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官” 词语大全
-
万官
wàn/mò guān
数以万计的官吏。极言官吏之多。 -
丌官
qí/jī guān
复姓。 -
之官
zhī guān
上任;前往任所。 -
三官
sān guān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汉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 -
上官
shàng/shǎng guān
复姓。唐代有上官仪。 -
下官
xià guān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
不官
bù guān
1.不担任官职。 2.不任以官职。 3.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 4.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
世官
shì guān
古代某官职由一族世代承袭,谓之世官。 -
中官
zhōnɡ ɡuān
1.古官名。 2.宫内﹑朝内之官。 3.宦官。 4.星位或星区名。 -
乐官
lè/yuè guān
1.古代掌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 2.指歌舞艺人。 -
九官
jiǔ guān
1.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 -
乡官
xiāng guān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
买官
mǎi guān
以财求官。 -
云官
yún guān
相传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以云名官。 -
五官
wǔ guān
1.五行之宫。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2.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 3.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4.泛指百官。 5.古代宫中女官名。 6.指五官中郎将。 7.司历之官。 8.人体五种器官。耳﹑目﹑鼻﹑口﹑形。或谓耳﹑目﹑鼻﹑口﹑心。 9.人体五种器官。中医学谓鼻﹑目﹑口﹑舌﹑耳。 10.人体五种器官。指眼﹑耳﹑鼻﹑喉﹑口。 11.人体五种器官。通常指耳﹑目﹑口﹑鼻﹑身;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 -
京官
jīng guān
旧时称在京城供职的官员。 -
从官
cóng/zòng guān
1.属官。 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 -
仕官
shì guān
为官。 -
仓官
cāng guān
管理仓库的官员。 -
仙官
xiān guān
1.道教称有尊位的神仙。 2.借以尊称道士。 -
代官
dài guān
指世族子弟为官者。 -
仪官
yí guān
泛称掌礼仪的官。 -
令官
líng/lǐng/lìng guān
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
任官
rèn/rén guān
1.委任官职。 2.特指荫补任职。 -
休官
xiū/xù guān
1.辞去官职。 2.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名。 -
伤官
shāng guān
1.迷信谓鬼神的差役。 2.旧时按年辰八字推算命运所用的术语。谓八字中犯此,将不利本主。 -
伶官
líng guān
乐官。《诗.邶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郑玄笺:"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伶﹐一本作"泠"。后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
使官
shǐ guān
谓利用职权。 -
侍官
shì guān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
侵官
qīn guān
超越权限而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 -
便官
biàn guān
事简任轻的官职。 -
保官
bǎo guān
指保宫下属的官署,为拘禁囚犯的监狱。泛指监禁之所。 -
信官
xìn/shēn guān
官员祷神时表示虔诚的自称。 -
修官
xiū guān
选任贤能。《左传.襄公十六年》:"平公即位,羊舌肸为傅……改服,修官,烝于曲沃。"一说"修官"为修理馆估。见清俞樾《群经平议.左传二》"改服修官"。修,一本作"修"。 -
候官
hòu guān
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注:"魏太祖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参见"候人"﹑"候者"。 -
假官
jiǎ/jià guān
1.临时授予官衔。 2.伪装官员的人。 -
做官
zuò guān
1.获得官员的职位。 2.拥有或带有职位的人。 -
僧官
sēng guān
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职官,由僧人担任。 -
儒官
rú guān
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
免官
miǎn guān
解除官职。 -
党官
dǎng guān
指国民党官员。 -
入官
rù guān
1.从政;做官。 2.旧指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 -
六官
liù/lù guān
1.周六卿之官。《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六卿。 2.隋唐后中央政权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之尚书总称六官。 -
兵官
bīng guān
军官。 -
具官
jù guān
1.配备应有的官员。 2.居官。谓徒居官位。 3.犹具位。 -
兼官
jiān guān
在本官职以外﹐又任他官。 -
内官
nèi/nà guān
1.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 2.宫中的女官属。 3.宦官,太监。 4.内朝官,对"外朝官"而言。 5.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对地方官而言。 -
冗官
rǒng guān
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如:添设冗官,又改钞法。——《英烈传》。 -
军官
jūn guān
被授予尉官以上军衔的军人的统称。也指军队中排长以上的干部。 -
写官
xiě guān
古时负责抄写书籍的官吏。《汉书.艺文志》:"﹝孝武﹞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
农官
nóng guān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冬官
dōng guān
上古设置官职,以四季命名。据《周礼》,周代设六官,司空称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后世亦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 -
冷官
lěng guān
地位不重要﹑事务不繁忙的官职。 -
出官
chū guān
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
刑官
xíng guān
掌刑法的官吏。 -
初官
chū guān
谓初任官职。 -
判官
pàn guān
古代佐理地方长官的僚属。迷信借以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判官笔。 -
利官
lì guān
指古代掌盐铁﹑酒榷﹑均输之官。 -
到官
dào guān
1.犹到任。上任。 2.谓到达府衙。 -
前官
qián guān
1.原来的官职。 2.指现任官的前一任官。 3.谓以前于某地为官。 -
副官
fù/pì guān
旧时军队中办理行政事务的军官。 -
加官
jiā guān
1.于本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 2.晋升官阶。参见"加官进禄"﹑"加官进爵"。 3.旧时在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外加的单人或多人表演。表演者身穿红袍,戴笑容假面具(名"加官脸"),不作唱白,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手中所持写有颂词的条幅,又称"跳加官"。多于节日或喜庆之时行之。 4.指加官脸。 -
勋官
xūn guān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
医官
yī guān
1.掌管医务的官。 2.对医生的尊称。 -
升官
shēng guān
提升官职。 -
千官
qiān guān
众多的官员。 -
卑官
bēi guān
职位低微的官吏。 -
卖官
mài guān
出卖官位。 -
南官
nán/nā guān
1.南方籍的官。 2.南方的官吏。 -
卜官
bǔ guān
1.掌管占卜的官员。 2.古人出仕前往往占卜吉凶,故称赴任做官为卜官。 -
印官
yìn guān
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
历官
lì guān
先后连任官职。 -
原官
yuán guān
原任的官职。 -
厢官
xiāng guān
官名。宋自大中祥符以后,将京城外划分为若干厢,特置厢官,归京府统领,受理居民争斗诉讼之事,凡情节较轻者,可以直接判决。南宋沿以为例,在临安也设厢官。 -
去官
qù guān
免除或辞去官职。 -
县官
xiàn/xuán guān
1.县的长官;县的官吏。 2.朝廷;官府。 3.古时天子之别称。 -
参官
cān guān
被参劾而罢官。 -
发官
fā/fà guān
上任。 -
台官
tái/tāi guān
1.汉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 2.唐宋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3.泛指朝廷公卿。 -
史官
shǐ guān
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
司官
sī guān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
同官
tóng/tòng guān
1.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 2.官职名位相同。 3.明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 -
告官
gào guān
旧指向官府控告。 -
员官
yuán guān
1.星名。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亦称"星宿",凡七星。 2.北方水神名。 -
命官
mìng guān
1.任命官吏。 2.谓被任命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别,故称。 4.使令下属的官吏。 -
品官
pǐn guān
1.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2.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
哨官
shào guān
旧时军中管领一哨的长官。 -
商官
shāng guān
用金钱买得官爵的商人。 -
器官
qì guān
由各种细胞或组织构成的﹑并执行一定功能的生物体的分化结构。如动物的胃﹑心﹑肺,植物的根﹑茎等。 -
园官
yuán guān
即园吏。 -
国官
guó guān
藩王的属官。 -
土官
tǔ guān
1.古代主管水土的官。 2.地神。 3.见"土司"。 -
在官
zài guān
1.在职为官;任职于官署。 2.谓在官府有名籍。 -
地官
dì/de guān
1.古代六官之一。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官。 -
坊官
fāng/fáng guān
坊正。 -
堂官
táng guān
1.明清对中央各部长官如尚书﹑侍郎等的通称﹐因在各衙署大堂上办公而得名。"堂官"对"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独立机构的长官﹐如知县﹑知府等﹐亦可称"堂官"。 2.见"堂倌"。 -
墩官
dūn guān
辽代御宴时被赐坐的官员称"墩官"。 -
墨官
mò guān
造墨之官。 -
士官
shì guān
我国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必要时也从军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的军衔分为三等六级。 -
备官
bèi guān
1.居官。后常用作任职的自谦之词,谓自己虚在官位,聊以充数。 2.设官。 -
夏官
xià guān
官名。《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唐武则天时,曾改兵部尚书为夏官,不久仍复旧名。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后用为兵部的别称。 -
外官
wài guān
1.古指外朝卿大夫。 2.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 3.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4.地方官。与京官相对。 -
大官
dà guān
1.职位高的官。 2.古时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的尊称。 -
天官
tiān guān
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2.借指吏部尚书。 3.泛指百官。 4.指官职。 5.天文;天象。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 -
太官
tài guān
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通典.职官七》。 -
失官
shī guān
1.犹失职。 2.谓亡失古代职官制度。 -
夸官
kuā/kuà guān
士子考中进士或官员升迁时﹐排列鼓乐仪仗游街﹐谓之"夸官"。 -
奄官
yǎn/yān guān
宦官。 -
夺官
duó guān
削去官职。 -
奚官
xī guān
1.官名。职司养马。晋置﹐属少府。 2.官署名。南朝﹑隋﹑唐皆置﹐属内侍省。掌守宫人疾病﹑罪罚﹑丧葬等事。多以犯罪者从坐之家属为之。 3.谓奚人内附为官者。 -
奴官
nú guān
唐时称出身低贱的下级军官。 -
好官
hǎo/hào guān
1.较好的官职(如品位﹑俸禄﹑地域等)。亦指美差﹑肥缺。 2.清廉贤明的官员。 -
奸官
jiān guān
奸邪不法的官吏。 -
妇官
fù guān
宫中女官。 -
婆官
pó guān
指传说中的风神孟婆。 -
媒官
méi guān
官名。掌管婚姻之事。 -
婪官
lán guān
贪官。 -
学官
xué guān
1.学校的房舍。 2.指学校。 3.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
宂官
rǒng guān
1.亦作"?官"。 2.指有班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后亦泛指闲散的官吏。 -
宗官
zōng guān
指掌礼﹑乐的职官,如三代的宗伯﹑汉代的太常等。 -
官官
guān guān
对年轻男子或男童的爱称。 -
审官
shěn guān
1.考察提拔官吏。 2.审官院的省称。 -
尉官
wèi guān
军衔的一等。系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尉、中尉、少尉,有的还设大尉。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尉官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级;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 -
实官
shí guān
有实际职务的官职。相对于"虚衔"而言。 -
客官
kè guān
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
宪官
xiàn guān
1.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因掌持刑宪典章,故称。 2.主持历法的官员。 -
宦官
huàn guān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监。 -
宫官
gōng guān
1.太子属官。犹言宫僚。 2.宫中女官。 3.宦官,太监。 -
宰官
zǎi guān
1.周代冢宰的属官。 2.泛指官吏。 3.特指县官。 -
寒官
hán guān
冷清卑微的官职。 -
察官
chá guān
监察御史的别称。 -
导官
dǎo guān
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汉置﹐少府属官﹐东汉时改属大司农。导﹐通"?"。 -
射官
shè/yè/yì guān
买官。买官如射利﹐故称。 -
尊官
zūn guān
1.高官。 2.旧时对官员的敬称。有时也用作对不相识者的敬称。 -
小官
xiǎo guān
1.职位低的官。 2.旧时官吏对己的谦称。 3.旧时店里的年轻伙计。犹言小店倌。 4.犹男妓。 5.旧时用以称一般男青年。 6.称男孩子。 -
尸官
shī guān
犹尸位。 -
居官
jú guān
担任官职。 -
属官
shǔ/zhǔ guān
属下的官吏。 -
屯官
tún/zhūn guān
掌管屯田事务的官。 -
山官
shān guān
1.山神。 2.旧指西南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 -
州官
zhōu guān
1.州署中的属官。 2.宋代以后,用以称一州的最高长官。 -
巡官
xún guān
1.官名。唐时节度﹑观察﹑团练﹑防御使僚属,位居判官﹑推官之次。如董晋镇大梁,以韩愈为巡官;徐商镇襄阳,以温庭筠为巡官,皆是。 2.称以占卜﹑星相为业的人。 3.旧时低级警官。 -
工官
gōng guān
掌管工务的官员。 -
左官
zuǒ guān
1.诸侯之官。 2.降官;贬职。 -
差官
chāi guān
1.朝廷临时派遣的官员。 2.听候高官差遣的小官吏。 -
市官
shì guān
管理市场的官员。 -
帘官
lián guān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 -
常官
cháng guān
1.正常的职业。 2.久任一官。 -
幕官
mù guān
即幕僚。 -
干官
gān/gàn guān
古代掌均输之官。 -
序官
xù guān
《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
应官
yīng/yìng guān
1.犹当官。 2.应付官府的赋税﹑徭役等。 -
府官
fǔ guān
1.官职。 2.州府的长官。 -
废官
fèi guān
谓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称其职。 -
庙官
miào guān
管理道教庙宇的道官。 -
庶官
shù guān
1.各种官职。 2.百官。多指一般官员。 -
庸官
yōng guān
庸庸碌碌、没出息的担任公职的人。 -
建官
jiàn guān
设置官职。 -
弃官
qì guān
谓自动解职去官。 -
张官
zhāng guān
设置官员。 -
当官
dāng/dàng guān
1.担任官职。 2.谓上堂见官。 3.犹公开。 -
彻官
chè guān
犹达官。姓名达于天子之官。 -
徒官
tú guān
犹役吏。 -
徙官
xǐ guān
迁徙官职。亦指被迁之官。 -
微官
wēi guān
小官。 -
忝官
tiǎn guān
愧居官位。 -
怯官
qiè guān
怕见官员。 -
恩官
ēn guān
1.对给自己以恩惠者的敬称。 2.卖艺者对看客的尊称。 -
慢官
màn guān
闲散的官职。亦指不称职的官员。 -
感官
gǎn guān
感觉器官的简称。 -
懋官
mào guān
谓授官以示勉励。 -
房官
fáng guān
见"房考"。 -
改官
gǎi guān
旧时官员晋升调任的一种制度。 -
抛官
pāo guān
辞官,弃官。 -
抵官
dǐ guān
到职。 -
拜官
bài guān
授官。 -
择官
zé/zhái guān
1.挑选官职。 2.谓挑选官员。 -
捐官
juān guān
纳资求官。 -
探官
tàn guān
卜未来官位高下。 -
摄官
shè/niè guān
1.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 2.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
放官
fàng guān
犹免职。 -
政官
zhèng guān
掌军政的官吏。 -
效官
xiào guān
1.授官。 2.引申指做官。 -
故官
gù guān
1.以前所居的官职。 2.先前的属官。 -
教官
jiào/jiāo guān
军队、军校中担任教练的军官。 -
散官
sàn/sǎn guān
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汉制﹐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魏﹑晋﹑南北朝因之。隋代始定散官之制。唐﹑宋﹑金﹑元因之。文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武散官有骠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其品秩之高下﹐待遇之厚薄﹐各代不一。 -
春官
chūn guān
1.古官名。颛顼氏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汉服虔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唐﹑宋﹑明﹑清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唐光宅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
文官
wén guān
文职官员。 -
斋官
zhāi guān
执掌斋祀的官员。 -
斡官
wò/guǎn guān
官名。汉置。主管均输,初属少府,后属大司农。一作"干官"。 -
新官
xīn guān
1.后夫;新夫。对故夫而言。 2.新郎。 3.新上任的官吏。 -
旗官
qí guān
旗人之为官者。 -
无官
wú guān
1.没有官职。 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 -
日官
rì guān
古代掌天象历数之官。 -
旷官
kuàng guān
1.空居官位。指不称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孔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 2.空着职位。 -
昏官
hūn guān
昏庸的官吏。 -
星官
xīng guān
1.我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并命名。这种恒星组合叫星官。 2.指天文星象。 3.指掌天文星象之官。 4.星神。 -
显官
xiǎn guān
达官;高官。 -
暴官
bào guān
残暴的官员。 -
曹官
cáo guān
属官。 -
月官
yuè guān
月选所选出的官。 -
服官
fú/fù guān
1.为官;做官。语本《礼记.内则》:"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 2.官名。汉齐郡临菑产纨縠﹐陈留郡产锦锻﹐各设置服官﹐专掌宫廷衣着供应。在临灾也称三服官﹐因供应春夏冬三季衣服而得名。 3.泛指主制御服官员。 -
朝官
cháo guān
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 2.宋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 -
木官
mù guān
即木正。 -
末官
mò guān
卑小的官。多为官吏的自谦之称。 -
本官
běn guān
1.原任官职。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 2.指本部门的主管官员。 3.旧时官吏的自称。 4.该官,此官。 -
权官
quán guān
指代理之官。 -
材官
cái guān
1.谓区别各物的特性而加以利用,使物尽其能。 2.秦汉始置的一种地方预备兵兵种。 3.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 4.主管工匠﹑土木之事的官署。 -
李官
lǐ guān
古代的法官。李,通"理"。 -
板官
bǎn guān
晋﹑南北朝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 -
枝官
zhī/qí guān
冗官;闲散无用的官。 -
果官
guǒ guān
古代掌管果物的官吏。 -
校官
xiào guān
军衔的一等。系中等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校、中校、少校,有的还设大校。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和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 -
梦官
mèng guān
占梦的官。古代统治者以神道设教,特置梦官,依梦象推断吉凶。 -
棱官
léng/lēng/líng guān
古称御史执法之官。言其有威。 -
榷官
què guān
掌管专卖的官吏。 -
橘官
jú guān
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
次官
cì guān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次于部长的职位。 -
正官
zhèng guān
1.正式编制内的官员。对额外官及赠官等而言。 2.犹长官。对副贰之官而言。 3.星命家术语。谓官煞之两干相配合者,如甲遇辛是。甲若遇庚,则官煞两干不相配合,谓之偏官。 -
武官
wǔ guān
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有关军事事务的外交官。通常由一国军事部门派遣军事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与驻在国军事部门保持联系,代表本国军事部门,观礼或观察驻在国的军事检阅和演习。分为陆军武官、海军武官和空军武官。职位排在参赞之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
民官
mín guān
主持民政的官吏。与军官对称。 -
水官
shuǐ guān
1.即水正。传说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 2.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3.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 -
汉官
hàn guān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
污官
wū guān
赃官。 -
没官
méi/mò guān
没收入官。 -
治官
zhì guān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 2.治理百官。 3.尽职。 -
法官
fǎ guān
法院中审判人员的通称。 -
波官
bō guān
水神。 -
注官
zhù guān
铨叙官职。 -
流官
liú guān
明清时朝廷派遣到川滇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因其有一定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故称。 -
浊官
zhuó guān
地位卑下事务冗繁之官。 -
清官
qīng guān
1.清贵的官职。 2.公正廉洁的官吏。 3.不留宿客的妓女。 4.清廷的官吏。 -
滥官
làn guān
贪赃枉法的官吏。 -
火官
huǒ guān
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 -
灵官
líng guān
1.仙官。 2.王灵官的略称。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 3.明代所设的道官。 -
炎官
yán guān
神话中的火神。 -
热官
rè guān
权势显赫的官吏。 -
牙官
yá guān
副武官。亦泛指下属小官。 -
物官
wù guān
1.量才授官。 2.谓百官之事业。 -
犯官
fàn guān
1.犯罪之官。 2.用于有罪官员之自称。 -
狗官
gǒu guān
詈词。对官吏的蔑称。 -
狱官
yù guān
1.主持刑狱的官吏。 2.指管理监狱的官吏。 -
猥官
wěi guān
低级杂吏。 -
玄官
xuán guān
掌祭天的官。 -
王官
wáng guān
1.王朝的官员。 2.指藩王府里的属官。 -
珠官
zhū guān
1.管采珠的官。 2.郡名。 -
理官
lǐ guān
治狱之官。 -
田官
tián guān
1.即农官。职掌农事﹑粮税等。 2.农务官署。 -
甬官
yǒng guān
古代掌管徭役的官。 -
甸官
diàn/tián/shèng guān
甸畿官署。借指甸畿。 -
番官
fān/pān guān
1.隋唐时典仪礼唱赞官员的别称。 2.外国的官员。 -
畿官
jī guān
京畿官员。 -
畴官
chóu guān
世代相传的专业性官职。特指太史之类的历算官。 -
疾官
jí guān
有疾者所居之馆舍。官﹐房舍。 -
癏官
guān guān
旷废职守;不称积。 -
百官
bǎi guān
1.古指公卿以下的众官。后泛指各级官吏。 2.指人体上的各种器官。 -
盐官
yán guān
主管盐务的官员。始于汉代。 -
监官
jiān/jiàn guān
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 -
直官
zhí guān
1.当值的官员。 2.指暂时代理他职的官员。 -
省官
shěng/xǐng guān
1.宋时称馆职及内侍之押班﹑都知。 2.裁减冗官。 -
看官
kàn/kān guān
1.亦作"看倌"。 2.话本和小说中对听众和读者的称呼。 -
真官
zhēn guān
仙人而有官职者。亦指道士。 -
礼官
lǐ guān
掌礼仪教化之官。 -
祝官
zhù guān
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 -
神官
shén guān
1.犹仙官。道教指有爵位的神仙。 2.犹神汉。 -
祠官
cí guān
掌管祭祀之官。 -
私官
sī guān
侍奉皇后的官。 -
秋官
qiū guān
1.古官名。 2.《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唐贾公彦题解:"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所司与后代刑部相当﹐故唐武则天曾一度改刑部为秋官。后世常以秋官为掌司刑法官员的通称。 3.明太祖所置四辅官之一。 -
秩官
zhì guān
1.常设之官。 2.记载周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 -
积官
jī guān
谓累积官衔和爵位。 -
稗官
bài guān
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 -
稷官
jì guān
古代掌农事的官。 -
穹官
qióng guān
高官。 -
窜官
cuàn guān
流放的官员。 -
符官
fú guān
道教指守护符箓的神官。 -
策官
cè guān
策封官爵。 -
粗官
cū guān
指武官。唐代重内轻外,凡不历台省便出任节镇者,人称粗官。 -
素官
sù guān
无实权的清闲官职。 -
累官
léi/lěi/lèi guān
谓积功升官。 -
纳官
nà guān
1.向官府交纳谷物。 2.捐官。 3.授官。 -
经官
jīng guān
经过官方。谓涉讼。 -
罢官
bà guān
1.辞官弃职。 2.免除官职。 -
美官
měi guān
1.清要之职。 2.位高禄厚之官。 -
羁官
jī guān
1.亦作"羇官"。 2.久宦异乡的人。 -
考官
kǎo guān
旧时政府举行考试时担任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的官员。 -
耐官
nài guān
《宋史.向敏中传》:"﹝敏中﹞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尝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又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后谓不为宠辱所动﹐堪任要职为"耐官"。 -
职官
zhí guān
1.犹官职。 2.各级官员的统称。 -
能官
néng/nài guān
善于为官;能干的官。语出《国语.晋语四》:"先且居之佐军也善﹐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 -
臣官
chén guān
泛指群臣百官。 -
舆官
yú guān
管理车轿的官员。 -
苍官
cāng guān
松或柏的别称。 -
荫官
yìn guān
凭上代功勋而获得的官职。 -
莅官
lì guān
任官。 -
营官
yíng guān
1.营一级的长官。 2.指负责地方武备和治安的官吏。 -
虏官
lǔ guān
古时蜀人对北人仕蜀者的贬称。 -
虱官
shī guān
指蠹国害民的人或事。《商君书.去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又:"国无礼乐虱官必强……虱官生必削。"一说,官为"害"之形误。高亨注:"虱官义不可通,当作虱害,害﹑官因字形似而误。虱者害人之虫,故谓之虱害。" -
蚕官
cán guān
1.古官名。 2.旧传司蚕之神。 -
蜜官
mì guān
指蜜蜂。 -
行官
xíng/háng guān
1.唐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 2.指主持事务的仆臣。唐杜甫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仇兆鳌注:"朱注:行官是行田者。"施鸿保《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
街官
jiē guān
掌管巡察街道的官吏。 -
衙官
yá guān
1.刺史的属官。 2.泛指下属小官。 -
补官
bǔ guān
补授官职。 -
褫官
chǐ guān
革除官职。 -
西官
xī guān
宋代亲王女婿的别称。 -
要官
yào/yāo guān
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职。 -
见官
jiàn/xiàn guān
谓因讼事而上公堂。 -
解官
jiě/jiè/xiè guān
解免官职。 -
言官
yán guān
谏官。 -
警官
jǐng guān
警察官员。 -
计官
jì guān
主管财赋﹑百物会计﹑出纳之官府。 -
设官
shè guān
1.谓设立官府﹐设置治理政事的机构。 2.设置官职爵位。 -
议官
yì guān
言官﹔谏官。 -
贰官
èr guān
副职。 -
讲官
jiǎng guān
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
论官
lùn/lún guān
选用使任官吏。论﹐通"抡"。 -
诈官
zhà guān
冒充官员。 -
词官
cí guān
指文学侍从之臣。 -
译官
yì guān
古代掌通翻译的官。 -
试官
shì guān
1.出任官职。 2.主持考试的官吏。 3.未正式任命的官吏。 -
诗官
shī guān
古代专事采集诗歌和民风的乐官。 -
诨官
hùn guān
乐工。 -
调官
tiáo/diào guān
选调官职。 -
谏官
jiàn guān
掌谏诤的官员。 -
谢官
xiè guān
辞官。 -
谬官
miù guān
不称职的官员。自谦之词。 -
谪官
zhé guān
1.贬官另任新职。 2.被贬降的官吏。 -
负官
fù guān
1.谓身负官职。 2.有失官守;失职。 -
贡官
gòng guān
主考官。 -
责官
zé/zhài guān
贬官。 -
败官
bài guān
败坏官职。谓居官不法。 -
贪官
tān guān
1.贪恋官位。 2.贪污的官吏。 -
贩官
fàn guān
买得官位。 -
贫官
pín guān
清贫的官宦。 -
贬官
biǎn guān
①降低官职:因失职而被~。②被降职的官吏。 -
运官
yùn guān
古代督运物资的官员。 -
贵官
guì guān
1.尊贵的官家。指天子。 2.显贵之官。 3.对为官者的敬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