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事” 词语大全
-
一事
yī shì
1.一件事。 2.同一件事;同一类事。 3.专一其事。 4.服役一次。 5.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 -
七事
qī shì
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3.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 4.同"七件事"。 -
三事
sān shì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 3.三种官职。 4.指三公。 5.三件。 -
万事
wàn/mò shì
一切事。 -
上事
shàng/shǎng shì
1.正业。 2.指君事,国事。 -
不事
bù shì
1.不侍奉,不服事。 2.指不任以官职。 3.不服劳役。 4.不办事;不做事。 -
丑事
chǒu shì
不光彩的事;丑恶见不得人的事。 -
世事
shì shì
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 2.指世代相传的专业,如巫﹑医﹑卜筮等。 3.时事;世上的事。 4.世务;尘俗之事。 5.指社交应酬﹑人情世故。 6.大势。 7.局面。 -
业事
yè shì
事情;事业。 -
东事
dōng shì
东方的事务。 -
丝事
sī shì
指养蚕缫丝之事。 -
严事
yán shì
1.师事。 2.严行,严加。 -
个事
gè/gě shì
1.这事。 2.犹一事。 -
丧事
sāng/sàng shì
1.泛指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2.特指灵柩。 -
中事
zhōnɡ shì
1.指某时期中重要的事情。 2.正确的事情。 3.朝廷或宫廷中的事情。 4.中等案件。 -
临事
lín shì
1.谓遇事或处事。 2.特指治理政事。 -
主事
zhǔ shì
1.主持事务。 2.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
为事
wéi/wèi shì
1.办事;成事。 2.犹出事。 -
丽事
lì/lí shì
谓以华丽的词藻形容美好的事物。 -
举事
jǔ shì
〈书〉发动武装暴动。 -
义事
yì shì
正义或公益之事。 -
乐事
lè/yuè shì
令人高兴的事情:人生~ㄧ赏心~。 -
乏事
fá shì
谓政事无人办理。 -
习事
xí shì
谓熟谙事理。 -
乱事
luàn shì
1.扰乱或败坏其事。 2.叛乱之事。 3.胡乱从事。 4.琐杂之事。 -
了事
liǎo/le shì
使事情得到平息或结束(多指不彻底或不得已):含糊~ㄧ草草~ㄧ应付~ㄧ他想尽快了了(·le)这件事。 -
事事
shì shì
1.每事。 2.犹件件,样样。 3.治事;做事。 -
二事
èr shì
1.两种事务;两件事。 2.谓事不专一。 3.方言。犹闲事。 -
五事
wǔ shì
1.指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谓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2.使国致富的五件事。 3.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因素。 -
兴事
xīng/xìng shì
1.兴建政事。 2.指兴建土木之事。 3.引起事端。 -
交事
jiāo shì
谓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有关事宜。 -
享事
xiǎng shì
供奉。 -
亲事
qīn/qìng shì
1.亲自治理政事。 2.婚事。 3.见"亲事官"。 -
人事
rén shì
①人情世事:人事变迁|年纪尚幼,还不解人事|人事无涯生有涯。引申为意识的对象:已经昏迷了,人事不省。②人力所及所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③请托、应酬之事:不务学业,竞于人事。也指赠送的礼物:有什么人事送与老爷|这点人事权且收下。④指男女情欲之事:年纪渐长,已晓人事。⑤官员任免升降之事。现指对工作人员管理、使用、考核、奖惩等工作:人事更动|人事局。⑥人际关系:人事纠纷|处理好人事关系。 -
亿事
yì shì
极多的事情。 -
仅事
jǐn/jìn shì
罕见之事。 -
仁事
rén shì
金元时俗语。仁爱之事的反语,实指虐害而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说为"成事"的转音。参阅《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 -
介事
jiè shì
这事;此事。 -
从事
cóng/zòng shì
①做某事;参与某种事业:告养回籍,从事农耕|从事教育工作。②处置;处理:依法从事。 -
任事
rèn/rén shì
1.委以职事。 2.任职理事。 3.指承担事务或担负责任。 4.上任就职。 5.称职。胜任所担当的职责。 6.顶事,顶用。 7.随便啥事,无论什么事情。 -
伏事
fú shì
1.隐秘的事情。 2.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 3.指侍候,服侍。 4.指屈膝事人。 5.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 -
众事
zhòng shì
众多的政务。亦泛指各种事情。 -
会事
huì/kuài shì
1.会商事情。 2.懂事;晓事。 -
伯事
bó shì
霸业。伯,通"霸"。 -
佐事
zuǒ shì
辅佐;侍奉。 -
何事
hé/hē/hè shì
1.什么事;哪件事。 2.为何,何故。 -
余事
yú shì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3.其他的事,别的事。 -
佛事
fó/fú/bì/bó shì
指僧尼拜忏的事情:做~。 -
佚事
yì/dié shì
轶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 -
作事
zuò shì
1.谓役民兴造。 2.处事。 3.谓施政。 4.任职;工作。 -
佥事
qiān shì
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
佳事
jiā shì
1.好事。 2.佳话,美谈。 -
使事
shǐ shì
诗文中引用典故。 -
供事
gōng/gòng shì
担任职务。 -
便事
biàn shì
1.便于行事。 2.指希求行事之便。 3.谓利国之事。 -
俗事
sú shì
1.人世间的日常事务。 2.泛指世事。 -
俪事
lì shì
属对之事。指写作骈文。 -
修事
xiū shì
1.指治理政事。 2.成事,解决问题。 3.特指治馔之事。 -
倚事
yǐ shì
僻邪之事。《荀子.荣辱》:"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三》引此句,云"'倚'为'邪'也",即僻邪。一说谓怪异之事,见王先谦集解。 -
值事
zhí shì
社会团体中当值办事的人员。 -
做事
zuò shì
1.从事某种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 2.犹作主。 3.担任固定的职务;工作。 -
偾事
fèn shì
〈书〉把事情搞坏:胆大而心不细,只能~。 -
僝事
zhàn shì
谓成就事功。 -
僻事
pì shì
1.邪僻之事。 2.不习见常用的故实;僻典。 -
儿事
ér/er shì
方言。坏事。 -
充事
chōng shì
凑合使用。 -
先事
xiān shì
1.谓先行其事。 2.犹事前。 -
党事
dǎng shì
党锢之事。 -
公事
gōng shì
①公家的事;集体的事(区别于‘私事’):~公办ㄧ先办~,后办私事。②〈方〉指公文:每天上午看~。 -
六事
liù/lù shì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 2.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 3.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 4.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 5.指六书。 -
共事
gòng/gōng shì
在一起工作:我和他~多年,对他比较了解。 -
兵事
bīng shì
战事;战争。 -
内事
nèi/nà shì
1.宗庙祭祀之事。 2.国内的事。 3.指朝廷内的事。 4.宫内的事。 5.指家内的事。 6.指方术之事。 -
军事
jūn shì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工作ㄧ~行动ㄧ~基地ㄧ~科学。 -
农事
nóng shì
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2.指村庄。 -
刺事
cì/cī shì
打探事情。 -
冠事
guān/guàn shì
指冠礼。 -
冥事
míng shì
阴间的事情。 -
冬事
dōng shì
冬季的大事。古指冬祭﹑处决犯人等。 -
决事
jué shì
决断事情;处理公务。 -
几事
jī/jǐ shì
机密的事。 -
凡事
fán shì
不论什么事情:~多跟群众商量总有好处。 -
凶事
xiōng shì
1.灾祸;患难非常之事。 2.坏事。 3.指丧事。 4.不祥之事。常指兵事。 -
出事
chū shì
1.谓发生丧事。 2.谓发生事故。 -
分事
fēn/fèn shì
犹职分。 -
切事
qiē/qiè shì
1.切合情事。 2.迫切的事。 -
刑事
xíng shì
对"民事"而言。有关刑法的。 -
初事
chū shì
犹故事。惯例成规。 -
判事
pàn shì
谓审理﹑裁决狱讼。唐代官吏考绩,有"四善二十七最"名目,其六为判事之最。 -
利事
lì shì
1.指有利可图的事。 2.指军事装备。 -
制事
zhì shì
谓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 -
前事
qián shì
过去的事情。 -
剧事
jù shì
艰巨﹑繁杂的事务。 -
办事
bàn shì
做事:~机构ㄧ~认真 ㄧ我们是给群众~的。 -
功事
gōng shì
工作成绩。 -
动事
dòng shì
1.谓治理经国大业。 2.指日常应用器具。 -
劳事
láo shì
劳动操作之事。 -
勤事
qín shì
尽心尽力于职事。 -
十事
shí shì
1.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 2.特指"十恶"。 -
协事
xié shì
同心合力地办事。 -
反事
fǎn shì
1.做与实情相反的事。 2.谋反的事。 3.反常的事。 -
受事
shòu shì
1.接受职事或职务。 2.受所教之事。 3.句子里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如:"我看报"的"报","猫捉老鼠"的"老鼠"。表示受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宾语,如"衣服送来了"的"衣服"是受事,但是做句子的主语。 -
危事
wēi shì
危险的事情。 -
即事
jí shì
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诗。 -
厅事
tīng shì
官署视事问案的厅堂。如:厅事之东北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历事
lì shì
明代官吏实习制度。明初定制,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称"历事"。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清初因承明制。 -
厌事
yàn shì
厌倦于事。 -
厘事
lí shì
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汉书.文帝纪》所谓"祠官祝厘"者即指此。宋以后多由道士行之。 -
去事
qù shì
1.往事。 2.离职。 -
参事
cān shì
1.参核其事;参与其事。 2.官名;职务名。隋时掌管桥梁渡口的都水台有参事。清末和民国初年政府机关亦设参事。解放后,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也设立参事职务。参阅《隋书·百官志中》﹑《清续文献通考·职官七》。 -
及事
jí shì
1.犹成事,谓做某事至于成功。 2.犹及笄。 -
发事
fā/fà shì
出事:~地点。 -
取事
qǔ shì
1.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2.犹行事。 -
变事
biàn shì
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
叙事
xù shì
叙述事情。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 -
口事
kǒu shì
口舌之事。指进谗言。 -
古事
gǔ shì
1.文献;旧事。 2.典故。 -
可事
kě/kè shì
小事;寻常之事。 -
史事
shǐ shì
1.修撰国史之事。 2.历史上的事实。 -
司事
sī shì
1.古代负责农事的官员。 2.犹有司。主管官吏。 3.指官署中低级吏员或公所﹑会馆等团体中管理账目或杂务的人员。 4.办事;供职。 -
合事
hé/gě shì
符合事理。 -
吉事
jí shì
吉祥之事。古指祭祀﹑冠礼﹑婚嫁等。 -
同事
tóng/tòng shì
1.谓行事相同。 2.相与共事;执掌同一事务。 3.共事的人。后指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 4.相同的事物。 -
后事
hòu shì
①以后的事情:前事不忘,~之师丨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②指丧事:准备~丨料理~。 -
吏事
lì shì
1.政事,官务。 2.指刑狱之事。 -
向事
xiàng shì
往事。 -
听事
tīng shì
1.谓听命行事。 2.犹治事。 3.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 -
启事
qǐ shì
1.陈述事情。多用于下对上。 2.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 3.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多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 -
告事
gào shì
1.报告情况。 2.控告;诉讼。 -
周事
zhōu shì
1.济事,成事。 2.谓终生奉侍。 -
命事
mìng shì
安排职事。 -
和事
hé/hè/huó/huò/hú shì
调解纷争。 -
多事
duō shì
①做多余的事:不找他他也会来的,你不必多那个事了。②做没必要做的事:他总爱~,惹是非。 -
品事
pǐn shì
诸多事项。 -
啬事
sè shì
1.农事。啬,通"穑"。 2.精简事务。 -
善事
shàn shì
1.吉事;好事。 2.特指慈善的事。 3.善于侍奉;好好地侍奉。 -
喜事
xǐ shì
1.好事,喜欢多事。 2.值得庆贺而使人高兴的事。 3.特指结婚的事。 -
嗣事
sì shì
1.谓继续从事。 2.继承官职。 3.立嗣之事。 -
嘉事
jiā shì
1.指嘉礼。古代五礼之一。 2.指朝礼。 -
回事
huí shì
禀告。向上报告。 -
国事
guó shì
国家大事。 -
圣事
shèng shì
1.圣人之事。谓孔子弟子学习的成果和表现。 2.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该教认为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具体内容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尽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圣洗)与圣餐(圣体)为圣事。 -
土事
tǔ shì
1.指区域内的农牧等各种职事。 2.建筑工程。 -
在事
zài shì
1.居官任事。 2.指主持其事的官员。 3.参与其事。 -
地事
dì/de shì
1.古代从事农牧业﹑掌管山泽园圃的官员。《周礼.地官.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孙诒让正义:"案'地事'与《小司徒》'以任地事'﹑《土均》'以均地事'义并同。《<小司徒>注》云:'地事谓农牧衡虞也。'《<土均>注》云:'地事,农圃之职。'"一说﹐谓土质。见林尹《周礼今注今译》。 2.大地的性质。 3.谓祭祀大地之神。 -
场事
chǎng shì
指科举考试。 -
坏事
huài/pēi/pī/péi shì
使事情搞糟:照他说的做,非~不可。 -
坐事
zuò shì
1.因事获罪。 2.谓在家从事某业。 -
坛事
tán shì
指打醮诵经之事。 -
堂事
táng shì
1.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 2.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
壮事
zhuàng shì
犹言壮举,大事业。 -
处事
chǔ/chù shì
1.办事。 2.六书之一。即指事。 -
外事
wài shì
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 2.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 3.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 4.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 5.指外交事务。 6.指男色之事。 -
大事
dà shì
1.重大的事情。指祭祀或征伐。 2.重大的事情。指丧事。 3.重大的事情。指夺取政权。 4.重大的事情。指重要的政事﹐国家大计。 5.重大的事情。指男女婚事。 6.重大的事情。泛指其他各种大的事情。 -
天事
tiān shì
1.谓上天对人事的反映。 2.泛指自然现象。 -
失事
shī shì
发生意想不到的不幸事情:轮船失事|飞机失事。 -
奇事
qí/jī shì
1.使人赞赏的事物。2.奇怪的、以不同于某种既定的类型、式样或规律的任何方式进行的事。 -
奉事
fèng shì
1.侍候;侍奉。 2.信奉;供奉。 -
奏事
zòu shì
1.向皇帝陈述事情。 2.指向丞相陈述事情。 3.向皇帝奏陈的事情。 -
女事
nǚ shì
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事。 -
奸事
jiān shì
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 -
好事
hǎo/hào shì
①好事情;有益的事情:好人~。②指僧道拜忏、打醮等事。③指慈善的事情。④〈书〉喜庆事。 另见hàoshì。 -
妇事
fù shì
谓妇女所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 -
姻事
yīn shì
婚姻之事。 -
婚事
hūn shì
有关结婚的事:办~ㄧ~新办。 -
媚事
mèi shì
谓以谄媚事人。 -
学事
xué shì
从某人学习并侍奉之。 -
守事
shǒu shì
1.所从事的公务。 2.奉行公事。 -
完事
wán shì
1.完善的政策。 2.了事。使事情得到平息或结束。 3.犹完蛋。 -
宗事
zōng shì
1.宗庙之事;宗族之事。 2.尊崇奉侍。 -
官事
guān shì
1.官府的事;公事。 2.犹官司。诉讼之事。 -
尊事
zūn shì
尊敬地对待和事奉。 -
实事
shí shì
1.真实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2.切实有益的事。 -
室事
shì shì
1.谓在室内举行的祭祀。 2.闺房之事。 -
宫事
gōng shì
1.古代指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如女工﹑养蚕及其他室内劳作等。 2.谓太子宫中的有关事宜。 -
害事
hài shì
1.有所妨碍的事。 2.妨事;碍事。 -
家事
jiā shì
①家庭的事情:一切~,都是两个人商量着办。②〈方〉家境。 -
宾事
bīn shì
恭敬地事奉。 -
密事
mì shì
机密之事。 -
寒事
hán shì
1.谓秋冬的物候。 2.过冬之事。 -
寝事
qǐn shì
息事,完事。 -
察事
chá shì
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 -
寡事
guǎ shì
费事少;事情少。 -
对事
duì shì
1.犹对质。 2.合适;相称。 -
寻事
xún shì
故意制造事端或找麻烦。 -
封事
fēng shì
1.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2.封禅。 -
将事
jiāng/jiàng shì
从事于某项任务或工作。 -
小事
xiǎo shì
不重要之事:琐事。 -
展事
zhǎn shì
行事,办事。 -
幸事
xìng shì
幸运的事情。 -
尘事
chén shì
尘俗之事。 -
尸事
shī shì
指古代大夫的祭礼。 -
就事
jiù shì
找到职业前往任事。 -
屁事
pì shì
指细小琐碎、不屑一顾的事。如:他屁事也不管。 -
屈事
qū shì
1.屈身侍奉。 2.指委屈的事。 -
屏事
píng/bǐng shì
谓屏绝人事。 -
山事
shān shì
1.谓管理山林的职事。 2.山中的事物。 -
岁事
suì shì
1.一年中应做的事。 2.多指一年的农事。 3.指诸侯每年秋天朝见天子的事。 4.每年祭祀的事。 5.一年的时序。 -
岔事
chà shì
意外事故。 -
崇事
chóng shì
1.尊奉敬事。 2.重视,致力于。 -
工事
gōng shì
保障军队发扬火力和稳蔽安全的建筑物,如地堡、堑壕、交通壕、掩蔽部等。 -
左事
zuǒ shì
左史所记之事。 -
巧事
qiǎo shì
凑巧的事。 -
已事
yǐ shì
往事。 -
市事
shì shì
贸易之事;有关市场的事务。 -
师事
shī shì
谓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 -
帝事
dì shì
犹王事。古代用以称国事。 -
常事
cháng shì
1.上古指掌管政务的官员。 2.平常的事情;常有的事情。 -
干事
gān/gàn shì
专门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人员,如宣传干事、人事干事等。 -
平事
píng shì
1.平常之事。 2.两国间友好相遇之事。 3.指评议事情。 -
年事
nián shì
年龄;岁数:年事已高。 -
并事
bìng shì
谓同出夫役。 -
幽事
yōu shì
1.幽景,胜景。 2.雅事。 -
庀事
pǐ shì
办事。 -
序事
xù shì
1.谓安排事项,使有条理。 2.叙述事情。 -
应事
yīng/yìng shì
处理世务;应付人事。 -
底事
dǐ/de shì
①什么事:关你们底事。②此事:若将底事告双亲,羞于启齿。 -
废事
fèi shì
1.积压之事务。 2.旷废职务。 -
异事
yì shì
1.他事;别的事。 2.指职司不同。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5.不同的事。 -
快事
kuài shì
令人痛快满意的事:好友相逢,畅叙别情,实为一大~。 -
建事
jiàn shì
谓建立事业或功业。 -
弃事
qì shì
1.抛弃职责。 2.抛弃农事。 3.摆脱世事。 -
弊事
bì shì
有害的事﹐坏事。 -
张事
zhāng shì
张设帷幕之事。 -
弥事
mí/mǐ shì
愈加从事于。 -
弹事
dàn/tán shì
1.弹劾之事。 2.即弹章。 -
归事
guī shì
归政;致仕。 -
当事
dāng/dàng shì
1.遇事;临事。 2.任事;任职。 3.当权者。 4.指掌柜的。 -
录事
lù shì
旧时政府机关中管记录、缮写的小吏。如:郡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
影事
yǐng shì
1.佛教语。谓尘世间一切事皆虚幻如影。 2.泛指往事。 -
往事
wǎng shì
过去的事情。 -
役事
yì shì
1.劳役之事。 2.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3.泛指事务。 4.犹办事。 -
征事
zhēng shì
1.征引故事。 2.古代试士"策问"内容之一。 3.汉官名,丞相属官,同六百石。 -
御事
yù shì
治事者;亦指治事。 -
微事
wēi shì
1.微妙之事。 2.细小之事。 -
心事
xīn shì
心里所想的事;看法:欲将心事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父亲现在的唯一心事是希望我继续深造。 -
忍事
rěn shì
以忍耐态度对待各种事情。 -
忏事
chàn shì
指延请僧道为亡灵祈祷之事。 -
志事
zhì shì
抱负。 -
怕事
pà shì
怕惹是非或怕犯错误。 -
思事
sī/sāi shì
犹心事。 -
急事
jí shì
急需办理的事;紧急的事情。 -
怠事
dài shì
懒于治事。 -
怪事
guài shì
奇怪的事情:咄咄~。 -
恒事
héng shì
1.通常的事。 2.日常用品。 -
恤事
xù shì
谓考虑问题。 -
恨事
hèn shì
憾事:引为~。 -
息事
xī shì
平息事端。 -
恶事
è shì
邪恶的行为或事例。 -
悔事
huǐ shì
引以为憾的事。 -
情事
qíng shì
1.事实,情况。 2.情意。 -
惊事
jīng shì
危险紧急之事。惊,通"警"。 -
惮事
dàn/dá shì
怕事。 -
惨事
cǎn shì
惨痛的事情。 -
惹事
rě shì
惹是非,闯祸。 -
惯事
guàn shì
办事老练。 -
感事
gǎn shì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 2.因事兴感。 -
憙事
xǐ shì
好事,喜欢多事。 -
憾事
hàn shì
认为不完美而感到遗憾的事情:终身~。 -
憘事
xǐ/xī shì
好事,喜欢多事。 -
懂事
dǒng shì
了解别人的意图或一般事理:~明理ㄧ这孩子很~。 -
戎事
róng shì
1.军事;战事。 2.指军容。 -
成事
chéng shì
1.成功;办成事情。 2.已成之事。 3.犹成例。 -
战事
zhàn shì
1.军事行动;行阵征战之事。 2.泛指战争。 -
房事
fáng shì
指人性交的事。 -
所事
suǒ shì
1.亦作"所是"。凡事,事事。元曲习见。 2.指某一件事,这件事。 -
托事
tuō shì
假托他事。 -
执事
zhí shì
①工作;掌管某项事情:各自执事去了|那些执事的大丫头,谁不愿意这样呢。②有差事的人:朝之执事,亡非同类|迟衡山贴的祭祀仪注单和派的执事单还贴在壁上。③侍从左右供使唤的人: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④仪仗:全副执事|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接连一带摆了三四里远。 -
承事
chéng shì
治事;受事。 -
找事
zhǎo shì
1.寻找职业。 2.找岔子。 -
抵事
dǐ shì
方言。顶事。 -
掌事
zhǎng shì
掌管事务。 -
抄事
chāo shì
专事抄写的胥吏。 -
抚事
fǔ shì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2.犹临事﹐遇事。 3.招抚之事。 -
拏事
ná shì
管事,掌权。 -
招事
zhāo shì
惹事,生出是非。 -
持事
chí shì
管理事务。 -
指事
zhǐ shì
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2.谓手指某事。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 -
捏事
niē shì
假造事端。 -
接事
jiē shì
接受职务并开始工作。 -
探事
tàn shì
1.研讨事理。 2.探听消息。 -
推事
tuī shì
1.推尊侍奉。 2.推荐职务。 3.勘断案件。亦为官名。宋代称大理寺推丞﹑评事。后亦以泛称法官﹑审判员。 -
揣事
chuǎi shì
揣度事理。 -
揽事
lǎn shì
惹事﹐管闲事。 -
摄事
shè/niè shì
1.治事﹐理事。 2.代行其事。 -
撑事
chēng shì
犹顶事。 -
擅事
shàn shì
独揽权力。 -
收事
shōu shì
收取赋税与征发徭役。 -
政事
zhèng shì
1.政务。 2.谓有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 -
故事
gù shì
旧日的行事制度;例行的事:虚应~丨奉行~(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 -
敬事
jìng shì
1.敬慎处事。 2.恭敬奉事。 -
整事
zhěng shì
治事。 -
文事
wén shì
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斋事
zhāi shì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 -
料事
liào shì
1.预测未来的事。 2.处理事务。亦特指处理政事。 -
斥事
chì shì
指言其事。 -
断事
duàn shì
决断事情。 -
方事
fāng shì
指方药医术之事。 -
施事
shī shì
1.行事。 2.语法上指动作的主体﹐也就是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如"作家写文章"的"作家"﹑"麦苗长高了"的"麦苗"。 -
无事
wú shì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3.无所事事。 4.无须;没有必要。 5.无端;没有缘故。 -
旧事
jiù shì
已往的事:~重提。 -
时事
shí shì
①最近期内的大事:时事报告|触及时事。②适应潮流的事:审时事,辨功苦。 -
星事
xīng shì
1.星象占卜之事。 2.犹小事。 -
春事
chūn shì
1.春耕之事。 2.春色;春意。 3.特指花事。 4.指男女欢爱。 -
昭事
zhāo shì
1.勤勉地服事。昭,通"劭"。《诗.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怀多福。"高亨注:"昭﹐借为劭。《说文》:'劭﹐勉也。'此句言文王勤勉侍奉上帝。"一说﹐光明正大地服事。 2.指祭祀。 -
是事
shì shì
事事;凡事。 -
晓事
xiǎo shì
懂事,明达事理。 -
晨事
chén shì
指早晨祭祀。 -
暗事
àn shì
不光明磊落的事。 -
暴事
bào shì
犹暴行。 -
曲事
qū/qǔ shì
曲意奉事。 -
更事
gēng/gèng shì
①再发生事情:必将更事。②经历:少不更事|中学生更事少。③常有的事:此乃更事耳。 -
曹事
cáo shì
曹务。 -
月事
yuè shì
即月经。 -
有事
yǒu shì
1.犹有司。 2.犹从事。 -
服事
fú/fù shì
1.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 2.承担公职。 3.服力役。 4.犹服侍。 -
朝事
zhāo shì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 -
木事
mù shì
1.指建造房屋木结构或制造木器等的工艺。 2.借称木料。 -
末事
mò shì
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3.犹言馀事。 -
本事
běn shì
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诗ㄧ这些诗词的~,年久失考。 -
机事
jī shì
1.机巧之事。 2.指国家枢机大事。 3.泛指机密之事。 -
杂事
zá shì
1.名类事情。 2.琐碎事务。 3.知杂事之省称。 -
权事
quán shì
临时措施。 -
来事
lái shì
①〈方〉(~儿)处事(多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头脑灵活,挺会~的。②〈方〉行;可以(多用于否定式):这样做不~。③〈书〉将来的事情:~难以预卜。 -
柄事
bǐng shì
执掌政事。 -
染事
rǎn shì
染色的事务。 -
树事
shù shì
1.种植草木之事。 2.建立事业。 -
校事
xiào/jiào shì
三国时魏﹑吴所置掌侦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执政的耳目。吴也称校官。 -
案事
àn shì
1.考问情事。 2.谓办理其事。 -
检事
jiǎn shì
核查事实。 -
梵事
fàn shì
清净的佛事。 -
横事
héng/hèng shì
凶事;横祸。 -
欠事
qiàn shì
犹憾事。 -
次事
cì shì
1.指由卿﹑大夫等执行的次要之事。 2.排比事理。 -
欲事
yù shì
男女情欲之事。 -
欺事
qī shì
轻慢世事。 -
正事
zhèng shì
1.治事。 2.正业,责任上应做的事。 3.合乎正道之事;正经事。 -
死事
sǐ shì
1.死于国事。 2.指死于国事者。 3.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 -
涉事
shè shì
谓接物处事。 -
武事
wǔ shì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
殊事
shū shì
1.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情。 2.特异的事物。 3.不同的职守。 -
殷事
yīn/yān/yǐn shì
1.指初一﹑十五日的盛大祭祀。 2.指武王伐纣之事。 -
毋事
wú shì
1.不事,不从事。 2.犹无须。 -
比事
bǐ shì
1.指排比史实。 2.指连缀性质相同的事类以为比拟。 -
毕事
bì shì
完毕其事;了事。 -
民事
mín shì
1.犹国政。 2.泛指民间诸事;民政事务。 3.指力役之事。 4.指农事。 5.泛指民间生活情事。 6.有关民法的。 -
水事
shuǐ shì
1.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 2.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
没事
méi/mò shì
1.犹无端。 2.没关系,不要紧。 3.谓事情了结。 -
河事
hé shì
治理河流的事宜。多指治理黄河。 -
法事
fǎ shì
指僧道拜忏、打醮等事。 -
浅事
qiǎn/jiān shì
小事;意义不大的事。 -
济事
jì/jǐ shì
能成事;中用(多用于否定):人多了浪费,人少了不~。 -
海事
hǎi shì
①泛指一切有关海上的事情。如航海、造船、验船、海运法规、海损事故处理等。②指船舶在海上航行或停泊所发生的事故,如触礁、失火等。 -
淡事
dàn shì
方言。无关紧要的事。 -
淫事
yín shì
淫乱之事。 -
混事
hùn/hún shì
只以取得衣食为目的而从事某种职业;谋生(含贬义)。 -
清事
qīng shì
清雅之事。 -
渔事
yú shì
捕渔业。 -
游事
yóu shì
谓外出以求事奉(他人)。 -
滋事
zī shì
生事,制造纠纷。 -
滞事
zhì shì
积压或难决的事。 -
漕事
cáo shì
1.有关漕运之事。 2.指清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 -
火事
huǒ shì
失火事故。 -
灯事
dēng shì
指元宵节张灯游乐之事。 -
炊事
chuī shì
做饭烧菜以及厨房里的其他工作。参见"炊事员"。 -
烂事
làn shì
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弄糟了的事。 -
煅事
duàn shì
指炼丹之事。 -
熙事
xī shì
吉祥的事。熙,通"禧"。 -
熟事
shú shì
1.常见的典故。 2.熟悉的故事。 3.谙于世故。 4.熟悉。 -
现事
xiàn shì
犹现实。 -
田事
tián shì
1.犹农事。 2.狩猎之事。 -
父事
fù/fǔ shì
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侍奉。 -
物事
wù shì
①事情: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②东西:不想吃物事,也不晓得饿|去山寨里送物事。 -
牲事
shēng shì
古代祭祀中有关准备牺牲的事。 -
犯事
fàn shì
做犯罪或违纪的事。 -
狗事
gǒu shì
方言。讥人阿谀奉承。 -
狱事
yù shì
有关刑狱之事。 -
玄事
xuán shì
1.深奥的事理。 2.神奇的事情。 -
率事
shuài/lǜ shì
行事。 -
王事
wáng shì
1.王命差遣的公事。 2.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大事。 -
球事
qiú shì
见"球势"。 -
琐事
suǒ shì
琐碎的事情,小事。 -
理事
lǐ shì
处理事务;过问事情:他是个不当家不~的人。 -
甄事
zhēn shì
审察事理。 -
生事
shēng shì
1.古代始丧之礼。谓人死后葬前以生人之礼供奉之。 2.谓父母在世时奉事之。 3.谓自专行事。 4.泛指行事。 5.制造事端;发生事变;惹事。 6.犹生计。 7.指产业。 8.犹世事。 9.指世情。 -
用事
yòng shì
①当权;执政:赵太后新用事|又因厚币用事者。②行事: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照例用事。 -
画事
huà shì
1.谋划事情。 2.犹画可。 3.谓画形以记事。 4.绘画的技能。 -
男事
nán shì
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如种田﹑服徭役等。 -
畏事
wèi shì
1.胆小怕事。 2.谓诚敬处事。 -
留事
liú shì
1.积压的公务。 2.指留守﹑留后一类的官职。 3.特指唐代节度留后。 -
略事
lüè shì
犹稍微。 -
疑事
yí/nǐ shì
1.难以辨别的事。 2.指复杂难断的案件。 3.犹豫不决的情况。 -
疆事
jiāng/qiáng shì
1.边界争端。 2.指边境的防务。 3.指整治地界等事。 -
疈事
pì shì
谓疈辜祭祀之事。 -
白事
bái shì
丧事。因传统习惯服丧用白色,故称。 -
直事
zhí shì
谓值班。 -
百事
bǎi shì
各种事务;事事。 -
监事
jiān shì
监事会的成员。 -
盛事
shèng/chéng shì
大事;美事。 -
盥事
guàn shì
古代灌祭礼仪。 -
相事
xiāng/xiàng shì
1.两国间互相聘问。 2.互相侍奉。 3.相与从事战争。 4.共同办事。 -
省事
shěng/xǐng shì
1.视事;处理政务。 2.懂事;明白事理。 -
真事
zhēn shì
真实的东西:真实的事情。 -
知事
zhī/zhì shì
1.通晓事理;懂事。 2.主管事务。 3.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宋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明清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民国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4.官名。明清时代的属官名。明清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5.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
碜事
chěn shì
丑事。 -
碍事
ài shì
①妨碍做事;造成不方便;有妨碍:您站远一点儿,在这里有点儿~ㄧ家具多了安置不好倒~。②严重;大有关系(多用于否定式:他的病不~ㄧ擦破点儿皮,不碍什么事。 -
碎事
suì shì
琐屑的事情。 -
礼事
lǐ shì
古谓行礼之事。 -
社事
shè shì
旧指祭祀土地神的各种活动。 -
祗事
zhī shì
1.恭敬事奉;敬于其事。 2.敬业尽职。 -
神事
shén shì
1.谓祭神之事。 2.谓神仙之事。 -
祠事
cí shì
祭礼,祭祀之事。 -
祥事
xiáng shì
通常之祭事。 -
祸事
huò shì
危害性大的事情。 -
祼事
guàn shì
指行灌鬯礼仪之祭祀。 -
福事
fú shì
1.幸福的事。 2.祭祀斋戒等求福的事。 -
禊事
xì shì
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
私事
sī shì
1.与公事相对。个人的事。 2.隐秘不愿公开的事。 3.私下侍奉。 -
秉事
bǐng shì
执事。谓受任为官。 -
秋事
qiū shì
秋日农事。 -
积事
jī shì
累积功绩。 -
称事
chèn shì
与事功相当。 -
稍事
shāo/shào shì
小事。 -
稷事
jì shì
播种五谷的事﹐农事。 -
稼事
jià shì
农田耕种的事务。 -
穑事
sè shì
农事。 -
立事
lì shì
1.设置治事小臣。 2.建功立业。 3.起事;举事。 -
竣事
jùn shì
了事;完事。 -
等事
děng shì
犹待事。 -
策事
cè shì
古代一种游艺活动。参加者共同以某一事物为中心﹐叙说有关典实﹐比赛谁知道得多。 -
签事
qiān shì
即佥事。官名。宋代为各州府的幕僚。金﹑元﹑明仍沿用﹐唯职掌有别。至清渐废。 -
管事
guǎn shì
①负责管理事务。②(~儿)管用:这个药很~儿,保你吃了见好。 -
算事
suàn shì
1.丁赋及徭役。 2.应作的头等大事。 -
篡事
cuàn shì
篡夺之事。 -
类事
lèi shì
1.即类书。 2.谓分类记载典章制度等。 -
素事
sù shì
旧俗丧事用白色,因称。 -
紧事
jǐn shì
急事。 -
红事
hóng/gōng shì
指喜事。与"白事"相对。 -
纪事
jì/jǐ shì
①记录事实:~诗。②记载某些事迹、史实的文字(多用于书名):《唐诗~》。 -
练事
liàn shì
熟谙世事。 -
细事
xì shì
小事。 -
经事
jīng shì
1.经典规定的常道。 2.治理世务。 3.顶事;耐用。 -
给事
gěi/jǐ shì
1.处事;办理事务。 2.供职。 3.引申为侍奉。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
绘事
huì shì
〈书〉关于绘画的事情。 -
综事
zōng/zèng shì
1.综理事务。 2.综述事理。 -
缉事
jī/qī shì
谓侦缉搜捕之事。 -
缋事
huì/huí shì
绘画之事。 -
缘事
yuán shì
1.犹公务。 2.因事,借端。 3.佛教语。谓与己有关之世间俗事。 -
缺事
quē shì
1.工作上的缺失。 2.感到缺憾的事。 -
罕事
hǎn shì
少有的事。 -
署事
shǔ shì
处理公事或代理职事。 -
美事
měi shì
好事。 -
羁事
jī shì
受制而臣服。 -
耍事
shuǎ shì
可以开玩笑或轻忽的事情。 -
耕事
gēng shì
耕作之事。亦泛指农事。 -
耐事
nài shì
1.谓以忍让处事。 2.指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 -
职事
zhí shì
1.职务;职业。 2.任职。 3.旧时官吏仪仗的一种。即官品牌。 -
联事
lián shì
1.联合处理事务。 2.同僚;同事。 3.相连记事。 -
肇事
zhào shì
引起事故;闹事。 -
肥事
féi shì
旧时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财物之事﹐如抢劫﹑绑票等。 -
胜事
shèng shì
1.美好的事情。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
能事
néng/nài shì
指所擅长之事:唐人数百家,各有能事|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 -
腿事
tuǐ shì
犹鸟事。詈词。多见于戏剧小说。 -
臣事
chén shì
以臣道奉事。 -
至事
zhì shì
最重要的事务。古代多指军国大事。 -
致事
zhì shì
1.上报施政情况。 2.犹致仕。辞官。 -
艺事
yì shì
1.技艺。 2.文学艺术之事。 -
节事
jié shì
谓行事有节制﹐使合乎准则。 -
花事
huā shì
指花卉开花的情况:~已过 ㄧ当年,~最盛的去处就数西山了。 -
苦事
kǔ shì
令人为难﹑苦恼的事。 -
莅事
lì shì
视事,处理公务。 -
营事
yíng shì
掌管事务。 -
董事
dǒng shì
董事会的成员。 -
蒙事
mēng/méng/měng shì
方言。作假骗人。 -
蒇事
chǎn shì
谓事情办理完成。 -
蚕事
cán shì
养蚕的事。 -
蛊事
gǔ shì
犹故事。指旧日的典章制度等。 -
蠢事
chǔn shì
愚笨的事。 -
行事
xíng/háng shì
1.办事;从事。 2.所行之事实。 3.出使之事;行人之事。 4.指行房。 5.往事;成事。 -
袭事
xí shì
指敛尸之衣。 -
襄事
xiāng shì
1.成事。语出《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杜预注:"雨而成事,若汲汲于欲葬。"后因以称下葬。 2.泛指办成事情。 3.帮助办事。 -
要事
yào/yāo shì
1.要诀。 2.重要的事项﹑事情。 -
覩事
dǔ shì
懂事,明晓事理。 -
见事
jiàn/xiàn shì
识别事势。 -
观事
guān/guàn shì
察知行事。 -
视事
shì shì
办公;接任治事。 -
解事
jiě/jiè/xiè shì
1.通晓事理。 2.免职。 -
触事
chù shì
1.犹遇事。 2.谓担任职司。 -
言事
yán shì
1.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 2.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3.诉说或陈述事情。 4.谓记言与记事。 5.指公文。 -
詹事
zhān shì
官名。秦始置﹐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唐建詹事府﹐辽﹑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林官的升迁﹐无实职。清末废。 -
警事
jǐng shì
指危急之事。 -
计事
jì shì
1.计议大事﹔谋事画策。 2.古代官吏考绩之事。 -
让事
ràng shì
1.谓谦让不肯为盟会之主。 2.推辞职掌之事。 -
训事
xùn shì
谓训示应做的事。 -
讫事
qì shì
完事﹔竣工。 -
误事
wù shì
败坏事情﹔耽误事情。 -
设事
shè shì
安排﹑筹划事务。 -
贰事
èr shì
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
议事
yì shì
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记事
jì shì
①把事情记录下来:~册。②记述历史经过。 -
讲事
jiǎng shì
1.谋议军政大事。 2.讲经之事。 -
许事
xǔ shì
这样的事情。 -
讼事
sòng shì
诉讼之事﹐讼案。 -
访事
fǎng shì
1.探问情况。 2.见"访事人"。 -
评事
píng shì
职官名。汉置廷尉平﹐与廷尉正﹑廷尉监同掌决断疑狱。魏晋改称评﹐隋改为评事﹐属大理寺。清末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平政院以理行政案件﹐其中亦设有评事。 -
识事
shí/zhì shì
了解事实﹔懂得事理。 -
诉事
sù shì
陈诉事情。 -
诇事
xiòng shì
刺探情况。 -
诏事
zhào shì
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 -
译事
yì shì
指翻译工作。 -
试事
shì shì
1.任以职事。 2.考试之事。 -
诛事
zhū shì
对行为或所做的事加以谴责。 -
诡事
guǐ shì
欺诈之事。 -
详事
xiáng/yáng shì
假装事奉。详﹐通"佯"。 -
诧事
chà shì
令人惊诧的事﹐怪事。 -
诬事
wū shì
虚妄不实的事情。 -
说事
shuō/shuì/yuè shì
1.言事。 2.叙事。 3.说情。 -
请事
qǐng shì
1.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 2.犹请示﹐述职。 3.从事。 4.谓以私事请托。 -
诸事
zhū shì
1.各样事情。 2.别的事。 3.别的物品。 -
课事
kè shì
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 -
谄事
chǎn shì
逢迎侍奉。 -
谋事
móu shì
1.谋划事情。 2.谋求职业。 -
谙事
ān shì
熟悉事理﹔懂事。 -
谘事
zī shì
询问政事。 -
谢事
xiè shì
1.辞职﹔免除俗事。 2.谓去世。 -
谳事
yàn shì
审理案件。 -
象事
xiàng shì
1.谓想象事情。 2.即指事。"六书"之一,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 -
豫事
yù shì
1.参与谋事。豫,通"与"。 2.谓对事情的成败预先有所谋划。 -
贡事
gòng shì
献纳财物之事。 -
败事
bài shì
1.失败的事。 2.败坏事情。 3.失败。 -
贱事
jiàn shì
1.个人私事。用作谦词。 2.轻贱的事。 -
贵事
guì shì
询问他人有什么事情的敬语。
常用成语