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二个字:历” 词语大全

  • 七历 qī lì
    指古代《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三统历》七种历法。
  • 丁历 dīng/zhēng lì
    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 万历 wàn/mò lì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如:万历初。——清·张廷玉《明史》。
  • 世历 shì lì
    世代的经历。
  • 中历 zhōnɡ lì
    指中国的农历。
  • 临历 lín lì
    亲历。
  • 亘历 gèn lì
    经历,经过。
  • 亭历 tíng lì
    即葶苈。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
  • 亲历 qīn/qìng lì
    亲身经过。
  • 伏历 fú lì
    见"伏枥"。
  • 休历 xiū/xù lì
    犹言太平盛世。
  • 余历 yú lì
    谓历书上馀下的日期。
  • 佛历 fó/fú/bì/bó lì
    历法的一种。以释迦牟尼死后一年为纪元元年。
  • 便历 biàn lì
    就算经历。如:但将血泪酬知己,便历生死又何妨。
  • 傣历 dǎi lì
    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为29.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
  • 元历 yuán lì
    历书。
  • 充历 chōng lì
    犹言历任。
  • 公历 gōng lì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 六历 liù/lù lì
    1.上古时的六种历法。 2.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
  • 关历 guān lì
    1.经历。 2.犹浏览。
  • 册历 cè lì
    指日记本。
  • 农历 nóng lì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凌历 líng lì
    形容气势雄伟。
  • 凤历 fèng lì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后因用"凤历"称岁历。含有历数正朔之意。
  • 创历 chuàng/chuāng lì
    谓创制历法。
  • 劈历 pī/pǐ lì
    疾雷;疾雷声。
  • 劫历 jié lì
    犹劫运,劫数。
  • 华历 huá/huà/huā lì
    指我国的农历。
  • 印历 yìn lì
    1."印纸历子"的省称。 2.泛指官府发的凭证。
  • 历历 lì lì
    (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可数ㄧ~在目。
  • 古历 gǔ lì
    1.泛称古代历法。 2.指农历。也称夏历﹑阴历﹑旧历。
  • 台历 tái/tāi lì
    摆在桌子上用的日历或月历。
  • 司历 sī lì
    1.掌管历法之官。 2.掌管时历。
  • 周历 zhōu lì
    遍历;遍游。
  • 命历 mìng lì
    天命历数。
  • 嗣历 sì lì
    谓应历数而继皇位。
  • 回历 huí lì
    伊斯兰教历。
  • 国历 guó lì
    1.国运。 2.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 圣历 shèng lì
    1.谓帝王的历数,国运。2.借称皇帝。
  • 坠历 zhuì lì
    指倾败的历数纲纪。
  • 夏历 xià lì
    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
  • 大历 dà lì
    1.大约之数。 2.官修的历法。
  • 天历 tiān lì
    1.历法。2.犹天命。指帝位。3.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 学历 xué lì
    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某种等级与类型的学校肄业或毕业,或获得某种学位或证书。
  • 官历 guān lì
    1.官府颁行的历法。 2.指官府颁行的历书。
  • 宝历 bǎo lì
    指国祚;皇位。
  • 家历 jiā lì
    皇朝的历数。
  • 宸历 chén lì
    旧指承天应运而在位的帝王。
  • 寂历 jì lì
    1.凋零疏落。《文选.江淹<王征君微>诗》:"寂历百草晦,欻吸鹍鸡悲。"李善注:"寂历,雕疏貌。"一说闲旷貌,见吕向注。 2.犹寂静;冷清。
  • 小历 xiǎo lì
    始于唐末的一种民间历法。
  • 履历 lǚ lì
    指个人经历,主要记述学历、资格、职位等。也指履历表、履历记录:履历简单|交份履历来。
  • 岁历 suì lì
    即年历。
  • 巡历 xún lì
    1.巡行视察。 2.依次经历。
  • 巧历 qiǎo lì
    精于历算的人。
  • 幎历 mì lì
    模糊,迷离。
  • 幂历 mì lì
    1.亦作"幂?"。 2.分布覆被貌。 3.弥漫笼罩貌。
  • 干历 gān/gàn lì
    骚扰。
  • 平历 píng lì
    谓推算历法;定历。
  • 年历 nián lì
    记载年月日的历本。
  • 庆历 qìng lì
    (1041——1048年)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 废历 fèi lì
    指阴历(亦称夏历)。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通令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后国民党政府又再三下令废除之,故名。
  • 延历 yán lì
    犹延寿。
  • 建历 jiàn lì
    制定历法。
  • 弥历 mí/mǐ lì
    久经;经历。
  • 彝历 yí lì
    中国彝族地区所用的历法。有两种:(1)农历。是从汉族地区吸收来的。(2)十月历。阳历的一种。由彝族人民独立创建。1年为10个月,每月36天,另有5天作为过年日,全年共365天。每3年置一闰日,加在过年日中,闰年为366天。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日,每月恰好三个生肖周,对应整齐,方便记忆。岁首在立春前后。
  • 径历 jìng lì
    经过。
  • 律历 lǜ lì
    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 徧历 biàn lì
    周游。
  • 御历 yù lì
    指皇帝登位,君临天下。
  • 总历 zǒng lì
    总簿册。
  • 惯历 guàn lì
    不止一次经过,惯常经过。
  • 懋历 mào lì
    吉祥的历数。
  • 手历 shǒu lì
    宋时官署印发给纳盐亭户的取钱凭证。
  • 扬历 yáng lì
    ①传扬其经历:优贤扬历,垂声千载。②指做官的经历:扬历斯久,声猷益光。
  • 改历 gǎi lì
    更改正朔。
  • 披历 pī lì
    纷披历落。参差貌。
  • 拨历 bō lì
    明制﹐把国子监监生分拨各政府部门充历事生进行实习。
  • 挂历 guà lì
    挂在墙上用的月历。
  • 授历 shòu lì
    颁布历法。
  • 探历 tàn lì
    探赏涉历。
  • 推历 tuī lì
    推算时历。
  • 政历 zhèng lì
    1.历法。 2.政治历史的简称。
  • 故历 gù lì
    旧历法。
  • 文历 wén lì
    帐册之类。
  • 斗历 dǒu/dòu lì
    指农历。古代以北斗星斗杓运转所指以定四时,故称。
  • 新历 xīn lì
    1.新订的历法。 2.新年历书。 3.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 旧历 jiù lì
    农历①。
  • 日历 rì lì
    1.历书之类。 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 4.犹日记。
  • 时历 shí lì
    当时通用的历书。
  • 昌历 chāng lì
    亦作“昌历”。昌盛的年代。
  • 星历 xīng lì
    1.天文历法。 2.星辰。 3.指代年岁。
  • 来历 lái lì
    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查明~ㄧ~不明ㄧ提起这面红旗,可大有~。
  • 更历 gēng/gèng lì
    经历,阅历。
  • 月历 yuè lì
    1.古代史官预记一月中所须颁行的政事的书册。 2.今指每月一页记日记节气等的历书或挂历。
  • 柏历 bǎi lì
    古时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横一木如门,叫重。横木下悬鬲,即"历",中盛谓为死者神所凭依,葬后始改用木主。魏晋以来又有凶门柏历置于门外以表丧,略似后世的丧事牌楼。
  • 校历 xiào/jiào lì
    谓考定历法。
  • 槽历 cáo lì
    见"槽枥"。
  • 横历 héng/hèng lì
    遍行。
  • 正历 zhèng lì
    改订历法。
  • 洋历 yáng lì
    阳历。国际通用的公历。
  • 涉历 shè lì
    ①历经:涉历三载|涉历五代。②广泛大略地阅读:涉历文史|涉历众书。
  • 步历 bù lì
    1.推算岁时节候。 2.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
  • 殷历 yīn/yān/yǐn lì
    1.起于周末而传于汉初的六种古历之一。 2.殷商时所用历法。
  • 民历 mín lì
    民用历书。
  • 水历 shuǐ lì
    古指水德王朝的历数。
  • 江历 jiāng lì
    珠名。
  • 治历 zhì lì
    制定历法;研究历法。
  • 沿历 yán lì
    经历。
  • 洊历 jiàn lì
    1.经历。 2.荐任。
  • 清历 qīng lì
    分明,清楚。
  • 游历 yóu lì
    游览;漫游。
  • 激历 jī lì
    犹激厉。
  • 火历 huǒ lì
    亦作“火厤”。古指以火德为象征的王朝历数。
  • 炎历 yán lì
    指以火德而王的刘汉或赵宋王朝。
  • 犯历 fàn lì
    1.犹违反。 2.犹行遍。
  • 玉历 yù lì
    见"玉沥"。
  • 班历 bān lì
    颁布历书。
  • 瑞历 ruì lì
    历象。天体运行的现象。
  • 瑶历 yáo lì
    玉历。历书的美称。历,通"历"。
  • 由历 yóu lì
    1.起始和历程。 2.仕宦之经历。
  • 甲历 jiǎ lì
    1.用甲子记载岁时的日历。2.泛指岁时。
  • 略历 lüè lì
    犹简历。
  • 病历 bìng lì
    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每个病人一份。
  • 登历 dēng lì
    登临游历。
  • 皂历 zào lì
    见"皂枥"。
  • 的历 dí lì
    光亮﹑鲜明貌。
  • 皇历 huáng lì
    历书。也作黄历。
  • 短历 duǎn lì
    短寿;短命。
  • 碛历 qì lì
    见"碛砾"。
  • 祥历 xiáng lì
    祥瑞的历象。
  • 私历 sī lì
    个人的履历。
  • 秘历 mì/bì lì
    深奥的历数。
  • 符历 fú lì
    记录符命的历书。
  • 筹历 chóu lì
    推算历法。
  • 简历 jiǎn lì
    简要的履历。
  • 算历 suàn lì
    算法与历象。
  • 簿历 bù lì
    亦作“簿历”。1.履历和考绩记录。2.指来人登记册。
  • 紫历 zǐ lì
    历数。指国运。
  • 纂历 zuǎn lì
    即嗣位。继承君位。
  • 纪历 jì/jǐ lì
    记时的历法。
  • 经历 jīng lì
    ①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过两次世界大战。②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
  • 绵历 mián lì
    1.谓延续时间长久。 2.犹绵延。
  • 缵历 zuǎn lì
    谓帝王继位。
  • 羃历 mì lì
    见"羃?"。
  • 膺历 yīng lì
    帝王承受国祚之称。
  • 花历 huā lì
    依各种花的开落以定岁时。如正月:兰蕙芳;二月:桃夭;三月:蔷薇蔓等。明程羽文撰有《花历》,其序云:"花有开落凉燠,不可无历,秘集月令,颇与时舛,予更辑之,以代絜壶之位,数白记红,谁谓山中无历日也。"
  • 蓂历 míng lì
    日历。因蓂荚的更换而知月日,故名。
  • 行历 xíng/háng lì
    犹经历。
  • 西历 xī lì
    我国对国际公历的旧称。又叫“阳历”,以别于夏历之称“阴历”。
  • 观历 guān/guàn lì
    察访。
  • 览历 lǎn lì
    游览。
  • 计历 jì lì
    亦作“凡豔”。指寻常女子。
  • 谨历 jǐn lì
    谨慎推历。
  • 访历 fǎng lì
    研求历数。
  • 课历 kè lì
    考核历法。
  • 调历 tiáo/diào lì
    古历法名。传说出于黄帝时容成之手。
  • 谙历 ān lì
    熟习﹐有经验。
  • 账历 zhàng lì
    即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