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塔” 词语大全
-
佛塔
fó/fú/bì/bó tǎ
佛教建筑形式。简称塔。俗称宝塔,亦称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 -
像塔
xiàng tǎ
佛像与佛塔。指寺庙。 -
僧塔
sēng tǎ
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 -
剌塔
là/lá tǎ
犹邋遢。 -
化塔
huà/huā tǎ
佛塔。 -
卵塔
luǎn tǎ
安葬佛门僧侣骨殖的无缝石塔。状如大鸟卵,故称。 -
发塔
fā/fà tǎ
供奉佛发之塔。初供爪发。后又藏其他舍利。 -
吊塔
diào tǎ
吊车的塔架。 -
圪塔
gē tǎ
同‘圪垯’。 -
宝塔
bǎo tǎ
原为塔的美称,今泛指塔。 -
师塔
shī tǎ
即身塔。为僧人埋骨之所。 -
庙塔
miào tǎ
古巴比伦的庙塔,包括由逐层收进的平台构成的高矗的金字塔形建筑,有外楼梯和顶部的神庙。 -
拉塔
lā/lá tǎ
1.见"拉答"。 2.见"拉搭"。 -
斜塔
xié tǎ
1.失去真正垂直的、且有明显倾斜的塔楼(如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高54.559米,偏离垂直线5米有余)。 -
杆塔
gān/gǎn tǎ
架设电线用的支柱的总称。一般用木材、钢筋混凝土或钢铁制成 ,有单杆、双杆、A形杆、铁塔等。 -
松塔
sōng tǎ
方言。指松球。 -
枣塔
zǎo tǎ
枣制食品的一种。 -
标塔
biāo tǎ
高塔。 -
梵塔
fàn tǎ
1.亦作"梵墖"。 2.佛塔。 -
水塔
shuǐ tǎ
给水工程中调节水量的构筑物。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砖石、钢材等建造。由水柜(或水箱)、塔架、基础和管道构成。外形像塔,故名。管道连接水柜与给水管网或用户水管。在水压作用下,用水量小于供水量时,超量水自动进入水柜储存;用水量大于供水量时,水柜内储水自动流出供应用户。 -
沙塔
shā/shà tǎ
佛塔。语本《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
泖塔
mǎo tǎ
古塔名。因在泖湖边,故名。 -
灯塔
dēng tǎ
设置在航线附近的岛屿或港口海岸的大型固定航标。因有强力的发光设备,且通常建成塔形而得名。在夜间,能定时发出瞬息明灭的灯光信号,供船舶定位和指示航向。有的还装有雾警设备。 -
灵塔
líng tǎ
即宝塔。 -
炮塔
páo/bāo/pào tǎ
火炮的装甲防护体。用来保护炮手和火炮。军舰主炮﹑坦克以及海岸炮等,均采用此种装置。一般有旋转式﹑固定式两种。形状有柱形﹑锥形﹑半球形等。 -
玉塔
yù tǎ
1.塔的美称。 2.喻冰柱。 -
疋塔
pǐ/yǎ/shū tǎ
象声词。 -
白塔
bái tǎ
1.亦作"白墖"。白色的佛塔。 2.古地名。 3.山名。 -
砖塔
zhuān tǎ
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用于供奉僧人的遗体遗骨。唐有《王居士砖塔铭》。 -
磕塔
kē tǎ
见"磕搭"。 -
祖塔
zǔ tǎ
指佛塔。 -
经塔
jīng tǎ
1.纳藏佛教经咒文字而受人供奉的塔。 2.指刻有佛教经文的塔。 -
贝塔
bèi tǎ
佛塔。 -
身塔
shēn tǎ
僧塔。为僧人埋骨之所。有真身塔(肉身塔)﹑灰身塔(火化后以灰身立塔安葬)和舍利塔(仅取高僧火化后的舍利立塔供养)之别。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