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二个字:竹” 词语大全

  • 丝竹 sī zhú
    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
  • 久竹 jiǔ zhú
    草名。
  • 义竹 yì zhú
    丛竹的美称。
  • 云竹 yún zhú
    高耸入云之竹。
  • 交竹 jiāo zhú
    古代织机部件。由两根长二尺﹑粗如手指的竹棍构成。作用是夹住交错的经线,将经线一上一下分开。
  • 修竹 xiū zhú
    长长的竹子。
  • 兔竹 tù zhú
    中药。黄精的别名。
  • 冷竹 lěng zhú
    竹子。竹丛使人有清凉之感,故称。
  • 凤竹 fèng zhú
    1.即凤尾竹。 2.指乐器笙箫之属。
  • 击竹 jī zhú
    用两片竹板击打成节拍以合歌﹐犹今快板所用。
  • 分竹 fēn/fèn zhú
    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
  • 刺竹 cì/cī zhú
    1.亦称"竻竹"。 2.竹的一种,因多刺,故名。
  • 剖竹 pōu zhú
    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 勒竹 lè/lēi zhú
    即竻竹。竹名。
  • 包竹 bāo zhú
    丛生的竹子。
  • 匏竹 páo zhú
    笙﹑竽﹑箫﹑笛一类的乐器。
  • 卭竹 qióng zhú
    竹名。因产于西汉邛都县(今四川西昌东南)境,故名。
  • 南竹 nán/nā zhú
    1.南山的竹子。借指竹简。 2.即毛竹。竹的一种。
  • 合竹 hé/gě zhú
    谓如符竹之相合。符竹,即信符。
  • 吹竹 chuī zhú
    吹奏笙箫等管乐器。
  • 品竹 pǐn zhú
    1.评竹。 2.吹奏管乐器。
  • 哭竹 kū zhú
    相传三国吴孟宗母嗜食笋,值冬无笋,宗入竹林悲泣哀叹,忽见有笋生出,得以供母。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
  • 墨竹 mò zhú
    1.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唐吴道子。一说,始于五代郭崇韬之妻李氏。 2.竹的一种。
  • 天竹 tiān zhú
    1.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小﹐白色﹐圆锥花序。果实球形﹐白色﹑淡红色或紫色。根﹑茎﹑果实均入药﹐根茎有清热﹑通经作用﹐果实有止咳﹑平喘作用。参见"南天竹"。 2.星名。参见"天英"。
  • 妙竹 miào zhú
    指能奏出动听乐声的竹制乐器。
  • 孙竹 sūn/xùn zhú
    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孝竹 xiào zhú
    竹名。又名子母竹。
  • 孟竹 mèng zhú
    见"孟宗竹"。
  • 孤竹 gū zhú
    1.独生的竹。 2.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3.古代乐曲名。 4.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5.《庄子·让王》:"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后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齐。 6.竹的一种。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 密竹 mì zhú
    密生之竹。
  • 寒竹 hán zhú
    1.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 2.指竹制管乐器。
  • 寻竹 xún zhú
    大竹。
  • 廪竹 lǐn zhú
    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典出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廪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 嶰竹 xiè/jiè zhú
    产于嶰谷的竹。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 帝竹 dì zhú
    传说中的竹名。
  • 慈竹 cí zhú
    竹名。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丛生,一丛或多至数十百竿,根窠盘结,四时出笋。竹高至二丈许。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故名。唐王勃有《慈竹赋》。
  • 戏竹 xì/hū zhú
    指挥奏乐的用具。
  • 成竹 chéng zhú
    见"成竹在胸"。
  • 扫竹 sǎo/sào zhú
    方言。大扫帚。
  • 扶竹 fú zhú
    1.即卭竹。因用以做手杖而着称于世,故名。 2.枝条两两相对骈生的竹子。
  • 攒竹 zǎn/cuán zhú
    1.削竹胶合。 2.指削竹胶合成的棒﹑柄。 3.人体穴位名。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穴歌》。
  • 攧竹 diān zhú
    博戏名。颠动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签首先跌出﹐视签上标志以决胜负。
  • 攡竹 chī zhú
    竹名。
  • 文竹 wén zhú
    1.即斑竹。 2.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 斑竹 bān zhú
    竹子的一种,茎上有紫褐色的斑点。茎可以制装饰品、手杖、笔杆等。也叫湘妃竹。
  • 方竹 fāng zhú
    竹之一种。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径一至四厘米﹐质坚。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 昆竹 kūn zhú
    见"昆仑竹"。
  • 木竹 mù zhú
    1.竹的一种。 2.树木和竹子。
  • 格竹 gé zhú
    指明王守仁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
  • 柴竹 chái zhú
    竹子的一种。
  • 暗竹 àn zhú
    茂密荫蔽的竹丛。
  • 月竹 yuè zhú
    竹名。
  • 朱竹 zhū zhú
    1.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宋苏轼,苏轼在试院时,兴至无墨,遂用朱笔画竹,别有风韵,后代仿效者颇多。 2.铁树的别称。详"朱蕉"。
  • 杖竹 zhàng zhú
    拄着竹杖。
  • 束竹 shù zhú
    捆成束的竹子。
  • 松竹 sōng zhú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
  • 枯竹 kū zhú
    1.残旧的竹简。泛指古旧典籍。 2.干枯的竹子。
  • 桃竹 táo zhú
    竹的一种。质地坚实,为制箭﹑做手杖﹑编席的好材料。
  • 桂竹 guì zhú
    竹子的一种,秆高大,坚韧致密,用作建筑材料,也可制器物。产于台湾省。也作筀竹。
  • 桐竹 tóng zhú
    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 棘竹 jí zhú
    竹名。也叫笆竹﹑篱竹。
  • 椶竹 zōng zhú
    1.亦作"?竹"。亦作"棕竹"。 2.常绿丛生灌木,叶形略似棕榈,但质薄尖细如竹叶。多栽培供观赏。干虽细镲罿可制手杖﹑伞柄等。
  • 楗竹 jiàn zhú
    指治理河道堤岸用的竹木桩。
  • 楚竹 chǔ zhú
    1.指湘妃竹。也称斑竹。 2.借指楚竹制的管乐器。亦借指用其吹奏之曲。
  • 楛竹 kǔ/hù zhú
    即“苦竹”。如:楛竹之笋。——明·刘基《苦斋记》。
  • 楠竹 nán zhú
    即毛竹。
  • 横竹 héng/hèng zhú
    1.竹竿横置。 2.指横笛。笛以竹制而横吹,故称。
  • 残竹 cán zhú
    指残存的古代典籍。
  • 比竹 bǐ zhú
    指竹制编管乐器,如笙钥之类。
  • 毛竹 máo zhú
    竹的一种。生长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山区。秆高大粗劲﹐坚韧富弹性﹐可制作家具﹑农具﹑渔具﹑纸张和用于建筑等。笋鲜美﹐可食用。
  • 水竹 shuǐ zhú
    1.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 2.竹的一种。禾本科。生于河岸﹑湖旁﹑灌丛中或岩石山坡。竹材甚韧,宜劈篾编器物;笋可食。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 汉竹 hàn zhú
    竹的一种。
  • 汗竹 hàn/hán zhú
    借指史籍﹑书册。
  • 沛竹 pèi zhú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竹子。
  • 泣竹 qì zhú
    相传三国吴孟宗以孝着称。其母嗜笋,冬天无笋,孟宗到竹林中哀叹悲泣,竹笋为之出。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遂用为至孝的典实。
  • 泪竹 lèi zhú
    即斑竹。
  • 洗竹 xǐ/xiǎn zhú
    削去丛竹的繁枝。
  • 烟竹 yān zhú
    竹林;竹子。因竹林多雾气,故称。
  • 涩竹 sè zhú
    竹的一种。
  • 深竹 shēn zhú
    茂密的竹林。
  • 渔竹 yú zhú
    钓竿。
  • 湘竹 xiāng zhú
    1.即湘妃竹。 2.借指竹席。
  • 潭竹 tán zhú
    猫竹的别名。
  • 濮竹 pú zhú
    竹名。
  • 炮竹 páo/bāo/pào zhú
    即爆竹。
  • 烛竹 zhú zhú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 燎竹 liáo/liǎo zhú
    通称爆竹。古时指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用以驱鬼。
  • 爆竹 bào zhú
    用纸把火药卷起来,两头堵死,点着引火线后能爆裂发声的东西,多用于喜庆事。也叫炮仗或爆仗。
  • 猫竹 māo/máo zhú
    竹的一种。
  • 玉竹 yù zhú
    1.竹子的美称。 2.竹的一种。 3.萎蕤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 班竹 bān zhú
    即斑竹。
  • 瑞竹 ruì zhú
    竹之一种,似合欢竹。元李衎《竹谱详录.神异品.瑞竹》:"瑞竹生洛阳。司马温公独乐园中竹一本,去地二尺,分为二干,并生六节,节间容线,复合为一。"世多以之象征吉祥。
  • 皇竹 huáng zhú
    大竹名。
  • 看竹 kàn/kān zhú
    晋王徽之爱竹,曾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 石竹 shí/dàn zhú
    1.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植于庭院供观赏。 2."瞿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
  • 破竹 pò zhú
    1.劈竹子。喻循势而下,顺利无阻。 2.喻迅速破亡的形势。
  • 磕竹 kē zhú
    用两块瓢形的竹﹑木片占卜吉凶。俗称笃笤。
  • 祖竹 zǔ zhú
    老竹。
  • 秀竹 xiù zhú
    秀美的竹子。
  • 积竹 jī zhú
    犹攒竹。
  • 稚竹 zhì zhú
    1.亦作"稺竹"。 2.幼竹;新长的竹。
  • 空竹 kōng/kòng/kǒng zhú
    用竹木制成的玩具,在圆柱的一端或两端安上周围有几个小孔的圆盒,用绳子抖动圆柱,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
  • 竻竹 lè/jīn zhú
    一种有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也称勒竹﹑涩勒。
  • 笆竹 bā zhú
    竹名。即棘竹。
  • 笛竹 dí zhú
    竹之一种﹐可以制笛。
  • 符竹 fú zhú
    《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 笼竹 lóng/lǒng zhú
    见"笼葱竹"。
  • 筇竹 qióng zhú
    1.竹名。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 2.手杖。
  • 筀竹 guì zhú
    一种竹子。
  • 筋竹 jīn zhú
    1.亦作"?竹"。 2.一种中实而强劲的竹﹐竹梢尖锐﹐可作矛用。
  • 筒竹 tǒng zhú
    1.竹筒。 2.犹鞭炮。
  • 筠竹 yún/jūn zhú
    斑竹。
  • 筰竹 zuó zhú
    竹名。
  • 箬竹 ruò zhú
    竹名﹐也叫箬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 箪竹 dān zhú
    竹名。
  • 箣竹 cè zhú
    竹的一种,茎高达20米,质坚韧,可做扁担、家具等。
  • 箭竹 jiàn zhú
    竹子的一种,秆高约3米,深紫色,嫩枝叶是猫熊爱吃的食物。
  • 篁竹 huáng zhú
    1.竹名。 2.竹丛。
  • 篃竹 mèi zhú
    竹名。
  • 篪竹 chí zhú
    竹名。
  • 簕竹 lè zhú
    竹子的一种,高达15米左右,叶子披针形,背面有稀疏的短毛。
  • 簟竹 diàn zhú
    竹名。
  • 紫竹 zǐ zhú
    竹的一种。亦名黑竹。茎成长后为紫黑色,故称。可制笙﹑竽﹑箫﹑管﹑手杖﹑几架等。见《说郛》卷六六引《续竹谱》。
  • 緑竹 lǜ/lù zhú
    菉草与萹竹。
  • 编竹 biān zhú
    指用细竹竿或竹片编织成的篱笆。
  • 翠竹 cuì zhú
    绿竹。
  • 肉竹 ròu zhú
    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
  • 腐竹 fǔ zhú
    卷紧成条状的干豆腐皮。
  • 芦竹 lú zhú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粗壮,叶片扁平,披针形,圆锥花序。多生长在河岸、路边。茎杆可作轻工业和特种手工业的原料。也叫“荻芦竹”。
  • 苦竹 kǔ zhú
    又名伞柄竹。禾本科。秆圆筒形,高达四米。箨鞘细长三角形,箨叶披针形。笋有苦味,不能食用。茎可作造纸原料和制伞柄﹑笔管等。
  • 茅竹 máo zhú
    毛竹的别称。竹的一种,高可达二三丈,茎壁厚,性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可制造器物。
  • 荻竹 dí zhú
    即荻。
  • 菉竹 lù zhú
    荩草的别名。
  • 萹竹 biān zhú
    即萹蓄。
  • 蕲竹 qí zhú
    湖北蕲春所产的竹。可作簟﹑笛﹑杖。
  • 虎竹 hǔ zhú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 觚竹 gū zhú
    古国名。觚,通"孤"。
  • 诗竹 shī zhú
    竹名。因叶大而坚厚﹐可代笺写诗﹐故名。
  • 豪竹 háo zhú
    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
  • 贞竹 zhēn zhú
    竹。竹经寒不凋,四季常青,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