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碑” 词语大全
-
丰碑
fēng bēi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历史的~。 -
党碑
dǎng bēi
即党人碑。 -
制碑
zhì bēi
撰作碑文。 -
南碑
nán/nā bēi
统称吴﹑晋﹑宋﹑齐﹑梁﹑陈诸朝碑的法帖。其书法神妙高逸,略胜于北碑。但流传甚少。 -
卧碑
wò bēi
1.明洪武二年诏境内立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称为卧碑。清顺治九年又另立条款八项﹐颁刻学宫﹐称为新卧碑。 2.泛指镌刻各种禁例的石碑。 -
口碑
kǒu bēi
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载道ㄧ~甚佳。 -
后碑
hòu bēi
碑阴,碑的背面。《隶释》收录《韩敕修孔庙后碑》﹑《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祝睦后碑》﹑《刘宽后碑》等。 -
圭碑
guī bēi
有圭首的石碑。亦泛指石碑。 -
坟碑
fén bēi
墓碑。 -
墓碑
mù bēi
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载死者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 -
庙碑
miào bēi
宗庙﹑祠庙中立的石碑。亦指刻于庙碑上的记述死者功德的文字。 -
怨碑
yuàn bēi
相传秦始皇建墓时,将工匠禁闭于内,工人作文刻石以泄怨愤,后人发墓见石,称之为"怨碑"。 -
德碑
dé bēi
即德政碑。 -
戒碑
jiè bēi
即戒石。 -
打碑
dǎ/dá bēi
1.见"打穷碑"。 2.拓碑。 -
撰碑
zhuàn bēi
撰写碑文。 -
断碑
duàn bēi
断裂残缺的石碑。 -
树碑
shù bēi
立碑。 -
桓碑
huán bēi
指墓碑。 -
模碑
mó/mú bēi
1.亦作"橅碑"。 2.摹刻有图文的石碑。 -
残碑
cán bēi
残缺的碑石。 -
汉碑
hàn bēi
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
沈碑
shěn/chén bēi
1.亦作"沉碑"。 2.《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后以"沉碑"指杜预的纪功碑。 -
泪碑
lèi bēi
指羊祜碑。 -
牲碑
shēng bēi
1.亦称"牲石"。 2.古时宫﹑庙前用以拴系祭牲的竖石。后泛指纪功德的刻石。 -
琬碑
wǎn bēi
石碑的美称。 -
生碑
shēng bēi
为活人立的碑。 -
界碑
jiè bēi
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碑,用做分界的标志。 -
石碑
shí/dàn bēi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
神碑
shén bēi
指湖南衡山云密峰上的禹碑。 -
禹碑
yǔ bēi
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夏禹治水时所刻。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昆明﹑成都﹑长沙﹑绍兴﹑南京栖霞山和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
秦碑
qín bēi
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 -
穹碑
qióng bēi
圆顶高大的石碑。 -
羊碑
yáng/xiáng bēi
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
衔碑
xián bēi
含悲的隐语。碑,音同"悲"。 -
诗碑
shī bēi
刻有诗作的石碑。 -
谥碑
shì bēi
刻有赠谥制诰的碑石。 -
贞碑
zhēn bēi
碑石的美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