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一个字:气” 词语大全

  • 气义 qì yì
    1.气节﹐道义。 2.义气﹐情谊。
  • 气业 qì yè
    气节﹐功业。
  • 气体 qì tǐ/tī/bèn
    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充满任何容器的物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分子运动十分自由,所以气体易被压缩,且能充满容器。
  • 气井 qì jǐng
    为开采天然气而从地面钻到气层的井。
  • 气习 qì xí
    1.风气和习俗。 2.气质;习性。 3.指诗文风格。
  • 气令 qì líng/lǐng/lìng
    犹节令。
  • 气下 qì xià
    谓勇气低落。
  • 气丧 qì sāng/sàng
    犹言泄气﹐沮丧。
  • 气俗 qì sú
    风气习俗。
  • 气像 qì xiàng
    气度﹐气局。
  • 气决 qì jué
    谓果敢而有魄力。
  • 气侠 qì xiá
    义气豪侠。
  • 气候 qì hòu
    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30年以上)的天气特征。包括常有的天气情况和极端的天气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广东省,全年平均气温19~26°c,极端最低气温-7.3°c,极端最高气温42°c,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所决定。
  • 气信 qì xìn/shēn
    犹意气。
  • 气夺 qì duó
    勇气丧失。
  • 气楼 qì lóu
    米仓屋顶上通气的小楼。
  • 气尽 qì jìn/jǐn
    1.生气消失。 2.呼吸停止。
  • 气听 qì tīng
    谓根据当事人的呼吸缓促听察狱讼。
  • 气志 qì zhì
    指精神﹑意志。
  • 气冷 qì lěng
    1.用空气而不用任何中间介质(如水和油)冷却[内燃机]气缸。2.用空气冷却。3.用气体作冷却剂。
  • 气密 qì mì
    1.不漏(透)气,防止气体的进入或破坏作用。 2.紧密不漏气或接近不漏气。
  • 气氛 qì fēn
    1.指显示吉凶的云气。 2.指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 气孔 qì kǒng
    1.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2.昆虫的呼吸孔。3.金属铸锭和铸件中的孔。4.接受或放出空气的孔。
  • 气刚 qì gāng
    1.脾气火爆。 2.指性格刚直。
  • 气笛 qì dí
    利用机械方法使气体或蒸气发生强烈振动的发声器。用来向远处发送信号或发生超声。
  • 气断 qì duàn
    犹言魄力。
  • 气干 qì gān/gàn
    1.气血和躯体。 2.气魄和才干。
  • 气动 qì dòng
    1.利用撞击作用或转动作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的。如:气动控制阀。2.空气动力的。如:气动弹道。
  • 气翳 qì yì
    阴霾之气。
  • 气厥 qì jué
    犹昏厥。
  • 气矜 qì jīn/qín/guān
    犹气势。
  • 气喘 qì chuǎn
    1.呼吸急促。 2.医学名词。亦称哮喘。患者感觉呼吸时很费力﹐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引起。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
  • 气恨 qì hèn
    1.生气:愤恨。 2.嫉妒怨恨。
  • 气祲 qì jìn
    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
  • 气朔 qì shuò
    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曰:'挈壶氏掌悬壶。'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郑氏《毛诗笺》曰:'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左氏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
  • 气流 qì liú
    1.流动的空气。 2.由肺的膨胀或收缩而吸入或呼出的气﹐是发音的动力。
  • 气禁 qì jīn/jìn
    一种以运气为特征的咒术。
  • 气羸 qì léi
    体质衰弱。
  • 气略 qì lüè
    气魄和谋略。
  • 气邪 qì xié/yá/yé/yú/xú
    即邪气。
  • 气品 qì pǐn
    1.指万物。 2.指人的气派和品貌。
  • 气晕 qì yùn/yūn
    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 气命 qì mìng
    犹性命。
  • 气苦 qì kǔ
    1.生气苦恼。 2.犹委屈。
  • 气分 qì fēn/fèn
    1.旧谓人和物所受元气的分限。 2.引申为气息;气质。 3.身分﹐体面。
  • 气球 qì qiú
    一种轻于空气的无动力装置的航空器。由气囊和吊在气囊下的吊篮或吊舱组成。气囊内充灌轻于空气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或氦气),凭借空气的浮力升空。吊篮或吊舱用以放置仪器设备,有的可乘人。分两类:(1)自由气球。升空后不受约束,随风飘移;(2)系留气球。靠地面绞盘车收放绳索控制升降。可用于大气探测、跳伞训练、通信和电视广播的中继站等。
  • 气泡 qì pào/pāo
    气体在液体﹑固体的内部或表面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
  • 气拍 qì pāi
    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亦指旧时官员问案时用的惊堂木。
  • 气愤 qì fèn
    1.生气愤恨。 2.情绪激愤。
  • 气长 qì cháng/zhǎng
    犹言争气。
  • 气疫 qì yì
    谓染疫气而得病。
  • 气重 qì zhòng/chóng
    气性大。
  • 气沮 qì jǔ/jù
    犹气馁。
  • 气貌 qì mào
    1.谓描述气势﹑形貌。 2.气度﹐风貌。
  • 气性 qì xìng
    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2.气质;性情。 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4.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 气囊 qì náng/nāng
    1.鸟类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由薄膜构成的许多小囊﹐分布在体腔内各个器官的空隙中﹐有些气囊在皮下或骨的内部。气囊和肺相通﹐能协助肺进行呼吸﹐并有调节体温﹑减少肌肉间的摩擦等作用。 2.用涂有橡胶的布等做成的囊﹐里面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多用来做高空气球或带动飞艇上升。
  • 气锅 qì guō
    一种产于云南的砂锅,中间有管子通至锅底但不伸出锅外,烹调时将食物置于管周围,把砂锅放锅中蒸煮,通过从管子进入砂锅的蒸气蒸熟食物。如:气锅鸡。
  • 气懑 qì mèn
    气闷。
  • 气团 qì tuán
    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较为一致的大范围空气团块。其范围常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厚度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是空气长期受较为单一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当气团移入另一环境时,受新环境下垫面的影响,就逐渐改变原有的物理特性,称为“变性气团”。
  • 气粗 qì cū
    1.脾气暴躁。 2.气盛:气壮。
  • 气意 qì yì
    1.气概﹐意志。 2.风度神态。
  • 气望 qì wàng
    声望。
  • 气根 qì gēn
    植物学名词。由植物茎或叶的部分所生出的根﹐部分或全部露出地面﹐常带绿色﹐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和养分。玉蜀黍﹑榕树等即有气根。
  • 气褊 qì biǎn
    谓气性偏狭。
  • 气土 qì tǔ
    犹风土。
  • 气缸 qì gāng
    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
  • 气咽 qì yān/yàn/yè
    呼吸阻塞。
  • 气枪 qì qiāng
    利用压缩空气发射铅弹的器械﹐多用来打鸟。
  • 气绝 qì jué
    死亡。如:三姑娘刚到,老太爷就气绝了。
  • 气压 qì yā/yà
    即“大气压”。
  • 气诀 qì jué
    指方士用于祝祷的口诀。
  • 气宇 qì yǔ
    也作“器宇”。气概风度:气宇轩昂|气宇不凡。
  • 气穴 qì xué
    1. 经穴名。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腹泻等。直刺1-1.5寸。灸3-5壮或5-10分钟。
  • 气母 qì mǔ
    1.元气的本原。 2.虹的别名。参阅宋陶谷《清异录.天文》引《博学记》。
  • 气馁 qì něi
    丧失信心和勇气: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 气凑 qì còu
    呼吸急促。
  • 气谊 qì yì
    义气情谊。
  • 气状 qì zhuàng
    1.仪表﹐风采。 2.景象。
  • 气派 qì pài
    指人的魄力气度或某些事物所表露的气势:这人有气派|这排建筑有气派。
  • 气节 qì jié
    ①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民族气节|革命气节。②时令;节令:气节变换。
  • 气旋 qì xuán/xuàn
    即“低气压”。
  • 气识 qì shí/zhì
    气量和见识。
  • 气度 qì dù/duó
    指人的气魄和风度:气度不凡|要有男子汉的气度。
  • 气眼 qì yǎn
    1.铸件内部的空洞,是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卷入的空气造成的。2.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用来使空气或其他气体通过的孔。
  • 气象 qì xiàng
    ①景象;状态:一片新气象。②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统称。如大气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力的高低、空气湿度的大小、大气的运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及由此而产生的云、雾、雨、雪、霜等。其变化过程,既可带来雨水和温暖,造福人类,也可造成酷暑、严寒,以至旱、涝、风、雹等灾害。
  • 气炎 qì yán
    同"气焰"。
  • 气塞 qì sāi/sài/sè
    气息堵塞。形容极度气愤。
  • 气骨 qì gǔ/gū
    1.指作品的气势和骨力。 2.气概;骨气。
  • 气类 qì lèi
    1.意气相投者。语本《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2.气质同类者。
  • 气忿 qì fèn
    1.同"气愤"。 2.身份﹐体面。
  • 气泵 qì bèng
    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
  • 气恼 qì nǎo
    1.发怒﹐生气。 2.指气愤﹑恼怒的情绪。
  • 气门 qì mén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能开启与关闭。如蝗虫身体两侧有十对气门,前四对吸气,后六对呼气。
  • 气岸 qì àn
    气概;意气。
  • 气韵 qì yùn
    气概和韵味。多用于书画文章:气韵不足|气韵不俗。
  • 气秀 qì xiù
    气质秀美。
  • 气圈 qì quān
    1.一种可膨胀的橡皮圈,用作垫子以消除骨骼隆突部受到的压力(如预防褥疮)。 2.围绕地球的空气的整体。
  • 气浪 qì làng
    气体受到外力推动时所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
  • 气数 qì shù/shǔ/shuò
    1.气运﹐命运。 2.指节气。
  • 气合 qì hé/gě
    意气相投。
  • 气魄 qì pò
    ①气概魄力:革命气魄|办事气魄。②气势宏伟:建筑有气魄。
  • 气急 qì jí
    1.呼吸急促。 2.因恼怒而急躁。
  • 气孱 qì chán/càn
    气质虚弱。
  • 气絶 qì jué
    1.犹昏厥。 2.谓人受强烈刺激时﹐精神亢奋或紧张到呼吸短暂闭塞。 3.呼吸停止。
  • 气口 qì kǒu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 气序 qì xù
    1.节气;季节。 2.气候。
  • 气窗 qì chuāng
    1.通气的窗眼。借指蠹虫蛀的穴孔﹐俗称虫眼。 2.指门窗上部用来通风换气的小窗。
  • 气蛊 qì gǔ
    1.气愤。 2.亦作"气臌"。腹部肿胀的病症。俗称气臌胀。
  • 气概 qì gài
    在重大问题上表现的魄力气度:英雄气概|革命气概。
  • 气格 qì gé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 气海 qì hǎi
    1.经络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经。针灸本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虚弱等症。 2.人体部位名﹐宗气所聚处。膻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
  • 气胀 qì zhàng
    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的状态。
  • 气调 qì tiáo/diào
    1.气概﹐风度。 2.气韵﹐才调。 3.语气声调。
  • 气应 qì yīng/yìng
    1.指神的昭示。 2.气息相应。
  • 气瓶 qì píng
    储存气体的金属容器。
  • 气律 qì lǜ
    古代乐理术语。谓乐律和节气相应。
  • 气虚 qì xū
    指中气不足、元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如疲倦无力、精神不佳、少气懒言、动辄气短、汗出较多、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表示机体功能减退,不一定患有疾病。大多由于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
  • 气尚 qì shàng
    1.风尚﹐气节。 2.指气度。
  • 气运 qì yùn
    1.节候的流转变化。 2.气数﹐命运。
  • 气和 qì hé/hè/huó/huò/hú
    1.气候调和。 2.态度和蔼。
  • 气味 qì wèi
    1.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2.比喻意趣或情调。 3.指神态。
  • 气局 qì jú
    气度格局。
  • 气息 qì xī
    ①呼吸时出入的气:气息奄奄。②气味: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③指习性情趣:生活气息|浓厚的乡土气息。
  • 气吞 qì tūn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 气血 qì xuè/xiě
    1.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气和血。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2.气性。 3.精神﹐精力。参见"气血方刚"。
  • 气核 qì hé/hú
    指山石。语出晋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 气割 qì gē
    用氧-乙炔火焰产生的热能对金属(如钢板、型钢或铜锭)的切割。
  • 气胸 qì xiōng
    空气积聚于胸膜腔内。因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因胸壁或肺创伤引起者称创伤性气胸﹐因诊断或治疗需要而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内者称人工气胸。
  • 气郁 qì yù
    心情郁闷。
  • 气焊 qì hàn
    利用可燃气体燃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最常用的可燃气体为乙炔(c_2h_2)。一般为手工操作,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和修补。
  • 气慑 qì shè
    气馁;恐惧。
  • 气机 qì jī
    1.古代军事术语。用兵的关键之一。指将帅的气度﹑决断等。 2.谓天地有规律运行的自然机能。 3.指植物的生机。 4.指行文的气势。 5.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包括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气机发生异常﹐一般有气机不宣﹑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
  • 气量 qì liáng/liàng
    1.胸怀﹐度量。 2.指气魄。
  • 气焰 qì yàn
    亦作“气燄”。1.原指开始燃烧、尚未成势的火焰。常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威势、声势。2.指诗文的气势和力量。
  • 气温 qì wēn
    “大气温度”的简称。气象要素之一。空气的温度。气象台(站)所指的气温,是百叶箱中离地约5米高处的温度表测量到的空气温度,以摄氏温标(°c)表示,它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气温。
  • 气笼 qì lóng/lǒng
    圆筒形的竹编物,立于仓库谷物中以通气,防止谷类变质。
  • 气化 qì huà
    1.指阴阳之气的变化。亦以喻世事的变迁。 2.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3.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之气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中气的升降﹐机枢的开阖等。参阅《素问.灵兰秘典论》。 4.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5.语言学名词。指浊音的清音化。如"病"﹑"动"﹑"共"等字的声母﹐原是古汉语的浊声母﹐演变到现在的普通话成为清声母﹐就是浊音清音化的结果。
  • 气厉 qì lì
    时疫。
  • 气功 qì gōng
    中国传统健身术。一种意、气、体结合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包括调身(姿势)、调心(入静)、调息(呼吸)、肢体运动和自我按摩等。分静功和动功。静功有卧、站、坐等姿式。动功为柔和而有节奏的肢体活动和自我按摩等。有医、释、道、儒、武术等五大派别,每派又有若干流派。
  • 气势 qì shì
    1.指军队的士气和威势。 2.指声势。 3.气概﹐勇力。 4.气焰﹐权势。 5.气象﹐气派。 6.指诗文的气韵或格调。 7.指品质﹐功效。
  • 气舆 qì yú
    指神仙乘坐的车子。
  • 气勇 qì yǒng
    犹勇气。
  • 气管 qì guǎn
    位于喉和肺之间的呼吸通道。上与喉腔连接,下分为左右支气管。
  • 气闷 qì mèn/mēn
    1.心情烦闷。 2.犹气恼。 3.因空气不畅而憋闷。
  • 气力 qì lì
    1.体力;力气。 2.指精力。 3.实力;力量。 4.权势﹐势力。 5.才气;才力。
  • 气噎 qì yē
    气息哽噎。谓气得说不出话。
  • 气疾 qì jí
    指呼吸系统疾病。
  • 气昏 qì hūn
    气质昏浊。
  • 气纬 qì wěi
    1.指云气星象。 2.指占卜云气星象之术。
  • 气结 qì jié/jiē
    1.呼吸不畅。形容心情郁闷。 2.中医学名词。谓气留滞不行。
  • 气盛 qì shèng/chéng
    1.气势盛大。 2.犹血气方刚。
  • 气垫 qì diàn
    可注入空气的橡皮垫子。放在长期卧床病人的受压部位,可减少局部压力,避免发生褥疮。气垫亦可作坐垫。
  • 气索 qì suǒ
    1.气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2.谓昏厥。 3.勇气丧失﹐精神沮丧。
  • 气态 qì tài
    物质的气体状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 气田 qì tián
    生产可供出售的大量天然气的地区。
  • 气劲 qì jìn/jìng
    1.气候寒冽。 2.意气傲岸。 3.语气坚定严厉。
  • 气禀 qì bǐng
    1.即饩廩。俸禄。2.谓受之于气。《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
  • 气歇 qì xiē
    憩息。
  • 气情 qì qíng
    指情欲。
  • 气色 qì sè/shǎi
    ①人的面色神态:善观气色|气色难看。②指景象:蓬门气色新。
  • 气吼 qì hǒu
    发怒吼叫。
  • 气轮 qì lún
    为五轮之一。即眼的白睛部分。气轮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
  • 气煤 qì méi
    用于蒸馏法制取煤气的一种煤,一般是烧结烟煤。
  • 气短 qì duǎn
    1.呼吸短促。 2.志气沮丧。
  • 气臌 qì gǔ
    见"气蛊"。
  • 气质 qì zhì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2.风度;模样。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4.指气体。
  • 气筒 qì tǒng
    手动的空气泵,用以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一些球类所需的空气。
  • 气茂 qì mào
    犹气盛。
  • 气雄 qì xióng
    气魄雄健。
  • 气触 qì chù
    轻微地触犯。
  • 气逆 qì nì
    中医术语。谓气上冲而不顺。
  • 气脉 qì mài/mò
    1.血气与脉息。 2.谓诗文的气势﹑结构﹑脉络。 3.指信息往来﹑联系的渠道。 4.指风气﹐习俗。 5.犹气运。 6.旧时堪舆家称山水走向中的灵气。认为宅基﹑墓地是否灵气所钟﹐足以决定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