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治” 词语大全
-
治躬
zhì gōng
犹治身。 -
治象
zhì xiàng
古代记载政教法令的文字。 -
治通
zhì tōng/tòng
犹理顺通达。 -
治造
zhì zào
1.制作。 2.整治。 -
治水
zhì shuǐ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
治饰
zhì shì
矫饰。 -
治田
zhì tián
1.古人掌管农业事务的官员。治,通"司"。 2.种田。 -
治务
zhì wù
政务。 -
治点
zhì diǎn
修改润色。 -
治曶
zhì hū/hù
见"治忽"。 -
治器
zhì qì
治国之才。 -
治载
zhì zài/zǎi
备办乘具。 -
治官
zhì guān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 2.治理百官。 3.尽职。 -
治定
zhì dìng
1.政治安定。 2.点窜改定。 -
治缮
zhì shàn
修缮。 -
治葺
zhì qì
修缮。 -
治抚
zhì fǔ
犹治理。 -
治护
zhì hù
治疗护理。 -
治学
zhì xué
研究学问。 -
治捕
zhì bǔ
缉捕治罪。 -
治择
zhì zé/zhái
删改润色。 -
治辨
zhì biàn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治室
zhì shì
治家,持家。 -
治道
zhì dào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2.修筑道路。 -
治宜
zhì yí
1.指合宜的施政措施。 2.泛指施政措施。 -
治中
zhì zhōng
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 -
治市
zhì shì
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治,通"司"。 -
治下
zhì xià
1.治理人民。 2.所管辖的范围之内。 -
治剧
zhì jù
谓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 -
治经
zhì jīng
研究经学。 -
治统
zhì tǒng
治理国家的一脉相传的统系。 -
治藏
zhì cáng/zàng
保管。 -
治任
zhì rèn/rén
谓整理行装。 -
治朝
zhì zhāo/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 2.政治清明的朝代。 -
治标
zhì biāo
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与"治本"相对。 -
治所
zhì suǒ
古代地方长官的官署。 -
治体
zhì tǐ/tī/bèn
1.治国的纲领﹑要旨。 2.政治法度。 3.指规范的文体。 -
治驭
zhì yù
统治。 -
治忽
zhì hū
1.亦作"治曶"。 2.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适《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
治强
zhì qiáng/qiǎng/jiàng
安定强盛。 -
治亲
zhì qīn/qìng
古代指依礼法端正亲属之间的关系。 -
治名
zhì míng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好名声。 2.谓谋求虚名。 -
治生
zhì shēng
1.经营家业;谋生计。 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 -
治墙
zhì qiáng
见"治蘠"。 -
治丧
zhì sāng/sàng
处理丧事:治丧委员会。 -
治狱
zhì yù
审理案件。 -
治叙
zhì xù
1.亦作"治序"。 2.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 -
治问
zhì wèn
犹审问。 -
治乱
zhì luàn
1.安定与动乱。 2.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
治署
zhì shǔ
古代地方行政官署。 -
治谱
zhì pǔ
《南齐书.良政传.傅琰》:"琰父子并着奇绩,江左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因以"治谱"为称颂父子兄弟居官有治绩之典。 -
治严
zhì yán
整理行装。汉代避明帝刘庄讳,以"装"与"庄"同声,改"装"为"严",后沿用。 -
治凡
zhì fán
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 -
治职
zhì zhí
1.治理政务之职事。 2.处理职务。 -
治达
zhì dá
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
治家
zhì jiā/gū/jie
持家;管理家事。 -
治装
zhì zhuāng
1.整理行装;准备行装。 2.装裱。 -
治权
zhì quán
1.指政府治理国家的权力。 2.泛指统治权。 -
治掌
zhì zhǎng
掌管。 -
治世
zhì shì
1.太平盛世。 2.治天下,治国。 -
治迹
zhì jì
政绩,施政的事迹。 -
治安
zhì ān
1.国家与社会的安宁。 2.治理,使社会安定。 -
治典
zhì diǎn
治国的法典。 -
治平
zhì píng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
治要
zhì yào/yāo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
治讼
zhì sòng
陈诉请求和争讼。 -
治聋
zhì lóng
医治耳聋。古代传说社日饮酒可治耳聋。 -
治办
zhì bàn
见"治辨"。 -
治服
zhì fú/fù
1.办理丧事。 2.准备行装。 3.制服。 -
治性
zhì xìng
修性,养性。 -
治具
zhì jù
1.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
治罪
zhì zuì
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处。 -
治牧
zhì mù
犹统治,治理。 -
治度
zhì dù/duó
1.调理。 2.安排,调遣。 -
治疗
zhì liáo
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
治穰
zhì ráng
犹祈祷。穰,通"禳"。 -
治心
zhì xīn
1.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2.掌握人心;征服人心。 -
治保
zhì bǎo
治安保卫的省称。 -
治酒
zhì jiǔ
置办酒食。 -
治序
zhì xù
见"治叙"。 -
治押
zhì yā
压制。 -
治礼
zhì lǐ
1.讲习礼仪。 2.司礼。 -
治释
zhì shì
惩治与赦免。借指审理狱讼。 -
治兵
zhì bīng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 2.出兵作战。 -
治行
zhì xíng/háng
1.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 2.施政的措施。 3.整理行装。 -
治戎
zhì róng
作战;治军。 -
治实
zhì shí
1.讲求实际。 2.指料理实事的才能。 3.核实。 -
治历
zhì lì
制定历法;研究历法。 -
治令
zhì líng/lǐng/lìng
犹政令。 -
治辩
zhì biàn
见"治辨"。 -
治本
zhì běn
1.治国的根本措施。 2.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 -
治阿
zhì ā/ē
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
治验
zhì yàn
审问得实。 -
治术
zhì shù/shú/zhú
1.指驭臣治民之权术。亦泛指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 2.指医术。 -
治绩
zhì jì
为政的成绩。 -
治晩
zhì wǎn
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
治略
zhì lüè
施政的方略。 -
治印
zhì yìn
篆刻,刻印章。 -
治教
zhì jiào/jiāo
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
治理
zhì lǐ
①控制管理:治理国家|治理企业。②整治;整修:治理黄河。 -
治整
zhì zhěng
严整。 -
治害
zhì hài
谋害。 -
治状
zhì zhuàng
施政的成绩。 -
治跸
zhì bì
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 -
治声
zhì shēng
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声誉。 -
治繲
zhì xiè
洗涤衣物。 -
治蘠
zhì qiáng
1.亦作"治墙"。 2.菊花别名。 -
治化
zhì huà/huā
谓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
治弟
zhì dì/tì/tuí
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
治变
zhì biàn
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
治改
zhì gǎi
犹修改。 -
治目
zhì mù
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
治人
zhì rén
1.统治他人。 2.指治理国家的人才。 -
治成
zhì chéng
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
治数
zhì shù/shǔ/shuò
谓处理各种事务。 -
治养
zhì yǎng
1.治理和教养。 2.颐养。 -
治备
zhì bèi
准备;备办。 -
治气
zhì qì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
治康
zhì kāng
谓国家太平安宁。 -
治徒
zhì tú
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
治步
zhì bù
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
治号
zhì hào/háo
犹政令。 -
治命
zhì mìng
指人死前神智清醒时的遗嘱。与"乱命"相对。后亦泛指生前遗言。 -
治地
zhì dì/de
谓管理土地的赋税。 -
治身
zhì shēn
犹修身。 -
治干
zhì gān/gàn
处理政务的干才。 -
治国
zhì guó
1.治理国家政务。 2.安定﹑太平的国家。 -
治制
zhì zhì
治理国家的法度﹑体制。 -
治产
zhì chǎn
经营产业。 -
治功
zhì gōng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
治古
zhì gǔ
指古代升平社会,古之治世。 -
治愈
zhì yù
使恢复健康。如:在骨折完全治愈之前不要上班。 -
治公
zhì gōng
处理公事。 -
治方
zhì fāng
治理国家的方略。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