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宣” 词语大全
-
宣召
xuān zhào/shào
谓帝王召见臣下。 -
宣取
xuān qǔ
1.皇帝下旨索取某物。 2.犹宣召。 -
宣唤
xuān huàn
帝王下令宣召﹑传唤。 -
宣写
xuān xiě
抒写。 -
宣染
xuān rǎn
着力宣传(新闻故事、特写、或其他新闻项目)。如:报界…把此事尽量地加以宣染。 -
宣昭
xuān zhāo
宣扬;显扬。 -
宣勅
xuān chì
见"宣勑"。 -
宣吐
xuān tǔ/tù
宣读,当众朗读。 -
宣猷
xuān yóu
见"宣犹"。 -
宣坛
xuān tán
做道场用的诵经台。 -
宣报
xuān bào
通告;向群众报告。 -
宣名
xuān míng
高声报出姓名。 -
宣尼
xuān ní
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见《汉书.平帝纪》。 -
宣威
xuān wēi
宣扬威力。 -
宣劳
xuān láo
1.降旨慰劳。 2.尽力,效劳。 -
宣燎
xuān liáo/liǎo
明亮的火炬。 -
宣告
xuān gào
宣布;告知。 -
宣对
xuān duì
谓臣下应诏回答皇帝的垂询。 -
宣底
xuān dǐ/de
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
宣抚
xuān fǔ
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 -
宣尉
xuān wèi/yù
宣慰使的省称。 -
宣承
xuān chéng
谓承奉宣扬。 -
宣源
xuān yuán
宣示源头。 -
宣武
xuān wǔ
1.威武。 2.城门名。北京旧城有九门,其南之西门,元称顺承,明正统四年改为宣武,俗又称顺治门。参阅《清一统志.京师一》。 -
宣光
xuān guāng
1.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称中兴之主。 2.西晋洛阳宫殿名。 3.借指京都的宫殿。 -
宣流
xuān liú
1.宣扬。 2.流布;流传。 3.泄放水流。 -
宣使
xuān shǐ
1.宣抚使的省称。唐玄宗时始置。派朝臣巡视灾害地区,亦称宣慰安抚使。 2.宫中专司宣召的内监。 -
宣究
xuān jiū
1.完备;详尽。 2.穷尽。谓深入推求。 3.泛指推求研究。 -
宣父
xuān fù/fǔ
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
宣淫
xuān yín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 -
宣出
xuān chū
谓宣露散出。 -
宣科
xuān kē
念诵。 -
宣曲
xuān qū/qǔ
见"宣曲宫"。 -
宣养
xuān yǎng
全面地培养﹑养育。 -
宣德
xuān dé
1.宣扬圣德。 2.显示美德。 -
宣笔
xuān bǐ
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 -
宣气
xuān qì
1.谓发散阳气,以生万物。 2.宣泄滞气。 -
宣演
xuān yǎn
宣扬传布。 -
宣命
xuān mìng
1.传达皇帝的诏命。 2.皇帝的诏命。 3.宣扬威命。 -
宣答
xuān dá/dā
群臣奉表庆贺或朝见皇帝,皇帝使近臣答以制词,称为"宣答"。 -
宣泄
xuān xiè/yì
1.泄露;泄漏。 2.犹言舒散。 3.排放,泄出。 -
宣教
xuān jiào/jiāo
1.宣布教令。 2.宣扬教化。 3.宋代迪功郎的别称。 4.宣传和教育。 -
宣畼
xuān chàng
同"宣畅"。 -
宣房
xuān fáng
1.亦作"宣防"。 2.宫名。西汉元光中,黄河决口于瓠子,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汉武帝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宫。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境。 3.借指该处之黄河水。 4.泛指防河治水。 -
宣平
xuān píng
见"宣平门"。 -
宣劝
xuān quàn
1.敦促劝勉。 2.指皇帝赐酒劝饮。 -
宣洽
xuān qià
1.普遍沾溉。 2.普遍和协。 -
宣索
xuān suǒ
1.皇帝下旨,向有司索取钱财用物。 2.犹索取。 3.犹宣唤。 -
宣医
xuān yī
皇帝宣旨派遣的医生。 -
宣序
xuān xù
全面安排。 -
宣圣
xuān shèng
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
宣引
xuān yǐn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 -
宣称
xuān chēng/chèn/chèng
公开表示。 -
宣朗
xuān lǎng
彰明;明朗。 -
宣毫
xuān háo
指宣城所产的毛笔。 -
宣助
xuān zhù/chú
宣扬佑助。 -
宣广
xuān guǎng/ān
谓泄露扩散。 -
宣化
xuān huà/huā
传布君命,教化百姓。 -
宣招
xuān zhāo
谓帝王下令招纳。 -
宣考
xuān kǎo
普遍推求。 -
宣传
xuān chuán/zhuàn
①告诉传达:宣传军事,指授诸将。②向群众说明讲解:宣传党的政策|宣传队员。 -
宣宣
xuān xuān
形容众音齐奏,声响很大。 -
宣勒
xuān lè/lēi
申令制止。 -
宣排
xuān pái/pǎi
数说责备。 -
宣翼
xuān yì
辅佐。 -
宣情
xuān qíng
发抒情感。 -
宣导
xuān dǎo
1.疏散;疏通。 2.开导。 3.传呼引导。 -
宣窑
xuān yáo
宣德窑的省称。 -
宣播
xuān bō
广泛传播或宣扬。 -
宣扬
xuān yáng
1.广泛传布;传扬。 2.谓张扬于外。 3.对众讲解﹑说明。 4.高声念诵。 -
宣和
xuān hé/hè/huó/huò/hú
1.疏通调和。 2.借称宋徽宗赵佶。宣和为其年号。 -
宣徽
xuān huī
宣徽院的简称。 -
宣慰
xuān wèi
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
宣宴
xuān yàn
皇帝宣旨赐宴。 -
宣帖
xuān tiè/tiě/tiē
又称宣札。宋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 -
宣纸
xuān zhǐ
一种书画用纸。用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原产于唐代宣州(今安徽泾县),故名。纸质洁白、细致、柔软,宜书宜画,也用于雕版印刷。原有渗化性能的,称“生纸”;煮捶或上蜡砑光的,称“熟纸”。 -
宣旨
xuān zhǐ
宣布旨令﹑诏书。 -
宣华
xuān huá/huà/huā
鲜明的花色。 -
宣腾
xuān téng
1.宣示传达。 2.北方方言。犹膨胀。 -
宣夜
xuān yè
1.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 2.借称测天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
宣恩
xuān ēn
宣扬皇帝的恩德。 -
宣卷
xuān juàn/juǎn
1.元﹑明﹑清时,僧徒讲唱宝卷,称为宣卷。 2.指由宝卷发展而来,至清代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原来专唱佛教故事,后来渐以演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
宣坐
xuān zuò
皇帝赐臣子坐,称为"宣坐"。 -
宣布
xuān bù
1.谓公之于众。 2.宣扬,广为宣传。 3.流布;泄漏。 -
宣绩
xuān jì
谓建树功绩。 -
宣畅
xuān chàng
1.宣扬;传布。 2.舒散;抒发。 3.流畅。 -
宣令
xuān líng/lǐng/lìng
传达帝王的命令。 -
宣敕
xuān chì
见"宣勑"。 -
宣烈
xuān liè
南朝宋舞名。 -
宣判
xuān pàn
“宣告判决”的简称。法院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宣告对案件的判决。我国法律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即使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公开宣判。 -
宣振
xuān zhèn
宣扬和振作。 -
宣协
xuān xié
宣扬协和。 -
宣疏
xuān shū
诵读祝祷文。 -
宣押
xuān yā
指宣布朝廷签署的文告。凡公文需书押,因称。 -
宣榭
xuān xiè
古代建筑于土台上的厅堂,为讲武临观之所。 -
宣头
xuān tóu/tou
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
宣哲
xuān zhé
明哲;明智。 -
宣犹
xuān yóu
1.亦作"宣猷"。 2.明达而顺乎事理。《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之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马瑞辰通释:"《韩诗》释《淇奥》诗曰:宣,显也。显即明也。犹﹑猷﹑繇,古通用……《广雅.释诂》又曰:猷,顺也。秉心宣犹,言其持心明且顺耳。"《晋书.武帝纪》:"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宋曾巩《节度加宣徽制》:"夫德茂者,其赏异;功隆者,其报殊。是畴其底绩之勤,锡以宣猷之号。"一说,宣犹即遍谋,普遍征求意见。 3.施展谋划与方略。 -
宣弘
xuān hóng
宣扬,光大。 -
宣省
xuān shěng/xǐng
遍察;巡视。 -
宣宗
xuān zōng
武宗的叔父李忱,唐宪宗之子,年号大中。如:宣宗初亦号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
宣章
xuān zhāng
昭明,显彰。 -
宣战
xuān zhàn
①一国向敌对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声明。根据1907年《海牙公约》规定,宣战必须在开战前宣告,可以表明宣战的理由。是否宣战并不能决定战争的性质,侵略战争即使经过宣战,也是非正义的。②泛指开展激烈斗争:向大自然宣战。 -
宣制
xuān zhì
宣布帝王的诏命。 -
宣慈
xuān cí
本谓博闻慈爱。后泛指博爱众人。 -
宣募
xuān mù
公开招募。 -
宣差
xuān chà/chā/chāi/cī
1.帝王派遣的使者。 2.供传唤役使的差人。 -
宣漏
xuān lòu
泄露。 -
宣捷
xuān jié
宣布胜利的消息。 -
宣夺
xuān duó
谓由帝王定夺。 -
宣着
xuān zhuó/zháo/zhāo/zhe
显着;外露。 -
宣发
xuān fā/fà
疏导发散。 -
宣腿
xuān tuǐ
云南省宣威县出产的火腿。也叫宣威腿或云腿。 -
宣游
xuān yóu
遍游,周游。 -
宣勑
xuān chì
1.亦作"宣敕"。亦作"宣勅"。 2.发布命令。 3.宣与敕。为国家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文书。 -
宣力
xuān lì
效力;尽力。 -
宣备
xuān bèi
尽备;完备。古人书信末尾常用"不宣备",犹云不一一细说。 -
宣旬
xuān xún
巡抚各地,宣扬德教。语出《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毛传:"旬,徧也。" -
宣付
xuān fù
1.宋元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 2.明令交付。 -
宣下
xuān xià
向下级宣布诏令。 -
宣盘
xuān pán
明代宣德间官窑所产瓷盘。 -
宣散
xuān sàn/sǎn
宽舒而松弛。 -
宣展
xuān zhǎn
舒畅,舒展。 -
宣于
xuān yú
复姓。十六国时汉国刘渊有太史令宣于修之。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
宣封
xuān fēng
指除授官爵的制书。封建时代除拜王公将相时,先将制书密封,再在规定的仪式上拆封宣读,故云。参阅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四。 -
宣示
xuān shì
1.显示;展示。 2.宣布;公布。 3.宣扬。 4.晓谕;揭明。 -
宣肿
xuān zhǒng
谓肿胀隆起。 -
宣曜
xuān yào
显耀光辉。 -
宣室
xuān shì
1.古代宫殿名。殷代宫名。 2.古代宫殿名。指汉代未央宫中之宣室殿。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
宣美
xuān měi
谓宣扬教化,使风俗淳美。 -
宣干
xuān gān/gàn
指宣抚使﹑宣谕使属下的干办官员。 -
宣惠
xuān huì
普施惠爱。 -
宣敷
xuān fū
讲说,敷陈。 -
宣炉
xuān lú
见"宣德炉"。 -
宣政
xuān zhèng
1.宣扬政教。 2.唐长安宫殿名。在大明宫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 3.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亦借指宋徽宗。 -
宣牌
xuān pái
1.宋代,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谓之"宣牌"。由朝廷授给,以证明官职身份。元代略同。 2.即檄牌。宋代用于速递文书,以为凭证。 -
宣授
xuān shòu
1.宣布和授予。 2.指用皇帝制书的形式委命官职。 3.传授。 -
宣明
xuān míng
1.公开表明,毫无隐瞒。 2.显明,毫无遮蔽。 3.谓使显明。 4.宣扬,显扬。 5.宫殿名。西汉时宣明殿在长安未央宫东,见《三辅黄图》卷三。东汉时洛阳亦建有宣明殿。 6.里名。 -
宣道
xuān dào
宣泄抒发。 -
宣臻
xuān zhēn
谓遍及。 -
宣读
xuān dú/dòu
当众朗读。 -
宣郁
xuān yù
宣泄心中的郁闷。 -
宣赐
xuān cì
谓帝王赏赐。 -
宣陶
xuān táo/yáo
抒发陶写。 -
宣露
xuān lù/lòu
1.泄露;透露。 2.显露;外露。 -
宣隘
xuān ài
谓声音的高下抑扬。 -
宣辨
xuān biàn
清楚地分辨。 -
宣言
xuān yán
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为了说明自己的政治纲领或对某重大问题表明自己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公开发表的文件。由两个以上国家、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共同发表的称“联合宣言”或“共同宣言”。有些宣言是以某一会议名义发表,如“德黑兰宣言”等。 -
宣调
xuān tiáo/diào
发散调理。 -
宣赞
xuān zàn
1.弘扬赞助。 2.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 -
宣辑
xuān jí
谓招安。 -
宣葬
xuān zàng
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 -
宣通
xuān tōng/tòng
1.明白通达。 2.谓广泛传播。 3.疏通;畅通。 -
宣行
xuān xíng/háng
1.普遍施行。 2.传布;流布。 3.宣布和施行王命。 -
宣风
xuān fēng
宣扬风教德化。 -
宣谢
xuān xiè
即宣榭。 -
宣鬯
xuān chàng
宣畅。鬯,通"畅"。 -
宣达
xuān dá
1.谓传达旨意。 2.表达。 3.疏通,通畅。 -
宣视
xuān shì
1.同"宣示"。 2.视,通"示"。 -
宣请
xuān qǐng
下诏召请。 -
宣饮
xuān yǐn/yìn
遍饮;在座的人一齐饮酒。 -
宣陈
xuān chén/zhèn
宣讲陈说。 -
宣锁
xuān suǒ
宋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晩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合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 -
宣麻
xuān má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
宣说
xuān shuō/shuì/yuè
犹宣讲。 -
宣誓
xuān shì
当众表示严格遵行的决心:宣誓就职|入团宣誓。 -
宣译
xuān yì
宣讲并翻译。 -
宣骄
xuān jiāo
骄奢。 -
宣锡
xuān xī
宣赐。指皇帝赏赐。 -
宣诏
xuān zhào
1.宣读诏书;下达诏命。 2.谓帝王召见。诏,召。 3.指诏命。 -
宣茶
xuān chá
谓皇帝召见大臣时赐茶。 -
宣讲
xuān jiǎng
1.诵读讲解。 2.对众宣传讲述。 -
宣谕
xuān yù
宣布命令;晓谕。 -
宣节
xuān jié
谓宣泄与停蓄。 -
宣训
xuān xùn
宣示训戒。 -
宣防
xuān fáng
见"宣房"。 -
宣述
xuān shù
1.表述;描叙。 2.犹宣讲。 -
宣赦
xuān shè
宣布赦书。 -
宣问
xuān wèn
1.帝王后妃向臣下发问。 2.犹安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