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一个字:草” 词语大全

  • 草场 cǎo chǎng
    又称“牧地”。用于各类牲畜直接放牧或作为饲草刈割地的农业用地。包括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和半人工草场。
  • 草具 cǎo jù
    粗糙简劣的食物:食以草具。
  • 草土 cǎo tǔ
    1.指居亲丧。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
  • 草写 cǎo xiě
    用草体所写的文字。参见"草体"。
  • 草字 cǎo zì
    1.谓书写草率的字。 2.谦言自己写的字。 3.即草书。汉字字体的一种。《新唐书.艺文志一》着录裴行俭《草字杂体》。参见"草书"。 4.对自己表字的谦称。
  • 草剏 cǎo chuàng
    同"草创"。
  • 草寮 cǎo liáo
    草屋。
  • 草体 cǎo tǐ
    1.草书。 2.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
  • 草孽 cǎo niè
    草野。
  • 草堂 cǎo táng
    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 草包 cǎo bāo
    1.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粗鲁的人。 2.用草等编成的包袋。
  • 草坂 cǎo bǎn
    长满草的山坡。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 草人 cǎo rén
    1.古官名。 2.扎成人形的草把。
  • 草就 cǎo jiù
    底稿草拟完成。
  • 草图 cǎo tú
    初步画出的机械图或工程设计图。不要求很精确。
  • 草奏 cǎo zòu
    1.草拟奏章。 2.草拟的奏章。
  • 草囷 cǎo qūn
    一种草盖的圆形谷仓。
  • 草制 cǎo zhì
    草拟制书。
  • 草创 cǎo chuàng
    开始兴办;创建:庶事草创|企业还处在草创阶段。
  • 草垡 cǎo fá
    带草的土块。
  • 草介 cǎo jiè
    见"草芥"。
  • 草工 cǎo gōng
    古代六工之一。或谓乃染色之工。
  • 草帖 cǎo tiě
    1.俗称"八字帖"。旧俗议亲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对于定帖而言。 2.指旧时打官司用的诉状。
  • 草娘 cǎo niáng
    鞑靼人称妓女为"草娘"。
  • 草台 cǎo tái
    旧时在乡间为演戏而临时搭建的戏台。
  • 草原 cǎo yuán
    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差异,草原又可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类型。广泛分布于温带内陆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 草妖 cǎo yāo
    因某种原因而引起草木变异的现象。古人以为妖孽。
  • 草市 cǎo shì
    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 草地 cǎo dì
    1.长野草的地方;草原。 2.指由人工铺植草皮而成的草坪。
  • 草命 cǎo mìng
    犹贱命。
  • 草寇 cǎo kòu
    占据山林的强盗、土匪:荡平草寇|区区草寇,不足为患。
  • 草奠 cǎo diàn
    创立。
  • 草屩 cǎo juē
    草鞋。
  • 草圣 cǎo shèng
    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汉代张芝﹑唐代张旭等。
  • 草垛 cǎo duò
    存放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 草书 cǎo shū
    字体名。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相传因西汉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上下笔势常相连,偏旁常互借,相传始于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成为狂草。
  • 草坪 cǎo píng
    平坦的草地。今多指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子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
  • 草子 cǎo zǐ
    1.草籽。草本植物的果实。 2.指紫云英等绿肥作物。 3.寒热时疫,即瘴。
  • 草室 cǎo shì
    草庐;草房。
  • 草寝 cǎo qǐn
    谓在草野间歇宿。
  • 草头 cǎo tóu
    1.草端。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 3.草寇的头领。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
  • 草偃 cǎo yǎn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 草丛 cǎo cóng
    杂草丛生处。
  • 草律 cǎo lǜ
    创制法律。
  • 草帽 cǎo mào
    用麦秆等编成的帽子。式样繁多,夏天多用来遮挡阳光。
  • 草褥 cǎo rù
    草垫子。
  • 草薙 cǎo tì
    1.亦作"艹剃"。 2.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 草标 cǎo biāo
    插在物品上,作为待售的标志的草束。亦作为卖身的标记。
  • 草蓐 cǎo rù
    1.草席;草垫子。 2.指产褥。(坐)月子。
  • 草索 cǎo suǒ
    草绳。
  • 草窠 cǎo kē
    1.草盖的窝棚。指简陋的住屋。 2.犹草丛。
  • 草码 cǎo mǎ
    一种表示数目的符号。详"苏州码子"。
  • 草本 cǎo běn
    1.原稿﹑底木。 2.茎部为草质的植物。
  • 草茅 cǎo máo
    1.亦作"草茆"。亦作"艹茅"。 2.杂草。 3.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 4.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 5.比喻鄙陋微贱。 6.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 草果 cǎo guǒ
    1.见"草豆蔻"。 2.方言。指草莓。
  • 草舍 cǎo shě
    1.谓宿止于草野间。 2.茅屋。
  • 草率 cǎo shuài
    粗疏,马虎:草率从事。
  • 草螽 cǎo zhōng
    虫名。古又称负蠜﹑草虫﹑常羊。雄者鸣如织机声,俗称蝈蝈﹑织布娘。
  • 草绿 cǎo lǜ
    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 草荒 cǎo huāng
    谓杂草丛生,耕地荒芜。
  • 草茆 cǎo máo
    见"草茅"。
  • 草蔬 cǎo shū
    粗蔬。
  • 草船 cǎo chuán
    草扎的船。旧俗送鬼神时用之。
  • 草灰 cǎo huī
    1.草本植物燃烧后的灰,可供肥田。亦用以比喻微贱。 2.灰黄的颜色。
  • 草芥 cǎo jiè
    草和芥。比喻轻微,没有价值:视民如草芥|草芥之人。
  • 草篆 cǎo zhuàn
    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貌隶骨,笔势飞举,刚劲有力。汉魏宫阙题署多用之。
  • 草緑 cǎo lǜ
    像青草一样绿而略黄的颜色。
  • 草荐 cǎo jiàn
    1.草垫子;草席。2.谓野草丰茂。
  • 草签 cǎo qiān
    也称“缩写草签”或“临时签署”。由谈判代表在条约的草案上签字。表示谈判双方对草案中的条款已取得了一致意见,但草签的条约并不等于双方政府已经同意,条约只有在正式签字后才能生效。
  • 草科 cǎo kē
    草窠,草丛。
  • 草檄 cǎo xí
    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 草薉 cǎo huì
    丛生的杂草。
  • 草表 cǎo biǎo
    1.草拟章奏。 2.非正式的﹑预先填写的表格。
  • 草斗 cǎo dǒu
    栎实。其状似栗。
  • 草戚 cǎo qī
    见"草蹙"。
  • 草猝 cǎo cù
    仓促草率。
  • 草编 cǎo biān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各种草本植物的茎或茎皮编制而成。在中国各民族中广泛流行。可用染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也可编成后加印装饰纹样。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品如篮、鞋、帽、席等。
  • 草棉 cǎo mián
    也叫非洲棉或小棉。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叶掌状。蒴果(棉铃)较小,其纤维短而细,可用来纺纱﹑絮衣服被褥等。
  • 草架 cǎo jià
    草图。古代构筑前设计的图样。
  • 草稿 cǎo gǎo
    1.亦作"草稾"。 2.初拟的文稿或画稿等。 3.喻指念头,主意。
  • 草榻 cǎo tà
    1.简易的床铺。 2.留人住宿的客套话。
  • 草疏 cǎo shū
    拟写奏章。
  • 草褐 cǎo hè
    粗布衣。
  • 草药 cǎo yào
    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药典的民间药材。
  • 草茵 cǎo yīn
    1.亦作"草裀"。 2.平整如茵的绿草(地)。
  • 草蔀 cǎo bù
    有盖的草制盛具。
  • 草苗 cǎo miáo
    犹草茅。比喻鄙野微贱的人。
  • 草服 cǎo fú
    1.草编的衣服。 2.草黄色的冠服。 3.借指农夫。
  • 草异 cǎo yì
    犹草妖。
  • 草行 cǎo xíng
    1.带草的行书。 2.在草野中行走。
  • 草莽 cǎo mǎng
    ①草丛:田野变成了一片草莽。②草野;民间。出身于草莽。
  • 草木 cǎo mù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指荒野。 3.亦作"艹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 草昧 cǎo mèi
    蒙昧,未开化;引申为草创,创始:天造草昧|当草昧之时,欲以礼义律之。
  • 草莓 cǎo méi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矮小多年生草本。有匍匐茎。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聚合果,鲜红或深红色,卵球形,表面附着许多小种子。果实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
  • 草底 cǎo dǐ
    草稿,底本。
  • 草秽 cǎo huì
    亦作"艹秽"。
  • 草炭 cǎo tàn
    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 草莞 cǎo guān
    蒲草。亦泛指草茅。
  • 草拟 cǎo nǐ
    起草;初步设计。
  • 草衣 cǎo yī
    1.编草为衣。 2.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3.隐者的衣着。 4.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 草莱 cǎo lái
    1.犹草莽。杂生的草。 2.指荒芜之地。 3.犹草野。乡野;民间。 4.布衣。平民。
  • 草洼 cǎo wā
    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
  • 草庐 cǎo lú
    1.简陋的草屋。用以谦称自己的住处。 2.犹草野。
  • 草次 cǎo cì
    1.亦作"艹次"。犹造次,仓促。 2.轻率;草率。 3.栖息于草野间。
  • 草房 cǎo fáng
    用茅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盖的房子。
  • 草札 cǎo zhá
    写文章。
  • 草皮 cǎo pí
    连带薄薄的一层泥土铲下来的草,可用来铺设草坪或防护堤岸,也可做肥料。
  • 草苴 cǎo chá
    犹草类。
  • 草虫 cǎo chóng
    1.即草螽。 2.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 草扰 cǎo rǎo
    仓促纷乱。
  • 草纸 cǎo zhǐ
    1.稿子;草稿。 2.用稻草等为原料制成的纸,质地粗糙,多用来做包装纸或做卫生用纸。
  • 草裀 cǎo yīn
    见"草茵"。
  • 草荚 cǎo jiá
    瑞草。又名蓂荚﹑历荚。传说古人曾用以计历。
  • 草庵 cǎo ān
    亦作“草菴”。1.草房,草舍。2.特指小寺庙或庵堂。
  • 草泽 cǎo zé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2.草野;民间。 3.在野之士;平民。
  • 草窃 cǎo qiè
    1.掠夺;盗窃。 2.草寇。 3.犹窃据。
  • 草民 cǎo mín
    草野之民,平民。
  • 草止 cǎo zhǐ
    1.谓栖身于草野中。 2.特指军队在草野宿息。
  • 草茶 cǎo chá
    烘烤而成的茶叶。相对于加工方法不同的团茶而言。
  • 草立 cǎo lì
    创立;起草。
  • 草荄 cǎo gāi
    草根。
  • 草菅 cǎo jiān
    1.草茅。比喻微贱。 2.犹草野。指民间。
  • 草草 cǎo cǎo
    1.骚扰不安的样子。 2.匆忙仓促的样子。 3.亦作"艹艹"。草率;苟简。 4.忧虑劳神的样子。
  • 草法 cǎo fǎ
    草书之法。
  • 草棚 cǎo péng
    指草盖的简陋住屋。
  • 草案 cǎo àn
    初步的方案;拟成而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虽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规章等。
  • 草玄 cǎo xuán
    指汉扬雄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 草稾 cǎo gǎo
    见"草稿"。
  • 草约 cǎo yuē
    1.亦作"艹约"。 2.未正式签字的契约或条约。 3.方言。以草绳子捆扎东西。
  • 草棘 cǎo jí
    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
  • 草藳 cǎo gǎo
    初拟的文稿或画稿等。
  • 草席 cǎo xí
    用柔韧的草茎编织的席子。
  • 草菇 cǎo gū
    蕈的一种。灰色,有黑褐色条纹,多生长在草堆上,可食用。
  • 草缨 cǎo yīng
    古代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相传是虞舜时的一种象征性刑罚,用以代替割鼻的酷刑。
  • 草苫 cǎo shān
    1.草垫。 2.用草覆盖的屋顶。
  • 草猪 cǎo zhū
    方言。母猪。
  • 草甸 cǎo diàn
    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被类型。分为河漫滩草甸和大陆草甸,大陆草甸又可分为旱地草甸、低地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生长发育在中等湿度的条件下。具有草层高而茂密、种类繁多的特征。为隐域性植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 草缏 cǎo biàn
    1.亦称"草辫"。 2.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 草座 cǎo zuò
    用稻草蒲草等编制的坐垫。僧尼多用之。
  • 草料 cǎo liào
    1.牲口的饲料。多指干草。 2.自谦之词。谦称自己无能力或无福分。
  • 草略 cǎo lüè
    粗糙疏略。
  • 草田 cǎo tián
    谓未垦种的田地。
  • 草测 cǎo cè
    工程开始之前,对地形﹑地质等进行的初步测量。精确度要求不很高。
  • 草跋 cǎo bá
    在山林中行走。语本《诗.墉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 草鸡 cǎo jī
    1.方言。母鸡。 2.方言。比喻怯弱畏缩。
  • 草蹙 cǎo cù
    1.亦作"草戚"。 2.仓猝;匆忙。
  • 草驴 cǎo lǘ
    牝驴。
  • 草露 cǎo lù
    1.草上的露水。 2.比喻恩泽。
  • 草诏 cǎo zhào
    1.拟写诏书。 2.指拟定的诏书。
  • 草骡 cǎo luó
    牝骡。
  • 草辫 cǎo biàn
    见"草缏"。
  • 草酌 cǎo zhuó
    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辞。
  • 草鱼 cǎo yú
    又称“鲩”。鱼纲,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体近似圆筒形,外形似青鱼,但吻较宽,体青黄色,背鳍无硬刺。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故名。体长达1米多,重达35千克以上。
  • 草麻 cǎo má
    犹草诏。唐宋时用黄白麻纸写诏书,故称。
  • 草迷 cǎo mí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
  • 草马 cǎo mǎ
    母马。
  • 草闲 cǎo xián
    见"草间"。
  • 草靡 cǎo mǐ
    1.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2.犹披靡。喻溃败。
  • 草鄙 cǎo bǐ
    草野鄙陋。多用作谦词。
  • 草靸 cǎo sǎ
    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
  • 草驹 cǎo jú
    幼马。
  • 草野 cǎo yě
    乡野;引申为民间:退身于草野。
  • 草鞋 cǎo xié
    1.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 2.指清代民间某些秘密社团内司交通﹑谍报等职事的人员。
  • 草隶 cǎo lì
    1.草书和隶书的合称。 2.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
  • 草间 cǎo jiān
    1.亦作"草闲"。草丛间。 2.比喻乡野;民间。
  • 草贼 cǎo zéi
    旧时对起义农民的蔑称。
  • 草赋 cǎo fù
    创作诗赋。
  • 草贤 cǎo xián
    对善作草书者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