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城” 词语大全
-
上城
shàng/shǎng chéng
进城。 -
专城
zhuān chéng
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
丘城
qiū chéng
空城。 -
严城
yán chéng
戒备森严的城池。 -
中城
zhōnɡ chénɡ
1.内城。 2.指位置居中之城。 -
丹城
dān chéng
宫禁。 -
乘城
chéng chéng
1.登城。 2.守城。 3.指所守的城。 -
九城
jiǔ chéng
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 -
乡城
xiāng chéng
指乡村和城镇。 -
书城
shū chéng
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 -
五城
wǔ chéng
1.神仙的居所。 2.指京城。 3.指北京城内的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 -
京城
jīng chéng
指国都。 -
任城
rèn/rén chéng
1.指三国魏任城威王曹彰。 2.古县名。今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地。汉置,明废。 -
会城
huì/kuài chéng
省城。 -
佗城
tuó chéng
指汉南粤王赵佗的都城番禺(今广州市南部)。 -
佳城
jiā chéng
喻指墓地。 -
保城
bǎo chéng
小城。 -
倴城
bèn chéng
地名,在河北滦南县。 -
倾城
qīng chéng
1.《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城,犹国也。"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2.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3.形容花色绝美。 4.指美女。 5.全城,满城。 -
假城
jiǎ/jià chéng
借来的城池。 -
全城
quán chéng
1.整个城市。 2.保全城池。 -
关城
guān chéng
关塞上的城堡。 -
兴城
xīng chéng
辽宁省锦州市所辖的县。 -
典城
diǎn chéng
1.主掌一城之事。 2.见"典成"。 -
兼城
jiān chéng
谓价值连城的宝玉﹐特指和氏璧。 -
军城
jūn chéng
唐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
凤城
fèng chéng
京都的美称。 -
凭城
píng chéng
1.据城以守。 2.指狐狸依托城窟。比喻仗势作恶。 -
列城
liè chéng
1.城邑;边塞城堡。 2.指城邑长官。 -
化城
huà/huā chéng
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盘,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2.指幻境。 3.指佛寺。 4.指海市蜃楼。 5.古寺名。废址在今安徽当涂。 -
占城
zhān/zhàn chéng
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古称林邑,唐元和后称环王,后又称占城。 -
卫城
wèi chéng
城市或地区由筑垒或加固而成作为避难地方的高地。 -
危城
wēi chéng
将被攻破之城。 -
县城
xiàn/xuán chéng
县治所在的城镇。 -
反城
fǎn chéng
献城投敌。 -
台城
tái/tāi chéng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2.六朝时的禁城。 -
司城
sī chéng
官名。即司空。 -
合城
hé/gě chéng
全城。 -
名城
míng chéng
著名的城市。 -
周城
zhōu chéng
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轩城"对称。 -
四城
sì chéng
城的四处,全城。 -
团城
tuán chéng
古建筑。位于今北京市故宫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围有圆形城垣,故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宇始建于金,元以后屡有增修。团城中,承光殿内有玉佛,殿前有整块玉石雕成的元代玉瓮,生动细致。 -
围城
wéi chéng
1.包围城池。2.长篇小说。钱钟书作。1946年发表。抗战初期,江南某县大绅士之子方鸿渐在国外混了几年回国。因在情场上失意,不得已赴湖南三闾大学任教。三闾大学派系对立,明争暗斗,方终被解聘。后与女教师孙柔嘉匆匆结婚。回沪后两人虽都找到职业,但为了生活琐事又闹翻。书名象征着方鸿渐等人无法突破生活困境。3.比喻对家庭或婚姻的一种约束力。 -
国城
guó chéng
1.国都。 2.指国都的城郭。 -
圆城
yuán chéng
1.都城,城邑。 2.指儿童游戏中牵绳围成的圈。因假想为城池,故称。 -
土城
tǔ chéng
1.土筑之城。 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戏。 3.地名。 4.城名。废址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相传为古蓟州遗址。亦曰蓟丘。 -
圣城
shèng chéng
1.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城市。 2.宗教徒称与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城市。 -
坚城
jiān chéng
坚固的城池。 -
垒城
lěi chéng
在大城附近的堡寨。 -
堕城
duò/huī chéng
毁城。 -
墉城
yōng chéng
传说中西王母的居处。 -
增城
zēng chéng
1.亦作"增成"。 2.汉宫名。 -
壮城
zhuàng chéng
宋代军制,专司修建城防的士卒称"壮城"。 -
壅城
yōng chéng
即瓮城。大城外的小城。 -
外城
wài chéng
1.指塞外防边的城堡。 2.内城外之郭,即内城外围修筑的又一层城墙。 -
大城
dà chéng
1.大都﹐大的城池。 2.外城。 -
夹城
jiā/jiá/gā/xiá chéng
1.犹夹寨。 2.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 -
婴城
yīng chéng
谓环城而守。 -
子城
zǐ chéng
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 -
孤城
gū chéng
1.孤立无援的城。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
宋城
sòng chéng
在香港九龙荔枝角。面积6000平方米。仿北宋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的建筑。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于1979年建成。重现宋城旧貌,其西南还有五层古塔。 -
宗城
zōng chéng
语本《诗.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后因以宗子封国,藩屏王室若城,称为"宗城"。 -
宝城
bǎo chéng
1.坚固的城郭。 2.珍宝丰富之城。 3.皇帝陵墓四周的墙垣。 -
宫城
gōng chéng
围绕帝王或侯国宫室院落的城垣。 -
寒城
hán chéng
寒天的城池。 -
少城
shǎo/shào chéng
城名。在成都城西。少﹐小。言少城﹐对成都大城而言。 -
层城
céng chéng
1.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昆仑山最高峰之名。 2.泛指仙乡。 3.指京师;王宫。 4.重城;高城。 5.指高山之巅。 -
屠城
tú chéng
谓破城时杀尽其民。 -
属城
shǔ/zhǔ chéng
1.下属的城邑。 2.指下属的地方官员。 3.指地方负责官员。 -
山城
shān chéng
1.依山而筑的城市。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 -
崇城
chóng chéng
指天子所居之城。 -
崩城
bēng chéng
城墙倒塌。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荘公袭莒,殖(杞梁殖)战而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
州城
zhōu chéng
旧时州署所在城邑。 -
巡城
xún chéng
1.巡视城防﹑街市。 2.御史职名之一。职掌京城治安。 -
市城
shì chéng
城市。 -
帝城
dì chéng
京都;皇城。 -
幔城
màn chéng
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 -
干城
gān/gàn chéng
〈书〉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国家的将士。 -
幽城
yōu chéng
犹幽府。 -
广城
guǎng/ān chéng
古关名。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
府城
fǔ chéng
旧时指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 -
开城
kāi chéng
朝鲜西部重要城市。人口约24万。曾为高丽王朝都城。传统商业繁荣。轻工业发达。近郊所产高丽人参驰名世界。有故宫、王陵等名胜古迹。 -
心城
xīn chéng
佛教语。比喻外缘不入的清净禅定之心。 -
惟城
wéi chéng
汉王莽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惟藩"。 -
愁城
chóu chéng
喻愁苦难消的心境。 -
戈城
gē chéng
兵器排列如城。比喻防卫森严。 -
戍城
shù chéng
边城。 -
成城
chéng chéng
1.犹兴邦。 2.谓团结得如城堡一样坚固。 -
扑城
pū chéng
攻城。 -
扞城
hàn chéng
1.保护;保卫。 2.保卫疆土的将帅。 -
拔城
bá chéng
1.攻取城池。 2.弃城。 -
捍城
hàn chéng
护卫城池。 -
排城
pái/pǎi chéng
用巨木连成的活动城墙。 -
撄城
yīng chéng
1.同"婴城"。 2.环城。 -
撞城
zhuàng chéng
攻城。 -
故城
gù chéng
过去的城市。如:吾逢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史记·春申君列传·赞》。 -
斗城
dǒu/dòu chéng
1.汉长安故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本秦宫,汉惠帝时重修。《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后因以"斗城"借指京城。 2.小城。 -
方城
fāng chéng
1.春秋时楚北的长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今邓县。为古九塞之一。 2.借指山川险要。 3.指地方长官。 4.指陵墓。 5.指麻将博戏。 -
柴城
chái chéng
指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曲城
qū/qǔ chéng
1.指汉将虫达。达随刘邦灭秦,封曲城圉侯,以剑术立名天下。见《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2.借指善于击剑之人。 -
曾城
zēng/céng chéng
1.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 2.指高大的城阙。 -
月城
yuè chéng
即瓮城。城外所筑的半圆形的小城﹐作掩护城门﹐加强防御之用。 -
木城
mù chéng
安放在城墙外的木制的守城设施。 -
朱城
zhū chéng
指宫城。 -
枪城
qiāng chéng
四周用削尖的竹木构筑的防御栅栏。以其状若城,故名。 -
枯城
kū chéng
犹空城。指古城遗址。 -
柏城
bǎi chéng
指皇陵。古代帝﹑后陵寝周围筑墙,列植柏树,故称。 -
桐城
tóng chéng
安徽省东南部的县。人口70万。处大别山边缘,地势平坦,产竹、木、桐油。 -
梯城
tī chéng
缘梯登城。 -
梵城
fàn chéng
佛寺。 -
楚城
chǔ chéng
1.古楚国都城。 2.泛指楚地城邑。 -
榕城
róng chéng
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因其地多榕树而得名。 -
死城
sǐ chéng
已无人居住或毫无生气的地方(如一个被废弃的城市或市镇)。 -
毡城
zhān chéng
古代匈奴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
水城
shuǐ chéng
1.古代水师以船筏作成的防线。 2.滨水的城邑。 3.堪舆,风水。 4.城名。一名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负山控水,形势险要,明清时为海防要塞。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登州府》。 -
汉城
hàn chéng
韩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059.59万(1995年)。1394年李氏王朝迁都于此,称汉城府,建有许多宫殿,被称为“皇宫之城”。现为韩国最大工业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市区分旧城区和新市区。旧城区仿照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景福宫、昌庆苑等名胜古迹。 -
江城
jiāng chéng
临江之城市﹑城郭。 -
法城
fǎ chéng
1.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能守护正法﹑遮防非法,如同城防。 2.指寺塔。 -
洗城
xǐ/xiǎn chéng
屠城。大肆屠杀与抢掠,使城空如洗。 -
海城
hǎi chéng
海边之城。 -
渭城
wèi chéng
1.地名。本秦都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后废。武帝元鼎三年复置,改名渭城。东汉并入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
漆城
qī chéng
用漆涂刷的城墙。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
火城
huǒ chéng
1.谓于城周举火,形成火的城墙,使敌不能进。 2.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
烦城
fán chéng
烦恼的境地。 -
琴城
qín chéng
冢墓。 -
牙城
yá chéng
1.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 2.唐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 -
牝城
pìn chéng
地势低下易攻的城。 -
牢城
láo chéng
宋时囚禁流配罪犯之所。 -
玉城
yù chéng
1.玉砌的城。 2.皇城的美称。 -
王城
wáng chéng
1.都城。 2.地名。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3.地名。春秋时大荔戎都故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 -
环城
huán chéng
1.环绕城墙。 2.环绕城市。如环城公路。 -
瑶城
yáo chéng
1.城池的美称。 2.犹瑶津。 3.白雪覆盖的城。 -
甃城
zhòu chéng
筑城;修城。 -
瓮城
wèng chéng
1.城门外的小月城。 2.即铁瓮城。江苏镇江子城的别称。 -
略城
lüè chéng
攻占城池。 -
疑城
yí/nǐ chéng
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 -
疆城
jiāng/qiáng chéng
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
百城
bǎi chéng
1.指各个城邑。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3.见"百城书"。 -
皇城
huáng chéng
京城的内城。亦泛指京城。 -
直城
zhí chéng
汉京都城门名。 -
省城
shěng/xǐng chéng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
看城
kàn/kān chéng
清代皇帝行围打猎时设在高地的瞭望点。 -
石城
shí/dàn chéng
1.传说中的山名。 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 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 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 5.古城名。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6.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 7.古城名。见"石头城"。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
破城
pò chéng
攻破城邑。 -
碧城
bì chéng
《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后因以"碧城"为仙人所居之处。 -
礼城
lǐ chéng
汉长安十二门之一。 -
祠城
cí chéng
祀神的地方。 -
禁城
jīn/jìn chéng
宫城。 -
离城
lí chéng
1.犹言离宫别馆。 2.古地名。 -
秦城
qín chéng
指秦长城。 -
稽城
jī/qǐ chéng
即会稽城。今浙江绍兴。 -
穷城
qióng chéng
历尽边城。亦指边城;危城。 -
穿城
chuān chéng
穿越城镇。 -
空城
kōng/kòng/kǒng chéng
荒凉的城市。 -
竻城
lè/jīn chéng
古城名。在今广东省新兴县。宋绍兴二十年郡守以城狭隘﹐于城外植刺竹绕之﹐周一千四百八十丈。明洪武十三年增土城于刺竹之内。 -
竿城
gān chéng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 -
笋城
sǔn chéng
谓其地山峰尖峭密集﹐如春笋丛生。 -
筑城
zhù/zhú chéng
建城。多指构筑城寨﹑城堡﹑城池和要塞等。 -
管城
guǎn chéng
即管城子。 -
维城
wéi chéng
1.连城以卫国。 2.借指皇子或皇室宗族。 -
缒城
zhuì chéng
由城上缘索而下。 -
网城
wǎng chéng
以绳索等建成的网状护卫设施。 -
罗城
luó chéng
城外的大城。 -
羊城
yáng/xiáng chéng
1.广州的别名。 2.契丹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 -
联城
lián chéng
连城。指和氏璧。 -
肥城
féi chéng
指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中部城市撒马尔罕。公元前四世纪始见于记载。我国《史记》﹑《汉书》等称康居地﹐《新唐书》称康国﹐《辽史》作挦思干﹐《元史》作寻思干﹑薛迷思干﹐《明史》作撒马儿罕。 -
背城
bèi chéng
背靠自己的城墙。多指作最后决战。 -
腹城
fù chéng
内地的城。 -
芜城
wú chéng
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因得名。 -
花城
huā chéng
散文。秦牧作。1961年发表。描写广州一年一度春节花市的繁荣景象。既叙述了花市的特点和历史,又描绘了花卉的品种、形态和色彩。作品借景抒情,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笔触细腻,语言流畅,融知识性与哲理性于一体。 -
荒城
huāng chéng
1.荒凉的古城。 2.指荒坟。 -
蓉城
róng chéng
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
虚城
xū chéng
虚弱的城邑。 -
蚁城
yǐ chéng
即蚁巢。 -
蠡城
lí/lǐ chéng
指春秋越国都城。因范蠡而得名。故址在今浙江绍兴。 -
行城
xíng/háng chéng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2.临时建成的城垣。 3.即行像。 -
衰城
shuāi/cuī chéng
谓以一定的标准递减受功赋。 -
诗城
shī chéng
藏有丰富诗稿﹑诗集之所在。 -
说城
shuō/shuì/yuè chéng
劝说举城投降。 -
贝城
bèi chéng
喻指天子宫阙。 -
贯城
guàn chéng
1.刑部的别称。因贯索星主刑狱,故名。 2.指牢狱。 -
身城
shēn chéng
佛教语。指肉身。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