于其原子量和原子序数之差。
  • 中夕 zhōnɡ xī
    半夜。
  • 中扆 zhōnɡ yǐ
    指朝廷或天子。扆,宫殿中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
  • 中罪 zhōnɡ zuì
    1.介于轻罪与重罪之间的罪行。 2.指犯中罪的人。
  • 中女 zhōnɡ nǚ
    女红能力居中等的女子。
  • 中更 zhōnɡ ɡènɡ
    1.爵位名。秦立爵二十级,汉沿袭之。中更为第十三级。 2.中途变更;中间经历。
  • 中烦 zhōnɡ fán
    胸中烦躁。
  • 中帷 zhōnɡ wéi
    1.屋中的帷幔。 2.指正妻。
  • 中智 zhōnɡ zhì
    1.亦作"中知"。 2.中等才智。
  • 中畿 zhōnɡ jī
    1.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 2.泛指中原地区。
  • 中昃 zhōnɡ zè
    1.日中及日偏斜。泛指过午。 2.谓日过午而渐西斜。
  • 中截 zhōng jié
    从中间截断。如: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 中罢 zhōnɡ bà
    犹中止。
  • 中挫 zhōng cuò
    中途遭到挫折。
  • 中电 zhōnɡ diàn
    方言。触电。
  • 中席 zhōnɡ xí
    1.指尊者的席位。 2.居中的筵席。 3.饮宴之间。
  • 中时 zhōnɡ shí
    1.午时。 2.不好也不坏的时机。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 中珠 zhōnɡ zhū
    中注。
  • 中岳 zhōnɡ yuè
    亦作“中嶽”。1.指位于今 河南 登封县 北的 嵩山 ,古名 嵩高 。2. 中国 的名山。借指中土, 中州 。3.道家语。指鼻与脐。
  • 中大 zhōnɡ dà
    宋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 中穽 zhōnɡ jǐnɡ
    阱穴之中。
  • 中次 zhōnɡ cì
    中等里的次等。
  • 中知 zhōnɡ zhī
    见"中智"。
  • 中寒 zhònɡ hán
    1.因受凉而生病。 2.中医病症名。
  • 中捐 zhōnɡ juān
    谓中年去世。
  • 中田 zhōnɡ tián
    1.田中。 2.中等田地。
  • 中弹 zhōng dàn/tán
    被子弹打中。
  • 中断 zhōnɡ duàn
    计算机执行某程序时,发生了紧急事件或有特殊请求,中央处理器暂停某程序的执行,而去处理上述事件或请求,处理完毕后再重新执行某程序的过程。
  • 中线 zhōnɡ xiàn
    1.又称中心线。位置居中的线。 2.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把球场划分为两个相等场区的线。
  • 中川 zhōnɡ chuān
    1.中等的河流。 2.江中。
  • 中景 zhōnɡ jǐnɡ
    电影摄影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一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上半身部分的形体动作。
  • 中德 zhōnɡ dé
    1.中正的德行。 2.中等的德行。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 中湿 zhōnɡ shī
    中医病名。泛指由于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一些症候,如皮肤顽麻﹑喘满﹑肿胀﹑腰胯重痛﹑肢节不利等。
  • 中文 zhōnɡ wén
    中国语言文字或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称。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
  • 中畋 zhōnɡ tián
    在狩猎之中。
  • 中疾 zhōnɡ jí
    生病。
  • 中斋 zhōnɡ zhāi
    正厅。
  • 中孚 zhōnɡ fú
    1.卦名。卦形为兑下巽上。《易.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孔颖达疏:"信发于中﹐谓之中孚。"后因以"中孚"指诚信。 2.《中孚》卦象泽上有风,谓风行泽上,无所不周。故又以指恩泽普施。
  • 中注 zhōnɡ zhù
    元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
  • 中省 zhōnɡ shěnɡ
    中书省的省称。
  • 中民 zhōnɡ mín
    1.一般官吏。 2.普通的人。 3.中等家产的人。
  • 中奖 zhònɡ jiǎnɡ
    奖券的号码与开奖的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叫做"中奖"。
  • 中统 zhōnɡ tǒnɡ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省称。成立于1938年,是国民党CC派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特务组织。
  • 中律 zhōnɡ lǜ
    1.合于音律。 2.合乎格律。 3.合乎法度。
  • 中晡 zhōnɡ bū
    古代地支记时法中的正申时。相当于下午四点钟。
  • 中目 zhōnɡ mù
    指唐高祖李渊射中门屏上孔雀眼睛而娶窦毅女之事。《旧唐书.后妃传上.高祖太穆皇后窦氏》:"窦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后称以杰出才能中选为婿为"中目"。
  • 中条 zhōnɡ tiáo
    1.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 2.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
  • 中夏 zhōnɡ xià
    1.指华夏;中国。 2.指中原地区。 3.夏季之中,指农历五月。后亦指盛夏。
  • 中理 zhōnɡ lǐ
    犹正理。
  • 中宫 zhōnɡ ɡōnɡ
    1.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 2.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 3.借指正妻。 4.宫中。 5.指中焦。 6.指中丹田。
  • 中樽 zhōnɡ zūn
    见"中尊"。
  • 中皋 zhōnɡ ɡāo
    1.犹正道。 2.皋中。皋,水边高地。
  • 中梁 zhōnɡ liánɡ
    屋的正梁。
  • 中处 zhōnɡ chǔ
    适中的处所。
  • 中绳 zhōnɡ shénɡ
    1.符合墨线。 2.喻符合标准。 3.谓适度。
  • 中序 zhōnɡ xù
    1.古乐《霓裳羽衣曲》的第七遍,自此始有拍而舞。 2.词牌"霓裳中序第一"的省称。
  • 中掖 zhōnɡ yè
    泛指宫廷。
  • 中支 zhōnɡ zhī
    仲支,指家族中的二房。
  • 中絶 zhōnɡ jué
    1.隔断。 2.中断;绝灭。
  • 中帬 zhōnɡ qún
    1.亦作"中裙"。亦作"中裠"。 2.内裤。
  • 中游 zhōnɡ yóu
    介于河流上游和下游间的河段。与上游和下游并无严格的分界。河道的落差较上游小,水流也较上游平缓,冲刷和淤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河床较稳定。
  • 中枢 zhōnɡ shū
    ①天体运行的中心。借指中央或中央政府机关:中枢机关|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展我此志业,期君持中枢。②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指挥中枢|中枢神经|交通中枢。
  • 中热 zhōnɡ rè
    1.内热。 2.犹热中。 3.内心激动。
  • 中江 zhōnɡ jiānɡ
    1.江流的中央;江中。 2.水名。古三江之一。 3.汉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一水;《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会合北江﹑南江后的一段;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流自今湖北江陵以下至江西九江一段。今四川沱江,六朝以来亦有中江之称。
  • 中座 zhōnɡ zuò
    座中。
  • 中经 zhōnɡ jīnɡ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汉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 中平 zhōnɡ pínɡ
    中等,平常。
  • 中扃 zhōnɡ jiōnɡ
    1.谓闭锁内心,欲望不生。 2.指内心。 3.犹禁中,皇帝所居之处。 4.中门。
  • 中直 zhōnɡ zhí
    1.正直。 2.中央直属机关的省称。
  • 中点 zhōnɡ diǎn
    中午正餐前的点心。
  • 中油 zhōnɡ yóu
    从煤焦油分馏出来的,沸点在170℃-230℃之间的馏分,黄色至褐色的液体,用来提取化工原料。
  • 中廐 zhōnɡ jiù
    见"中厩"。
  • 中缝 zhōnɡ fénɡ
    1.上衣背后中间的竖缝或裤管前面的折痕。 2.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多标有书名和页码,折叠起来为书口。 3.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部分,有的报纸在这里刊登广告﹑启事或某些资料。
  • 中家 zhōnɡ jiā
    中产之家。
  • 中拙 zhōnɡ zhuō
    中主与拙匠。指平庸的人。
  • 中界 zhōnɡ jiè
    1.交界处。 2.指人间。与上界(仙境)﹑下界(阴间)相对。
  • 中宵 zhōnɡ xiāo
    中夜,半夜。
  • 中日 zhōnɡ rì
    隔日。
  • 中射 zhōnɡ shè
    1.亦称"中射土"。 2.古官名。宫廷中的侍卫官。《战国策·楚策四》:"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韩非子·十过》:"中射士谏曰:'合诸侯﹐不可无礼。'"陈奇猷集释引孙诒让曰:"中射者﹐射人之给事宫内者﹐犹涓人之在内者谓之中涓﹐庶子之在内者谓之中庶子矣。"一说,侍御的近臣。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韩非一》:"吴北江先生谓'射'乃'榭'之借字。"参见"中谢"。
  • 中甸 zhōnɡ diàn
    1.指京都。 2.指中原。
  • 中段 zhōnɡ duàn
    1.指事物的中间部分。 2.犹中期。
  • 中宿 zhōnɡ xiǔ
    1.次夜。 2.半夜。
  • 中率 zhōnɡ lǜ
    谓符合军功封赏条例。
  • 中妇 zhōnɡ fù
    1.指后妃。 2.次子之妻。 3.指妻子。
  • 中涂 zhōnɡ tú
    1.亦作"中途"。 2.半路;途中。 3.指事情的进程中。 4.路的当中。
  • 中报 zhōnɡ bào
    1.古代朝廷的官报。 2.向朝廷呈报。
  • 中斩 zhōnɡ zhǎn
    犹中断。
  • 中庖 zhōnɡ páo
    厨中。
  • 中狭 zhōnɡ xiá
    心地狭隘。
  • 中根 zhōnɡ ɡēn
    1.佛教语。中等根器。指二乘中的缘觉。 2.指具有中等根器的人。
  • 中怠 zhōnɡ dài
    1.精神疲倦。 2.中途懈怠。
  • 中牢 zhōnɡ láo
    猪羊二牲。
  • 中帏 zhōnɡ wéi
    同"中帷"。
  • 中极 zhōnɡ jí
    1.指北极星。 2.喻帝位。 3.人体经穴名。
  • 中皇 zhōnɡ huánɡ
    传说中的山名。
  • 中年 zhōnɡ nián
    1.中等收成的年岁。 2.犹隔年。 3.指四五十岁的年纪。 4.犹言中世,中期。
  • 中晋 zhōnɡ jìn
    指迁都建康后的晋朝。亦称东晋。
  • 中篇 zhōnɡ piān
    1.未读完全篇。 2.分篇的书籍或文章中居中的一篇,对上篇下篇而言。 3.指中篇小说。
  • 中孰 zhōnɡ shú
    1.亦作"中熟"。 2.中等的年成。
  • 中旬 zhōnɡ xún
    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从十一日到二十日。
  • 中泠 zhōnɡ línɡ
    1.亦作"中"。 2.泉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的长江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
  • 中潮 zhōnɡ cháo
    中流。
  • 中度 zhōnɡ dù
    1.合乎标准﹑法度。 2.引申为恰到好处。
  • 中官 zhōnɡ ɡuān
    1.古官名。 2.宫内﹑朝内之官。 3.宦官。 4.星位或星区名。
  • 中散 zhōnɡ sàn
    中散大夫的省称。三国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
  • 中矩 zhōnɡ jǔ
    合乎曲尺的标准。
  • 中欲 zhōnɡ yù
    内心的欲念。
  • 中害 zhōnɡ hài
    内病。
  • 中瑞 zhōnɡ ruì
    犹言预兆吉祥。
  • 中泉 zhōnɡ quán
    1.犹黄泉。指葬身之地。 2.王莽新朝货币名,重七铢。
  • 中帑 zhōnɡ tǎnɡ
    国库的钱财。
  • 中病 zhōnɡ bìnɡ
    击中时弊。
  • 中河 zhōnɡ hé
    1.河的中央;河中。 2.指黄河中游。
  • 中心 zhōnɡ xīn
    ①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或部位:圆中心|市中心。②占据重要地位或起主干作用的地方:商贸中心|政治中心。③事物的主要部分:问题的中心|确定文章中心|中心议题|中心环节。
  • 中罇 zhōnɡ zūn
    见"中尊"。
  • 中师 zhōnɡ shī
    中等师范学校的省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或四年,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
  • 中程 zhōnɡ chénɡ
    1.亦作"中呈"。 2.指中等射程。
  • 中标 zhònɡ biāo
    投标得中:第一建筑公司夺魁中标。
  • 中岩 zhōnɡ yán
    1.山岩之中。 2.山岩名。在四川眉山。
  • 中材 zhōnɡ cái
    中等才能。亦指中等才能的人。
  • 中略 zhōng lüè
    一个词的内部一个或多个音或字母的省略(如以di’mond作diamond或以fo’c’sle作forecastle)。
  • 中情 zhōnɡ qínɡ
    1.内心的思想感情。 2.谓内心真诚。 3.内在的实际情况。
  • 中池 zhōnɡ chí
    1.池中。 2.胆的异名。
  • 中祭 zhōnɡ jì
    指祭宗庙之礼。
  • 中峙 zhōnɡ zhì
    屹立其中。
  • 中杀 zhōnɡ shā
    谓适宜猎获﹑捕食。
  • 中签 zhònɡ qiān
    旧时科举考试用以填写考中者姓名﹑籍贯等的标签。
  • 中眼 zhōnɡ yǎn
    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 中岁 zhōnɡ suì
    1.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 2.中年。
  • 中洛 zhōnɡ luò
    中都洛阳。
  • 中立 zhōnɡ lì
    ①指不去帮助或反对处在战争状态中任何一方的立场。其中包括不允许任何一方利用其领土作为战场和建立军事基地;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等。②使中立:我们要争取和中立这些人。
  • 中水 zhōng shuǐ
    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水质介于清洁水和污水之间。可以用来灌溉田地、冲洗厕所、回补地下水等。也叫再生水。
  • 中式 zhōnɡ shì
    中国式样。
  • 中第 zhōnɡ dì
    1.中等的等第。 2.中等门第。
  • 中旨 zhōnɡ zhǐ
    1.皇帝的诏谕。 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 中实 zhōnɡ shí
    1.犹真实。 2.里面坚实。
  • 中璋 zhōnɡ zhānɡ
    1.古代天子灌祭山川用的一种玉器。 2.古代用以发兵的一种玉制符节。
  • 中寿 zhōnɡ shòu
    中等的年寿。古时说法不一:(1)九十以上。《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唐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唐沈千运《感怀弟妹》诗:"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2)八十岁。《庄子.盗跖》:"中寿八十。"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3)七十岁。《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4)六十岁。《吕氏春秋.安死》:"中寿不过六十。"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张苍偶得小术,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此盖道之薄者,而苍为之,犹得中寿之三倍。"参见"上寿"。
  • 中朝 zhōnɡ cháo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 中法 zhōnɡ fǎ
    1.合法。 2.犯法。
  • 中灶 zhōnɡ zào
    集体伙食标准中的第二级(高于大灶而低于小灶)。
  • 中怀 zhōnɡ huái
    1.内心。 2.犹五中。指内脏。
  • 中尉 zhōnɡ wèi
    1.官名。战国时赵置,负责选任官吏。秦汉时为武职,掌管京师治安。汉武帝时更名执金吾,汉诸王国皆置中尉。唐后期为宦官领禁兵的专职。 2.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尉﹑高于少尉的下级军官。
  • 中珰 zhōnɡ dānɡ
    指宦官。宦官以珰为冠饰,故称。
  • 中期 zhōnɡ qī
    一个时期或一个过程的中间阶段。
  • 中比 zhōnɡ bǐ
    明清盛行的八股文中间部分的一段。
  • 中层 zhōnɡ cénɡ
    1.中间阶层,与上层﹑下层相对而言。 2.犹中级。
  • 中祀 zhōnɡ sì
    次于大祀的祭礼。所祭对象历代略有不同。
  • 中恧 zhōnɡ nǜ
    内心惭愧。
  • 中权 zhōnɡ quán
    1.谓中军制定谋略。 2.指中军。 3.指主将。 4.指主将的权势。 5.中枢;司令部。 6.喻中等。
  • 中盾 zhōnɡ dùn
    古官名。即中允。
  • 中晷 zhōnɡ ɡuǐ
    中午日影。
  • 中焦 zhōnɡ jiāo
    1.中医学名词。三焦之一。指腹腔的上部。 2.中医学名词。温度辨证。指持续高热阶段,邪在胃肠或脾经。
  • 中浣 zhōnɡ huàn
    1.亦作"中澣"。 2.古时官吏中旬的休沐日。 3.泛指每月中旬。
  • 中批 zhōnɡ pī
    指皇帝的诏令。
  • 中止 zhōnɡ zhǐ
    中途停止。
  • 中看 zhōnɡ kàn
    好看;顺眼。
  • 中清 zhōnɡ qīnɡ
    谓符合洁身之道。
  • 中殇 zhōnɡ shānɡ
    古谓十二至十五岁死亡为"中殇"。未成年而死叫殇。
  • 中父 zhōnɡ fù
    1.同"仲父"。 2.才德一般的父亲。
  • 中有 zhōnɡ yǒu
    即中阴。
  • 中校 zhōnɡ xiào
    1.官名。秦汉置,为将作大匠属官,佐治宫室。唐有中校署,属将作监,掌舟车等事。 2.主帅所在的营帐。校,古代军营的名称。 3.军衔的一级,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 中济 zhōnɡ jì
    指桥基。
  • 中投 zhōnɡ tóu
    体育名词。中距离投篮的省称。
  • 中等 zhōnɡ děnɡ
    1.介于上等与下等或高等与初等之间的等级。 2.形容(身材)不高不矮。
  • 中班 zhōnɡ bān
    1.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2.整天生产的厂矿,一般分早﹑中﹑晩三班,每班八小时,介于早﹑晩班之间者为中班。
  • 中格 zhōnɡ ɡé
    中途搁置。
  • 中波 zhōnɡ bō
    指波长从100米到1000米(相应的频率从3兆赫到300千赫)的无线电波段。中波通信主要依靠天波和地波传播。一般用于导航、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及近距离广播等。
  • 中策 zhōnɡ cè
    中等的计策。
  • 中武 zhōnɡ wǔ
    前后相间一足之地。
  • 中祚 zhōnɡ zuò
    国君统治的中期。
  • 中星 zhōnɡ xīnɡ
    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叫中星。观察中星可确定四时。
  • 中男 zhōnɡ nán
    1.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 2.未成丁的男子。 3.泛指青年男子。
  • 中纳 zhōnɡ nà
    宋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 中手 zhōnɡ shǒu
    技能中等的人。
  • 中礼 zhōnɡ lǐ
    适中﹑合度的礼仪。
  • 中朔 zhōnɡ shuò
    指中数和朔数。
  • 中稻 zhōnɡ dào
    水稻的一种类型。全生育期120-150天。对光照长短的反应与早稻相近,但插秧期和成熟期比早稻稍晩。
  • 中服 zhōnɡ fú
    1.古代指驾车四马中居中的两匹马。又叫"服"。 2.中式服装。
  • 中数 zhōnɡ shù
    1.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2.居中﹑折中之数。
  • 中火 zhōnɡ huǒ
    1.途中午休用饭。 2.中官。古官名。
  • 中眉 zhōnɡ méi
    犹中榜。眉,题额,比喻榜。
  • 中甲 zhōnɡ jiǎ
    金代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成绩属中等者。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 中澣 zhōnɡ hàn
    见"中浣"。
  • 中结 zhōnɡ jié
    1.郁结于心。 2.一种肠梗塞病。
  • 中画 zhōnɡ huà
    中止。
  • 中罫 zhōnɡ ɡuà
    指围棋棋局中部的格子。
  • 中溜 zhōnɡ liū
    1.亦作“中廇”。2.中号,不大不小。
  • 中盛 zhōnɡ shènɡ
    盛是古代祭祀时置于容器中的谷物,一般为黍﹑稷﹑稻﹑粱﹑麦﹑苽,谓之六谷。"中盛"谓不用稻﹑粱,表示祭礼从简。
  • 中熟 zhōnɡ shú
    见"中孰"。
  • 中稔 zhōnɡ rěn
    中等年成。
  • 中秘 zhōnɡ mì
    亦作“中祕”。1.中书省和秘书省的合称。2.宫廷珍藏图书文物之所。
  • 中白 zhōnɡ bái
    半白。
  • 中空 zhōng kōng
    真高1000—7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中高空飞行,有利于发挥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但易受敌方空中火力的杀伤。
  • 中秋 zhōnɡ qiū
    即“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 中缺 zhōnɡ quē
    犹中断。
  • 中级 zhōnɡ jí
    1.中层。 2.介于高级和低级之间的级别。
  • 中秩 zhōnɡ zhì
    中级的官职。
  • 中科 zhōnɡ kē
    犹中品,中等。
  • 中网 zhōnɡ wǎnɡ
    谓网捕未完。
  • 中畴 zhōnɡ chóu
    泛指田地。
  • 中用 zhōnɡ yònɡ
    顶用;合用;宜于使用:你这个人真不中用|这等文书,如何中用?
  • 中盘 zhōnɡ pán
    1.在中流盘旋。 2.盘中。 3.围棋术语。指布局完成,进入关系全局胜负的激战阶段。
  • 中罚 zhōnɡ fá
    轻重适中的刑罚。
  • 中禁 zhōnɡ jìn
    1.内心约束。 2.禁中。皇帝所居之处。 3.指皇帝。
  • 中赀 zhōnɡ zī
    见"中訾"。
  • 中逵 zhōnɡ kuí
    1.谓道路交错之处;九通路口。 2.泛指大路。 3.犹中途。
  • 中襌 zhōnɡ dān
    见"中单"。
  • 中腰 zhōnɡ yāo
    中段;中部。
  • 中襟 zhōnɡ jīn
    心中;胸怀。
  • 中耀 zhōnɡ yào
    指心宿三星的当中一星。
  • 中道 zhōnɡ dào
    1.半途;中途。 2.道路的中央;路上。 3.中正之道。 4.犹言折中。 5.黄道。 6.佛家语。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 中翼 zhōng yì
    机翼的中段,主翼就连接在此段上。在大型飞机上,中翼和机身结为一个整体,并连结发动机短舱及起落架。
  • 中酒 zhōnɡ jiǔ
    饮酒半酣时。
  • 中衰 zhōnɡ shuāi
    中道衰落。
  • 中资 zhōnɡ zī
    1.中等资产。 2.中间人的润金。
  • 中表 zhōnɡ biǎo
    1.指与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与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 2.里和外。 3.立于中央的标志。
  • 中选 zhònɡ xuǎn
    1.被选中;合格。 2.特指科举应试被录取。
  • 中贺 zhōnɡ hè
    古代臣子上贺表,例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或"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一类的套语,表示祝贺。后人编印文集时,每将其省略,夹注"中贺"二字代之。宋人文集中所载贺表,多有其例。
  • 中脘 zhōnɡ wǎn
    1.谓胃的中部。 2.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 中试 zhònɡ shì
    考试合格。
  • 中讲 zhōnɡ jiǎnɡ
    讲述之中。
  • 中部 zhōnɡ bù
    居中的部分。
  • 中邪 zhōnɡ xié
    1.为邪气所侵袭。 2.喻表现反常。
  • 中觞 zhōnɡ shānɡ
    宴饮之中。
  • 中蘬 zhōnɡ kuī
    即仲虺。人名。商汤的左相。
  • 中蒙 zhōnɡ ménɡ
    中途昏暗。比喻中道衰微。
  • 中都 zhōnɡ dōu
    1.京都。 2.指一般城市。
  • 中见 zhōnɡ jiàn
    指中见人。
  • 中裠 zhōnɡ qún
    见"中帬"。
  • 中诏 zhōnɡ zhào
    宫中直接发出的帝王亲笔诏令。
  • 中计 zhōnɡ jì
    中等的计策。
  • 中轩 zhōnɡ xuān
    轩中。轩,有窗槛的长廊。
  • 中舍 zhōnɡ shě
    1.亦称"中舍人"。 2.太子属官。
  • 中适 zhōnɡ shì
    1.中正适当。 2.心中安适。
  • 中臣 zhōnɡ chén
    1.德行中等的臣子。 2.内臣,宦官。
  • 中耳 zhōnɡ ěr
    外耳和内耳之间的部分,内有三块互相连接的听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也叫鼓室。
  • 中羡 zhōnɡ xiàn
    墓道。
  • 中邦 zhōnɡ bānɡ
    中原;中国。
  • 中规 zhōnɡ ɡuī
    1.同圆规相符。 2.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
  • 中足 zhōnɡ zú
    中等的马。
  • 中谢 zhōnɡ xiè
    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 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
  • 中途 zhōnɡ tú
    见"中涂"。
  • 中联 zhōnɡ lián
    指律诗的第三句至第六句,即颔联与颈联。
  • 中调 zhōnɡ diào
    词调体式之一。因其篇幅长短适中,故称。通常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如《破阵子》、《渔家傲》、《苏幕遮》等。但也有少于五十九字的,如《七娘子》即五十八字(一为六十字)。
  • 中脑 zhōnɡ nǎo
    脑的一部分,在大脑与后脑之间,包括四叠体和大脑脚,主要作用是纠正身体姿势和掌握头部转动方向。
  • 中要 zhōnɡ yào
    1.犹中枢。 2.有权势的宦官。
  • 中虚 zhōnɡ xū
    1.指胸腔。 2.指心。 3.里面空虚。 4.犹虚心。 5.中气虚弱。
  • 中谏 zhōnɡ jiàn
    唐代谏官"补阙"的别称。
  • 中野 zhōnɡ yě
    1.原野之中。 2.古邑名。
  • 中转 zhōnɡ zhuǎn
    1.交通运输部门指旅客中途转换交通工具。 2.中间转折。
  • 中色 zhōnɡ sè
    中央之色,即黄色。
  • 中行 zhōnɡ xínɡ
    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 2.泛指中庸之道。 3.中等德行。
  • 中贤 zhōnɡ xián
    指一般的贤人。
  • 中词 zhōnɡ cí
    逻辑学术语。详"中项"。
  • 中覆 zhōnɡ fù
    1.朝廷的批复。 2.向朝廷请示。
  • 中证 zhōnɡ zhènɡ
    证人。
  • 中郊 zhōnɡ jiāo
    古代于距都城西南五里之处设立坛位郊祀黄帝,谓之"中郊"。
  • 中节 zhōnɡ jié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2.中期。 3.中等的节操。 4.指中气和节气。 5.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 中赏 zhōnɡ shǎnɡ
    1.中等的赏赐。 2.内心赞赏。
  • 中蠹 zhōnɡ dù
    内部蛀损。
  • 中考 zhōng kǎo
    高中和高中程度专科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
  • 中贫 zhōnɡ pín
    谓达到穷乏的地步。
  • 中贵 zhōnɡ ɡuì
    1.中贵人。 2.朝中贵人。指朝廷中的高官。
  • 中肠 zhōnɡ chánɡ
    犹内心。
  • 中药 zhōnɡ yào
    1.平和的药物。 2.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
  • 中衢 zhōnɡ qú
    四通八达的大路。
  • 中藏 zhōnɡ cánɡ
    1.内脏。 2.指内心情感或腹中才学。 3.喻诗文内容。 4.中藏府的省称。
  • 中路 zhōnɡ lù
    1.半路。 2.路的当中。 3.当中的一路。常指军队部署。 4.质量中等;普通。
  • 中荒 zhōnɡ huānɡ
    1.荒野之中。 2.中途落空。
  • 中里 zhōnɡ lǐ
    复姓。《墨子.明鬼》有中里徼。
  • 中訾 zhōnɡ zī
    1.亦作"中赀"。 2.谓资产达到豪富的数额。 3.泛指富有。
  • 中西 zhōnɡ xī
    中国和西洋。
  • 中耕 zhōnɡ ɡēnɡ
    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 中边 zhōnɡ biān
    1.《四十二章经》:"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佛家因以"中边"指中观与边见(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认为,"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见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 2.内外,表里。
  • 中衅 zhōnɡ xìn
    内部的嫌隙﹑争端。
  • 中街 zhōnɡ jiē
    星名。借指黄道。
  • 中遘 zhōnɡ ɡòu
    同"中冓"。
  • 中衡 zhōnɡ hénɡ
    古天文学称黄道与天赤道相交点为"中衡"。
  • 中诚 zhōnɡ chénɡ
    内心的真情。
  • 中装 zhōnɡ zhuānɡ
    中式服装。与西装相对而言。
  • 中置 zhōnɡ zhì
    1.谓上菜至半。 2.中途搁置。
  • 中闺 zhōnɡ ɡuī
    1.宫门。 2.内室;闺房。 3.指妇女。
  • 中衣 zhōnɡ yī
    1.古时穿在祭服﹑朝服内的里衣。《礼记·郊特牲》:"绣黼丹朱中衣。"孔颖达疏:"中衣﹐谓以素为冕服之里衣。"《后汉书·舆服志上》:"大夫台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刘昭注引郑玄曰:"绣黼丹朱以为中衣领缘也。"一说﹐中衣即后世之直裰。参阅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 2.贴身的衣服。
  • 中除 zhōnɡ chú
    庭除之中。
  • 中落 zhōnɡ luò
    中途衰落。
  • 中鹄 zhōnɡ hú
    1.射中靶子。 2.引申为准确。 3.喻及第。
  • 中藴 zhōnɡ wēn
    犹内情。
  • 中营 zhōnɡ yínɡ
    1.天子驻跸之处。 2.主帅所在的军营。 3.营域之中。
  • 中锋 zhōnɡ fēnɡ
    1.写毛笔字﹑画国画,行笔不偏不侧,将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之中,谓之"中锋"。 2.篮球﹑足球等运动的前锋之一,位于全队或锋线中央。
  • 中翰 zhōnɡ hàn
    1.指皇宫内收藏图书文籍之所。 2.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 中额 zhōnɡ é
    1.击中额头。 2.录取的名额。
  • 中赞 zhōnɡ zàn
    即中丞。
  • 中餐 zhōnɡ cān
    1.午饭。 2.指中国式的饭菜,别于"西餐"。
  • 中说 zhōnɡ shuō
    正确的学说﹑理论。
  • 中郎 zhōnɡ lánɡ
    1.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汉苏武﹑蔡邕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2.次子。
  • 丰中 fēng zhōng
    《易.丰》"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唐孔颖达疏:"用夫丰亨无忧之德,然后可以君临万国,徧照四方,如日中之时,徧照天下,故曰宜日中也。"后即以"丰中"谓王者之德如中天之日,遍照天下。
  • 中觉 zhōnɡ jué
    午睡。
  • 中臆 zhōnɡ yì
    心胸。
  • 中阙 zhōnɡ què
    宫殿的中门。
  • 中膈 zhōnɡ ɡé
    指中部,中段。
  • 中谷 zhōnɡ ɡǔ
    1.谷中。 2.传说中的谷名。
  • 中食 zhōnɡ shí
    1.进食之中。 2.指佛教徒于中午进斋食。 3.普通饮食。
  • 中阪 zhōnɡ bǎn
    1.亦作"中坂"。 2.半山坡。
  • 中诇 zhōnɡ xiònɡ
    从中侦察。
  • 中署 zhōnɡ shǔ
    1.宫廷内府。 2.指厅堂。
  • 中驺 zhōnɡ zōu
    宫中骑士。
  • 中辍 zhōnɡ chuò
    中途停止:学业中辍|运动于是消沉,刊物于是中辍。
  • 中饭 zhōnɡ fàn
    1.用饭之中。 2.午餐。
  • 中裙 zhōnɡ qún
    见"中帬"。
  • 中阵 zhōnɡ zhèn
    1.亦作"中陈"。 2.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 3.唐代以杀获论功,凡出战兵员与敌方相当者,称"中阵"。
  • 中酲 zhōnɡ chénɡ
    喝醉酒。
  • 中雅 zhōnɡ yǎ
    酒器名。
  • 中谲 zhōnɡ jué
    从中侦察。
  • 中身 zhōnɡ shēn
    1.中年。 2.身体的中部。
  • 中顾 zhōnɡ ɡù
    1.内心顾念。 2.回顾。
  • 中语 zhōnɡ yǔ
    宫中例不外传的言语。
  • 中酺 zhōnɡ pú
    午餐。
  • 中通 zhōnɡ tōnɡ
    中等,普通。
  • 中非 zhōnɡ fēi
    ①指非洲中部地区。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扎伊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②中非内陆国。面积62 3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4年)。首都班吉。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和山地。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钻石、咖啡、棉花和木材。
  • 中轿 zhōnɡ jiào
    清时官员乘轿,依官级的尊卑而定轿夫的人数。四人抬的叫中轿。
  • 中馈 zhōnɡ kuì
    指妻室。
  • 中间 zhōnɡ jiān
    1.两者(人或地﹑时﹑物)之间;当中。 2.介绍。 3.里面。 4.房屋内居中的房间。 5.犹言之间或"在……过程中"。表时态。 6.指中间派。
  • 中金 zhōnɡ jīn
    白银。《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白金,银也。"后称银为中金。
  • 中风 zhònɡ fēnɡ
    “脑血管意外”的俗称。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的病变。多见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神志模糊等,应及时抢救治疗。
  • 中铨 zhōnɡ quán
    三铨之一。唐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
  • 中魔 zhōng mó
    中邪。如:她一瞬间像中魔似的,两眼直视,一点也不动。
  • 中馗 zhōnɡ kuí
    1.同"中逵"。 2.大蕈。
  • 中陷 zhōnɡ xiàn
    中伤陷害。
  • 中鲠 zhōnɡ ɡěnɡ
    1.中途阻塞。 2.从中阻挠。
  • 中驾 zhōnɡ jià
    车驾前进中。
  • 中雨 zhōng yǔ/yù
    二十四小时内雨量达10—25毫米的雨叫“中雨”。
  • 中龢 zhōnɡ hé
    同"中和"。
  • 中顿 zhōnɡ dùn
    途中饮食的处所。
  • 中驷 zhōnɡ sì
    中等的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后以比喻中品。
  • 中隐 zhōnɡ yǐn
    指闲官。
  • 中饮 zhōnɡ yǐn
    犹半酣。
  • 中频 zhōnɡ pín
    高于低频﹑低于高频的电磁振荡,其范围一般是10-550千周。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由收音机本身产生的振荡和接收到的高频混合而取得中频。
  • 中面 zhōnɡ miàn
    里面,里边。
  • 中项 zhōnɡ xiànɡ
    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共同概念。它作为小项和大项的中介,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推出结论。
  • 中霄 zhōnɡ xiāo
    犹中天,高空。
  • 中钩 zhōnɡ ɡōu
    1.犹中规。钩,圆规。 2.指春秋时管仲射齐公子小白中其带钩事。 3.犹上钩。
  • 中音 zhōnɡ yīn
    1.雅正和谐之音。 2.音乐名词。五声音阶中的第三音。亦泛指介于高音﹑低音之间的音高。
  • 中陵 zhōnɡ línɡ
    1.山陵之中。 2.中等高度的丘陵。
  • 中马 zhōnɡ mǎ
    1.指古代驾车时居中的马。又称服马。 2.中等的马。
  • 中钞 zhōnɡ chāo
    清代称票面五十贯与百贯的货币为"中钞"。
  • 中铉 zhōnɡ xuàn
    1.鼎耳。喻天子的辅臣。 2.指鼎铭。
  • 中黄 zhōnɡ huánɡ
    1.亦称"中黄伯"。古勇士名。 2.泛指勇士。 3.指中黄子。传说中的仙人。见晋葛洪《抱朴子.地真》。 4.指黄帝。 5.黄石脂。 6.中央。 7.指黄道。 8.帝王府库名。 9.中营。 10.古指人体的横膈膜。 11.泛指腹中。
  • 中阃 zhōnɡ kǔn
    1.内室,内宫。 2.犹中军。
  • 中霜 zhōnɡ shuānɡ
    1.遭受霜冻。 2.比喻夭折。
  • 中饥 zhōnɡ jī
    中等程度的饥荒。
  • 中鸣 zhōnɡ mínɡ
    1.一种较为低沉的声调。 2.吹奏乐器名。
  • 中闱 zhōnɡ wéi
    1.后妃所居的内宫。 2.借指皇后。 3.泛指宫廷。 4.灵堂门内。
  • 中雀 zhōnɡ què
    中目。
  • 中陈 zhōnɡ chén
    见"中阵"。
  • 中阴 zhōnɡ yīn
    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
  • 中馁 zhōnɡ něi
    内心缺乏勇气。
  • 中阶 zhōnɡ jiē
    1.指明堂前居中的台阶。 2.指"泰阶"居中的一级。《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因以称诸侯之国或郡守之地。
  • 中长 zhōnɡ chánɡ
    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 中际 zhōnɡ jì
    佛家以前际﹑中际﹑后际为三际,犹言三世。中际即现在世。
  • 中门 zhōnɡ mén
    1.内﹑外门之间的门。 2.门的当中。 3.正中的大门。 4.内﹑外室之间的门。
  • 中饱 zhōnɡ bǎo
    原谓中间人得到好处,后指经手钱财时,以欺诈手段从中取利:贪污中饱|中饱私囊。
  • 中队 zhōnɡ duì
    1.军队的一种编制。 2.今军队中亦有中队﹐相当于连的一级组织。 3.队伍编制的一种。由若干小队或分队组成,属大队管辖。
  • 乖中 guāi zhōng
    同"乖衷"。
  • 乡中 xiāng zhōng
    同乡。
  • 二中 èr zhōng
    1.二心,异心。 2.天﹑地的中数。
  • 云中 yún zhōng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3.比喻朝廷。 4.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 5.古云梦泽。
  • 五中 wǔ zhōng
    ①五脏:经脉之道,五中所主。②借指内心:感发五中。
  • 交中 jiāo zhōng
    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升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计都(ketu)。
  • 京中 jīng zhōng
    京城里,此指北京。如:京中有善口技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亿中 yì zhōng
    谓料事能中。语本《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 人中 rén zhōng
    ①人的鼻下唇上的凹下部分:他被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②穴位名。位于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那媳妇听到噩耗当即昏厥过去,旁人忙掐她的人中。
  • 从中 cóng zhōng
    1.从…人或事物之中。 2.从这(那)里。
  • 伏中 fú zhōng
    指三伏期间。
  • 众中 zhòng zhōng
    众人之中。
  • 侍中 shì zhōng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 便中 biàn zhōng
    方便的时候或有顺便的机会:你家里托人带来棉鞋两双,请你~进城来取。
  • 促中 cù zhōng
    心胸狭隘。
  • 保中 bǎo zhōng
    在买卖或债务契约上做见证并担保契约执行的第三人。
  • 做中 zuò zhōng
    充当借贷、买卖等关系的中间见证人:他俩那笔买卖,我可不敢做中。
  • 兕中 sì zhōng
    古代行射礼时用来盛计数筹码的器具。因形似伏兕,故名。
  • 入中 rù zhōng
    宋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 公中 gōng zhōng
    犹公众﹐大伙。
  • 关中 guān zhōng
    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 其中 qí/jī zhōng
    这里面;那里面。
  • 养中 yǎng zhōng
    谓保养心中的精气。
  • 内中 nèi/nà zhōng
    ①宫室中: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②里头;其中:内中的情形十分复杂。
  • 农中 nóng zhōng
    农业中学的简称。
  • 冥中 míng zhōng
    阴间,迷信谓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
  • 凭中 píng zhōng
    犹凭心。
  • 击中 jī zhòng
    打中。
  • 分中 fēn/fèn zhōng
    犹分内。
  • 切中 qiē/qiè zhōng
    1.切要中肯。 2.犹言击中,准确说中。
  • 初中 chū zhōng
    见"初级中学"。
  • 制中 zhì zhōng
    1.犹言执中。谓恪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2.居丧期间。
  • 剡中 yǎn/shàn zhōng
    指剡县一带。
  • 勾中 gōu/gòu zhōng
    即彀中。圈套。
  • 区中 qū/ōu zhōng
    人世间。
  • 升中 shēng zhōng
    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郑玄注:"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守至于方狱,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后以"升中"指祭天。
  • 华中 huá/huà/huā zhōng
    指我国长江中游湖北、湖南一带。
  • 协中 xié zhōng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
  • 卒中 zú/cù zhōng
    即中风。中医病名。
  • 南中 nán/nā zhōng
    1.指川南和云贵一带。 2.指岭南地区。 3.泛指南方,南部地区。
  • 发中 fā/fà zhōng
    1.发自内心。 2.出自内廷。
  • 可中 kě/kè zhōng
    1.如果。 2.谓日﹑月将升到中天。 3.正好。
  • 台中 tái/tāi zhōng
    犹禁中。
  • 叶中 yè/xié zhōng
    犹适中。
  • 司中 sī zhōng
    1.星名。 2.神名。 3.新莽官名。
  • 向中 xiàng zhōng
    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
  • 命中 mìng zhōng
    射中或投中预定的目标。
  • 塌中 tā zhōng
    戏曲术语。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塌中"。
  • 唐中 táng zhōng
    汉宫苑名。位于汉建章宫西。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 商中 shāng zhōng
    宫苑名。
  • 回中 huí zhōng
    1.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2.古道路名。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西汉元封四年武帝自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东汉建武八年来歙由此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国中 guó zhōng
    1.指王城之内。 2.国内。
  • 土中 tǔ zhōng
    1.四方的中心地区。 2.地下。
  • 地中 dì/de zhōng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 2.大地的正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 坐中 zuò zhōng
    1.座席之中。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 域中 yù zhōng
    寰宇间;国中。
  • 处中 chǔ/chù zhōng
    1.居于中枢之位﹐意谓担任要职。 2.执持中正之道。
  • 夏中 xià zhōng
    1.犹夏季。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 大中 dà zhōng
    《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王弼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高亨注:"象大臣处于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
  • 夜中 yè zhōng
    夜半。
  • 天中 tiān zhōng
    1.天的中央。 2.犹中天﹐天半。 3.谓鼻之所在。
  • 失中 shī zhōng
    1.亦作"失衷"。 2.不合准则。
  • 央中 yāng zhōng
    谓请某人做中人。
  • 奇中 qí/jī zhōng
    谓意想不到地说准﹑猜中。
  • 守中 shǒu zhōng
    保持内心的虚无清静。
  • 客中 kè zhōng
    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 室中 shì zhōng
    复姓。汉有室中同。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宵中 xiāo zhōng
    1.谓昼夜时间相等。 2.夜半。
  • 宽中 kuān zhōng
    1.度量宽宏。 2.宽心。
  • 富中 fù zhōng
    指肥沃的田地。
  • 寒中 hán zhōng
    中医指邪在脾胃而为里寒的病症。多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转变而成。有脘腹疼痛,肠鸣泄泻等症状。
  • 寰中 huán zhōng
    宇内,天下。
  • 就中 jiù zhōng
    ①居中(做某事):~调停。②其中:这件事他们三个人都知道,~老王知道得最清楚。
  • 尺中 chǐ zhōng
    尺脉。
  • 居中 jú zhōng
    ①在中间;居间:~调停 ㄧ~斡旋。②当中:两旁是对联,~是一幅山水画。
  • 履中 lǚ zhōng
    1.躬行中庸之道。 2.犹居中。谓践祚。
  • 平中 píng zhōng
    平和中正。
  • 年中 nián zhōng
    1.即中年,壮年。 2.谓一年之内。
  • 建中 jiàn zhōng
    谓建立中正之道,以为共同的准则。
  • 开中 kāi zhōng
    明代政府鼓励商人输送米粮等至边塞而给予食盐运销权的制度。洪武三年﹐初行于山西大同﹐后普及全国﹐弘治五年废。
  • 弇中 yǎn zhōng
    狭路﹐隘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鲜虞﹞行及弇中﹐将舍。"杜预注:"弇中﹐狭道。"又《哀公十四年》:"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一说为地名。据《读史方舆纪要》﹐临淄西南有弇中峪﹐界两山间﹐至莱芜县﹐长三百里。
  • 强中 qiáng/qiǎng/jiàng zhōng
    中医病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强中候》。又名内消。指阴茎勃起坚硬,久[不痿而精液自泄之症。
  • 弸中 péng zhōng
    谓(才德)充实于内。
  • 彀中 gòu zhōng
    〈书〉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入我~。
  • 当中 dāng/dàng zhōng
    1.中间。 2.指处在中间。 3.正中。 4.指事情进行的过程中。
  • 彼中 bǐ zhōng
    犹那里。
  • 待中 dài/dāi zhōng
    方言。即将,就要。
  • 得中 dé/děi/de zhōng
    1.得居中位。 2.适当,适宜。
  • 心中 xīn zhōng
    1.中心点。 2.心里。
  • 惠中 huì zhōng
    谓心里聪明。惠,通"慧"。
  • 意中 yì zhōng
    1.心里。 2.意料之中。
  • 愿中 yuàn zhōng
    谓矢适中其所射。
  • 懻中 jì zhōng
    强直。
  • 房中 fáng zhōng
    1.室内。 2.特指内室﹑闺房。 3.妇人。 4.道家之房中术及其图书类目名称。 5.周代乐歌名。参见"房中乐"。
  • 打中 dǎ zhòng
    击中目标。
  • 执中 zhí zhōng
    1.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 2.持平;不偏不倚。
  • 折中 zhē/zhé/shé zhōng
    也作“折衷”。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我倒有个折中的办法|宽猛折衷。
  • 持中 chí zhōng
    持守中道。
  • 挑中 tiāo/tiǎo zhōng
    选中并予以特别注意;为特殊目的或理由而选出。如:他们挑中了一个蹩脚的宿营地。
  • 掌中 zhǎng zhōng
    1.手掌中。 2.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
  • 握中 wò zhōng
    手中。
  • 数中 shù/shǔ/shuò zhōng
    其中;内中。
  • 敬中 jìng zhōng
    敬修内智。
  • 方中 fāng zhōng
    1.正中。 2.犹世间。对"方外"而言。 3.指古代帝王的寿穴。 4.始处正中。
  • 日中 rì zhōng
    1.正午。 2.指从天亮到正午的半天时间。 3.指春分﹑秋分。 4.中午阳光强烈,比喻事物光明昌盛。 5.犹日内。
  • 时中 shí zhōng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 明中 míng zhōng
    1.明烛中天。极言首饰之闪烁光华。 2.通晓星象历法。中,指中星。
  • 易中 yì zhōng
    和悦其心。中,内心。
  • 春中 chūn zhōng
    仲春,农历二月。
  • 榆中 yú zhōng
    指榆林塞。
  • 暗中 àn zhōng
    不公开的;私下里。
  • 曲中 qū/qǔ zhōng
    1.完全击中。 2.全都符合。
  • 月中 yuè zhōng
    1.月亮里。亦指月宫。 2.月光之中﹐月光下。 3.指一个月的中间几天。 4.指月内﹐某月之内。 5.指月子里。
  • 望中 wàng zhōng
    1.视野之中。 2.想望之中。
  • 期中 qī/jī zhōng
    一学期的前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经常在此时举行考试并报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如:期中考试。
  • 机中 jī zhōng
    机智允当。
  • 杯中 bēi zhōng
    指杯中之酒。
  • 析中 xī zhōng
    1.亦作"?中"。 2.谓判明是非。
  • 枢中 shū zhōng
    枢要中心。
  • 柔中 róu zhōng
    1.谓柔顺而得中正之道。 2.谓中心和明。
  • 桑中 sāng zhōng
    1.《诗.墉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朱熹集传:"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 2.桑树林里。 3.泛指山林僻远之处。
  • 梦中 mèng zhōng
    1.睡梦之中。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 3.梦泽之中。梦泽即云梦泽。
  • 歇中 xiē zhōng
    犹歇晌。
  • 正中 zhèng zhōng
    1.正当中。 2.谓日当天之中。指正午时分。
  • 汉中 hàn zhōng
    1.古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 2.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北岸阳安铁路线上。人口40万。为陕南最大城市和物产品集散地。
  • 治中 zhì zhōng
    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
  • 洞中 dòng zhōng
    命中,切中。
  • 浅中 qiǎn/jiān zhōng
    谓心胸浅窄。
  • 消中 xiāo zhōng
    病名。即消渴。
  • 淹中 yān zhōng
    1.春秋鲁国里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古文《礼经》所出之处。 2.借指儒家学术中心。 3.深广中正。
  • 清中 qīng zhōng
    清婉平和。
  • 温中 wēn zhōng
    中医学名词。温暖脾胃的一种疗法。适应于脾胃受寒,而致腹中冷痛,大便稀薄等症。
  • 满中 mǎn zhōng
    谓其中充满。
  • 点中 diǎn zhōng
    点名选中。
  • 热中 rè zhōng
    迫切希望获取某种利益(多用于不好的方面):热中名利。
  • 田中 tián zhōng
    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 2.指乡村。
  • 狗中 gǒu zhōng
    即狗监。
  • 狭中 xiá zhōng
    1.谓心胸狭窄。中,内心。 2.古地名。
  • 猜中 cāi zhōng
    部分地或完全地得出[正确的解答]。如: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我的年龄。
  • 环中 huán zhōng
    1.圆环的中心。庄子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 2.借喻灵空超脱的境界。 3.犹言范围之内,掌握之中。
  • 理中 lǐ zhōng
    中医术语。调理中气。
  • 由中 yóu zhōng
    犹由衷。
  • 留中 liú zhōng
    1.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 2.指留在朝中任职。
  • 吴中 wú zhōng
    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 百中 bǎi zhōng
    犹言百发百中。
  • 相中 xiāng/xiàng zhōng
    看中意。
  • 省中 shěng/xǐng zhōng
    宫禁之中。
  • 看中 kàn/kān zhōng
    经过观察,感觉合意:看得中ㄧ看不中ㄧ你~哪个就买哪个。
  • 眼中 yǎn zhōng
    犹言心目中。
  • 礼中 lǐ zhōng
    谓切合仪节;礼节得体。
  • 禁中 jīn/jìn zhōng
    也作“禁内”。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 禺中 yú/yù/ǒu zhōng
    将近午时。
  • 秋中 qiū zhōng
    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 秦中 qín zhōng
    1.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也称关中。 2.指秦二世胡亥。
  • 积中 jī zhōng
    谓蕴积于心中。
  • 空中 kōng/kòng/kǒng zhōng
    ①天空中。②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信箱ㄧ~书场。
  • 窍中 qiào zhōng
    即人中。
  • 筩中 tǒng zhōng
    古代布名。
  • 考中 kǎo zhōng
    省察己衷。
  • 胸中 xiōng zhōng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 膻中 shān/dàn zhōng
    1.中医名词。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 2.针灸穴位名。
  • 膺中 yīng zhōng
    胸前两旁高处。
  • 臆中 yì zhōng
    犹言主观想象。
  • 舍中 shè/shě zhōng
    1.犹家中。 2.指家中人。
  • 节中 jié zhōng
    犹折中﹐取正。
  • 蓐中 rù zhōng
    谓妇女产后休息复原的一段时间。
  • 虎中 hǔ zhōng
    古代射礼用具名。刻木为伏虎形﹐凿其背为口﹐行射礼时纳筭筹于其中﹐用以记数。中﹐盛算筹之器。
  • 虚中 xū zhōng
    1.没有杂念﹐心神专注。 2.身体内部虚弱。 3.虚心;谦虚。 4.空腹;中空。 5.石钟乳之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 蜀中 shǔ zhōng
    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
  • 裁中 cái zhōng
    谓心中有所制裁褒贬。
  • 言中 yán zhōng
    谓发生的情况不出所言。
  • 设中 shè zhōng
    合乎中正之道。
  • 许中 xǔ zhōng
    犹许下。
  • 试中 shì zhōng
    考试中选。
  • 详中 xiáng/yáng zhōng
    安详中正。
  • 说中 shuō/shuì/yuè zhōng
    说准。
  • 调中 tiáo/diào zhōng
    中医用语。调和中焦阻塞。
  • 谈中 tán zhōng
    见"谈言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