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诗” 词语大全
-
乐诗
lè/yuè shī
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 -
仙诗
xiān shī
1.指秦始皇使博士所造的《仙真人诗》,今不传。 2.指晋郭璞所作的《游仙诗》。 3.指扶乩等迷信活动中伪托神仙灵鬼所写的诗。 -
佹诗
guǐ shī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杨倞注:"荀卿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况的佹诗。 -
六诗
liù/lù shī
1.犹六义。 2.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 -
写诗
xiě shī
有诗意地写或写作诗歌。 -
刺诗
cì/cī shī
讽刺之诗。 -
剧诗
jù shī
诗剧。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 -
反诗
fǎn shī
表示造反之意的诗词。 -
古诗
gǔ shī
①古体诗。②泛指古代诗等。 -
史诗
shǐ shī
以叙述历史为内容的长诗,多记述重大史事或英雄传说:长征史诗|荷马史诗。 -
吟诗
yín shī
1.作诗。 2.吟诵诗歌。 -
周诗
zhōu shī
1.周代的逸诗。 2.指《诗经》。因其为周代诗歌,故称。 -
和诗
hé/hè/huó/huò/hú shī
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 -
咏诗
yǒng shī
吟诗。 -
唱诗
chàng shī
1.吟诗。 2.宗教用语。吟唱圣歌。参见"唱诗班"。 -
声诗
shēng shī
乐歌。 -
寻诗
xún shī
寻觅诗句。 -
寿诗
shòu shī
祝寿的诗。 -
展诗
zhǎn shī
赋呈或吟唱诗歌。 -
小诗
xiǎo shī
短诗。 -
屎诗
shǐ shī
低劣的诗句。 -
属诗
shǔ/zhǔ shī
作诗。 -
弦诗
xián shī
1.谓配乐唱诗。 2.犹赋诗。 -
律诗
lǜ shī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
徒诗
tú shī
不入乐的诗。 -
恋诗
liàn shī
表达爱情的诗。 -
恶诗
è/wù/ě/wū shī
1.拙劣或猥贱的诗。 2.用以谦称自己的诗作。 -
情诗
qíng shī
表示爱情的诗。晋张华有《情诗》二首,见《古诗源》卷七。 -
戒诗
jiè shī
1.自我警戒的诗。 2.戒除做诗。 -
战诗
zhàn shī
较量诗歌优劣。 -
挽诗
wǎn shī
哀悼死者的诗。 -
描诗
miáo shī
谓作诗无创造性,依傍﹑承袭古人。 -
敲诗
qiāo shī
1.推敲诗句。 2.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 -
新诗
xīn shī
中国诗歌的一种。与“旧体诗”相对。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当时也称“白话诗”。形式上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并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最早的作者为胡适。 -
旧诗
jiù shī
指用文言和传统格律写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
格诗
gé shī
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
杂诗
zá shī
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曹植《朔风》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王粲﹑刘桢﹑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
杜诗
dù shī
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或诗集。 -
歌诗
gē shī
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 -
歪诗
wāi shī
指内容﹑技巧低劣或以游戏态度草率而成的诗。也用作自己诗作的谦称。 -
毛诗
máo shī
相传为西汉初毛亨、毛苌开创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属古文学派。汉代流传于民间,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后三家诗亡佚,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毛诗》现已成为《诗经》的代称。 -
求诗
qiú shī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采诗。 2.谓寻觅诗句。 -
泣诗
qì shī
晋王裒字伟元。性纯孝。父母殁后,每读《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语,未尝不三复流涕。事见《晋书.孝友传.王裒》。后遂用为典实。 -
清诗
qīng shī
清新的诗篇。 -
献诗
xiàn shī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 2.泛指奉献诗作。 -
省诗
shěng/xǐng shī
见"省题诗"。 -
短诗
duǎn shī
1.篇幅小的诗。2.指宗教经典中的短诗。如:坐着…膝上放着打开的可兰经,吟唱着可兰经中的短诗。 -
祭诗
jì/zhài shī
唐贾岛常于每年除夕,取自己当年诗作,祭以酒脯而自勉。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后因以"祭诗"为典,表示作者自祭其诗藉以自慰。 -
笙诗
shēng shī
《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
签诗
qiān shī
寺庙中供卜问吉凶所编的诗句。多写于竹制签牌上﹐贮于签筒内﹐由卜问者抽取﹐而后据诗意附会人事吉凶。 -
絶诗
jué shī
即绝句。 -
组诗
zǔ shī
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几首诗。 -
绮诗
qǐ shī
指描写男女爱情的香艳诗。 -
联诗
lián shī
联句吟诗。 -
艳诗
yàn shī
艳体诗。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诗歌。 -
裁诗
cái shī
作诗。 -
诌诗
zhōu shī
信口乱凑的诗。 -
译诗
yì shī
经过翻译的诗歌。 -
试诗
shì shī
指科举考试中的命题限韵赋诗。 -
诡诗
guǐ shī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 -
课诗
kè shī
谓写作诗歌。 -
豳诗
bīn shī
指《诗.豳风.七月》。 -
贡诗
gòng shī
献诗。古代的一种制度。将地方上的民情风俗.写在诗里,进献给朝廷,以达到讽谏或歌颂的目的。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