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国” 词语大全
-
国使
guó shǐ
受国家委派﹑代表国家而出使他国的使者。 -
国令
guó líng/lǐng/lìng
国家的政令。 -
国侨
guó qiáo
即春秋郑大夫公孙侨。侨字子产,穆公之孙。父公子发,字子国,以父字为氏,故又称国侨。 -
国初
guó chū
王朝建立初期。 -
国准
guó zhǔn
治理国家的准则。 -
国俗
guó sú
1.一国的风俗。 2.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
国典
guó diǎn
国家的典章制度。 -
国乱
guó luàn
1.国家的变乱。 2.指作乱的人。 -
国企
guó qǐ
国有企业的简称:~改革。 -
国劳
guó láo
为国家建立的功劳。 -
国务
guó wù
国家的事务;国事:~会议。 -
国位
guó wèi
国君之位。 -
国会
guó huì/kuài
议会。 -
国乐
guó lè/yuè
指我国传统的音乐。 -
国副
guó fù/pì
帝王的继承人,多指太子。 -
国中
guó zhōng
1.指王城之内。 2.国内。 -
国丈
guó zhàng
帝王岳父的俗称。多用于小说戏曲中。 -
国具
guó jù
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材。 -
国事
guó shì
国家大事。 -
国举
guó jǔ
全国所推重的人。 -
国仇
guó chóu/qiú
因国家受到侵略而产生的仇恨:~家恨。 -
国化
guó huà/huā
谓一国的风尚教化。 -
国伎
guó jì/qí
犹国乐。 -
国仗
guó zhàng
国家的仪仗。 -
国冠
guó guān/guàn
国中最高的官位。 -
国军
guó jūn
1.国家的军队。 2.国民党政府自称其军队为"国军"。 -
国仪
guó yí
国家的礼仪;朝廷的礼仪。 -
国债
guó zhài
国家所欠的债务。 -
国制
guó zhì
本朝的制度。 -
国勋
guó xūn
1.建国的功勋;为国家建立的功勋。 2.国家的功臣。 -
国主
guó zhǔ
1.犹言国君。 2.小国之君的称号。 -
国别
guó bié/biè
国家的不同;国与国间的区别。 -
国功
guó gōng
为保卫国家而建立的功绩。 -
国乘
guó chéng/shèng
国史。 -
国伐
guó fá
指受到他国的征伐。 -
国剧
guó jù
指一个国家的广为流行传统剧种,如我国的京剧。 -
国书
guó shū
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大使(或公使)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 -
国利
guó lì
1.于国有利。 2.国家的财利。 -
国势
guó shì
①国力:~强大丨~蒸蒸日上。②国家的形势:~危殆。 -
国丧
guó sāng/sàng
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 -
国刑
guó xíng
1.城中施行的刑罚。 2.国家的刑律。 -
国公
guó gōng
封爵名。隋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 -
国兵
guó bīng
国家的军队。 -
国光
guó guāng
本指国家的礼乐文物。后多指国家的威望和荣誉。 -
国伯
guó bó/bǎi/bà
1.古说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州伯。八州之伯谓"国伯"。 2.太平天国天王对伯父辈的称呼。 -
国内
guó nèi
在特定的国家的内部。 -
国众
guó zhòng
犹言本国民众。 -
国信
guó xìn/shēn
1.国家的威信。 2.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 3."国信使"的省称。 4.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
国储
guó chǔ
1.太子。 2.国家的储蓄。 -
国共
guó gòng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并称。 -
国力
guó lì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增强~丨~强大。 -
国产
guó chǎn
本国生产的:~汽车丨~影片。 -
国体
guó tǐ/tī/bèn
①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②国家的体面。 -
国医
guó yī
中医。 -
国人
guó rén
指本国的人。 -
国交
guó jiāo
国家与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
国能
guó néng/nài
1.指一国特有的技能。 2.指著名于一国的技能。 -
国讨
guó tǎo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
国殇
guó shāng
〈书〉为国牺牲的人。 -
国母
guó mǔ
帝王的母亲。 -
国谷
guó gǔ/gǔ/yù
指国家储备的粮食。 -
国玺
guó xǐ
1.即传国玺。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 2.代表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的印章。 -
国民
guó mín
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是这个国家的国民。 -
国泽
guó zé/shì
国中沼泽地区。 -
国灵
guó líng
1.犹国命。国家的法令。 2.国家的威灵。 -
国火
guó huǒ
传说中,古帝王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以驱除疾病。 -
国纲
guó gāng
国家的纲纪。 -
国讣
guó fù
犹国丧。 -
国社
guó shè
诸侯受封后为百姓所设祭土地神之所。 -
国学
guó xué
①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②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 -
国貉
guó hé/háo/mò
即知声虫。地蛹。 -
国土
guó tǔ
国家的领土:收复~。 -
国蔽
guó bì
国家的屏障,谓国境上的要塞。 -
国戚
guó qī
帝王的外戚:皇亲~。 -
国谋
guó móu
1.关于国事的谋划。 2.为国家打算。 -
国府
guó fǔ
指国家的乐府机关。 -
国歌
guó gē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
国君
guó jūn
君主国家的统治者。 -
国行
guó xíng/háng
行神。天子七祀及诸侯五祀之一。 -
国忌
guó jì
旧指帝﹑后的忌日。 -
国礼
guó lǐ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 -
国旗
guó qí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旗帜。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
国艰
guó jiān
犹国难。 -
国客
guó kè
指来访的别国使臣。 -
国讳
guó huì
1.犹国丧。 2.指皇帝的名讳。 -
国均
guó jūn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 2.国家重臣。 -
国议
guó yì
对国事的议论。 -
国恤
guó xù
1.国家的忧患﹑危难。 2.指帝后之丧。 -
国祸
guó huò
国家的祸患。 -
国娥
guó é
国中美女。 -
国威
guó wēi
国家的声威:大振~。 -
国税
guó shuì
国家征收的租税。 -
国狗
guó gǒu
一国中之上品名狗。《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杨伯峻注:"《庄子.徐无鬼》:'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国狗与国马同,一国之名马﹑一国之名狗也。"一说,犹家狗。孔颖达疏:"国狗犹家狗。言家畜狂狗必囓人也。"后以喻指妨贤害能的人。 -
国基
guó jī
国家的柱石;国家的根本﹑根基。 -
国章
guó zhāng
1.国法。 2.国之礼仪典章。 -
国宅
guó zhái
城中的官宅。 -
国耻
guó chǐ
因外国的侵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如割地、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洗雪~。 -
国宴
guó yàn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招待国宾或在重要节日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隆重宴会。 -
国语
guó yǔ/yù
①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
国货
guó huò
本国制造的工业品。 -
国文
guó wén
①本国的文字,旧时指汉语汉文。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
国用
guó yòng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 2.言为国所用。 -
国律
guó lǜ
国家的法律。 -
国步
guó bù
1.国家的命运。步,时运。 2.指国土。 -
国喜
guó xǐ
指皇子诞生等皇家喜事。 -
国营
guó yíng
由国家投资经营,在我国有中央国营和地方国营两种形式:~农场丨~企业丨这家商店是~的。 -
国志
guó zhì
1.指晋陈寿所撰的《三国志》。 2.泛指国史。 -
国都
guó dū/dōu
首都 -
国有
guó yǒu
国家所有:~化丨~企业丨土地~丨铁路~。 -
国正
guó zhèng
国税。 -
国族
guó zú
1.帝王的宗族和宾客。 2.国家民族。 -
国郊
guó jiāo
1.古指国都周围百里的地区,分近郊和远郊。 2.指国之边境。 -
国要
guó yào/yāo
国政的枢要。 -
国历
guó lì
1.国运。 2.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
国贼
guó zéi
危害国家或出卖国家主权的败类。 -
国脉
guó mài/mò
亦作“国脈”。国家的命脉。 -
国赋
guó fù
国家规定的赋税。 -
国机
guó jī
1.国家兴亡的关键。 2.指国之机务,国之军政大事。 -
国表
guó biǎo
一国的表率。 -
国官
guó guān
藩王的属官。 -
国联
guó lián
国际联盟的简称。 -
国魂
guó hún
指一个国家国民的特殊的精神。 -
国蹶
guó jué/juě
国家颓败。 -
国干
guó gān/gàn
国家之主干,治国之本。 -
国爵
guó jué
国家授予的爵位。 -
国费
guó fèi
国家的经费。 -
国叟
guó sǒu
国老。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 -
国币
guó bì
1.国家规定的货币。 2.旧指中国国定的银本位货币。清宣统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 -
国纪
guó jì/jǐ
1.国家的礼制法纪。 2.治理国家的人。 3.指本朝的编年史。 -
国子
guó zǐ
1.公卿大夫的子弟。 2.指国子学。 -
国良
guó liáng
指国中有才德的人。 -
国华
guó huá/huà/huā
1.国家的光荣。 2.国家的杰出人材。 3.喻指国中珍品。 -
国计
guó jì
1.治国的方针大计。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 -
国格
guó gé
指国家的体面或尊严(多体现在涉外活动中)。 -
国防
guó fáng
一个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防备外来侵略,而拥有的人力、物力、以及和军事有关的一切设施:巩固~丨~建设。 -
国马
guó mǎ
1.国家所饲养的马。 2.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 3.一国中上品之马。 -
国涂
guó tú
国家的前途。 -
国柄
guó bǐng
〈书〉国家大权。 -
国氛
guó fēn
古代迷信的说法。称国中出现的预示吉凶的云气为国氛。 -
国本
guó běn
立国的根本:民为~。 -
国画
guó huà
我国传统的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
国容
guó róng
1.国家的礼制仪节。 2.国家的景象。 3.指国中绝色女子。 -
国畿
guó jī
即王畿。我国古代天子都城附近的地方。 -
国彝
guó yí
亦作“国彜”。1.犹国爵。2.犹国法。 -
国恩
guó ēn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 -
国言
guó yán
国人的谤言。 -
国界
guó jiè
相邻国家领土的分界线:划定~。 -
国胄
guó zhòu
帝王或贵族的子弟。 -
国雠
guó chóu
1.亦作"国仇"。 2.国家的仇敌或仇恨。 -
国哀
guó āi
国丧。 -
国谟
guó mó
国家大计。 -
国号
guó hào/háo
国家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等。 -
国恶
guó è/wù/ě/wū
指有损国家的坏事﹑丑事。 -
国辅
guó fǔ
辅国。亦指辅国大臣。 -
国论
guó lùn/lún
1.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 2.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 3.全国的舆论。 4.女真语。尊贵的意思。 -
国病
guó bìng
国疾。 -
国尉
guó wèi/yù
战国秦武官名。 -
国服
guó fú/fù
1.谓服事于国,向国家缴纳租税。 2.国家规定的服装。 3.服国丧。 -
国艳
guó yàn
1.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 2.国色。指绝色女子。 -
国变
guó biàn
1.国家的变故﹑动乱。 2.特指国家因政权更迭﹑改朝换代而发生的变乱。 -
国立
guó lì
由国家设立的(用于学校、医院等):~大学。 -
国高
guó gāo
国子﹑高子的并称,二人皆春秋时齐国上卿。 -
国宝
guó bǎo
①国家的宝物:传为~。②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这些老艺术家都是我们的~。 -
国胤
guó yìn
帝王的后代。 -
国音
guó yīn
旧时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
国工
guó gōng
一国中技艺特别高超的人。 -
国瑞
guó ruì
1.古指国家的祥瑞。 2.犹国宝。 -
国是
guó shì
〈书〉国家大计:共商~。 -
国花
guó huā
国家把本国人民喜爱的花作为国家的象征,这种花叫做国花。 -
国朝
guó zhāo/cháo
1.国政,朝政。亦指国家,朝廷。 2.指本朝。 -
国经
guó jīng
国家的纲纪。 -
国情
guó qíng
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适合~丨熟悉~。 -
国财
guó cái
1.全国的资财。 2.指国家的财富。 -
国钧
guó jūn
犹国柄。 -
国统
guó tǒng
1.指国家体制或体统。 2.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犹正统。 -
国太
guó tài
帝王之母的俗称。多用于小说戏曲中。 -
国相
guó xiāng/xiàng
1.古时辅政的大臣。 2.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 3.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 4.指侯国的长官。 -
国际
guó jì
①国与国之间;世界各国之间:~协定丨~地位丨~关系丨~足球锦标赛。②与世界各国有关的(事物):~音标。 -
国妖
guó yāo
国家的妖孽。指危害国家的人。 -
国成
guó chéng
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 -
国药
guó yào
中药。 -
国姝
guó shū
犹国色。指姿容极美的女子。 -
国父
guó fù/fǔ
尊称为创建国家并有特殊功勋的领导人。 -
国祀
guó sì
古代帝王举行的隆重祭祀。 -
国望
guó wàng
国家的威望。 -
国迁
guó qiān
国都迁徙。 -
国王
guó wáng
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
国婿
guó xù
皇帝的女婿。 -
国携
guó xié
谓国家出现离析的现象。 -
国籍
guó jí
①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②指飞机、船只等属于某个国家的关系:一架~不明的飞机。 -
国境
guó jìng
①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②指国家的边境;偷越~丨~检查站。 -
国臣
guó chén
国君的臣属。 -
国桢
guó zhēn
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
国图
guó tú
1.国家的版图。 2.指国家。 -
国风
guó fēng
《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合称十五国风。大致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作者多数为下层人民。内容反映人民的劳动、婚姻、爱情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面貌,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是《诗经》中最有文学价值和社会认识价值的部分。 -
国鄽
guó chán
古代设于城中的邸店。 -
国狱
guó yù
谓国家的重大罪案。 -
国琛
guó chēn
国宝。比喻有德才的人。 -
国戒
guó jiè
指治国者应引以为戒的事。 -
国字
guó zì
本国的文字。辽﹑金﹑元﹑清王朝统治者各称其本族的文字为国字,也叫国书。以别于汉字。如元称蒙文,清称满文等。 -
国脚
guó jiǎo/jué
指入选国家队的足球运动员。 -
国维
guó wéi
1.国家的栋梁。 2.国家的法纪。 -
国重
guó zhòng/chóng
国家的重任。 -
国庆
guó qìng
开国纪念日。我国国庆是10月1日。 -
国检
guó jiǎn
国家的法度。 -
国家
guó jiā/gū/jie
①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
国户
guó hù
国中的户数。 -
国奸
guó jiān
危害国家的坏人。 -
国蠹
guó dù
比喻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御叔﹞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 -
国奉
guó fèng
犹国用。 -
国舅
guó jiù
指皇帝的母舅或妻舅。 -
国色
guó sè/shǎi
〈书〉在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天姿~。 -
国危
guó wēi
指国家有危难。 -
国厩
guó jiù
王室的马舍。 -
国阴
guó yīn
指都城北郊。 -
国忧
guó yōu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2.指国有患难。 3.指国丧。 -
国课
guó kè
犹国赋。 -
国害
guó hài
国家的祸害。 -
国常
guó cháng
国家的典章﹑法规。 -
国猷
guó yóu
国道;国计。 -
国禁
guó jīn/jìn
1.古代国都中的禁令。 2.国家的禁令。 -
国邑
guó yì
1.国都。 2.城邑。 3.汉代诸侯的封地。 -
国帑
guó tǎng/nú
〈书〉国家的公款:盗用~丨消耗~。 -
国网
guó wǎng
国家的法纪。 -
国职
guó zhí
1.指诸侯国的政务。 2.指诸侯国设置的官职。 -
国姓
guó xìng
封建时代称本朝帝王的姓。 -
国毁
guó huǐ
指乡人毁谤指责。 -
国库
guó kù
金库的通称。 -
国法
guó fǎ
国家的法纪:~难容。 -
国婚
guó hūn
谓与皇室通婚。 -
国宦
guó huàn
犹左宦。谓天子之臣而仕诸侯。 -
国轨
guó guǐ
国家管理经济的法规。 -
国棋
guó qí
谓一国棋艺最高的人。 -
国卿
guó qīng
诸侯的正卿。 -
国老
guó lǎo
1.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 2.掌教化的官。 3.指国之重臣。 4.甘草的别名。 -
国疾
guó jí
国家的祸患。 -
国姻
guó yīn
帝王的姻亲。 -
国邸
guó dǐ
汉诸侯王为朝觐而在京城设立的住所。 -
国租
guó zū
1.封地的田赋。 2.指官吏的职田所收租税。 -
国士
guó shì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 3.太平天国改翰林为"国士"。 -
国粟
guó sù
国家储备的粮食。 -
国宾
guó bīn
应本国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
国甥
guó shēng
皇室的女婿。 -
国政
guó zhèng
1.国家的政事。 2.古代官名。即正卿。 -
国豆
guó dòu
胡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木植物,茎方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结荚果。种子食用。也称蚕豆。 -
国度
guó dù/duó
指国家(多就国家区域而言):他们来自不同的~。 -
国器
guó qì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 2.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 3.国家的宝器,指钟鼎之类。 -
国稼
guó jià
国中的禾稼。《周礼.秋官.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稼者。"郑玄注:"害于国稼,谓水潦及禽兽也。"一说谓种谷的国农。见孙诒让正义。 -
国策
guó cè
国家的基本政策。 -
国备
guó bèi
指国家的储备。 -
国记
guó jì
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 -
国故
guó gù
我国固有的文化(多指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等):整理~。 -
国祯
guó zhēn
国家的祯祥。 -
国师
guó shī
1.国家的军队。 2.王莽设置的职官。 3.太师的别称。 4.一国的师表。 5.指国子祭酒。 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
国香
guó xiāng
1.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 2.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宋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 3.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 -
国美
guó měi
1.国家的美誉。 2.指为国家增光的人。 -
国徽
guó huī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标志。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
国秉
guó bǐng
1.同"国柄"。 2.秉,同"柄"。 -
国嗣
guó sì
皇位继承人。 -
国史
guó shǐ
①一国或一个朝代的历史。②古代的史官。 -
国葬
guó zàng
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 -
国祚
guó zuò
1.国运。 2.皇位。 -
国廪
guó lǐn
国家储粮的仓库。 -
国技
guó jì
一国特有的技艺。 -
国权
guó quán
1.犹国柄。政府或国君的权力。 2.国家的主权。 -
国寶
guó bǎo
1.国家的宝器。 2.特指传国玺。 3.国家的宝贵人材。 4.国币。 -
国运
guó yùn
〈书〉国家的命运:~昌隆。 -
国城
guó chéng
1.国都。 2.指国都的城郭。 -
国患
guó huàn
国家的灾难﹑祸患。 -
国教
guó jiào/jiāo
某些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正统宗教。 -
国道
guó dào
由国家统一规划修筑和管理的干线公路,一般跨省和直辖市。 -
国将
guó jiāng/jiàng
1.王莽所置官职。位于三公上,为四辅之一。 2.国家的将帅。 -
国孝
guó xiào
指国丧。 -
国宪
guó xiàn
1.国家的法制或礼仪。 2.即宪法。 -
国手
guó shǒu
精通某种技能(如医道、棋艺等)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指入选国家队的选手。 -
国式
guó shì
国家制定的法则。 -
国闻
guó wén
本国的传统的学问﹑知识。 -
国庠
guó xiáng
国家开设的学校。 -
国术
guó shù/shú/zhú
指我国传统的武术。 -
国命
guó mìng
1.国家的政权。 2.国家的命脉﹑命运。 3.国家的法令。 4.指朝廷命官。 -
国门
guó mén
〈书〉指国都的城门,也指边境:拒敌于~之外丨产品走出~,打入国际市场。 -
国车
guó chē/jú
古时士葬所用的柩车。 -
国粹
guó cuì
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